多用途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80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日常用于避雨遮阳的日用必备品,尤其是由搭接伞面,活动连接长骨,扁蓬骨、上盘、中盘、下盘、活动伞杆和头套等组成的多用途伞。
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伞一般是方便携带的折叠伞或比较坚固耐用的老式伞。折叠伞可自动撑开,使用方便,收叠缩小,携带方便,但折叠伞的钢骨结构稳定性,团结性不够,使用时易产生晃动,损耗大,短骨的支撑条易损坏、脱落、不坚固、耐用。老式伞虽携带不便,但其扁蓬骨结构的稳定性、团结性强,经久耐用,但其不能收折,不能自动撑开,使用不便。另外,这两种都至少要占据一只用来擎伞把。如遇下田劳动,骑车怀抱孩子等情况下,不允许腾出用擎伞把时,这两种伞就产生一定的困难,会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不足和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既有折叠伞能自动撑开,收折缩小,方便携带的特点,又能像老式伞那样坚固耐用,还可随时撤去伞杆和伞面外圈,像斗笠或草帽一样戴在头上无须手擎的多用途雨睛伞。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任务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有搭接伞面13活动连接长骨8扁蓬骨7短骨6长骨5上盘2中盘4下盘10小钩9、活动伞杆11和头套14等,其伞面是搭接伞面13,伞面的外圈两边沿为双层叠合搭接,作固定伞面用的长骨8为两截活动连接的长骨8和外圈钢骨长骨8,外圈长骨8与外圈伞面固定连结,上盘2连结钢骨5钢骨5是叠合一起的两根扁形钢骨组成,在钢骨5中间部位夹住短骨6,用轴眼的形式连结,短骨6也是扁形钢骨,短骨6另一端与长骨8连结,钢骨5的另一端固定在扁蓬骨7上,上盘2的内轴略长,内轴上也有螺纹,活动伞杆1的杆头也设有螺纹与上盘2内轴上螺纹相配合,活动伞杆11拧在内轴上,中盘4连有轴套3与伞杆11呈滑动配合,中盘4上连结扁蓬骨7,扁蓬骨7另一端分别与长骨8的末端连结,轴套3略短,扁蓬骨7撑开后呈“八”张开型,中盘4下设弹簧12,弹簧下是下盘10,小钩9一端钩在下盘10上,另一端在扁蓬骨7两两交接处。
伞杆11仍采用原折叠伞的自动撑开,折叠伸缩式伞杆,伞杆可至少折叠一折,杆内保留弹簧卡口等自动弹开的结构。
头套14的顶部有与上盘2内轴上螺纹相吻合的螺丝顶17,头套14上连有斗笠带绊15。
钢骨5是用双根叠合一起的扁形钢骨代替原折叠伞上槽形单根钢骨,短骨6用扁形钢骨代替原折叠伞的圆型钢骨,增加了伞骨支架的稳定性,克服了原折叠伞的晃动性所造成的易损坏性,扁蓬骨7是原老式伞的扁形钢骨,两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网状扁蓬支架,用扁蓬骨代替了原折叠伞的带槽形的单根钢骨,使伞撑开后,增加了钢骨的团结性和稳定性,中盘4上的轴套3较短,使伞撑开后中盘4位置较高,扁蓬骨7支架形成“八”型张开式,增加了钢骨支架和伞面的牵附性,即使拧下伞杆,拆掉下盘10和小钩9用弹簧12,仍能呈自动撑开状,扁蓬骨支架不会自动往下落,拧上头套15后,成为伞面撑开稳固的斗笠,外圈伞面和伞骨8一起取下后又可作草帽,在人群中不致于造成碰撞,而且在炎热夏天,头套15比帽子凉爽透气,遮阳性能好,另外伞杆可制成二节、三节折叠伞杆,伞杆内保留原折叠伞,伞杆内的弹簧、卡口等自动张开的结构,方便携带、随心所欲。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伞的一种设计方案的截面钢骨支架示意图;图2是
图1设计方案的单根组合钢骨示意图;图3是
图1设计方案的伞杆朝天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伞的另一种设计方案的截面钢骨支架示意图;图5是
