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305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尤指一种以二次成型的方法成型出内部包覆有弹性物的一体式气垫体制造方法。
图1所示为目前市面上相当风行的气垫鞋所使用的气垫体10,该气垫体10是以一中空的外层PU包覆层20包覆注塑成型的弹性物30,使气垫体10可藉由弹性物30具有相当的弹性,而置入于鞋体内增加鞋体的弹性。
现有制造气垫体10的方式可分为二种,请参阅图2,第一种制造方法是将外层PU包覆层10,在制造时即分别注塑成型一上盖及底盖,并于上盖内置入弹性物30,最后将上盖及底盖的接合处以高频粘合,使PU包覆层10的内部包覆有弹性物30而成为一气垫体10,但因该种气垫体在粘合处具有一粘合线,因此,当使用者长期使用时,可能导致上盖及底盖自粘合线剥落,使弹性物移动位置,如此,在跑跳的运动中都会造成对人体的运动伤害,反而失去气垫鞋的功能,产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均受到使用者相当大的质疑。
尔后,即有针对上述的缺陷研发出一种可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请参阅图3。它是将已一体成型的弹性物40插置于一可作X轴及Y轴的轴向线性移动的移动装置50杆架501中,并同时以注塑成型机60的出料口601出料导出一筒状PU包覆层70,此时,该弹性物40即可利用移动装置50移动至PU包覆层70下方,使出料口601继续出料时,该弹性物40可被包覆于PU包覆层70中,请参阅图4,当PU包覆层70出料至适当时间后,一模具80的上模801及下模802即由该PU包覆层70的外侧予以合模,此时,该移动装置50即依序作Y轴及X轴的轴向线性移动,使杆架501与弹性物40脱离,并自模具中退出回复至原始位置,而该PU包覆层70的顶端则可以一电热片90切断,请参阅图5,当PU包覆层70的顶端被切断后,该模具80即移动至注塑成型机60的气咀602下方,并利用吹气或抽气的方式使内部的PU包覆层70贴附于模具的模穴中而成型,以成为一内部包覆有弹性物的一体式气垫体。此法可达到一体成型气垫体的目的,但因该种模具于压合PU包覆层后,必须再将模具移动至气咀下方,利用吹气或抽气的方式才能使PU包覆层贴附于模穴中成型,因而增加了加工程序及成本,实际上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制造工序多、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的步骤1、固定弹性物;2、成型PU包覆层;3、将弹性物置入PU包覆层内;4、合模成型;5、切断;6、移动装置归位;7、开模;8、修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由下述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施前述的制造方法,气囊上方的PU包覆层可用一电热片切断。
前述的制造方法,移动装置的杆架于合模成型时被紧密夹合于模具中,使气囊成为一密闭气囊。
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效益如后1、由于PU包覆层是在弹性物置入后,才予以合模成型,因此,已一次成型的弹性物在置入PU包覆层内作二次成型后,即可一体成型出内部包覆有弹性物的气垫体,藉以减少制造气垫体所须的加工工序及成本。
2、由于本发明于模具合模时,即利用PU包覆层所形成的气囊中的空气撑开气囊而向外贴附于模穴中成型,而成为一体式的气垫体,因此,不必象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再以吹气或抽气的方式才能使PU包覆层贴附于模穴中成型,因而可减少制造时的加工工序及成本。


现以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于后图1为现有鞋体气垫体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气垫体的第一种制造流程图;图3为现有第二种成型气垫体的动作示意图(一);图4为现有第二种成型气垫体的动作示意图(二);图5为现有第二种成型气垫体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气垫体制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及第二步骤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步骤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四步骤的动作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四步骤的剖面示意图(一);图11为本发明第四步骤的剖面示意图(二);图12为本发明第五步骤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第六步骤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气垫体的立体图。
