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221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胡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胡茎叶提取物以及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我国有柴胡属植物40种,供药用的约20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部为中药柴胡的正品品种。柴胡为常用中药,性凉味苦,主治感冒,寒热往来,胸肋胀痛。其药理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镇咳、抗炎等。由于疗效确切,早已为国内外医药界所重视,但柴胡药用习惯多为根部。柴胡根部主要含三萜皂甙类化合物(Gao H,et al,柴胡属植物的化学与药理活性,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7(1)20)有柴胡皂甙a,b1,b2,b3,b4,c,d,e,f,s1,s2,s5,和x等;挥发油类;植物甾醇等。柴胡茎叶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梁鸿等,(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9,14(5)191),其中主要包括槲皮素(Quercf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芦丁(Rutin)、山奈素(Kaempferitrin)、水仙甙(Rarcissin)等。部颁标准收录的,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柴酮片,为柴胡茎叶水煮、浓缩压成的片剂,存在杂质含量高,有效成分不明确,剂量难以掌握,质量可控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从柴胡茎叶中提取以柴胡总黄酮为主要活性部位的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使制剂原料(总黄酮)得率及纯度高,质量可控,工艺简便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以柴胡总黄酮为有效部位制备药物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涉及一种柴胡茎叶提取物,提取物中主要活性部位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其中黄酮甙元及它们的重量比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10-17)∶(8-14)∶1。
本发明所述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将干燥柴胡茎叶粉碎,用浓度为50%-90%的乙醇提取,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合并滤液,滤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聚酰胺柱,先用浓度为20%的稀乙醇洗涤柱,再用浓度为35%-90%的乙醇冲洗柱,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重结晶,得到得率不小于1.3%、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
本发明所述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是通过下述优选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将干燥柴胡茎叶粉碎至2-3cm小段,用浓度为70-80%的乙醇提取,提取2-4次,提取温度为室温(0℃-40℃)至80℃,每次提取时间为0.5-4小时(室温可至7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合并滤液,滤液上D-101、HP-20、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聚酰胺柱,先用清水和浓度为20%的稀乙醇洗涤柱,再用浓度为40%-60%的乙醇冲洗柱,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浓度为70%-80%的乙醇重结晶,得到得率不小于1.3%、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
本发明所说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是指经过上述方法提取获得的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的测定方法,其中柴胡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B比色法,具体方法如下(1)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无水芦丁对照品20mg(120℃干燥至恒重),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溶解,并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确吸取无水芦丁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于10ml容量瓶中,分别加5、4、3、2、1、0ml60%乙醇,再加入5%亚硝酸溶液0.3ml,摇匀,放置6min,然后各加入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min,加1N氢氧化钠4ml,分别和70%(V/V)硫酸水溶液5.00ml,置60℃恒温水浴中,反应15min,然后水浴冷却10min。同时做空白,于544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对标样的质量浓度作图,经线形回归即得标准曲线。(3)样品液制备精密称取30mg柴胡总黄酮粉,置5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溶解,并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既得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5ml和2.0ml,照标准曲线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柴胡总黄酮含量。实验证明本发明提取物中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具体结果见实施例。总黄酮中黄酮甙元(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比例的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银杏叶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烷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塔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过夜的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对照品,各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03mg、0.03mg、0.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20m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蒸干,加甲醇-25%盐酸(4∶1)混合液75ml,回流1小时,放冷,转移至100ml量瓶中,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4)测定方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三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三种黄酮苷元的含量比例。实验证明本发明提取物有效部位柴胡总黄酮中黄酮甙元及它们的重量比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10-17)∶(8-14)∶1。具体结果见实施例。