图1设计方案中拧下活动伞杆11,拆下弹簧12、下盘10和小钩9拆下外圈伞面和钢骨8,装上头套15的草帽剖面示意图;图6是
图1设计方案的立体外形图。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计方案,搭接伞面13的搭接是两圈边沿双层叠合搭接,外圈伞面与活动连接的外圈长骨8固定连接随轴外圈长骨8一同拆下。上盘2的内轴略长,内轴上设有螺纹,伞杆11顶端也设有螺纹,伞杆11拧在上盘2的内轴上,或自由取下,中盘4连结扁蓬骨7,中盘4上连有轴套3,中盘4、轴套3与伞杆11成滑动配合,轴套3要略短,使扁蓬骨撑开后呈”八“张开型,扁蓬骨7一端连接中盘4,另一端与长骨8的末端连结,扁蓬骨7支架撑开后,由于中盘4位略高,所以呈“八”形的扁蓬骨支架受到一定牵附性,不致自动往下落,中盘4下端设弹簧12和下盘10,小钩9一端钩住下盘10,另一端钩在扁蓬骨7两两相接处,撑开伞后,利用弹簧12的拉力拉住下盘10,下盘10小钩将扁蓬骨7支架撑紧,使撑开的扁蓬骨支架和伞面能稳固撑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计方案,此方案是将老式伞的伞杆11制成活动的,并可折叠的伞杆11,伞面为搭接伞面13,伞长骨8为活动连接伞骨,外圈伞骨8与外圈伞面固定,外圈伞面随外圈伞骨一起折下,或一起装接,老式伞的扁蓬骨7支架仍保留,扁蓬骨7一端连结在中盘4上,另一端连结在长骨8的末端上,中盘4连结的轴承3仍稍短,扁蓬骨7支架撑开后呈“八”形,在中盘4下端设有弹簧12和下盘10,小钩将下盘10钩住,小钩另一端勾住扁蓬骨7两两相接处,伞杆11内保留原折叠杆内的弹簧等结构,使老式伞亦有原折叠伞自动撑开伞的功能。伞杆11可活动取下,装上头套15,成为斗笠,拆下外圈伞骨成为草帽。
图5中可看出按
图1设计方案的多用途伞拆下外圈伞面和伞骨8,拧下伞杆11还须拆除下盘10,弹簧12小钩9等,装上头套15即成为草帽,装上伞骨8及连结一起的外圈伞面即成为斗笠。头套15上连有带绊16,戴时扣好带绊16,稳固实用。头套15顶部的螺丝顶17,螺纹顶17口有与上盘2内轴上螺纹相吻合的螺纹。
权利要求1.多用途伞包括搭接伞面、长骨、扁蓬骨、钢骨、上盘中盘、下盘弹簧、小钩、活动折叠伞杆和头套等,其特征是伞面是搭接伞面13,作固定伞面用的长骨8为两截活动连接的长骨8和外圈钢骨长骨8,外圈钢骨长骨8与外圈伞面固定连结,上盘2连结钢骨5,钢骨5用两根扁形钢骨叠合,将被连钢骨6夹住,用轴眼连接,钢骨6也是扁形钢骨,钢骨5的两末端连结在扁蓬骨7支架上,上盘2的外轴上有螺纹,拧上顶盖1,上盘2内轴略长,内轴上也有螺纹,活动伞杆拧在内轴上,中盘4连结扁蓬骨7,扁蓬骨7另一端与长骨8的末端连结,轴套3略短,中盘4下设弹簧12,弹簧12下是下盘10,下盘10也与伞杆11呈滑动配合,小钩9一端钩在下盘10上,另一端钩在扁蓬骨7的两扁骨交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伞,其特征是头套15的顶部有与上盘2内轴上螺纹相吻合的螺丝顶17,头套15上连有斗笠带绊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伞,其特征是活动伞杆11至少是一折的折叠伸缩伞杆,杆内保留弹簧、卡口等能自动弹开的结构。
专利摘要多用途伞在原折叠伞上将原带槽形的长骨换成老式伞上的扁篷骨,将另一根带槽形的钢骨换用双根扁形钢骨,将还有一根圆形短骨换成扁形短骨,伞杆制成活动伞杆,保留原折叠伞的伸缩和自动撑开的结构,伞面制成搭接伞面,固定伞面用的钢骨制成活动连接钢骨,另备头套。将伞杆换上头套,即成斗笠,外圈伞面和活动钢骨取下,即为草帽,此伞美观、实用,经久耐用,制作方便,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5B11/04GK2148480SQ9224544
公开日1993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4日
发明者陈耀沼 申请人:陈耀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