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54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在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湖北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微苦、凉,入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及散结之功效。1991年湖北贝母被部颁中药材标准收载,现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发展成为仅次于浙贝母的第二大主流品种。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总生物碱是湖北贝母的生物活性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有舒张离体气管平滑肌、镇咳、平喘作用,湖北贝母生物碱含量及生物活性较川贝、浙贝高[参见熊玮,郭小玲,何嘉琅.湖北贝母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86,17(3)115-118.]。
浙贝乙素是湖北贝母中的主要生物碱,其含量达0.3%,另外,贝母属植物中的另一主要生物碱浙贝甲素与浙贝乙素为酮和醇的关系,浙贝甲素很容易转变为浙贝乙素,两者含量之和占总生物碱含量的80%以上。药效学实验表明浙贝乙素具有优良的镇咳、祛痰、平喘之功效的结论,整体效果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浙贝乙素为先导化合物,在一系列浙贝乙素衍生物中筛选出镇咳、祛痰、平喘活性优良的单体,为将其开发成为一种天然、高效、低毒的镇咳、祛痰、平喘药物打下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合成一系列浙贝乙素衍生物并鉴定,对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进行了镇咳、祛痰、平喘实验,筛选出活性优良的单体。
本发明提供的浙贝乙素3位衍生物具有以下通式 其中R为 或 即本发明对浙贝乙素的3位进行结构改造和结构修饰,合成了3β-乙酰化浙贝乙素、3-氧化浙贝乙素、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3β-丙酰化浙贝乙素、3β-丁酰化浙贝乙素、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等6个浙贝乙素衍生物,并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对浙贝乙素及其如上所述6个3位衍生物进行镇咳、祛痰、平喘活性实验。结果表明3β-乙酰化浙贝乙素、3β-丙酰化浙贝乙素和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镇咳活性强于浙贝乙素;3β-乙酰化浙贝乙素、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和氧化浙贝乙素祛痰活性强于浙贝乙素;3β-乙酰化浙贝乙素和氧化浙贝乙素平喘活性强于浙贝乙素。因此,3β-乙酰化浙贝乙素具有很强的镇咳、祛痰、平喘活性,远远强于浙贝乙素,整体效果明显,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高效镇咳、祛痰、平喘药物。


图1显示由浙贝乙素制备3β-乙酰化浙贝乙素。
图2显示由浙贝乙素制备3-氧化浙贝乙素。
图3显示由浙贝乙素制备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
图4显示由浙贝乙素制备3β-丙酰化浙贝乙素。
图5显示由浙贝乙素制备3β-丁酰化浙贝乙素。
图6显示由浙贝乙素制备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浙贝乙素衍生物的制备一、实验材料1浙贝乙素 上步提取所得2吡啶 分析纯,天津(香港)新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3无水K2CO3分析纯,天津市东丽区天大化学试剂厂4无水MgSO4CuSO4NaHCO3分析纯,上海虹光化工厂5乙酸乙酯 三氯甲烷 丙酮 分析纯,上海恒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6苯甲酰氯 分析纯,北京市昌平石鹰化工厂7正丁醇 分析纯,河南焦作市化工厂8乙酸酐、丙酸酐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9丁酸酐 Fluka Chemie GmbH CH-9471 Buchs10氯甲酸丁酯 Geel,Belgium.USA.
