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196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水平的最主要的疾病,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群的增加,心脑血管用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第一大类药品,据IMS统计,2003年,心血管类药物在全球药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6.09%,市场规模为750亿美元。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CDCC模型估计,2003年,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在中国药品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抗感染用药,市场份额为14.36%。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药物治疗学在某些领域仍难以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心脑血管中成药是指治疗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合并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包括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和其它剂型的产品。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经济特征最主要的指标。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CDCC模型估计,2003年,国内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的零售总规模约为82.10亿元(±10%),约占心脑血管用药(包括中成药和化学药)总体市场的25.41%,约占我国药品市场的3.64%。可见,中成药作为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在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市场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复方丹参片是人们最常用的心血管病药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这就为复方丹参片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用药人群庞大。此外,其它种类的丹参制剂例如丹参滴丸。然而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现有工艺生产出的丹参制剂仍然存在有效成分差异较大、配比不稳定,无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这种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对丹参制剂进行研究,找到最有效的活性成分及其配比范围,以进一步提高临床上药物的服用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a)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b)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c)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d)0.8-1.4重量份的冰片;和(e)1-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组分(a)、(b)、(c)、(d)为该组合物的主要活性组分,且(a)+(b)+(c)+(d)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a)0.8-1.2重量份的总丹参酮;(b)1.1-1.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c)1.7-2.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d)0.9-1.3重量份的冰片;其中,组分(a)+(b)+(c)+(d)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4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1±0.1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3±0.1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9±0.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1.1±0.1重量份的冰片。
更优选的,所述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1±0.05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3±0.0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9±0.05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
1.1±0.05重量份的冰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选自分散片、普通片、颗粒剂、胶囊剂、微丸剂、口腔崩解片、缓释片、喷雾剂、栓剂、凝胶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为分散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泡腾剂、矫味剂、包衣材料、或赋形剂。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组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8-1.4重量份的冰片与1-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形成混合物;和(2)将所述的混合物进行加工,形成所述的组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的用量为0.8-1.2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1.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7-2.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以及0.9-1.3重量份的冰片。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由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8-1.4重量份的冰片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混合物由0.8-1.2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1.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7-2.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9-1.3重量份的冰片构成。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所述的混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需要的受试者施加有效量的所述的组合物或混合物。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方丹参制剂有效成分差异大、配比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找到了复方丹参产品中有效成分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的有效配比范围,根据该有效范围制备的组合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该配比范围的产品。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复方丹参制剂中作为必要组份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之间的有效配比为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0.7-1.4∶1-1.6∶1.6-2.2∶0.8-1.4。在此配比范围内,复方丹参制剂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该配比范围以外的复方丹参制剂,从而提供了复方丹参制剂活性成分的有效配比范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复方丹参制剂中活性成分含量不清楚、不稳定以及治疗效果不稳定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0.8-1.2∶1.1-1.5∶1.7-2.1∶0.9-1.3;更优选的,所述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0.9-1.1∶1.2-1.4∶1.8-2.0∶1.0-1.2;最优选的,所述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1∶1.3∶1.9∶1.1。
如本文所用,术语“含有”或“包括”包括了“包含”、“主要由......构成(制成)”“基本上由......构成”、和“由......构成”。
