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965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楂叶总黄酮20~85%、注射用水溶性药用辅料15~80%。
上述水溶性药用辅料为葡甲胺、甘露醇、聚维酮K30、葡萄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注射用水溶性药用辅料,加入注射用水,加热搅拌溶解,并加热至60~80℃时,加入山楂叶总黄酮细粉,保温,搅拌,直至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柠檬酸溶液调pH至7.5~8.5,然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得澄明滤液;(2)将上述滤液灌装于已灭菌的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冻干结束后压塞、压盖,即制得本发明粉针剂。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有很好的稳定性,临用前配制成溶液,可用于肌肉注射或加入注射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葡萄糖溶液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本发明药物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效果确切等优点,临床试用后,能显著抑制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主要药效学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神经系统体征的观察与评分造模后1小时及药物治疗7日后按大鼠神经系统的体征。
方法提起大鼠尾巴,观察其两前肢屈伸情况,两前肢呈左屈右伸者为偏瘫阳性,两前肢伸屈程度相同者为偏瘫体征阴性。
(3)脑含水量将大鼠处死,取其大脑称重,烤至恒重。计算脑水分的百分含量。
脑积水含水量=(脑湿重-脑干重)/脑湿重×100%
脑指数=脑湿重/体重×100%(4)血管通透性的测定股静脉注射2%伊文思蓝(EB)50mg/kg体重,1小时后作心脏PBS灌注,至灌流液清亮。断头取脑称重,分别浸入3ml甲酰胺中,在45℃温箱中浸72小时,取浸泡液用722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比色,计算脑组织中的EB含量。
(5)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标本制备大鼠断头处死,立即取脑,冠状剖面,于血肿压迫处取脑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制备,石蜡包埋,连续切片5um,作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实验结果1.动物偏瘫体征造模后当日,各组动物均有明显的偏瘫体征;治疗后,尼莫地平组及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有不同数目的大鼠偏瘫体征消失,而以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中剂量治疗组为佳,而模型组大鼠偏瘫体征大部分为阳性。经卡方检验,各组动物偏瘫康复率的比较见表1。
表1.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对动物偏瘫康复率的影响(x±s)组别 偏瘫偏瘫康复偏瘫 与模型组动物数 动物数康复率(%) 比较假手术组 00 0-模型组 11 2 18.2 -尼莫地平组 10 7 70 P<0.05SZYZHT小剂量组 93 33.3P>0.05SZYZHT中剂量组 10 4 40 P>0.05SZYZHT大剂量组 11 6 54.5P<0.052.脑指数及脑含水量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组脑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及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治疗各组脑指数仍高,但低于模型组,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中剂量治疗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模型组右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左脑组织含水量接近正常,提示模型组造模侧脑水肿仍明显。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中剂量治疗组及尼莫地平组的右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提示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中剂量均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表2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脑卒中后脑指数和脑含水量的影响(x±s,n=10)脑含水量(%)组别 脑指数左脑 右脑假手术组 0.421±0.013*75.01±0.5175.19±0.47*模型组 0.452±0.020 75.62±0.7777.57±1.59尼莫地平组 0.423±0.014*75.17±0.6576.14±1.04*SZYZHT小剂量组 0.440±0.021 75.45±0.7376.45±1.39SZYZHT中剂量组 0.427±0.013*75.27±0.8778.91±1.52**SZYZHT大剂量组 0.423±0.019*75.17±0.6775.94±1.44*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3.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模型组的脑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药物治疗后,脑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中、小剂量及尼莫地平的作用均显著,提示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能够降低大鼠脑卒中后脑血管通透性。结果见表3。
表3.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对大鼠脑卒中后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x±s)组别 动物数 伊文思蓝含量(ug/g脑湿重)假手术组10 2.12±0.78*模型组 12 4.31±1.42尼莫地平组 10 2.51±1.21*小剂量组12 3.17±1.11**SZYZHT中剂量组 10 2.67±0.75*SZYZHT大剂量组 10 2.31±1.04*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4.脑组织病理学的显微观察肉眼大体观察发现,模型组脑内血肿明显,而治疗各组脑内血肿缩小。显微观察模型组血肿明显,周围脑组织水肿,组织疏松,血肿周围有少量胶质细胞反应;神经元皱缩,缺血性改变明显;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皱缩及断裂,出现空泡;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小剂量组血肿呈散在分布,血肿中有大量胶质细胞浸润,并取代血肿,神经元的缺血性改变及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有所减轻。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中剂量组血肿大部分被吸收,形成早期的胶质细胞瘢痕;脑组织水肿明显减轻;神经元缺血性改变及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现象明显减轻。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大剂量组病灶区病变与中剂量相似,但病变较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中剂量组轻。尼莫地平组病变与大剂量组类似。