图号说明现有技术10……气垫体20……PU包覆层30……弹性物40……弹性物50……移动装置 501……杆架60……注塑成型机601……出料口 602……气咀70……PU包覆层80……模具 801……上模 802……下模90……电热片本发明部分1……弹性物2……移动装置 21……杆架3……支撑杆4……注塑成型机 41……出料口5……PU包覆层 51……气囊 52……气垫体6……模具 61……上模 62……下模7……电热片实施例参阅图6、7,将一支撑杆3端分别插置于已一次成型的弹性物1及一移动装置2的杆架21中,因该移动装置2可作X轴及Y轴的轴向线性移动,因此,即可带动弹性物1作X轴及Y轴的轴向线性移动,此时,注塑成型机4的出料口41则出料并导出筒状的PU包覆层5。参阅图8,当注塑成型机4的出料41导出筒状的PU包覆层5时,该移动装置2即带动弹性物1依序作X轴及Y轴的轴向线性移动,使弹性物1置于出料口41下方,参阅图9,在PU包覆层5继续出料至适当时间后,由于该弹性物1是固定于出料口41下方,因此,PU包覆层5即将弹性物1包覆于其筒状中空区域内,并将一模具6的上、下模61、62移动至PU包覆层5外侧处予以合模,使PU包覆层5压合于模具6中,参阅图10、11,当模具6初合模压合该PU包覆层5时,此PU包覆层5的周端即被压合,以成为一气囊51,而该插置弹性物1的杆架21则亦被紧密夹合于模具6中,使气囊51内部成为一密闭空间,当模具6继续压合该气囊51时,气囊51内部的空气受到空间变小的压缩,即向外迫张,迫使气囊向外撑开并贴附于上、下模61、62内的模穴中成型,参阅图12,当气囊51贴附于上、下模61、62中成型后,电热片7即伸出并切断PU包覆层5,使PU包覆层5与吹出口41脱离。参阅图13,当已成型气囊51的PU包覆层5顶端被切断后,移动装置2则依序作Y轴及X轴的轴向线性移动而回复至原始的位置,此时,由于该弹性物1是包覆于气囊所形成的空间中,且插置于弹性物1中的支撑杆3于气囊成型时亦被包覆限位,因此,该支撑杆3即可与杆架21脱离,使移动装置2顺利回复至原始位置,参阅图14,当气囊51成型完毕并将上、下模61、62打开时,该包覆有弹性物1的气囊51即自动掉落,此时,再将插置于弹性物1上的支撑杆3取出,并以高频粘合该支撑杆3取出后所形成的孔洞及修整气囊51的周缘,即可二次成型出一体式的完整气垫体52。
由于本发明是在PU包覆层初步成型为筒状时,将一弹性物置于出料的出料口下方,使出料口继续出料时可将该弹性物包覆于PU包覆层内,并以一模具将该PU包覆层压合成一气囊,当该模具继续压合气囊时,该气囊内部空气受到空间变小的压缩即向外迫张,迫使气囊向外撑开并贴附于模具的模穴上成型,得以二次成型出内部包覆有弹性物的一体式气垫体,达到减少制造气体所需的加工程序及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的步骤固定弹性物将一支撑杆的二端分别插置于已一次成型的弹性物及可作X轴及Y轴轴向线性移动的移动装置杆架中;成型PU包覆层由注塑成型机的出料口出料并导出筒状的PU包覆层;将弹性物置入PU包覆层内弹性物由移动装置带动依序作X轴及Y轴的轴向线性移动,使弹性物置于出料口下方;合模成型在PU包覆层出料至适当时间后,该弹性物即位于PU包覆层的筒状中空区域内,并以一模具移动至PU包覆层外侧夹住该PU包覆层,而将PU包覆层压合成一气囊,当模具继续合模时,气囊内部空气受到空间变小的压缩,即向外迫张,迫使气囊向外撑开而贴附于模具内所开设的模穴中成型;切断将气囊上方的PU包覆层切断;移动装置归位移动装置依序作Y轴及X轴的轴向线性移动归位,插置于弹性物中的支撑杆被气囊所包覆限位,支撑杆与杆架脱离,使移动装置回复至原始位置;开模将模具打开,使包覆有弹性物的气囊自动掉落;修整将弹性物中支撑杆取出,且以高频粘合该支撑杆取出后所形成的孔洞并修整气囊的周缘,以二次成型出一体式的完整气垫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气囊上方的PU包覆层可用一电热片切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移动装置的杆架于合模成型时被紧密夹合于模具中,使该气囊成为一密闭气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一体成型的气垫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的步骤1.固定弹性物;2.成型PU包覆层;3.将弹性物置入PU包覆层内;4.合模成型;5.切断;6.移动装置归位;7.开模;8.修整。本发明的优点是制造过程中工序少,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43B13/20GK1238156SQ9810205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5日
发明者蔡双珠 申请人:蔡双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