如本文所用,术语“有效量”是指可对人和/或动物产生功能或活性的且可被人和/或动物所接受的量。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或“保健品学上可接受的”的成分是适用于人和/或动物而无过度不良副反应(如毒性、刺激和变态反应)的,即有合理的效益/风险比的物质。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用于治疗剂给药的载体,包括各种赋形剂和稀释剂。该术语指这样一些药剂载体它们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活性成分,且施用后没有过分的毒性。合适的载体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Co.,N.J.1991)中可找到关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充分讨论。在组合物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含有液体,如水、盐水、甘油和乙醇。另外,这些载体中还可能存在辅助性的物质,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泡腾剂、润湿剂或乳化剂、矫味剂、pH缓冲物质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必要组份”指作为活性成分的必要的药物活性部位或化学物质。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作为必要组分的是(1)总丹参酮(或总丹参酮提取物);(2)丹参总酚酸(或丹参总酚酸提取物);(3)三七总皂苷(或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和(4)冰片。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原料药材的定义、性能以及主要功效如下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丹参“活血,通心胞络,治疝痛”;《神农本草》记载“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滇南本草》记载“补心生血,养心定志,安神宁心,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品汇精要》记载“主养阴血,除邪热”。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血瘀诸证。丹参活血止痛,对因瘀滞所致血气不和,经络不利诸证,皆可应用。同时,中医认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气机不利、运血不利,以致血行不畅,心血瘀滞,进而出现瘀痹阻心脉,出现不通则痛,出现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等。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缺血性中风等症。丹参的有效活性成分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主要有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等;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参酮IIA、异丹参酮、隐丹参酮等。所以在研究丹参制剂工艺时,必须兼顾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才能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以增强疗效。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黄酮、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成分,其中皂苷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g1,Rb1,Rd及三七皂苷R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为三七的主要活性组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自由基、抗凝、钙拮抗等方面。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痛,消肿定痛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有“止血,散血,定痛”的记载;《本草新编》记载“止血兼补虚”;《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去瘀损,止吐衄,补而不峻”;《医便》记载“专治血,归经络”。三七善散瘀消肿止痛,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前人誉为“金疮杖疮”之圣药。
如上所述,丹参、三七不失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最常用药物”,经历代医家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均证明,两药合用,对于治疗血瘀引起的多种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有很好的疗效。
冰片天然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中析出的结晶性化合物,合成冰片主要采用樟脑、松节油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方法加工合成。
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并可以起到引药归经的作用。临床常用于中风、惊厥、喉痹齿痛、口舌溃烂、疥癣疮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
组合物如本文所用,术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药物组合物、食物组合物、饮食补充剂、和/或保健食品组合物,只要它们含有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或基本上由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组成;且它们之间的配比为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0.7-1.4∶1-1.6∶1.6-2.2∶0.8-1.4。通常,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的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60%,较佳地5-40%,更佳地10-30%。
如本文所用,术语“复方丹参制剂”是指以丹参的有效部位、三七的有效部位、冰片作为必要组分的制剂的总称。所述的“复方丹参制剂”包括但不限于丹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冰片的混合物;或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的混合物等。所述的复方丹参制剂中可包含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制成任何常规的制剂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分散片、片剂、口腔崩解剂、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或口服液、微丸剂、缓释片、喷雾剂、栓剂、凝胶剂。从易于制备和给药的立场看,优选的组合物是固态组合物,如分散片、片剂和固体填充或液体填充的胶囊等。
作为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方式,所述的组合物是分散片,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兼有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不足,于普通片剂相比,分散片具有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的特点,同时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治疗效果与必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为了取得稳定的治疗效果,应使该组合物中的必要组分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必要组分的合理含量是(a)总丹参酮 0.7-1.4重量份;(b)丹参总酚酸1-1.6重量份;(c)三七总皂苷1.6-2.2重量份;(d)冰片 0.8-1.4重量份。
其中,组分(a)+(b)+(c)+(d)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也即,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总丹参酮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2-29%;所述的丹参总酚酸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7-34%;所述的三七总皂苷占必要组分总量的27-47%;所述的冰片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3-3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述组合物中各必要组分的含量是(a)总丹参酮 0.8-1.2重量份;(b)丹参总酚酸1.1-1.5重量份;(c)三七总皂苷1.7-2.1重量份;(d)冰片 0.9-1.3重量份。
其中,组分(a)+(b)+(c)+(d)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40%。
也即,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总丹参酮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4-24%;所述的丹参总酚酸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9-31%;所述的三七总皂苷占必要组分总量的30-43%;所述的冰片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6-27%。
更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中各必要组分的含量是总丹参酮 1.0±0.1重量份;丹参总酚酸1.3±0.1重量份;三七总皂苷1.9±0.1重量份;冰片 1.1±0.1重量份。
也即,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总丹参酮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6-22%;所述的丹参总酚酸占必要组分总量的22-27%;所述的三七总皂苷占必要组分总量的33-39%;所述的冰片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8-24%。
最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中各必要组分的含量是总丹参酮1±0.05重量份;丹参总酚酸 1.3±0.05重量份;三七总皂苷 1.9±0.05重量份;以及冰片1.1±0.05重量份。
也即,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总丹参酮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8-20%;所述的丹参总酚酸占必要组分总量的23-26%;所述的三七总皂苷占必要组分总量的34-38%;所述的冰片占必要组分总量的19-2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的总丹参酮是总丹参酮含量50-100%的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所述的丹参总酚酸是丹参总酚酸含量50-100%的丹参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三七总皂苷是三七总皂苷含量50-100%的三七有效部位提取物;冰片是龙脑含量55%-100%的制剂。
