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雨伞的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96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雨伞的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雨伞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湿雨伞的脱水装置。
现代城市中,楼堂馆所林立,各楼堂馆所多属公众场所,随时会有许多人员出入。一遇下雨的天气,出入的人员中往往会携带湿雨伞,湿雨伞滴落的水,使该楼堂馆所大门口经常发生地板湿滑或积水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致楼堂馆所管理人员深感头痛,特别是遇到老人或小孩子出入时不小心滑倒或甚至受伤,便是一件责任事故。
为解决这种下雨天的湿雨伞滴水问题,有人提出许多处理办法,主要由如下几种第一种方法是让楼堂馆所管理人员要求带湿雨伞进入的人员,将湿雨伞存放在门口的水桶或具有雨水收集槽的雨伞架中,以便将湿雨伞滴落的雨水收集起来而不使之到处洒开;第二种方法是向带湿雨伞进入楼堂馆所的人员派发细长形塑料袋,以便将湿雨伞连同其所滴落的雨水一起装入袋内,避免湿雨伞上的雨水到处洒开。
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比如在采用第一种方法时,在楼堂馆所门口处设置水桶或雨伞架来说,但在诸如商场、火车站、展览馆、戏院、体育馆甚至公寓等的楼堂馆所那样进出人数众多的场合,就难以由少数管理人员管理那些湿雨伞的存取。另外,如采用无人管理方式时,便会经常出现失窃或误取现象;即使采用有人员管理的方式,但当进入的人员拒绝留下并存放雨伞时,管理人员和进入人员之间便容易发生没必要的争执。
而在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由于需要给进出人员派发塑料袋,一来成本昂贵,其次,还因有人在离开楼堂馆所时,将使用的塑料袋到处乱扔,从而造成环保问题,影响生态,因此,这种采用塑料袋的方法解决湿雨伞滴水的问题,或多或少也受到关注生态环境的人士的反对。此外,使用塑料袋时的操作有些不方便,而当发生戳破塑料袋意外事故时,也仍然会发生漏水而弄湿地面的缺陷。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提出克服上述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雨伞的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雨伞的脱水装置,其包括雨伞容纳部和抽吸部。该雨伞容纳部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呈圆柱形体,该外壳的底部向外翻而成一个圆环形凸缘。在该外壳的内侧壁上,对称于该外壳的纵向轴线固定地设置有多条隔板,各该隔板的形状为顶部有狭窄的顶部侧边,底部有宽阔的底部侧边,其与该外壳内侧壁为一平直的侧边且固定在该外壳的内侧壁,而另一侧为倾斜的侧边。该多条隔板的长度至少可分为两种,以便将之安排成长短相间,以使该隔板能以其固定在外壳内侧壁的侧边相对的倾斜的侧边形成一个形状恰能容纳雨伞的内腔,而两隔板之间便可与该外壳的内侧壁形成一个供该湿雨伞脱水装置抽吸的气流通过以夹带雨水的引水槽。该雨伞容纳部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底板,该底板固定在各该隔板的底部侧边与其倾斜的侧边交接的区域处。该雨伞容纳部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罩沿,该罩沿的一侧边缘固定在各该隔板的顶部侧边与其倾斜的侧边交接的区域处,该罩沿的横截面呈U字形,其另一侧边缘即外侧缘还超越该外壳而向下伸出。于是该罩沿、外壳和各隔板便在雨伞容纳部的顶部围成多个进气口,而由该引水槽和插入雨伞容纳部的雨伞的伞面所形成的管状渠道便作为由该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的通道,该气流便可带动雨伞上的雨水一起随之进入在该雨伞容纳部下方的抽吸部,该渠道便于将气流和雨水送进在该雨伞容纳部下方的抽吸部。该抽吸部包括雨水收集室和抽吸装置。该雨水收集室为外径稍大于该雨伞容纳部的圆柱形箱体或其他形状的箱体,其上部中央有一个可与该雨伞容纳部相配合而直径小于该雨伞容纳部的外径的开口,该开口、引水槽和该雨伞容纳部的底板形成一个出气口。在该雨水收集室上部环绕该开口的环形表面上,设置以排气孔或排气缝,而在该雨水收集室的底部设置以排水孔。该抽吸部的抽吸装置设置在与该雨水收集室相互隔开的一个腔室中,该抽吸装置包括一个马达,和安置在雨水收集室内的圆柱形的涡轮式叶片或其他设计形式的叶片。该湿雨伞脱水装置还包括可连接到电源以向该湿雨伞脱水装置供应电能的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一实施例中,该雨伞容纳部的雨伞容纳部的底部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以检测雨伞容纳腔中的湿雨伞的存在,并控制该抽吸装置室内的抽气装置的驱动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于其各隔板之间形成的引水槽中设置以发热装置,以便将该抽气装置抽吸的空气加热而有助于对湿雨伞进行干燥。
