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55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特别是指一种经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后,以溶剂萃取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
背景技术
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为本省特有的真菌,仅寄生于台湾特有的香杉树(Cunninghamia konishii)枯树干中。香杉芝于2004被正式命名为Antrodiasalmonea(张东柱,2004),为多孔菌科,薄孔菌属(Antrodia)的新种,其与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同属,属于真菌界(Fungus)、担子菌门(Baidio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同担子菌纲(Homobasidiomycetes)、无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薄孔菌属(Antrodia)。
香杉(Cunninghamia konishii)又名峦大杉,为台湾本岛特有的常绿针叶乔木,高可达70公尺,胸径达2.5公尺;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和中部,海拔范围1300~2800公尺的山区,其分布以大雪山为中心,东至太平山、木瓜山,西至小雪山、鹿林山,南至白姑大山、香杉山,北至纪纳矶山,其分布更小于牛樟树。
香杉芝与樟芝的外型极为相似,呈版状形态,有菌孔,不同点是樟芝颜色为橘红色而香杉芝其孔面为淡黄或土黄色,但有时亦为橘红色,可用气味的不同来辨别,两者气味有明显的差异;由于樟芝价格昂贵,许多商人掺入型态相似又较便宜的香杉芝,但食用者日渐众多,且口碑也不遑多让,因此其生理活性及有效成分值得被研究,有被开发的价值。
香杉树、牛樟树是台湾固有的原生稀有树种,能在枯死的牛樟树与香杉上长出的樟芝及香杉芝的数量本就稀少,其生长速度缓慢,再加上牛樟树与香杉均已被我政府列为保育树种,无法人工经济培养,只能靠野外采集方式获得,价格极为昂贵,樟芝新鲜子实体一两湿重最便宜约新台币2500~3000元,而香杉芝较为便宜一些,皆是台湾市场中昂贵的传统药材。
目前香杉芝、樟芝等子实体无法以人工栽培的方式获得,但樟芝可利用固态或液态培养生产樟芝菌丝体;菇菌类在有通气、搅拌的液态培养过程中并无子实体产生,而是以圆球状物(pellets)形式的菌丝体存在;因此,利用适当液态培养基培养香杉芝菌丝体,以大量生产香杉芝活性物质是一种可行且有待开发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以大量产生香杉芝菌丝体,并萃取其活性物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组成物,以作为免疫活性剂或癌细胞生长抑制剂。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包括有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香杉芝菌丝体培养,包括将菌丝体接种于平板上,进行平板培养后,再刮取菌丝接种于烧瓶内,进行烧瓶培养,最后,将烧瓶培养物接种于酦酵槽内,培养20-22天,即得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分离,将该培养悬浮液以溶剂萃取,该溶剂可为水,并将该活性物质以乙醇沉淀分离出;另一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分离方式为,将该培养悬浮液以甲醇或乙醇等有机溶剂萃取,取上清液浓缩得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和其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与前述香杉芝子实体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本发明所提供的香杉芝菌丝体培养方法,可以人工方式大量生产香杉芝菌丝体,可降低使用香杉芝的成本及价格。
2.本发明所提供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具有活化免疫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3.本发明所提供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香杉芝(CGMCC NO.1342)菌丝体于100公升发酵槽培养期间多醣体与菌丝干重的变化;图2为香杉芝(CGMCC NO.1343)菌丝体于100公升发酵槽培养期间多醣体与干重的变化;图3为RAW264.7巨噬细胞受不同品种及浓度的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物刺激后,分泌TNF-α的浓度变化;图4为香杉芝(CGMCC NO.1342)菌丝体乙醇萃取物对五种癌症细胞株抑制生长的情形;图5为香杉芝(CGMCC NO.1343)菌丝体乙醇萃取物对五种癌症细胞株抑制生长的情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用的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是申请人寄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香杉芝菌丝体CGMCCNO.1342、CGMCC