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水消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4386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水消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尿毒症、肺气肿形成的腹水、胸水的利水消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肝硬化、尿毒症、肺气肿都是非常棘手的疾病,住院需要非常高的费用,住院治疗时,首先检查各种各样的科目,然后每天输液打针、吃药,增加了病人的肝、胆、肾、肺、胸膜等等的负担,全身增加的水超负荷,导致胸腹涨满,两肋作痛,但是一切病毒,依然在胸腹内发作,只能反复住院治疗,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无法根治。对于腹水、胸水,医院常用的方法就是抽水,然后打针吃药消炎,无法彻底清理体内毒素,导致反复发作;对于尿毒症的换肾也是一个道理,毒素依然 在体内发展。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彻底清除体内毒素的利水消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水消炎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甘遂0.5-3份蝼蛄0.5-3份槟榔0.5-3份砂仁0.3-3份皂角0.3-3份。
所述药物为丸剂。
本发明的利水消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各药材充分混合后,火炒碾细过箩成面,用白面汤浸拌成面块,加工成高粱粒状大小的粒,日光下晒干或烘干。
本发明的用法用量成年人3天1次,每次6-7克,早晨空腹,白开水送服,药劲下去完以后,先喝白面汤即可。禁忌忌盐忌碱,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小孩减量慎用,反甘草。
本发明的药物中甘遂性味苦寒,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加醋减低毒性,稳火炒黄,入丸;蝼蛄性寒,味咸,能利小便、除肝硬化,排病毒,稳火炒黄无毒,入丸;槟榔辛苦,温杀驱虫积水,排肠中寄生虫,治大便不下,满腹涨痛,稳火炒黄无毒,入丸;砂仁辛温,化湿,治一切闷气、脾胃气滞恶阻,止痛,稳火炒黄无毒,入丸;皂角辛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怯痰,开窍,杀虫利九窍,稳火炒黄无毒,入丸。
本发明为本申请人四代传人祖传秘方,原名称为“甘蛄还阳丹”,经四代临床,治愈好数百人。本申请人于2000年7月至2006年5月对本发明的药物作临床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在17至70岁之间,其中肝硬化62例,尿毒症8例,肺气肿20例,经服用本发明的药物,其有效率高达98.5%(服用1-3次见效),显效率82.5%(服用当天见效),临床治愈率72%(停药半年以上不复发),深受患者的好评,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毒、付作用。
本发明不含任何激素和化学药物,无明显的毒副反应,而且制作简单、疗效显著,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甘遂10g、蝼蛄10g、槟榔10g、砂仁15g、皂角15g充分混合后,火炒碾细过箩成面,用白面汤浸拌成面块,加工成高粱粒状大小的粒1200粒,每粒50mg,日光下晒干或烘干。
用法用量成年人3天1次,每次6-7g,早晨空腹,白开水送服,待6-7小时药劲下去以后,先喝白面汤即可。禁忌忌盐忌碱,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小孩减量慎用,反甘草。
实施例2取甘遂30g、蝼蛄30g、槟榔25g、砂仁25g、皂角25g充分混合后,火炒碾细过箩成面,用白面汤浸拌成面块,加工成高粱粒状大小的粒2700粒,每粒50mg,日光下晒干或烘干。
用法用量成年人3天1次,每次6-7g,早晨空腹,白开水送服。
实施例3取甘遂15g、蝼蛄10g、槟榔5g、砂仁15g、皂角25g充分混合后,火炒碾细过箩成面,用白面汤浸拌成面块,加工成高粱粒状大小的粒1400粒,每粒50mg,目光下晒干或烘干。
用法用量成年人3天1次,每次6-7g,早晨空腹,白开水送服。
病案举例1、王汉章,男,68岁,菏泽鄄城县梁屯乡人,在菏泽市北关某医院当院长,2001年4月得肾炎尿毒症,多方求医及自拟方药治疗,效果不佳,小便不通,全身发出尿素和氨水味。2002年8月服用本发明的药丸,服用半小时后大小便齐通开,从体内排到体外,身上感到轻松多了,30天连服10次,身体彻底恢复正常,可正常上班并体质明显好转。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孙庆东,男,48岁,菏泽市火柴厂职工,得了肺气肿,多处求医未见好转,全身象个水袋子,医院判定为已无药可治,寿衣、棺材全备好,准备办后事,后偶然的机会听到本申请人,求用本发明的药物,服用后病情好转,接着连服9次,恢复正常,可正常上班。
3、高贤宾,男,35岁,鄄城县阎什上镇三逆街高海村,经医院确诊患肝硬化,病人纳差、消瘦、腹涨满,下肢浮肿。经服用本发明的药物8次,腹部水肿消失,饮食倍增,乏力现象消失,经作B超检查,结果趋于正常。
4、胡象云,女,32岁,菏泽市胡集乡安桥村人,2003年经菏泽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硬化,病人乏力纳差,肝区疼痛2年余,经常服用抗菌消炎及治疗肝硬化西药,重时连续输液半月不能缓解,服用本发明的药物1个月后,肝区疼痛消失,食欲增加,乏力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郭士福,女,52岁,山东单县水利局干部,为肝硬化病人,重时不能平卧,常年吃西药、输液、打针,服用本发明的药丸后1个月后,病情基本控制,很少需输液打针,观察半年,很少发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水消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甘遂0.5-3份蝼蛄0.5-3份槟榔0.5-3份砂仁0.3-3份皂角0.3-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水消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甘遂3份蝼蛄3份槟榔2.5份砂仁2.5份 皂角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水消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水消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药材充分混合后,火炒碾细过箩成面,用白面汤浸拌成面块,加工成粒状,日光下晒干或烘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尿毒症、肺气肿形成的腹水、胸水的利水消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利水消炎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甘遂0.5-3份,蝼蛄0.5-3份,槟榔0.5-3份,砂仁0.3-3份,皂角0.3-3份。本发明的利水消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各药材充分混合后,火炒碾细过箩成面,用白面汤浸拌成面块,加工成高粱粒状大小的粒,日光下晒干或烘干。本发明不含任何激素和化学药物,无明显的毒副反应,而且制作简单、疗效显著,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1/16GK1961952SQ200610146920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4日
发明者袁景莲 申请人:袁景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