本发明提取方法得到的柴胡茎叶提取物,经药理学、药效学和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明显的降温和抗炎作用;还具有明显的抗细菌或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以及良好的体内、外抗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柴胡总黄酮体外对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肺炎双球菌、哈夫利亚杆菌、链球菌和对标准藤黄微球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起效迅速,剂量易于掌握控制,因此可以在制备防治由细菌或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中应用。
可以通过公知的制剂方法将本发明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制成片剂、粉针剂、胶囊剂、颗粒剂、冲剂、散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混悬剂、喷雾剂、溶液、汤剂、凝胶剂、霜剂、乳膏剂、滴剂等。在上述制剂中,有效剂量的本发明提取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组成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取物主成份清楚,含量稳定,有效成分得率及纯度高,质量可控,提取工艺先进科学,操作简便,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明确了柴胡总黄酮的药理、药效作用,明确了其中黄酮甙元及它们的重量比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10-17)∶(8-14)∶1,易于掌握其有效剂量,研发出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新药。
申请人就本发明柴胡茎叶总黄酮粉进行的抗炎、解热、抗病毒、抗菌作用活性的评价实验如下
实验例一、抗炎作用(柴胡黄酮对实验性大鼠关节炎作用)1、目的用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和蛋清引起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研究柴胡黄酮抗炎作用,并与双黄连粉针剂抗炎作用进行比较。
2、材料动物SD大鼠,体重156+18(SD)g。角叉菜胶用生理盐水配成1%浓度。100%蛋清自制。柴胡总黄酮粉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中药二厂产品。
实验室温度25+3℃,相对湿度75%3、方法与结果(1)柴胡总黄酮对角叉菜胶引起大鼠关节炎的作用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柴胡总黄酮低剂量组,柴胡总黄酮中剂量组,柴胡总黄酮高剂量组和双黄连粉针剂组。测量动物正常关节周长两次,取两次平均值。分别给药,给药后立即于每只大鼠左后足跖中部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07ml。于致炎后30,60,90,120,180,240,300和360分钟分别测定关节周长,计算肿胀度(肿胀度=致炎后踝关节周长-致炎前踝关节周长),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表1、柴胡总黄酮对角叉菜胶致大鼠关节炎肿胀度的影响柴酮低剂量 柴酮中剂量 柴酮高剂量时间分钟 生理盐水组 双黄连组组 组 组30 1.3±0.2 1.1±0.50.7±0.30.5±0.40.6±0.360 1.3±0.2 1.2±0.30.9±0.40.9±0.40.5±0.390 1.8±0.3 1.3±0.61.5±0.41.1±0.60.6±0.21202.2±0.6 1.7±1.01.8±0.71.3±0.70.8±0.2
180 3.1±0.7 2.7±1.0 2.9±0.7 2.1±0.6 1.9±0.6240 4.4±0.7 3.5±0.9 3.4±1.0 3.2±0.6 3.3±0.3300 4.8±0.6 4.2±0.8 4.0±1.0 3.8±0.4 3.5±0.4360 4.5±1.0 4.0±1.0 3.0±1.0 3.4±0.6 3.5±0.4注射致炎剂角叉菜胶后,各给药组踝关节肿胀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柴胡总黄酮组以及双黄连粉针剂组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双黄连比较,等剂量柴胡总黄酮组肿胀度略高于双黄连粉针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柴胡总黄酮与双黄连粉针剂具有同等抗炎作用。
(2)柴胡总黄酮对蛋清引起大鼠关节炎的作用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柴胡总黄酮低剂量组,柴胡总黄酮中剂量组,柴胡总黄酮高剂量组和双黄连粉针剂组。测量动物正常关节周长两次,取两次平均值。分别给药,给药后立即于每只大鼠左后足跖中部皮下注射100%蛋青0.05ml。于致炎后30,60,90,120,180,240分钟分别测定关节周长,计算肿胀度(肿胀度=致炎后关节周长-致炎前关节周长),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表2、柴胡总黄酮对蛋清致大鼠关节炎肿胀度的影响柴酮低剂量 柴酮中剂量柴酮高剂量时间分钟 生理盐水组双黄连组组组组30 5.1±0.6 4.4±0.9 4.0±0.9 3.8±0.5 4.4±1.060 4.7±1.0 4.2±0.6 3.9±0.9 3.6±0.6 4.2±0.990 3.8±0.5 3.2±0.7 3.0±1.2 2.4±0.7 3.2±0.4
1203.2±0.7 2.7±0.62.5±0.81.9±0.5 2.3±0.61802.3±0.6 1.9±0.41.5±0.91.3±0.7 1.7±0.62401.5±0.6 0.8±0.60.4±0.40.3±0.5 0.5±0.6结果显示各给药组肿胀度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中剂量和高剂量柴胡总黄酮组抗炎作用优于双黄连粉针剂组。
实验例二、柴胡总黄酮的解热作用1、目的用酵母致热大鼠模型研究柴胡总黄酮的解热作用,并与双黄连粉针剂比较。
2、材料动物SD大鼠,体重167+26(SD)g,雌雄各半。酵母临用时用生理盐水配成15%浓度。柴胡总黄酮粉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中药二厂产品。实验室温度25+3℃,相对湿度80%。
3、方法与结果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柴胡总黄酮低剂量组,柴胡总黄酮高剂量组和双黄连粉针剂组。先测量两次正常体温(肛门温度),取两次平均值。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于动物背部皮下注射15%酵母溶液10ml/Kg。注射酵母5小时后测量体温一次,剔除体温不合格的动物(体温升高小于1.0℃)。然后静脉注射柴胡总黄酮低剂量,高剂量和双黄连粉针剂,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后30,60,90,120,180,240,360分钟各测体温一次,记录体温,并计算体温变化值(体温变化值=用药后体温-致热前体温)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参见表3)低剂量柴胡总黄酮、高剂量柴胡总黄酮和双黄连粉针剂均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降温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例三、 柴胡总黄酮的抗菌作用表3 柴胡总黄酮对临床分离菌株的MIC(两次实验平均值)临床分离菌株 最低抑菌浓度(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 5.0大肠杆菌 0板畸杆菌 0肺炎双球菌 5.0阴沟杆菌 5.0不动杆菌 0肺炎克雷百氏菌 0聚团杆菌 0哈夫利亚杆菌 2.5链球菌 5.0标准菌株 最低抑菌浓度(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 5.0大肠杆菌 0短小芽孢杆菌 5.0枯草芽孢杆菌 5.0藤黄微球菌 5.0体外抗菌试验表明柴胡总黄酮对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肺炎双球菌、哈夫利亚杆菌、链球菌和对标准藤黄微球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MIC为2.5-5.0mg/ml。
实验例四、柴胡总黄酮的抗病毒作用表4、柴胡总黄酮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组别 动物数 死亡数 保护率存活天数(只) (只) (%) (X±S)