NO.1343,但本发明所述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不限于由此二菌种所得;香杉芝菌丝体培养,包括将菌丝体接种于平板上,于适当温度如15-35℃,(较佳者周温约25℃)下培养13-15天后,刮取菌丝接种于烧瓶内,用下列培养基,在约25℃,pH 2-8,较佳者pH 4-7,更佳者约pH 4.5,及振荡速率10-250rpm的下振荡培养7-9天天;然后,将烧瓶培养物接种于酦酵槽培养基(同烧瓶培养基)内,在15-30℃(较佳者周温约25℃),槽压0.5-1.0公斤/平方公分,pH2-8下,10-150rpm搅拌速度或不搅拌情况下通入空气(air lift),以0.01-1.5VVM通气速率通入空气,或空气与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混合物,较佳者空气,培养20-22天,即得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该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的培养基配方(100ml水中加入成分物质的克数)如下培养基配方成分浓度(g/100ml)综合性碳氮源0.01~5动植物来源蛋白及其水解物0.01~2无机盐类0.0001~0.05糖类0.01~10酵母或麦芽抽出物(粉、膏)0.001~2其中该无机盐类可为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硫酸铁等;其中该糖类可为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等;其中该综合性碳氮源可为榖类(如麦粉类)或豆类(如黄豆粉、绿豆粉、大豆粉);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分离,先将香杉芝液体培养悬浮液分离成菌丝体本身与澄清液,再分别分离出活性物质;另外,亦可直接萃取香杉芝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和液体培养基者,从中分离出活性物质;将菌丝体与液体分开的方法可采用已知技术,例如离心,过滤,沉着(settling),倾析(decantation),等,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是采用离心法,使用惯用的离心机,例如欧式离心脱水机,如可得自瑞典ALFA LAVAL公司的Decater NX418S,以3200rpm(4000×g)离心即分离出菌丝体和澄清液;从菌丝体分离出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用溶剂萃取或将菌丝体溶裂再分离等,较佳者为采用溶剂萃取法,溶剂可为水、碱性或酸性溶液等,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是使用水来萃取;萃取温度可为30-121℃,萃取时间为30分钟到2小时,然后分离得到菌丝体萃取液,可重复萃取数次,将该菌丝体萃取液合并,再进行活性物质的分离;从菌丝体萃取液及从培养澄清液分离出活性物质所用的方法相同,将培养澄清液浓缩数倍,如5-30倍,较佳者约10倍,如将200升浓缩到20升,接着用醇类,如乙醇,或乙醇/水,如95%乙醇(乙醇∶水=95∶5),在低温如0-30℃,较佳者约4℃下沉淀整夜,最后分离取出沉淀物为活性物质;另外,亦可直接从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分离出活性物质,是将包含菌丝体和培养基的培养液直接加热到30-121℃一段适当时间,如30分钟至2小时后,分离去除香杉芝菌丝体,再将澄清液浓缩,以上述程序使用醇类沉淀分离出活性物质;另一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分离方式为,将该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以甲醇或乙醇等有机溶剂进行活性物质的萃取,该悬浮培养液可先进行冷冻干燥,以得到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取该发酵冻干粉,以5-30倍体积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于摇瓶中进行震荡萃取,以10-250rpm于15-30℃震荡萃取12-24小时,取上清液以减压浓缩方式浓缩至干燥,得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并以适当溶剂回溶并定量至适当浓度,置于4℃保存备用;另外,亦可直接取该悬浮培养液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取该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以5-30倍体积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于摇瓶中进行震荡萃取,以10-250rpm于15-30℃震荡萃取12-24小时,取上清液以减压浓缩方式浓缩至干燥,得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并以适当溶剂回溶并定量至适当浓度,置于4℃保存备用;含有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组成物,本发明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可配合适当的稀释剂、赋形剂或载体,以制成各种形式的制剂,如锭剂、胶囊、颗粒剂、溶液剂、糖浆剂等;该稀释剂可为极性溶剂,如水、醇类、酮类、酯类或其组合,较佳者为水、醇、水/醇混合物、生理食盐水、缓冲水溶液、缓冲食盐水等;该赋形剂或载体可为液体或固体形式,如乳糖、糊精、淀粉、硬脂酸纳等,液体赋形剂或载体包括水、色拉油、酒、果汁等;另外,本发明含有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组成物,除了可用经萃取的活性物质配合适当混合物制成,亦可直接使用经液体培养而得的香杉芝菌丝体,不经萃取步骤,直接配合适当的稀释剂、赋形剂或载体,以制成各种形式的制剂。