11PCC 北京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12高效硅胶H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二、实验方法(一)乙酰化(1)2g浙贝乙素溶于5ml无水吡啶中,再加入乙酸酐5ml,放置24h。
(2)反应液移入分液漏斗中,加饱和CuSO4溶液3.3ml,片刻再加饱和NaHCO3溶液至无气泡产生,再加乙酸乙酯反复萃取,至水层无生物碱。
(3)合并乙酸乙酯层,用无水MgSO4干燥,放置24h。
(4)过滤除去MgSO4,并将乙酸乙酯层回收,上硅胶柱,反复分离至纯化合物。
(二)氧化(1)2g浙贝乙素溶于40mlCH2Cl2中,加2gPCC,搅拌,薄层跟踪至反应完全。
(2)倾出CH2Cl2溶液,瓶中残渣用CH2Cl2洗至无生物碱。
(3)溶液回收至小体积。
(4)柱层析法分离产物至纯化合物。
(三)苯甲酰化(1)0.1g浙贝乙素溶于20ml无水吡啶中,冰浴中加入11ml苯甲酰氯,室温放置,薄层跟踪。
(2)反应完全后,将溶液倒入碎冰中,加10ml饱和CuSO4溶液,片刻,加饱和NaHCO3溶液至无气泡,用氯仿萃取至水层无生物碱。
(3)合并氯仿层,无水MgSO4干燥,放置24h,过滤去MgSO4,回收至小体积,上硅胶柱,反复分离至纯化合物。
(四)丙酰化(1)浙贝乙素2g溶于5ml无水吡啶中,加5ml丙酸酐,放置,薄层跟踪。
(2)反应完全后,加2.5ml饱和CuSO4溶液,片刻,再加饱和NaHCO3溶液至无气泡产生。
(3)EtOAC反复萃取,至水层无生物碱,合并EtOAC层,用无水MgSO4干燥,放置24h,滤去MgSO4,回收至小体积,上硅胶柱,反复分离至纯化合物。
(五)丁酰化(1)浙贝乙素2g溶于5ml无水吡啶中,加5ml丁酸酐,放置,薄层跟踪。
(2)反应完全后,加2.5ml饱和CuSO4溶液,片刻,再加饱和NaHCO3溶液至无气泡产生。
(3)EtOAC反复萃取,至无生物碱,合并EtOAC层,用无水MgSO4干燥,放置24h,滤去MgSO4,回收至小体积,上硅胶柱,反复分离至纯化合物。
(六)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1)浙贝乙素2g溶于20ml无水吡啶中,冰浴中逐渐加入氯甲酸丁酯43ml,30-40℃放置,薄层跟踪。
(2)反应完全后,加2.5ml饱和CuSO4溶液,片刻,再加饱和NaHCO3溶液至无气泡产生。
(3)EtOAC反复萃取,至无生物碱,合并EtOAC层,用无水MgSO4干燥,放置24h,滤去MgSO4,回收至小体积,上硅胶柱,反复分离至纯化合物。
实施例2浙贝乙素衍生物的结构鉴定一、乙酰化浙贝乙素(PE-D1)乙酰化浙贝乙素,无色针晶(丙酮),mp179.5-181.5℃;FAB(+)-MS m/z472(M+H)+;1H-NMR谱图显示有四个甲基信号和一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δ0.74的单峰显示H-19位于较高场,说明C6位有酮基存在,对H-19产生屛蔽作用;δ0.98(3H,s,H-21)C20-CH3为单峰且位于低场说明C20有羟基,δ1.04(3H,d,J=7Hz,H-27)说明C25-CH3为直立-构型,δ1.98(3H,S)为乙酰基的甲基峰,δ4.64(1H,m,W1/2=24Hz)为C3的羟基同碳质子,而浙贝乙素C3-Hδ3.582,此苷化位移说明乙酰化位置在C3-OH。13C-NMR谱图显示有29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其有4个伯碳,11个仲碳,10个叔碳,2个季碳,1个酮基碳原子,1个酯羰基碳原子。通过与浙贝乙素的碳谱数据比较,发现C3δ72.9比浙贝乙素C3δ70.9低场2ppm,而C2δ26.5比浙贝乙素C2δ30.5高场4ppm,C4δ26.1比浙贝乙素C2δ30.1高场4ppm,此苷化位移说明乙酰化位置在C3-OH无疑。
取PE-D1 100mg,5%NaOH-MeOH 70℃水浴上回流4h,冷后碱化,用C6H6萃取生物碱白色珊瑚状结晶,mp213℃~214℃,[α]D-62.5(c0.5,MeOH),HR-MS测得分子式C27H43NO3分子量429.3234(计算值429.6433)。IR(KBr)cm-13410,1055(OH),2950,1463~1445(-CH3,-CH2-),2750(反式喹喏里西啶),1705(C=O)。FAB-MS m/z579(M+H+Triethanolamine)+,430[M+H]+,428[M-H]+。1H-NMR谱图显示有三个甲基信号δ0.76、δ1.03(3H,s,H-21)C20-CH3,δ1.07(3H,d,J=7Hz,H-27),δ3.582(1H,m,W1/2=24Hz)为C3的羟基同碳质子。13C-NMR谱图显示有27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含有3个伯碳,11个仲碳,10个叔碳,2个季碳和1个酮基碳原子。以上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3]的浙贝乙素一致,与浙贝乙素标准品作混合熔点测定,熔点不下降,薄层层析对比分析,Rf值相同,斑点重叠。
