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739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该制剂以石吊兰提取物、石吊兰生药粉和石吊兰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与药用敷料组成。所述的石吊兰提取物含有具有下述式I结构的石吊兰素(5,7-二羟基-4’,6,8-三甲氧基黄酮) 式1本发明含石吊兰活性成份的中药制剂为由0-20%石吊兰生药粉和80-100%石吊兰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成的各种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含石吊兰活性成份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可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及肺结核等。
本发明用石吊兰中药制剂治疗20例骨结核临床观察结果如下病例资料1.部位胸腰椎结核14例,占70%髋关节结核5例,占25%肘关节结核1例,占5%伴冷脓疡肿块溃破有瘘管者6例伴冷脓疡肿块未溃破者2例2.年龄最大74岁,最小6岁3.病员20例病员均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手术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西药不见功效。其中卧床不起者12例,占60%4. 20例病员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拍片诊断为骨结核者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煎剂和片剂同时口服,每日煎剂100毫升,分二次服,另用片剂12片,分三次服,每日总剂量相当于含生药50克。
治愈标堆1.全身方面一般健康情况明显改善,饮食正常,血沉正常。
2.局部方面局部不酸痛,不肿,无服肿,瘘管愈合良好。
3.X线所见软组织不肿,脓肿消失,死骨吸收,病灶趋向静止。
4.起床活动一年后,或参加工作半年后仍能保持以上三个条件者即为治愈。
疗效观察本组20例患者经用石吊兰治疗持续一年左右者10例,其中临床痊愈7例。显效3例,痊愈率和显效率达100%,其余10例患者仅治疗2-6个月尚未完成疗程,其中显效6例,好转3例,1例服石吊兰5个月效果不明显自动停药,属无效1例。
典型病例例一、病员史兰卿,女,52岁,骨结核病卡——6,干部,根据症状,体征及X线拍片检查诊断为腰3、4、5椎体结核,伴有腹部冷脓疡痿管,排出多量脓液,卧床六年之久,曾服多种抗痨药物五年有余均未见效。1973年3月经我院医生出诊用草药石吊兰治疗,服药二个月后即能起床行走,亲自来院门诊,腹部瘘管完全愈合,四个月后能独自行走乘车,买菜做饭,饮食如常,体重增加,自觉症状良好,血沉正常。74年8月10日在瑞金医院伤骨科拍片复查腰3、4、5结核病灶静止稳定,76年1月拍片腰椎结核静止期,腰部创口愈合光滑平坦。随访三年情况良好。
例二、病员孙云德,男,33岁,骨结核病卡——82,小学教师。病史10余年,经X线拍片诊断为左髋关节结核,伴左大腿冷脓疡瘘管,卧床不起,曾服抗疡药物无效。1975年11月乘汽车用担架送来医院门诊,用石吊兰治疗一个半月,瘘管收口愈合,迄今未复发,三个月后开始下床活动。五个月后能步行外出,起始时用手杖,7个月后弃杖独自行走,病情逐渐好转,血沉正常,服石吊兰10个月后即恢复教师工作一直到现在。77年10月26日拍片复查左髋关节结核静止。目前左髋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上与右侧相同,能举腿90度,肌肉萎缩较前明显改善,能步行5、6里路程,并能骑自行车。随访1年余病情稳定,情况甚佳。
疗程概况每天约50克生药,6个月为1疗程。在临床痊愈后继续服1年维持量,治愈后观察2年以内者为近期疗效,2年以上者为远期疗效。
小结一、结合性冷脓疡瘘管或窦道是一种长年累月难以治好的并发症,如引起严重的混合感染和体力消耗,其危害性更大。本组病例中窦道不收口最长者持续6年之久,大部分均在半年以上,瘘管流脓不止,给病员带来很大痛苦。石吊兰治疗结核性瘘管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6例骨结核并发瘘管的病员中,3例在服石吊兰三个月瘘管即愈合,迄今未复发。其他3例平均在半年左右瘘管均收口愈合。对用于结核性脓胸瘘管、结核性胸壁炎瘘管等亦有同样效果。