本发明是以下面的实施例予以示范阐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一 以香杉芝菌丝体(CGMCC NO.1342、CGMCC NO.1343)进行菌丝体的培养菌丝体菌株为寄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菌株CGMCCNO.1342、CGMCC NO.1343。
平板培养将菌丝体接种于平板上,使用马铃薯糊精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于25℃下培养13-15天。
烧瓶培养刮取平板上的菌丝接种于烧瓶内,用下列培养基,在约25℃,pH 4.5下,于摇动机上以振荡速率10-250rpm振荡培养7-9天。
培养基配方成分浓度(g/100ml)榖类(如麦粉类)或豆类(如黄豆粉、绿豆粉、大豆粉等) 2蛋白胨(peptone) 0.1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铁0.05蔗糖 2酵母抽出物、粉、膏0.5酦酵槽培养培养基同上,将烧瓶培养物接种于酦酵槽培养基内,在25℃,槽压0.5-1.0公斤/平方公分,10-150rpm搅拌速度及pH约4.5下,以0.5-1.0VVM通气速率通入空气,培养20-22天,即得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
结果100升酦酵液酦酵完毕可得1.2公斤菌丝体(干重)及90升的滤液;在多醣体含量上,如图1及图2所示,不论是香杉芝CGMCC NO.1342或CGMCC NO.1343在培养10天以后,干重与多醣体产率皆显著增加,而于约18天后达到稳定状态。
实施例二 香杉芝菌丝体活性成分的分离--使用水萃取分离菌丝体和澄清液采用离心法将实施例一所得的香杉芝菌丝体与澄清培养液分开,使用惯用的离心机,得自瑞典ALFA LAVAL公司的Decater NX418S;以3200rpm(4000×g)离心即分离出菌丝体和澄清液。
从菌丝体分离出活性物质将上述分离后的菌丝体浸于水中,于100℃萃取1小时,然后离心分离得到菌丝体萃取液,可重复萃取数次,将菌丝体萃取液合并处理,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于4℃下沉淀整夜,最后将沉淀物与上清液分离,取沉淀物为活性物质,并将所萃取的活性物质进行冻干,再以二次蒸馏的无菌水回溶并定量浓度至10毫克/毫升,以制成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液原液。
从菌丝体培养澄清液分离出活性物质将上述分离后的培养澄清液浓缩约10倍,接着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在4℃下沉淀整夜,最后将沉淀物与上清液分离,取沉淀物为活性物质,并将所萃取的活性物质进行冻干,再以二次蒸馏的无菌水回溶并定量浓度至10毫克/毫升,以制成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液原液。
直接从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分离出活性物质将实施例一所得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直接于100℃萃取1小时,接着,以离心法分离香杉芝菌丝体,并将上清液浓缩约10倍,接着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在4℃下沉淀整夜,最后将沉淀物与上清液分离,取沉淀物为活性物质,并将所萃取的活性物质进行冻干,再以二次蒸馏的无菌水回溶并定量浓度至10毫克/毫升,以制成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液原液。
实施例三 香杉芝菌丝体活性成分的分离--使用有机溶剂萃取使用甲醇萃取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将实施例一所得的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进行冷冻干燥以得到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取该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以20倍体积的甲醇溶液于1L摇瓶中进行震荡萃取(120rpm,16小时,15-30℃),接着以离心方式取得上清液,残渣部分再同上述方式萃取一次,合并两次萃取的上清液以减压浓缩方式浓缩至干燥,以甲醇回溶并定量至适当浓度,得到香杉芝菌丝体甲醇萃取液,置于4℃保存备用。
使用乙醇萃取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将实施例一所得的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进行冷冻干燥以得到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取该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以20倍体积的乙醇溶液于1L摇瓶中进行震荡萃取(120rpm,16小时,15-30℃),接着以离心方式取得上清液,残渣部分再同上述方式萃取一次,合并两次萃取的上清液以减压浓缩方式浓缩至干燥,以乙醇回溶并定量至适当浓度,得到香杉芝菌丝体乙醇萃取液,置于4℃保存备用实施例四 香杉芝活性物质免疫效能分析--巨噬细胞启动试验实验菌株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CGMCC NO.1342及CGMCC NO.1343。