综上所述,所合成的浙贝乙素衍生物为3β-乙酰基浙贝乙素(3β-acetyl-peminine)。
二、氧化浙贝乙素(PE-D2)氧化浙贝乙素,无色针晶(丙酮),mp177.5-179.5℃;FAB(+)-MS m/z428(M+H)+;1H-NMR谱图显示有三个甲基信号和一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δ0.91的单峰显示H-19相对于浙贝乙素位于较低场,说明C3位有酮基存在,对H-19产生去屛蔽作用;δ0.99(3H,s,H-21)C20-CH3为单峰且位于低场说明C20有羟基,δ1.02(3H,d,J=7Hz,H-27)说明C25-CH3为直立-构型。13C-NMR谱图显示有27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其有3个伯碳,11个仲碳,9个叔碳,2个季碳,2个酮基碳原子。通过与浙贝乙素的碳谱数据比较,发现C2δ38.1比浙贝乙素C2δ30.5低场,C4δ37.2比浙贝乙素C2δ30.1高场4ppm。
综上所述,所合成的浙贝乙素衍生物为3-氧化浙贝乙素。
三、苯甲酰化浙贝乙素(PE-D3)苯甲酰化浙贝乙素,无色簇晶(丙酮),mp133.5-135.5℃;FAB(+)-MS m/z534(M+H)+;1H-NMR谱图显示有三个甲基信号和一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δ0.83的单峰显示H-19位于较高场,说明C6位有酮基存在,对H-19产生屛蔽作用;δ1.02(3H,s,H-21)C20-CH3为单峰且位于低场说明C20有羟基,δ1.08(3H,d,J=7Hz,H-27)说明C25-CH3为直立-构型,δ4.92(1H,m)为C3的羟基同碳质子,而浙贝乙素C3-Hδ3.582,此苷化位移说明苯甲酰化位置在C3-OH,δ8.02(2H,d J=7.2Hz),δ7.55(1H,m),7.42(2H,m)为单取代苯环上氢质子峰。13C-NMR谱图显示有34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其有3个伯碳,16个仲碳,10个叔碳,3个季碳,1个酮基碳原子,1个酯羰基碳原子。通过与浙贝乙素的碳谱数据比较,发现C3δ73.6比浙贝乙素C3δ70.9低场2.7ppm,而C2δ26.7比浙贝乙素C2δ30.5高场4.2ppm,C4δ26.4比浙贝乙素C2δ30.1高场4.3ppm,此苷化位移说明苯甲酰化位置在C3-OH。
取PE-D3 100mg,5%NaOH-MeOH 70℃水浴上回流4h,冷后碱化,用CHCl3萃取生物碱,与标准品浙贝乙素作混合熔点测定,熔点不下降,薄层层析对比分析,Rf值相同,斑点重叠。
综上所述,所合成的浙贝乙素衍生物为3β-苯甲酰基浙贝乙素。
四、丙酰化浙贝乙素(PE-D4)丙酰化浙贝乙素,无色方晶(丙酮),mp172-174℃;FAB(+)-MS m/z486(M+H)+;1H-NMR谱图显示有四个甲基信号和一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δ0.74的单峰显示H-19位于较高场,说明C6位有酮基存在,对H-19产生屛蔽作用;δ0.98(3H,s,H-21)C20-CH3为单峰且位于低场说明C20有羟基,δ1.03(3H,d,J=7Hz,H-27)说明C25-CH3为直立-构型,δ1.08(3H,t,J=6Hz,H-3’),δ2.25(2H,qart)为丙酰基的甲基峰,δ4.65(1H,m)为C3的羟基同碳质子,而浙贝乙素C3-Hδ3.58,此苷化位移说明丙酰化位置在C3-OH。13C-NMR谱图显示有30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其有4个伯碳,12个仲碳,10个叔碳,2个季碳,1个酮基碳原子,1个酯羰基碳原子。通过与浙贝乙素的碳谱数据比较,发现C3δ72.7比浙贝乙素C3δ70.9低场1.8ppm,而C2δ26.6比浙贝乙素C2δ30.5高场4.1ppm,C4δ26.1比浙贝乙素C2δ30.1高场4ppm,此苷化位移说明丙酰化位置在C3-OH。
取PE-D4 100mg,5%NaOH-MeOH 70℃水浴上回流4h,冷后碱化,用CHCl3萃取生物碱,与浙贝乙素标准品作混合熔点测定,熔点不下降,薄层层析对比分析,Rf值相同,斑点重叠。
综上所述,所合成的浙贝乙素衍生物为3β-丙酰基浙贝乙素。