二、本组10例患者,其中8例均卧床不起,有些病员同时患有几种疾病或老年体弱均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均曾服用抗结核药物不见明显效果者,服石吊兰治疗后平均在3-6个月后都能起床行走,治疗1-2年,其中7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恢复工作者6例,另1例退休职员。
三、石吊兰水溶液经提炼后能在8微克浓度下对抗酸杆菌能起抑制作用,这是目前在草药中对抑制结核杆菌最强的一种新药。石吊兰体外抑菌试验浓度低于一类二类药物,因此对石吊兰的血浓度试验及药理机制亟需作进一步的科研工作。
四、石吊兰治疗骨结核有显著疗效,但病例不多,时间不长,尚须进一步作临床观察。
本发明的石吊兰中药制剂治疗颈淋巴结核92例结果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92例病例大多数病程长、块肿大、病情复杂,绝大多数曾应用抗痨治疗无效。本组病例男性30例、女性62例,患者年龄大小均有,其中21-40岁计46例占50%。病程短者半年,长者达12年之久。本组病例中有28例收住病房治疗观察,其余均门诊治疗。本组病例有4例合并短期使用卡那霉素,余均采用单味石吊兰治疗。
表1 病程、手术史及曾用抗痨治疗概况 淋巴结核块肿主要分布在颈部,少数发观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块肿大小直径大多在2-5cm之间。溃破或有瘘管者也占一定比例。
表2 淋巴结核块肿概况 二、治疗方法石吊兰糖浆每100ml含50克石吊兰干草,每次50ml每天2次口服。片剂每日服用3次,每次5片,相等于用60克生药。一个疗程为30天。
三、疗效观察1.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淋巴结肿块吸收消失或吸收缩小,成较小之纤维样组织,瘘管愈合,自觉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者。
(2)显效——淋巴结肿块基本消失,瘘管愈合,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者。
(3)好转——淋巴结肿块吸收缩小50%,瘘管接近愈合,自觉症状改善,一般情况好转者。
(4)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者。
2.疗效分析根据上述标准分析,本组92例患者治疗后属临床治愈者7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83%。
表3 疗效统计

3.疗程概况每日50克,30天为一疗程。其中四例患者经过15天治疗即达临床全愈。随访一年10个月达到远期疗效金愈(观察一年以上者为远期疗效、一年以内者为近期疗效)表4 疗程和疗效比较(总92病例)

治疗三个月达显效以上者64例,占69.4%,四个月后显效者92.4%。
4.诊断依据本组84%病例均经穿刺或活捡切片,病理证实为结核者,16%病例在排除其它病交后,依据病史及典型症状,结合临床实践诊断为淋巴结核。
5.症状改变根据不同类形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其症状的改变也不相同,干绪坏死型病例治疗前块肿坚实,在服药10天后开始变软,化成脓液,块肿可扪到明显波动感。此时采用针刺抽液排脓或进行局部切开排脓,切口口径一般2cm。亦有一部分病例不排脓而自行吸收消散。我们对15例患者,块肿在4cm以上者采用了切开引流,创口愈合时仅如赤豆或米粒样疤痕。对肉芽结核生块肿,化脓者较少,在服药后逐渐吸收消失,但进程较缓慢。对纤维型肿块较小,吸收进程缓慢,均不化脓。
6.典型病例(1)姚××,男,工人,1966年起两颈患有淋巴结核,经活检证实结核性。在他院抗痨治疗,计用链霉素150克,内服异烟肼16个月,异烟肼局封,后因效果不著,进行手术切除,留有7公分长之疤痕一处。71年起右锁骨上继发淋巴结块肿二枚,伴有接管,深度1.5cm,多粘性分泌物。二枚淋巴结均有3.5×4.5cm大,质地坚硬与锁骨粘连,诊断为右颈淋巴结结核,干络坏死型,伴瘘管,72年8月16日住院,应用单味草药治疗7天后,瘘管愈合,块肿明显缩小,服药14天溃疡及瘘管愈合,块肿均吸收消失,无继发性淋巴块肿,随访一年10个月情况良好,远期疗效全愈。
(2)管××,女,23岁,工人,1969年左锁骨上淋巴结块肿,在外院手术切除。71年左颈淋巴结肿块又复发持续迁延不愈,曾在外院进行多种治疗均无效果,切片活检找到抗酸菌。73年7月来院治疗,左颈乳突肌中段有大面积溃破,上面一枚3×3.5cm,下面一枚2×3cm颈项活动受限。住院病房用草药石吊兰一个月,溃疡面愈合良好。二枚淋巴结块肿完全吸收消失,血沉正常,症状消失。随访9月情况良好。近期疗效全愈,(3)蒋××,22岁,学生,颈淋巴结肿痛6年,曾用抗痨药物治疗无效,74年3月25日穿刺证实为结合性淋巴结。4月8日来院门诊治疗一月,二枚块肿吸收消失,自觉症状良好,一般情况好,近期疗效痊愈。
