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29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对肝病晚期造成的肝硬化、肝腹水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炎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特别是肝炎后期,病人久治不愈,形成肝硬化、肝腹水,最终致人死亡。对于肝病后期的肝硬化、肝腹水目前尚无特效药的医疗报道。西药疗效低,副作用较大,且价格昂贵。中国专利99122355.1、96109557.1等对这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是配方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制备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炎、肝硬化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鳖甲10-12份,龟板9-11份,板兰根5-7份,丹参7-12份,茵陈3-6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鳖甲、龟板、板兰根、丹参、茵陈,备用;b)将鳖甲、龟板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根据药量多少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适量,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上述的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包含有鸡内金11-13份,玉米须20-2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鳖甲、龟板、板兰根、丹参、茵陈、鸡内金、玉米须,备用;b)将鳖甲、龟板、鸡内金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玉米须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根据药量多少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
d)将鳖甲、龟板、鸡内金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适量,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
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疗效显著,特别是对肝病后期的肝硬化有独特疗效;配方简单,只有5至7味原料药即可,制备方法简便,常规炮制,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成品药为丸剂,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原料药配比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鳖甲10-12份,龟板9-11份,板兰根5-7份,丹参7-12份,茵陈3-6份。
配比方案一鳖甲10份,龟板9份,板兰根5份,丹参7份,茵陈3份。
配比方案二鳖甲12份,龟板11份,板兰根7份,丹参12份,茵陈6份。
配比方案三鳖甲11份,龟板10份,板兰根6份,丹参10份,茵陈5份。
原料药中还可增加鸡内金11-13份,玉米须20-25份。
配比方案四鳖甲11份,龟板10份,板兰根6份,丹参10份,茵陈5份,鸡内金12份,玉米须23份。
二、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鳖甲、龟板、板兰根、丹参、茵陈,备用;b)将鳖甲、龟板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根据药量多少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适量,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
药丸大小可根据情况设定,一般每50克制成400粒为宜。
加鸡内金、玉米须后,鸡内金与鳖甲、龟板一样文火炒黄,研面;玉米须与丹参、板兰根、茵陈混在一起炮制煎成药液。
三、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6-12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肝炎患者一个疗程即可痊愈,肝硬化患者连用2-3个疗程,重症患者4-6个疗程即可治愈。
四、原料药治疗机理鳖甲(CARAPAX TRIONYCIS)本品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长10~15cm,宽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状及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曲,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性味与归经咸,微寒。归肝、肾经。功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龟板(Plastrum Testudinis)来源龟科(Testudinidae)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干燥腹甲。性状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约12cm,宽约7cm,前端截形,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有呈器状斜向上方弯曲的甲桥或残缺。外表面暗褐或紫褐色,各角板连接处黄棕色。肱角板中线之宽约为外缘宽的1/2,胸、腹角板均较其他角板大,副角板和鼠蹋蹊板均较显著。内表面黄白至棕黄色,有的有残留筋肉。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以块大完整、洁净无残肉、无火烧板者为佳。
茵陈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性味性微寒,味辛、苦。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气微,味微苦涩。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癓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板兰根(RADIX ISATIDIS)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此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鸡内金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中药功用运脾消食,固精止遗。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以及小儿疳积等证。用于遗尿,遗精等证。鸡内金有固精止遗作用。此外,本品尚有化坚消石之功,可用于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常与金钱草配用。
玉米须药材形性花柱呈细长丝状,长约11-25cm,直径0.2-0.3cm。鲜时黄绿色,淡绿色至黄褐色,干后黄白色或浅棕色。质极轻。气微,味淡甘。以身干、色黄褐、无泥杂音为佳。性味、归经甘平,入膀胱、肝、胆经。功用利尿退肿,利胆退黄,降糖,止血。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血淋;胆结石、湿热黄疸、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药理实验证实,玉米须具有利尿、降压、降糖、止血、利胆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尿蛋白消失或减低方面。
五、临床治疗实验举证1.病例选择在申请人所开诊所自2005年1-6月份统计病例100例,全部为肝硬化、肝腹水重症患者,男78例,女22例,7-20岁10例,21-30岁20例,31-50岁20例,51-80岁50例。
2.诊断标准中医眼膜发黄,面色灰黑,门脉扩涨,舌黄厚苔,腹部涨大,肚脐暴凸,下肢粗大,小便细小或少而无尿,脉细弱,心慌气短。
西医经B超检验,显示肝硬化症状。
3.治疗方法每日3次,每次6-12克;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普通肝炎一般一个疗程即可痊愈,肝硬化患者一般2-3个疗程,重症患者为4-6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好转用药1-2周后,腹部渐显平滑,无涨鼓;显效用药后眼膜、面色、门脉、舌苔正常,饮食正常;治愈用B超检验,肝部正常,肝功能检查,转氨酶正常,乙肝五项检查,五项全阴。
5.治疗结果(见下表)

注有效==显效+治愈,好转是一动态过程,不做统计。
六、实施例1.a)称取鳖甲100克,龟板90克,板兰根50克,丹参70克,茵陈30克,备用;b)将鳖甲、龟板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40克,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每50克制成400粒即为成药。
2.a)称取鳖甲110克,龟板100克,板兰根60克,丹参100克,茵陈50克,备用;b)将鳖甲、龟板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30克,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每50克制成400粒即为成药。
3.a)称取鳖甲110克,龟板100克,板兰根60克,丹参100克,茵陈50克,鸡内金120克,玉米须230克,备用;b)将鳖甲、龟板、鸡内金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玉米须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40克,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每50克制成400粒即为成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鳖甲10-12份,龟板9-11份,板兰根5-7份,丹参7-12份,茵陈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药的用量为鳖甲10份,龟板9份,板兰根5份,丹参7份,茵陈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药的用量为鳖甲12份,龟板11份,板兰根7份,丹参12份,茵陈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药的用量为鳖甲11份,龟板10份,板兰根6份,丹参10份,茵陈5份。
5.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鳖甲、龟板、板兰根、丹参、茵陈,备用;b)将鳖甲、龟板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根据药量多少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适量,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包含有鸡内金11-13份,玉米须20-2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鳖甲11份,龟板10份,板兰根6份,丹参10份,茵陈5份,鸡内金12份,玉米须23份。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鳖甲、龟板、板兰根、丹参、茵陈、鸡内金、玉米须,备用;b)将鳖甲、龟板、鸡内金文火炒黄,研面;c)将丹参、板兰根、茵陈、玉米须加水文火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次的两倍,根据药量多少按常规炮制方法提取药液,将两次药液过滤后合并使用;d)将鳖甲、龟板、鸡内金细粉加辅料玉米淀粉适量,用上述药液掺和制成药丸。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肝病、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鳖甲10-12份,龟板9-11份,板蓝根5-7份,丹参7-12份,茵陈3-6份。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疗效显著,特别是对肝病后期的肝硬化有独特疗效,经临床实验100例,3-4个月治疗期限,总有效率达85%;配方简单,只有5至7味原料药即可,制备方法简便,常规炮制,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成品药为丸剂,服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K9/20GK1730028SQ20051008914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4日
发明者马光复 申请人:马光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