五、丁酰化浙贝乙素(PE-D5)丁酰化浙贝乙素无色棱晶(丙酮),mp128-130℃;FAB(+)-MS m/z500(M+H)+;1H-NMR谱图显示有四个甲基信号和一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δ0.75的单峰显示H-19位于较高场,说明C6位有酮基存在,对H-19产生屛蔽作用;δ0.99(3H,s,H-21)C20-CH3为单峰且位于低场说明C20有羟基,δ1.04(3H,d,J=7Hz,H-27)说明C25-CH3为直立-构型,δ0.91(3H,t,J=5.8Hz,H-4’)为丁酰基的甲基峰,δ2.22(3H,t,H-2’)为丁酰基的亚甲基峰,δ4.66(1H,m)为C3的羟基同碳质子,而浙贝乙素C3-Hδ3.582,此苷化位移说明乙酰化位置在C3-OH。13C-NMR谱图显示有31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其有4个伯碳,13个仲碳,10个叔碳,2个季碳,1个酮基碳原子,1个酯羰基碳原子。通过与浙贝乙素的碳谱数据比较,发现C3δ72.6比浙贝乙素C3δ70.9低场1.7ppm,而C2δ26.6比浙贝乙素C2δ30.5高场4.1ppm,C4δ26.1比浙贝乙素C2δ30.1高场4ppm,此苷化位移说明乙酰化位置在C3-OH。
取PE-D5 100mg,5%NaOH-MeOH 70℃水浴上回流4h,冷后碱化,用CHCl3萃取生物碱,与浙贝乙素标准品作混合熔点测定,熔点不下降,薄层层析对比分析,Rf值相同,斑点重叠。
综上所述,所合成的浙贝乙素衍生物为3β-丁酰基浙贝乙素。
六、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PE-D6)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无色针晶(丙酮),mp66-68℃;FAB(+)-MS m/z530(M+H)+;1H-NMR谱图显示有四个甲基信号和一个羟基同碳质子信号,δ0.70的单峰显示H-19位于较高场,说明C6位有酮基存在,对H-19产生屛蔽作用;δ0.95(3H,s,H-21)C20-CH3为单峰且位于低场说明C20有羟基,δ1.00(3H,d,J=7.0Hz,H-27)说明C25-CH3为直立-构型,δ0.87(3H,t,J=7.4Hz)为丁氧羰基的甲基峰,δ4.04(2H,t,J=5.0Hz)为丁氧羰基的亚甲基峰,δ4.46(1H,m)为C3的羟基同碳质子,而浙贝乙素C3-Hδ3.582,此苷化位移说明乙酰化位置在C3-OH。13C-NMR谱图显示有29个碳原子信号,其DEPT实验表明其有4个伯碳,14个仲碳,10个叔碳,2个季碳,1个酮基碳原子,1个碳酸酯羰基碳原子。通过与浙贝乙素的碳谱数据比较,发现C3δ76.8比浙贝乙素C3δ70.9低场5.9ppm,而C2δ26.5比浙贝乙素C2δ30.5高场4ppm,C4δ26.1比浙贝乙素C2δ30.1高场4ppm,此苷化位移说明乙酰化位置在C3-OH。
取PE-D6 100mg,5%NaOH-MeOH 70℃水浴上回流4h,冷后碱化,用CHCl3萃取生物碱,与浙贝乙素标准品作混合熔点测定,熔点不下降,薄层层析对比分析,Rf值相同,斑点重叠。
综上所述,所合成的浙贝乙素衍生物为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
实施例3浙贝乙素衍生物镇咳活性实验实验材料昆明种小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样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浙贝乙素及6个衍生物3β-乙酰化浙贝乙素(乙酰化)、氧化浙贝乙素(氧化)、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苯甲酰化)、3β-丙酰化浙贝乙素(丙酰化)、3β-丁酰化浙贝乙素(丁酰化)、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丁氧羰基化)各适量,滴加适量稀HC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样品溶液pH值大约在4-5之间。
阳性对照磷酸可待因(北京中顺制药厂)实验原理采用浓氨水引咳法,浓氨水为一种较强的刺激物,小鼠吸入后,呼吸道受刺激。反射性的引起咳嗽,能抑制咳嗽中枢或降低呼吸道感受器敏感性药物均有镇咳作用。
实验方法和结果取体重18-22g小白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2组,按表1(i.g)给药1小时后,置于倒置的500ml烧杯内,用1mL注射器吸取0.2ml浓氨水注入烧杯内放的一个棉球中,观察咳嗽潜伏期和3分钟内咳嗽次数。
表1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的镇咳活性咳嗽次数分组 动物数 剂量(mg/kg) 途径 咳嗽潜伏期(秒)(3分钟内)阴性 100i.g 46±26.8 18.0±9.8阳性 1030 i.g 82.7±43.0*7.7±4.9*浙贝乙素 103i.g 30.6±14.7 14.8±8.03β-乙酰化浙贝乙素 103i.g 92.8±43.0*8.5±7.0*3β-丙酰化浙贝乙素 103i.g 62.4±46.8*8.4±4.73β-丁酰化浙贝乙素 103i.g 57.1±41.0、 10.6±6.0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 103i.g 25.1±12.1 7.6±3.8*3-氧化浙贝乙素 103i.g 44.7±19.8 10.9±5.3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 103i.g 71±41.2 12.0±10.2阳性组磷酸可待因 阴性组不含样品的蒸馏水与阴性对照*P <0.05结果分析3β-乙酰化浙贝乙素与阴性比较有差异,镇咳活性明显强于浙贝乙素。3β-丙酰化浙贝乙素和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亦有一定的镇咳活性,强于浙贝乙素。