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特征于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湿雨伞脱水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湿雨伞脱水装置的雨伞容纳部示意部分透视图;图3为沿示于图1的Ⅲ-Ⅲ截线的剖视图,其中示意地示出各隔板的分别情况;图4为本发明的雨伞容纳部的底部的仰视图。
参照图1至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湿雨伞脱水装置1及其雨伞容纳部2的有关部分。该湿雨伞脱水装置1包括圆柱形的雨伞容纳部2和抽吸部3。该雨伞容纳部2具有一个外壳4,该外壳4呈圆柱形体,该外壳4的底部向外翻而成一个圆环形凸缘5,在该外壳的内侧壁上,对称于该外壳4的纵向轴线固定地设置有多条隔板6,该隔板6的形状大致为矩形,其为顶部侧边狭窄而底部侧边宽阔,其固定在该外壳4的内侧壁的侧边为平直侧边,而其另一侧边则大致为一倾斜侧边。该多条隔板6的长度至少可分为两种,并将之安排成长短相间。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了三种不同长度的隔板6、6’和6”按一定的对称形式排列而固定在该外壳4的内侧壁上。其中隔板6是最长的隔板,隔板6”为次长,隔板6”长度最短。该隔板与其固定在外壳4内侧壁的侧边相对的倾斜的侧边可形成一个形状恰能容纳雨伞的内腔7,而两隔板之间便形成一个引水槽8。如图4所示,该雨伞容纳部2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底板9,该底板9固定在各该隔板的底部侧边与其倾斜的侧边交接的区域处。如图2所示,在该雨伞容纳部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罩沿10,该罩沿10的一个边缘固定在各该隔板的顶部侧边与其倾斜的侧边交接的区域处,该罩沿10还超越该外壳2向下弯曲而使其横截面呈U字形,其另一个边缘则超越该外壳4向下伸出。于是,该罩沿10、外壳2和各隔板6便在雨伞容纳部2的顶部围成多个进气口11,而由该引水槽8和插入在雨伞容纳腔7中的雨伞的伞面所形成的管状渠道便作为由该进气口11进入的气流的通道,该气流便可带动雨伞上的雨水一起随之进入在该雨伞容纳部2下方的抽吸部3。
该抽吸部3包括雨水收集室12和抽吸装置。该雨水收集室12为外径稍大于该雨伞容纳部2的圆柱形箱体或其他形状的箱体,其上部中央有一个可与该雨伞容纳部2相配合而直径小于该雨伞容纳部2的外径的开口14。图4示出该开口14、各引水槽和该雨伞容纳部2的底板9形成多个出气口15。在该雨水收集室上部环绕该开口的环形表面上,设置以多个排气孔或排气缝16,而在该雨水收集室的底部设置以一个供排水的弯管17。
该抽吸部3的抽吸装置设置在与该雨水收集室12相隔开的一个腔室中,该抽吸装置包括一个马达13,和安置在该雨水收集室12内的圆柱形涡轮式叶片18。该涡轮式叶片18固定在该马达13的转轴19上。而该转轴9则以液体密封的方式伸进该雨水收集室12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抽吸部3的抽吸装置采用至少两片螺旋桨式叶片。
该湿雨伞脱水装置1还包括可连接到电源以向该湿雨伞脱水装置供应电能的电路(图中未示出)。
图1中的箭头,示出抽吸部3的抽吸装置运行时,气流和滴出的雨水运动的路径。简单而言,当将湿雨伞插入该雨伞容纳部2的雨伞容纳腔7中后,其中的传感器便可感知该雨伞容纳腔中存在由雨伞,于是便启动该抽吸部3的马达13运行时,由于该马达13带动该涡轮式叶片18转动,便可使该湿雨伞脱水装置1外面的空气由该进气口11进入该外壳4、隔板6和雨伞的伞面所形成的渠道,由于该气流的牵引作用便能将湿雨伞上的水分夹带而由该出气口15排出,夹带有水分的气流通过该出气口15进入抽吸部的该雨水收集室12。进入到该雨水收集室12的雨水由一个弯管17集中排出,而该气流则可从排气孔或缝16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的雨伞容纳部和抽吸部可以一体成形,此时就不必在该雨伞容纳部的下部设置环圆形凸缘5。但该雨伞容纳部和该抽吸部也可以分别制造成两个独立部分,此时就需要在该雨伞容纳部的下部设置该圆环形凸缘5,以便按照已知的传统方法将两者组装成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一实施例中,该湿雨伞脱水装置1的雨伞容纳部2的底部9处设置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该传感器用以检测该雨伞容纳腔7中是否存在有湿雨伞,并根据有或无湿雨伞控制该抽吸部3的马达13的驱动和关闭,从而在检测到由湿雨伞时进行抽气,而没有湿雨伞时,停止抽气,以便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该传感器还可与一个计时器协同动作,使得在驱动抽吸部3的马达13若干秒钟之后,可自动使该马达13停止转动,这是因为抽吸部已经基本上将湿雨伞上的雨水脱干,故作如此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于其各隔板之间形成的引水槽中设置以发热装置,以便该抽吸装置通过抽吸热空气而有助于对湿雨伞进行干燥。至于该发热装置本身并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的范围,因此关于其结构和安装方式从略。