实验方法1.供试样品制备使用实施例二所分离的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作为试验样品;将实施例一所得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直接于100℃萃取1小时接着,以离心法分离香杉芝菌丝体,并将上清液浓缩约10倍,接着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在4℃下沉淀整夜,最后将沉淀物与上清液分离,取沉淀物为活性物质,并将所萃取的活性物质进行冻干,再以二次蒸馏的无菌水回溶并定量浓度至10毫克/毫升,以制成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液原液。
2.巨噬细胞启动试验
将培养至稳定状态的RAW264.7巨噬细胞(Macrophage)置于24孔培养盘培养(细胞数目为1×105细胞/孔),再取出上述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液100微升,分别加入RAW264.7巨噬细胞中进行刺激活化,最终浓度为100微克/毫升(100ppm)或500微克/毫升(500ppm),每个处理三重复,另外,于未处理的巨噬细胞中加入100微升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为阴性对照组,于37℃、5%CO2下经隔夜刺激培养后取出细胞培养液,以免疫学检测法(ELISA)分析巨噬细胞所分泌的肿瘤坏死因数(TNF-α)浓度。
结果肿瘤坏死因数(TNF-α)具有破坏肿瘤细胞与活化免疫细胞的功能,因此在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角色;本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不同的香杉芝菌丝体菌株所萃取的活性物质,均可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TNF-α,两种浓度处理所测得的TNF-α浓度皆明显比阴性对照组高,且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由此实验结果可知,香杉芝菌丝体多醣萃取液具有刺激活化巨噬细胞的能力。
实施例五 香杉芝活性物质免疫效能分析--抑制癌细胞生长试验(MTT法)实验菌株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CGMCC NO.1342及CGMCC NO.1343。
实验细胞株人类结肠腺癌细胞株LoVo、人类乳癌细胞株MCF-7、人类肝癌细胞株PP5、Hep-G2以及Hep-3B。
实验方法1.供试样品制备取实施例三所得的香杉芝菌丝体乙醇萃取液作为试验样品;将实施例一所得的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菌丝体与澄清液,进行冷冻干燥以得到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取该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20克,以20倍体积的乙醇溶液于1L摇瓶中进行震荡萃取(120rpm,16小时,15-30℃),接着以离心方式取得上清液,残渣部分再同上述方式萃取一次,合并两次萃取的上清液以减压浓缩方式浓缩至干燥,以乙醇回溶并定量至适当浓度,得到香杉芝菌丝体甲醇萃取液,置于4℃保存备用。
2.抑制癌细胞生长试验将不同的癌症细胞株分别置于96孔培养盘中培养,细胞浓度为1×105细胞/100微升/孔,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香杉芝菌丝体乙醇萃取液处理,最终浓度为6.25ppm、12.5ppm、25ppm、50ppm四种,并置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
于培养后,加入20微升/孔的MTT(5毫克/毫升),继续于37℃、5%CO2下培养4小时,之后以250xg离心10分钟,去除上清液之后,加入200微升/孔的二甲基亚砜(DMSO),震荡5分钟后,用ELISA reader测A570nm的吸光值。
结果实验结果如图4及图5所示,两香杉芝菌丝体乙醇萃取液对五种癌细胞株皆有抑制其生长的现象,其中以50ppm浓度的抑制效果最好;由此实验结果可知,香杉芝菌丝体乙醇萃取液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能力。
实施例六 香杉芝甲醇萃取物抗氧化分析--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试验实验方法1.供试样品制备同实施例五,取实施例三所得的香杉芝菌丝体甲醇萃取液作为试验样品。
2.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试验参考Shimada等人的方法(Shimada K.,Fujikawa K.,Yahara K.,andNakamura T.,1992.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Xanthan on the autoxidantion ofsoybean oil in cyclodextrin emulsion.J.Agric.Food Chem.40945-948.),取4ml不同浓度(0.5、1、5、10、20mg/ml)的香杉芝菌丝体甲醇萃取液,再加入1ml新鲜配制的10mM 1,1-diphenyl-2-picryl hydrazyl(DPPH)甲醇溶液,均匀混合后在室温下反应30min,并以抗氧化剂BHA(Butylated Hydroxy Anisole)作为对照组,再以分光光度计测A517nm的吸光值,以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清除效果(%)=[(对照在517nm的吸光值)-(样品在517nm的吸光值)]/(对照在517nm的吸光值))结果如表一所示,香杉芝菌丝体甲醇萃取物在10、20mg/ml两浓度下,对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具有不错的效果,且效果优于灵芝及樟芝。