实施例4浙贝乙素衍生物祛痰活性实验实验材料昆明种小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样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浙贝乙素及6个衍生物3β-乙酰化浙贝乙素(乙酰化)、氧化浙贝乙素(氧化)、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苯甲酰化)、3β-丙酰化浙贝乙素(丙酰化)、3β-丁酰化浙贝乙素(丁酰化)、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丁氧羰基化)各适量,滴加适量稀HC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样品溶液pH值大约在4-5之间。
阳性对照愈创木酚甘油醚(吉林省恒和维康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30901)
酚红 (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20020408)实验原理利用酚红能部分地从气管排泌的特点,在祛痰药物的影响下,随着支气管分泌量的增加,由呼吸道粘膜排出的酚红也增多,用分光光度计测出酚红的排泌量,从而得知药物祛痰作用的强弱。
酚红标准曲线的制定精密称取酚红粉末0.0025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配制成50ug/ml的溶液,再分别精密吸取0.30ml、0.50ml、1.00ml、2.00ml、3.00ml该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并定容,用WFZ800-D3B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自的吸光度。
表2酚红标准曲线的制定酚红(μl/ml)1.5 2.5 510 15A值 0.0490.0840.1560.3060.456以吸收度值(A)对酚红的含量(X)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0.0306x+0.0042,γ=0.9997由于吸收度值(A)对酚红含量(X)有直线关系,因此在本次实验中直接用吸收度值(A)来替代酚红含量作为祛痰作用的强弱的指标。
实验方法取体重22~26g的小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2组,实验前禁食不禁谁12小时,按表3(i.g)给药。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5%酚红溶液0.5ml,30分钟后钟后处死小鼠,尽量不损伤气管,仰卧固定于手术板,剪开颈正中皮肤,分离气管,小心地剔除气管周围的组织,然后剪取甲状软骨至气管分叉处的气管段,取出气管后,放入已盛有2.00ml 0.5%的NaHCO3试管中,稳定洗出液的pH,于4000rpm离心20分钟WFZ800-D3B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433nm波长,测定洗出液的吸收度值(A)。
表3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的祛痰活性分组 动物数 剂量(mg/kg) 途径 A值阴性 100 i.g0.0852±0.0338阳性 1030 i.g0.1874±0.0922***浙贝乙素 103 i.g0.0964±0.02933β-乙酰化浙贝乙素 103 i.g0.1502±0.0509***3β-丙酰化浙贝乙素 103 i.g0.1268±0.06933β-丁酰化浙贝乙素 103 i.g0.1077±0.0501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 103 i.g0.2145±0.0613***3-氧化浙贝乙素 103 i.g0.1361±0.0296***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 103 i.g0.1187±0.0587阳性组愈创木酚甘油醚 阴性组;不含样品的蒸馏水与阴性对照***P<0.005结果分析3β-乙酰化浙贝乙素与阴性比较有差异,祛痰活性明显强于浙贝乙素。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和氧化浙贝乙素亦有很强的祛痰活性,强于浙贝乙素。