空白对照组 190100.0模型对照组 1916 15.8 7.84±3.51利巴韦林组 19573.7**13.16±3.17**抗病毒颗粒组 19952.6*11.37±4.02*柴酮口服制剂I组 1912 36.8 10.0±4.04柴酮口服制剂II组 19952.6*11.11±4.20*柴酮口服制剂III组19860.0**11.74±3.90*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5、柴胡总黄酮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组别 动物数肺指数值 肺指数抑制率(只) (g/10g) (%)病霉对照组9 0.1678±0.024利巴韦林组100.1252±0.022**25.39抗病毒颗粒组 100.1376±0.032*17.99柴酮I组 100.1567±0.0356.62柴酮II组 100.1350±0.038*19.55柴酮III组 100.1318±0.045*21.45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6、柴胡总黄酮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7、柴胡总黄酮对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上述实验表明,柴胡总黄酮各剂量组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死亡保护作用;并能明显延长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时间。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总黄酮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值(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柴胡总黄酮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B比色法;总黄酮中黄酮甙元含量比例(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银杏叶中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给出按前述技术方案的制备方法提取柴胡茎叶总黄酮的8个实施例,具体见下表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权利要求
1.一种柴胡茎叶提取物,其特征是提取物中主要活性部位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其中黄酮甙元及它们的重量比为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10-17)∶(8-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是有效剂量的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是所说的提取物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将干燥柴胡茎叶粉碎,用浓度为50%-90%的乙醇提取,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合并滤液,滤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聚酰胺柱,先用浓度为20%的稀乙醇洗涤柱,再用浓度为35%-90%的乙醇冲洗柱,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重结晶,得到得率不小于1.3%、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是所说的提取物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将干燥柴胡茎叶粉碎至2-3cm小段,用浓度为70-80%的乙醇提取,提取2-4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4小时,提取温度为室温至80℃,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合并滤液,滤液上D-101、HP-20、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聚酰胺柱,先用清水和浓度为20%的稀乙醇洗涤柱,再用浓度为40%-60%的乙醇冲洗柱,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浓度为70%-80%的乙醇重结晶,得到得率不小于1.3%、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
5.一种提取柴胡茎叶有效部位柴胡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将干燥柴胡茎叶粉碎,用浓度为50%-90%的乙醇提取,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合并滤液,滤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聚酰胺柱,先用浓度为20%的稀乙醇洗涤柱,再用浓度为35%-90%的乙醇冲洗柱,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浓度为40%-95%的乙醇重结晶,得到得率不小于1.3%、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柴胡茎叶有效成份柴胡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将干燥柴胡茎叶粉碎至2-3cm小段,用浓度为70-80%的乙醇提取,提取2-4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4小时,提取温度为室温至80℃,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至无乙醇味,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合并滤液,滤液上D-101、HP-20、AB8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聚酰胺柱,用浓度为20%的稀乙醇洗涤柱,再用浓度为40%-60%的乙醇冲洗柱,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浓度为70%-80%的乙醇重结晶,得到得率不小于1.3%、柴胡总黄酮含量为50%-90%的柴胡茎叶提取物——柴胡总黄酮粉。
7.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呼吸道感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物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是指由细菌或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物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是指由细菌或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10.根据权利要求7、8,9所述的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物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是指由细菌或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热及发炎症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柴胡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提取物为柴胡总黄酮粉,制备方法包括乙醇提取、过滤、上大孔吸附树脂或聚酰胺柱,含水醇洗脱,浓缩,重结晶,其用途为在制备防治呼吸道感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提取工艺先进科学,有效成分得率及纯度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明确了柴胡总黄酮的药理、药效作用及其中主要黄酮甙元及它们的含量比例,易于掌握其有效剂量。
文档编号A61P31/16GK1528759SQ0315838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冯煦, 王鸣, 赵友谊, 单宇, 董云发, 冯 煦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