应理解,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用量可随给药的模式和待治疗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然而,通常当本发明的组合物每天以约1-100mg/kg动物体重的剂量给予时,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较佳地每天以1-4次分开的剂量给予,或以缓释形式给药。对大部分大型哺乳动物而言,每天的总剂量约为60-6000mg,较佳地约为80-2000mg。可调节此剂量方案以提供最佳治疗应答。例如,由治疗状况的需要,可每天给予若干次分开的剂量,或将剂量按比例地减少或增加。
混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由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8-1.4重量份的冰片构成。
所述混合物可以直接作为药物、饮食添加剂和/或保健食品;或者,所述的混合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形成组合物,用作药物。
组合物或混合物的用途本发明的组合物或混合物可直接用于预防或治疗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的心血管疾病,所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梗塞、冠心病、脑卒中、休克、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并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影响。
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或混合物也可与其它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或辅助性药物共同施用。
由于本发明给出了复方丹参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的合适配比,因此制备出的组合物中活性物质配比合适,可大大减少每次患者的使用剂量,在显著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增大了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得知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成分及配方以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多种常规方法来制备所述的组合物。例如,可通过将丹参药材切段后经醇提水沉得到的脂溶性有效部位总丹参;将前述醇提后获得的药渣再水提醇沉过大孔吸附树脂得到水溶性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将三七药材粉碎后经水提过大孔吸附树脂得三七总皂苷;将前述获得的三种必要组份与冰片按比例混合,得到本发明的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总丹参酮如下制备取丹参药材,加丹参药材总重量的4-16倍量的低级醇(如80-95%乙醇)提取1-3次,药渣备用;提取液浓缩,加水混匀,离心弃上清,取沉淀干燥,粉碎,即得总丹参酮提取物。获得的总丹参酮提取物以总丹参酮计含量为50-10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丹参总酚酸如下制备将前述加工丹参药材所获得的药渣,用5-20倍量的水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在减压浓缩后加入4-16倍量的低级醇(如95%乙醇),醇沉;取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用30-50%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喷雾干燥,即得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获得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以总丹酚酸计含量为50-10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三七总皂苷如下制备三七药材粉碎,加水提取1-4次,滤液浓缩,调pH 9-11,静置,取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60-80%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三七总皂苷提取物。以三七总皂苷计含量为50-100%。
冰片可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方法来制备或者可通过商购获得,例如,所述的冰片可购自河南安国金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303)。所述的冰片以龙脑计含量为55-100%。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1)本发明首次找到了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的最佳配比范围,根据该最佳范围制备的复方丹参组合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该配比的产品。根据该较佳范围配制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并且无不良影响。
(2)以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制备复方丹参制剂时,由于无法得知其中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常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并且,各种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条件获得的复方丹参制剂往往活性成分不同,难以保证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本发明提供了复方丹参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的较佳范围,从而便于在制备复方丹参制剂时可控制组分的含量来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克服了以往在制备复方丹参制剂时由于无法得知其中发挥活性的主要成分的含量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难题。
(3)本发明的组合物或混合物的各组分提取自中药药材,更安全,毒副作用小。
实施例1 必要组分的制备1.总丹参酮的制备取丹参饮片,加丹参总重量的8倍量的95%乙醇提取一次,药渣备用,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一定密度(约1.1),放冷至室温后,缓缓加入水并不断搅拌,4℃冷藏静置12h,取出离心,弃去上清液,取沉淀减压干燥,粉碎,即得总丹参酮提取物。获得的总丹参酮提取物以总丹参酮计含量50-100%。
2.丹参总酚酸的制备将前述加工丹参药材所获得的药渣用10倍量的水提取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滤过。滤液在减压浓缩后放冷至室温后,缓缓加入95%乙醇,静置12h,进行醇沉;取上清液,通过X-5型大孔吸附树脂,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无糖反应,然后用稀乙醇洗脱,洗脱至洗脱液无酚羟基反应。将洗脱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并浓缩至一定密度,喷雾干燥,即得丹参总酚酸提取物。获得的丹参总酚酸提取物以总丹酚酸计含量50-100%。
3.三七总皂苷的制备取三七药材粉碎成粗颗粒,加水100℃提取2-3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左右,调pH在10左右,静置,取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7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真空干燥(60℃)。
经计算,出膏率为10%,即1kg可以得到100g的提取物,以三七总皂苷计含量50-100%。
4.冰片的加工冰片采用购自河南安国金木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60303)。冰片以龙脑计含量55-100%。
冰片包合物的加工方法β-环糊精与冰片一定的比例投料,采用球磨法,研磨1小时,40℃干燥得粗包合物,乙酸乙酯洗涤3次后,40℃干燥得到冰片包合物。
实施例2 药效配比实验研究在本实施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在术前给予不同配比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以确定这四种成分对心肌梗死保护作用的最佳配比。方法主要为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大体标本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程度。
1.实验材料动物清洁级Wister品系大鼠,体重200~250g,雄性,购于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期间所有动物置于同一室内饲养,自由摄食饮水,室温22±1℃,相对湿度50%,自然光照。
药品前述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以及冰片。
试剂红四氮唑(TTC)购自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为060601;水合氯醛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批号为T2006022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化学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批号为F20060911;磷酸二氢钠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批号为F20060429;磷酸氢二钠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批号为F20060731。
仪器PowerLab生理系统AD INSTRUMENTS公司生产,型号PowerLab 8/30。
2.实验方法2.1实验分组整个实验共分9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7组不同配比给药组,每组10只Wister大鼠。
各组给药容积均为10mL/kg,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8%的CMC溶液,7组给药组分别给予表1中不同配比的总剂量为30mg/kg·d-1的制剂,溶剂为0.8%的CMC溶液,各给药组的给药剂量分别列于表1。
表1