实施例5浙贝乙素衍生物平喘活性实验实验材料豚鼠SD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样品溶液 分别精密称取浙贝乙素及6个衍生物3β-乙酰化浙贝乙素(乙酰化)、氧化浙贝乙素(氧化)、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苯甲酰化)、3β-丙酰化浙贝乙素(丙酰化)、3β-丁酰化浙贝乙素(丁酰化)、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丁氧羰基化)各适量,滴加适量稀HCl溶解,用蒸馏水定容,样品溶液pH值大约在4-5之间。
阳性对照 氨茶碱注射液(天津市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0305072)引喘液2%的氯化乙酰胆碱和0.1%组胺的等量混合液实验原理具有支气管收缩作用的药物如组胺、乙酰胆碱等,以气雾法给予豚鼠吸入,可引起豚鼠呼吸急促、喘息,甚至窒息,从而导致动物抽搐而跌倒,这种药物性豚鼠哮喘模型可用于观察药物的平喘作用(主要是支气管扩张作用)。如引喘潜伏期延长,发生抽搐的动物数减少,经统计处理有显著性意义,即可认为该药具有平喘作用。
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200-250g的豚鼠(幼年豚鼠),雌雄均可,逐一测定引喘潜伏期,挑选合格者。将豚鼠放入一个与420型超声雾化仪相连的有机玻璃盒内,420型超声雾化仪以53Kpa(400mmHg)的恒压喷入2%的氯化乙酰胆碱和0.1%组胺的等量混合液15秒,密切注意豚鼠的反应,观察6分钟之内豚鼠出现喘息性抽搐的潜伏期即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出现喘息性抽搐性的时间)与发生抽搐的动物数。如见到豚鼠跌倒应立即将其取出,以免死亡,并记录引喘潜伏期,若引喘潜伏期大于150秒则认为不敏感而不予选用,次日将合格的豚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6只,将12组豚鼠分别按下表给予待测样品和对照品,用药30分钟后,以同样条件引喘并测定引喘潜伏期与发生抽搐动物数的变化。
表4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的平喘活性用药前后分组 动物数 剂量(mg/kg)途径潜伏期差值(秒)阴性6 0 i.p -5.6±7.5阳性6 125i.p 74.8±23.0***浙贝乙素6 3 i.p 18.5±9.7***3β-乙酰化浙贝乙素 6 3 i.p 45.6±21.2***3β-丙酰化浙贝乙素 6 3 i.p -3.2±2.93β-丁酰化浙贝乙素 6 3 i.p 7.0±8.4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6 3 i.p 3.6±10.43-氧化浙贝乙素 6 3 i.p 12.0±8.6***3β-丁氧羰基化浙贝乙素 6 3 i.p 8.8±13.5阳性组氨茶碱注射液 阴性组不含样品的蒸馏水与阴性对照***P<0.005结果分析3β-乙酰化浙贝乙素与阴性比较有差异,平喘活性明显强于浙贝乙素。氧化浙贝乙素亦有很强的平喘活性,强于浙贝乙素。
权利要求
1.具有下述通式的浙贝乙素3位衍生物, 其中R为 或
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在制备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应用。
3.3β-乙酰化浙贝乙素在制备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应用。
4.3β-乙酰化浙贝乙素在制备镇咳药物中的应用。
5.3β-丙酰化浙贝乙素在制备镇咳药物中的应用。
6.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在制备镇咳药物中的应用。
7.3β-乙酰化浙贝乙素在制备祛痰药物中的应用。
8.3β-乙酰化浙贝乙素或3-氧化浙贝乙素在制备平喘药物中的应用。
9.3β-乙酰化浙贝乙素、3β-苯甲酰化浙贝乙素或3-氧化浙贝乙素在制备祛痰药物中的应用。
10.浙贝乙素在制备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浙贝乙素及其衍生物在镇咳祛痰平喘药物中的用途。在浙贝乙素的一系列3位衍生物中,3β-乙酰化浙贝乙素具有很强的镇咳、祛痰、平喘活性,远远强于浙贝乙素,整体效果明显,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高效镇咳、祛痰、平喘药物。
文档编号A61P11/00GK1739529SQ20041006075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3日
发明者吴继洲, 张勇慧, 阮汉利, 皮慧芳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