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54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股骨头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股骨头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是目前骨科面临的难题,其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不太满意,往往进一步发展至塌陷或已存在的塌陷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髋关节的残废而不得不行髋关节置换术。虽然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已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全髋置换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较其他疾病行全髋置换术差,而且股骨头坏死病人多发生于30~50岁年龄组,目前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尚不能达到患者预期寿命,再次行返修术效果更差,因此对股骨头坏死大部分学者仍主张首先应采取尽量保留股骨头的方法。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中,大部分集中在如何改善股骨头的血供及促进股骨头的修复,而对如何防止其塌陷研究较少。防止股骨头塌陷以及使已塌陷股骨头恢复正常形态的方法包括开窗或钻孔后利用器械由内向外顶起塌陷软骨后植入皮质骨,或植入记忆钛合金网,利用记忆钛合金网恢复记忆所具有的弹性,支撑起塌陷的股骨头。由于植入皮质骨强度较低,并不能提供有力的支撑。而记忆钛合金网在支撑过程中难于控制,易导致撑起不足或过度撑起。而且上述两种手术方法均较为复杂,患者创伤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股骨头支撑装置。利用此股骨头支撑装置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小,对坏死股骨头关节面的支撑作用切实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它是由钛合金制成,为中空的圆柱体1,圆柱体1四周带螺纹2,所述圆柱体1上端封闭呈圆弧形3,下端为圆形中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体1四周螺纹2上有开孔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体1上端的封闭圆弧形3上有开孔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2上的开孔4为圆形和/或方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弧形3上的开孔5有9个,所述开孔5为圆形,中间的一个圆形开孔大于四周呈对称分布的8个开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2上的开孔4从上至下有8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体1的底为16mm,圆柱体1高为25.5mm,圆弧形3与圆柱体1交接线为13mm,开孔4的直径为2mm,开孔5的直径分别为2.8mm、1.8mm,开孔5中以中间的一个圆形开孔呈对称分布的任两个小开孔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上述本发明股骨头支撑装置的尺寸及弧度是通过对大量人体股骨头研究所得出的;开孔5中以中间的一个圆形开孔呈对称分布的任两个小开孔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所确定的弧度为人体股骨头股顶弧度的平均值。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①本发明中空呈圆柱状、近端封闭呈圆弧形,以利于和股骨头坏死区的软骨下骨紧密接触并将其顶起支撑。②周围壁带螺纹,有利于自大转子下股骨外侧经股骨颈拧入坏死区。③支撑装置长度大于坏死区直径,使其远端部分位于坏死区远侧正常的股骨头或股骨颈骨质内,以此处为基底支撑软骨下骨。④支撑装置的周壁及上部为多孔网眼状,以利血管和新骨生长或长入;⑤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中通过中心减压钻孔,自股骨外侧大转子下经股骨颈向股骨头钻隧道至坏死区软骨下骨,然后沿隧道拧入支撑装置至坏死区软骨下骨板,为坏死区软骨下骨板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防止其塌陷,若软骨已塌陷,则通过拧入支撑装置将塌陷的软骨顶起,恢复股骨头正常解剖形态。通过逐步拧入支撑装置,可准确控制撑起的幅度。⑥远端开口,以便植于松质骨;在支撑装置中可植入自体松质骨、其他骨替代物或各种生长因子促进股骨头再生修复。⑦支撑装置有不同的直径和长度,以便根据股骨头坏死范围大小选用不同大小的支撑装置。总之本装置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小,对坏死股骨头关节面的支撑作用切实可靠。