2.2 Wiste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前动物禁食12小时,称重,术前30min按10ml/kg灌胃给药。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为350mg/kg。麻醉后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以18G静脉留置针行气管插管术,II导联连接检测心电,左胸部被毛,用75%酒精消毒左侧胸部皮肤,沿胸骨左缘1cm左右纵向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剪断第四根肋骨,剥开心包,暴露心脏,于肺动脉圆锥及左心耳之间找出冠状动脉前降支,用无创缝合针6/0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下2mm处,除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立即结扎,观察心脏左心室部是否颜色发绀并配合心电确定是否结扎位置准确。关胸,缝合肌肉及皮肤,将大鼠置于37℃保温台,苏醒后放回笼中。
2.3心脏TTC染色水和氯醛按方法2.2麻醉,II导联连接检测心电,以观察到明显的心肌梗死心电(即QRS波群变宽)确定是否造模成功,剔除模型未成功的大鼠。开胸,摘取心脏,用生理盐水冲洗,除去血污,滤纸吸干,称取全心重,剪去心耳和右心室后称左心室重。然后将左心室切成0.2cm厚的心肌片,置于37℃1%TTC液孵育7~10min,取出心肌片,用水冲洗多余染料,梗死心肌为灰白色,未梗死区为红色,剪去梗死部分,分别称重,计算梗死区心肌重量与左心室重量的比值,即梗死范围=梗死区重/左心室重×100%。
2.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x±s表示,所得结果组间采用t检验。
3.实验结果不同配比的有效成分对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结果如表2(x±s,n=10)所示,1号配比对减少心肌梗死大鼠梗死范围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和模型对照相比,分别为P<0.01,P<0.01,P<0.05),其中1号配比的效果最佳,梗死范围减少6.2%。1号配比组以外的其它各组虽有减少心肌梗死范围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因此,1号配比(即总丹参酮5.66mg/kg、丹参总酚酸7.36mg/kg、三七总皂苷10.75mg/kg、冰片6.23mg/kg)是对于心肌梗死具有最佳保护作用的最佳配比。
表2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实施例3 药物组合物——分散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3所示。
表3