上文已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作用较详细地作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和本实用新型的的权利要求所规定的保护范围,对本实用新型作出改型或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湿雨伞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雨伞容纳部和抽吸部,所述抽吸部包括雨水收集室和抽吸装置室;所述雨伞容纳部具有一个外壳,所述外壳呈圆柱形体,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对称于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固定地设置有多条隔板,各所述隔板的形状为顶部有狭窄的顶部侧边,底部有宽阔的底部侧边,其与所述外壳内侧壁为一平直的侧边,而另一侧为倾斜的侧边,所述隔板以其固定在外壳内侧壁的侧边相对的倾斜的侧边形成一个形状恰能容纳雨伞的内腔,而两隔板之间可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形成一个供所述湿雨伞脱水装置抽吸的气流通过以夹带雨水的引水槽;所述雨伞容纳部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各所述隔板的底部侧边与其倾斜的侧边交接的区域处;所述雨伞容纳部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罩沿,所述罩沿的一侧边缘固定在各所述隔板的顶部侧边与其倾斜的侧边交接的区域处,所述罩沿的其横截面呈U字形,其另一侧边缘超越所述外壳向下伸出;所述罩沿、外壳和各隔板在雨伞容纳部的顶部围成多个进气口,而由所述引水槽和插入所述雨伞容纳部的雨伞的伞面所形成的管状渠道成为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的通道;所述渠道通向在所述雨伞容纳部下方的抽吸部,所述抽吸部包括雨水收集室和抽吸装置,所述雨水收集室为外径稍大于所述雨伞容纳部的圆柱形箱体或其他形状的箱体,其上部中央有一个可与所述雨伞容纳部相配合而直径小于所述雨伞容纳部的外径的开口;所述开口、引水槽和所述雨伞容纳部的底板形成多个出气口;在所述雨水收集室上部环绕所述开口的环形表面上,设置以排气孔或排气缝,而在所述雨水收集室的底部设置以排水孔;所述抽吸部的抽吸装置设置在与所述雨水收集室相互隔开的一个腔室中,所述抽吸装置包括一个马达,和安置在雨水收集室内的圆柱形的涡轮式叶片。所述湿雨伞脱水装置还包括可连接到电源以向所述湿雨伞脱水装置供应电能的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隔板的长度至少可分为两种,并安排成长短相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容纳部有三种不同长度的隔板,对称于所述雨伞容纳腔的纵向轴线地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采用两片或多片螺旋桨式叶片。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容纳部的雨伞容纳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有用以检测雨伞容纳腔中的湿雨伞的存在并控制所述抽吸装置室内的抽气装置的驱动和关闭的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一个与所述传感器协同动作而使所述抽吸装置的所述马达在受驱动若干秒钟后便可停止其转动的计时器。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湿雨伞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以将所述抽气装置抽吸的空气加热以有助于干燥湿雨伞上的雨水的发热装置。
专利摘要湿雨伞的脱水装置包括:雨伞容纳部和抽吸部。雨伞容纳部由包含多个隔板的外壳组成,其内有雨伞容纳腔,各隔板间与外壳内壁形成引水槽,雨伞容纳部顶部有环形罩沿,各引水槽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抽吸部包括雨水收集室和抽气装置,雨水收集室与出气口连通,雨水收集室还有排气缝和排水孔;抽吸装置包括马达和涡轮式叶片。雨伞容纳腔底部有传感器。雨伞脱水装置还具有可连接到电源以向所述湿雨伞脱水装置供应电能的电路。
文档编号A45B25/00GK2327225SQ9721799
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
发明者陈嘉基 申请人:陈嘉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