二、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对大鼠胸痹的影响(冠状动脉结扎法)方法体重200-300g Wistar种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分别ip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SZYZHT)16、8、4mg/kg、复方丹参片(FDS)450mg/kg和同容积生理盐水(简称NS),每天1次,连续给药14天,末次药后1小时,用0.64g/kg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背位固定,测标准II及V3导联心电图为梗塞前心电图。开胸后,用医用无捐伤缝合针(5个零号线),在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根部之间向下约1.5mm处,穿线结扎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迅速关胸。梗塞后1小时测心电图,取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改变者实验用。于梗塞后8小时同前灌服药物1次,24小时测定心电图后,由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含量,用红细胞电泳仪测定红细胞电泳速度,然后处死大鼠,摘取心脏,放-20℃冰箱中冷冻30分钟,沿冠状沟剪取心室,将心室横向切成5片、放N-BT液中38℃水浴保温15分钟,将各片心肌非兰染区(梗塞区)切下,称湿重,计算与心室重之比为心肌梗塞范围。结果 1、对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NS组心肌梗塞围为14.79%,给药各组梗塞范围显著减小(P<0.01)(见表1),临床同效量的SZYZHT与FDS作用相近。表明SZYZHT有显著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的作用,同时看到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的量效关系。
表1SZYZHT对结扎冠状脉大鼠梗塞范围的(X±SD)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心肌梗塞范围(梗塞区/心室,%)NS- 10 15.35±2.85FDS 450 9 8.87±2.15**SZYZHT 16 10 5.69±1.27**SZYZHT 8 9 7.25±1.63**SZYZHT 4 10 9.55±2.37**与NS组比较**P<0.01,2、对肌酸磷酸激酶、乳酸和红细胞电泳速度的影响。
测定给药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为与N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组乳酸含量与N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给药组红细胞电泳速度与NS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实验证明,SZYZHT具有显著降低肌酸磷酸激酶、降低乳酸含量和提高红细胞电泳速度,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心肌损伤,改善心肌无氧代谢和改善血液流变学。
表2 SZYZHT对结扎冠状动脉 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和红细胞电泳速度的影响(X±SD)剂量肌酸磷酸激酶活性乳酸合量红细胞电泳速度组别动物数(g/kg) (u) (mg/dl) (μm/sec)NS - 972.47±21.00 54.71±16.82 5.32±1.07FDS 450 10 32.21±11.45**43.52±4.24** 8.05±1.58**SZYZHT16 928.14±7.85** 40.18±5.47** 7.92±1.31**SZYZHT8 930.57±11.24**40.21±5.08** 8.15±1.52**SZYZHT4 10 33.02±13.55 38.10±4.28 7.63±1.37与NS组比较**P<0.013、对心和心电图的影响测定心肌梗塞前后II导联心电图计算心率变化;测定V3导联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以梗塞前后T波高度差值进行统计,结果各组大鼠梗塞前后心率变化不明显(见表3),NS组梗塞后略有增加,给药各组梗塞后1小时心率略有降低,24小时基本恢复正常,梗塞前后心率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NS组梗塞后心电图T波明显增高,给药各组心电图T波抬高均明显减小(见表3),表明该药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改善心肌梗塞所致的缺血性心电图。表3SZYZHT对结扎冠状动脉大鼠心率及心电图T波的影响 (X±SD)剂量 动物 心率(次、分)T波(前后差值)组别(g/kg) 数 梗塞前 1(h) 24(h) 1(h) 24(h)NS - 10 412.4±31.5 421.2±5.9 442.1±43.70.42±0.320.16±0.18DA 4508432.5±75.7 410.1±35.6 457.1±39.50.18±0.240.59±0.31SZYZHT 1610 452.2±29.5 445.6±31.2 457.2±41.50.15±0.19-0.03±0.05*SZYZHT89425.5±25.6 431.5±25.9 428.6±30.50.17±0.190.03±0.05*SZYZHT410 451.5±29.9 434.5±30.2 442.5±34.80.19±0.220.05±0.07*小结以上试验表明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对脑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明显改善脑出血所致的大鼠的偏瘫体征,缩小脑内血肿面积,降低大鼠脑脑出血后脑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害。经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实验证明,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可显著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对缺血性心电图有明显改善,能显著降低该模型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和乳酸含量,显著提高红细胞电泳速度。
综上所述山楂叶总黄酮冻干粉对脑中风与心绞痛均表现出较好的药理作用,为其在临床上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楂叶总黄酮20~85%、注射用水溶性药用辅料15~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其特征在于水溶性药用辅料为葡甲胺、甘露醇、聚维酮K30、葡萄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注射用水溶性药用辅料,加入注射用水,加热搅拌溶解,并加热至60~80℃时,加入山楂叶总黄酮细粉,保温,搅拌,直至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柠檬酸溶液调pH至7.5~8.5,然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得澄明滤液;(2)将上述滤液灌装于已灭菌的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冻干结束后压塞、压盖,即制得本发明粉针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楂叶总黄酮20~85%、注射用水溶性药用辅料15~8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的山楂叶总黄酮粉针剂有很好的稳定性,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效果确切等优点,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9/14GK1442137SQ0311417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9日
发明者吴梅春 申请人:吴梅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