按照表3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其它各种辅料混合,采用高速搅拌制粒或流化床制粒,制成1000片。
实施例4 药物组合物——普通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4所示。
表4

按照表4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混合,采用高速搅拌制粒或流化床制粒,与微粉硅胶混合,共制成1000片。
实施例5 药物组合物——口腔崩解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5所示。
表5

按照表5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表5所列的其它辅料进行混合,制成1000片。
实施例6 药物组合物——缓释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6所示。
表6

按照表6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预胶化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采用高速搅拌制粒或流化床制粒,加入硬脂酸镁,制成1000片。
实施例7 药物组合物——胶囊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7所示。
表7

按照表7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以5%聚维酮乙醇溶液制软材,过18目筛网制粒,60℃干燥60~90分钟,20目筛网整粒,加入2g硬脂酸镁,混匀,充于1号胶囊中,每粒0.25g,制成1000粒。
实施例8 药物组合物——微丸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8所示。
表8

按照表8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以5%聚维酮乙醇溶液制软材,采用挤出滚圆法微丸机制得小丸,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得到0.5~0.9mm小丸,装成1000袋,每袋1.0g。
实施例9 药物组合物——颗粒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9所示。
表9

按照表9所示的配方,将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与实施例1制备的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进行混合,再与可溶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以5%聚维酮乙醇溶液制软材,20目筛网制粒,60℃干燥60分钟,18目筛网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装成1000袋,每袋5g。
实施例10 药物组合物——口服液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10所示。
表10


称取总丹参酮与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取包合物与聚山梨酯80加适量水溶解,滤过;取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加水溶解,加入蔗糖及苯甲酸钠,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沸0.5小时,放冷,滤过,加入已调配好的冰片、总丹参酮包合物与聚山梨酯80水溶液,加水至规定量,0.22微米微孔滤膜滤过,即得,共制成1000支。
实施例11 药物组合物——注射液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11所示。
表11

按表11的配方称取L-半胱氨酸盐酸盐置加有适量注射用水的配液罐中溶解,加入0.1%的针用活性炭,搅拌30分钟,过滤除炭,称取冰片、总丹参酮加入上述滤液中,加热搅拌30分钟使完全溶解;另称取处方量亚硫酸氢钠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0.1%的针用活性炭过滤除炭,加入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加热搅拌30分钟使完全溶解,加入冰片、总丹参酮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中,调节pH至6.0~6.5,加注射用水至全量,0.22μm滤膜过滤。检查pH、含量等合格后,灌装到安瓿中,熔封,灭菌,即得。共制成1000支。
实施例12 药物组合物——栓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12所示。
表12

冰片用β-环糊精包合,按表12的配方称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38加热至熔融,另将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加入尼泊金甲酯水溶液中,加热至40℃,研匀,逐渐加入熔融基质研匀,倾于已涂有润滑剂的模具内,冷却,制成肛门栓剂1000粒。
实施例13 药物组合物——喷雾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13所示。
表13

按照表13的配方称取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及氯化钠以外的辅料溶于乙醇中,混匀;取氯化钠溶于少量注射用水,加入上述溶液,充分混匀,以0.22微米微孔滤膜滤过,灌入鼻腔喷雾泵中,即得。
实施例14 药物组合物——凝胶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表14所示。
表14

称取卡波姆940干粉分次撒于适量蒸馏水中,放置过夜,使充分溶胀,备用。取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冰片,加入乙醇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丙二醇和适量蒸馏水,水浴加热使完全溶解,待冷后,缓缓加入上述备用基质中,充分搅拌的同时,滴加三乙醇胺使成凝胶状态,再补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共制成1000g,分装即得。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含有以下组分(a)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b)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c)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d)0.8-1.4重量份的冰片;和(e)1-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其中,组分(a)、(b)、(c)、(d)为该组合物的主要活性组分,且(a)+(b)+(c)+(d)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组分(a)0.8-1.2重量份的总丹参酮;(b)1.1-1.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c)1.7-2.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d)0.9-1.3重量份的冰片;其中,组分(a)+(b)+(c)+(d)的总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的剂型选自分散片、普通片、颗粒剂、胶囊剂、微丸剂、口腔崩解片、缓释片、喷雾剂、栓剂、凝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泡腾剂、矫味剂、包衣材料、或赋形剂。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8-1.4重量份的冰片与1-100重量份的药学或食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形成混合物;和(2)将所述的混合物进行加工,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和冰片的用量为0.8-1.2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1.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7-2.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以及0.9-1.3重量份的冰片。
8.一种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物由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8-1.4重量份的冰片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物由0.8-1.2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1.5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7-2.1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和0.9-1.3重量份的冰片构成。
10.一种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其含有以下组分0.7~1.4重量份的总丹参酮;1~1.6重量份的丹参总酚酸;1.6~2.2重量份的三七总皂苷;0.8~1.4重量份的冰片。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复方丹参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对于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062093SQ200710040808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果德安, 吴婉莹, 高志刚, 姜宝红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