图1为本发明的主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图1的A-A剖示向本发明上端的视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1的B-B剖示图;图5为本发明实植入人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图中1为圆柱体、2为螺纹、3为圆弧形、4为开孔、5为开孔、6为股骨头支撑装置。
从附图1-图4可知本发明股骨头支撑装置,它是中空的圆柱体1,圆柱体1四周带螺纹2,圆柱体1上端封闭呈圆弧形3,上端的圆弧形3的弧度为人体股骨头弧度的平均值,封闭圆弧形3上有9个圆形开孔5,且中间的一个圆形开孔大于四周对称分布的8个开孔;下端为圆形中空,圆柱体1四周螺纹2上有圆形和/或方形开孔4,螺纹2上的开孔4从上至下有8排。
图5为本发明股骨头支撑装置6植入人体股骨头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股骨头支撑装置6旋入方向,通过逐步拧入支撑装置,可准确控制撑起的幅度。
下面经过动物实验、力学实验以及典型病例来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
动物实验我们设计了相同结构合适大小的股骨头支撑装置用30只杂种狗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证实在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坏死股骨头内植入支撑装置后,再生的松质骨小梁能够长入中空多孔的支撑装置中并改建,形成穿越支撑装置网孔的网状松质骨结构,修复替代股骨头内坏死的骨组织。
力学实验将动物标本及动物实验支撑装置固定在AGS-10KND万能生物材料实验机上进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动物实验支撑装置能为狗股骨头表面提供超过6000牛顿的支撑力,为股骨颈提供超过2000牛顿的支撑力,对健康动物双侧标本随机抽取一侧,模拟手术植入支撑装置后进行力学实验,证实植入侧股骨头表面支撑力及股骨颈的强度均高于对照侧。植入支撑装置的标本能够完全对抗动物生活状态下的股骨头及股骨颈的各种受力情况,证实动物实验中支撑装置能为股骨头及股骨颈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
对用于人体植入的支撑装置进行力学测定,该支撑装置在纵轴方向能提供大于10000牛顿的支撑力,在垂直纵轴方向能提供8000牛顿的支撑力,将支撑装置植入新鲜人股骨标本后测试,其股骨头表面的支撑强度大于正常股骨头表面的支撑强度。
典型病例男性患者,45岁,右侧腹股沟区的疼痛和髋关节活动时疼痛半年,X片示右侧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Ficat/Arlet IIb),患者进行右侧股骨头钻孔减压支撑装置植入加同种自体/异体松质骨植入术。术后X光片显示支撑装置的位置良好,术后右腹股沟区的疼痛和髋关节活动时疼痛消失,术后2周伤口拆线,4周内限制负重。术后10周复诊X光片示患侧股骨头形态正常,支撑装置的位置无变化,髋关节能在无痛的情况下完成正常范围的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作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钛合金制成,为中空的圆柱体(1),圆柱体(1)四周带螺纹(2),所述圆柱体(1)上端封闭呈圆弧形(3),下端为圆形中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四周螺纹(2)上有开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上端的封闭圆弧形(3)上有开孔(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2)上的开孔(4)为圆形和/或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3)上的开孔(5)有9个,所述开孔(5)为圆形,中间的一个圆形开孔大于四周呈对称分布的8个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2)上的开孔(4)从上至下有8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的底为16mm,圆柱体(1)高为25.5mm,圆弧形(3)与圆柱体(1)交接线为13mm,开孔(4)的直径为2mm,开孔(5)的直径分别为2.8mm、1.8mm,开孔5中以中间的一个圆形开孔呈对称分布的任两个小开孔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
全文摘要
股骨头支撑装置,它是中空的圆柱体(1),圆柱体(1)四周带螺纹(2),所述圆柱体(1)上端封闭呈圆弧形(3),下端为圆形中空。它克服了现有支撑装置,支撑力度小,且手术方法复杂,患者创伤大的不足。具有利于血管和新骨生长,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小,对坏死股骨头关节面的支撑作用切实可靠而且可准确控制撑起幅度的优点。可广泛取代现有的支撑装置,用于坏死股骨头的支撑。
文档编号A61B17/56GK1586415SQ200410060768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6日
发明者杨操, 杨述华, 王锐英, 李进, 许伟华, 肖宝钧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