除上述之外,本发明的应用已达上万余例病人,遍及全国二十九个省市,从其中的779例统计分析,病例选择均经穿刺或切片确诊为淋巴结核者,根据上海市石吊兰协作组疗效标准确定疗效,共计痊愈542例,达69.6%,显效150例,达19.3%,好转63例,达8.1%,无效24例,达3%,总有效755例,达97%,疗程最长6个月-1年,最短1个月,一般均在3个月左右。男女之比为1∶25,用于肾结核20例,疗程1年10例,痊愈7例,达70%,显效3例,达30%,总有效10例,达100%,疗程3-6个月10例,显效6例,60%,好转3例,30%,无效1例,10%,总有效9例,达90%。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含石吊兰提取物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生药总量0-20%的石吊兰,灭菌处理后,打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2.取剩余生药量石吊兰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自然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1∶1.35(80-85℃测),得浸膏备用;3.取步骤2制得的浸膏,加入步骤1制得的石吊兰细粉,按常规方法制得各种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对本发明石吊兰提取物纯化,证明石吊兰提取物中含有石吊兰素,具体制备如下(1)将石吊兰水提干浸膏,用丙酮加热回流提取,将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析出石吊兰粗晶。
(2)精制粗晶用少量氯仿溶解,用硅胶柱(200目,I-III级)层析,氯仿洗脱,有黄酮反应的分流合并,蒸干,丙酮重结晶,得黄色长针晶,即石吊兰素。
对上述方法制得的石吊兰素进行鉴定鉴定石吊兰素为黄色结晶体,化学成分为5,7-二羟基-4’,6,8-三甲氧基黄酮。结构(C18H16O7)如(式I)所示,熔点195-6℃,不溶水,微溶于乙醚、石油醚和苯,可溶于丙酮和氯仿,对三氧化铁、镁粉+HCl为阳性反应,故知属黄酮类。用10%硫酸加热水解,对费林氏反应为阴性,应为黄酮甙元。 式I经质谱(M+344)与元素分析分子式为C18H16O7
计算值%C 62.79H 4.68实验值%C 63.42H 4.83(1)紫外光谱入Max(甲醇)388毫微米(10g=4.23),280毫微米(10g=4.43)加甲醇纳为382毫微米,299毫微米(肩),288毫微米,加三氯化铝为413毫微米(肩),360毫微米,314毫微米,290毫微米(肩),265毫微米(肩);加三氯化铝/HCl为400毫微米(肩),356毫微米,310毫微米,266毫微米,加醋酸钠/硼酸为329毫微米(肩),290毫微米。与从Iva nevadensis里提取的内华顿素(Nevadensin)基本一致。
(2)红外光谱入Max(MeOH)1390 1265 3380cm-1示有酚基的特征峰。
①乙酰化石吊兰素按常法用醋干吡啶乙酰化,丙酮重结晶,得白色结晶,熔点172-4℃,对三氯化铁为阴性反应,故知5、7位羟基皆被乙酰化。
红外光谱VC=0 1640cm-1(Ar-Co-C=C),1770cm-1(COOR)。元素分析C22H20O9。
计算值%C 61.68H 4.71实验值%C 61.73H 4.69②甲基化石吊兰素按常法重氮甲烷甲基化,乙醇加小数活性炭脱色进行重结晶,析出白色结晶,略带微黄色,对三氯化铁为阴性反应,知5、7位羟基都甲基化了,熔点153-4℃,与文献记载的红桔素(Tangere-tin)5、6、7、8、4’-五甲氧基黄酮一样。
核磁光谱8 3.76(3H),3.82(6H),3.92(3H)及4.00(3H)示五个芳香核上的甲氧基;8 6.48(1H)示C3-H,8 6.8-7.0和87.68-7.84(4H)示C2’、C3’C5’、C6H为A2B2型。
根据上述数据,证明体外结核菌有效的酯溶性成份为石吊兰素(Nevadensin),即5、7-二羟基-4’、6、8-三甲氧基黄酮。
为了确保本发明制剂的质量,采收石吊兰药材是较重要的因素,石吊兰系高山岩石悬崖上之附生物,无法种植。经药物分析在酯溶部分分离出一种黄酮甙元,重要分布在叶中,茎中较少,地下茎中甚微,同时于夏末秋初采收的药材含黄酮甙元较高,为此,石吊兰的大量采收季节应在夏秋为宜。采收方法用割取地上部分,保留地下茎,以利再繁殖,不致因大量采收而使药源减少。这样才能使野生药材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本发明的石吊兰中药制剂为治疗结核病提供了新的有效中药,能克服现有用药的抗药性,给结核病人带来希望,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2.再将剩余石吊兰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出汁过滤,合并二次滤液,自然沉淀8小时,吸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1∶1.35(80-85℃测)备用。