表一不同菇类甲醇萃取物去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平板培养将菌丝体接种于平板上,于15-35℃下培养13-15天;(2)烧瓶培养取平板上的菌丝接种于烧瓶培养基内,于15-35℃,pH2-8下,振荡培养7-9天;(3)酦酵槽培养将烧瓶培养物接种于酦酵槽培养基内,在15-35℃,pH2-8下,培养20-22天,即得香杉芝菌丝体液体培养悬浮液,包括香杉芝菌丝体与澄清液;(4)从培养悬浮液中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体是保藏号为CGMCC NO.1342和/或GMCCNO.1343的香杉芝菌丝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包含0.01~5g/100ml榖类或豆类等综合性碳氮源,及0.01~2g/100ml动植物来源蛋白及其水解物,及0.0001~0.05g/100ml硫酸镁、磷酸氢二钾或硫酸铁等无机盐类,及0.01~10g/100ml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以及0.001~2g/100ml酵母或麦芽抽出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槽培养是在槽压为0.5-1.0公斤/平方公分,并以0.01-1.5VVM通气速率通入空气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培养悬浮液中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物质成分为A)将该培养悬浮液分离成香杉芝菌丝体与澄清培养液;B)用萃取溶剂萃取该菌丝体;C)用乙醇沉淀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溶剂为水,萃取温度为30-1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培养悬浮液中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为A)将培养悬浮液分离成香杉芝菌丝体与澄清培养液;B)将澄清培养液浓缩至5-30倍;C)用乙醇在0-30℃沉淀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培养液浓缩至10倍。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乙醇沉淀是在4℃下沉淀整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培养悬浮液中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为将培养悬浮液以有机溶剂进行震荡萃取,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得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培养悬浮液中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为培养悬浮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香杉芝菌丝体发酵冻干粉,再取该冻干粉以有机溶剂进行震荡萃取,取上清液进行浓缩得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溶液,且体积为被萃取物的5-30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荡萃取是以10-250rpm转速,在15-30℃下进行萃取12-24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培养悬浮液中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为将培养悬浮液中的香杉芝菌丝体直接干燥。
15.一种香杉芝菌丝体组成物,其特征是由权利要求1-14任一方法所制备的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活性物质,以及适量的稀释剂、赋形剂或载体所组成。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组成物的应用,其特征是用于治疗或抑制癌细胞生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组成物。该制备方法是先将香杉芝(Antrodia salmonea)菌丝体接种于平板上,于25℃下培养2周,刮取菌丝接种于烧瓶内,振荡培养7-9天后,将烧瓶培养物接种于酸酵槽内,在搅拌或不搅拌情况下通入空气培养,再以水等溶剂萃取该菌丝体得到菌丝体萃取液,以乙醇沉淀分离出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或将该培养悬浮液以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进行震荡萃取,再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最后得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及其组成物。该香杉芝菌丝体活性物质具有活化免疫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功能。
文档编号A61K36/06GK1737111SQ2005100958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陈劲初, 许胜杰, 林宜瑾, 蔡美琳 申请人: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