3.取浸膏加入淀粉(辅料按浸膏11%)及石吊兰细粉,充分搅匀,制粒,干燥加入适量润滑剂,轧成0.3g的片后薄膜包衣即得。
2.将浸膏加入适量糊精与甜菊糖,充分搅匀,喷雾干燥,取出制成细颗粒后整粒,即得。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消肿解毒,破结软坚,有抗结核作用。用于颈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肺结核等。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包,一日3次。
鉴别取本品4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丙酮2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趋热过滤,滤液浓缩至1ml,将此药与对照品石吊兰素(Nevadensin)的丙酮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的薄板上,用氯仿与丙酮(15∶1)的混合液展开,以1%三氯化铝醇溶液显色,在层析谱上应有与石吊兰素的比移值相一致的黄色斑点。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内含棕褐色浸膏,味苦。
崩解时限≤60分钟细菌≤10000只/g霉菌≤100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重量差异限度±7.5%。
服法用量口服三次,每次四片。
贮藏密闭、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权利要求
1.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以石吊兰提取物或石吊兰生药粉和石吊兰提取物为活性成分与药用敷料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份提取物含石吊兰素,具有下述式I结构 式I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为由0-20%石吊兰生药粉和80-100%石吊兰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成的各种口服制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取生药总量0-20%的石吊兰,灭菌处理后,打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2)取剩余生药量石吊兰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自然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1∶1.35,得浸膏备用;3)取步骤2制得的浸膏,加入步骤1制得的石吊兰细粉,按常规方法制得各种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抗结核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可治疗颈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及肺结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吊兰提取物的中药制剂。该制剂经临床研究表明对骨结核、颈淋巴结核、肠结核等均有效。本发明的制剂为结核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品种,在临床有广阔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P31/06GK1435175SQ0311553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7日
发明者邵家荣 申请人:上海市长宁区武夷地段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