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8230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术、芍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组成。其功效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原来主要用于治疗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舌淡红、脉弦虚之肝郁血虚等证。近几年来,经不少医家临床验证,其在治疗女性疾病方面,确有其独特的功效:逍遥散属于中成药和解剂中的调和肝脾剂。其主要功用为疏肝解郁,健睥和营。主治用于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神疲食少,妇女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如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乳腺小叶增生、妇科疾病等属于肝郁血虚而见有上述表现者,宜于服用。而不属于肝郁血虚者,见有烦躁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欲饮等症状表现的不宜服用。还有,因情绪不好(如夫妻、婆媳口角,邻里不和,工作不顺心,与领导、同事关系紧张等所造成)而出现两胁作痛(或乳房胀痛)、口苦、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者,也不宜服用。这是因为,逍遥散虽为疏肝解郁之剂,但其药性偏于甘温,尤其是方中之主药柴胡为升散之品,温则燥,燥则劫阴,升散亦能伤阴,故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者都不宜服用。至于情绪所致诸证,则更不属于适应范围。中医认为,情志致病,多为"气郁",而气郁可以化火伤阴,逍遥散本为偏温易于伤阴,故不宜服用。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该方是在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牡丹皮和山栀子,源自明代薛己编撰的《内科摘要》,薛氏根据肝病特点,针对肝郁血虚,化火生热的种种表现,或发热潮热,或烦躁易怒,或头痛目涩,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以增强疏肝清热的作用,起到疏肝健脾,和血调经的作用。中医经典将加味逍遥散的功效总结为"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传统中药往往被认为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因此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与现代医学接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必须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中药的提取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础处方来源于加味逍遥散。本发明的加味逍遥散制剂,其处方组成为当归150-450重量份、芍药150-450重量份、白术150-450重量份、茯苓150-450重量份、柴胡150-450重量份、牡丹皮150-450重量份、山栀子150-450重量份、甘草100-200重量份、生姜30-100重量份和薄荷50-200重量份,其特征在于,将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加水煎煮2-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縮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其中本发明制备方法中优化的处方为当归300重量份、芍药300重量份、白术300重量份、茯苓300重量份、柴胡300重量份、牡丹皮300重量份、山栀子200重量份、甘草150重量份、生姜50重量份和薄荷100重量份。上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0-1.35,优选1.15-1.30。上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优选1500-10000转/分钟,更优选2000-8000转/分钟,最优选3000-5000转/分钟。上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上述膜过滤包括釆用超滤和纳滤的过滤方法之一或将超滤和纳滤结合使用。上述超滤膜选自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磺化聚砜膜、聚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砜酰胺膜、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膜、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膜、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动态形成的超滤膜,以及上述膜的改性膜之一,其分子截留量为6000-10000以下。上述超滤的滤膜孔径为0.22-0.45微米。上述超滤所采用的膜超滤器可以是商用的中空纤维或平板型超滤膜分离器。上述纳滤膜分子截留量为500-2000,优选500-1000,更优选700-1000。上述膜过滤的过程优选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上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上述流化床制粒过程中,流化床沸腾造粒的优选技术参数为喷雾压力0.15-0.45兆帕;物料温度50-65°C;进风温度68-100。C;出风温度35-65°C;优选,喷雾压力0.15-0.45兆帕;物料温度55-60'C;进风温度80-IO(TC;出风温度60-65°C。本发明的流化床沸腾专利的工艺研究包括1.剂型选择根据临床用药需要,方中药味性质及其有效成份理化性质和曰服生药量,结合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剂型。本发明宜研制成颗粒、胶囊剂、片剂、滴丸、软胶囊、散剂、糖浆制剂或分散片等剂型,它们能够满足临床日服剂量大的需要,且贮藏、运输、携带及服用方便。但在制粒时,发现水提取后过滤,再置流化床内沸腾制粒。拟定的工艺路线既縮短了生产工艺,又减少了辅料用量,利于成型。2.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本品原处方日服生药量大,因此应尽可能去粗取精,水提部分所含杂质较多,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也可以采用离心的(2000-20000转/分钟)方法,达到除杂效果。3.浓縮工艺研究浓縮方法选择,为了便于生产操作控制和避免有效成分损失,水提药液浓縮,得相对密度为l.10-1.35的清膏。4.制粒工艺研究(l)制粒方法考察制粒方法曾采用湿法制粒,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PVP制粒,因浸膏易粘结软化,操作困难,故放弃此种方法。后采用流化床内沸腾方法,为了混合均匀,将水提液合并后,加适量的辅料,混匀,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沸腾造粒主要技术参数的考察对沸腾造粒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筛选,具体结果见表l。_表1沸腾造粒主要技术参数考察_喷雾压力蒸汽压力物料温度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制粒情况(兆帕)(兆帕)(°c)(°c)rc)0.150.550-4568-5835-30颗粒不均匀,易粘结0.150.560-5580-10060-65颗粒均匀,易制粒0.150.555-5078-6840-35颗粒均匀,但制粒时间长0.150.565-6098-8850-45颗粒均匀,但制粒时间长0.250.550-4568-5835-30颗粒不均匀,易粘结0.250.560-5580-10060-65颗粒均匀,易制粒0.250.555-5078-6840-35颗粒均匀,但制粒时间长0.250.565-6098-8850-45颗粒均匀,但制粒时间长0.450.550-4568-5835-30颗粒不均匀,易粘结.0.450.560-5580-10060-65颗粒均匀,易制粒0.450.555-5078-6840-35颗粒均匀,但制粒时间长0.450.565-6098-8850-45颗粒均匀,但制粒时间长由上表可知流化床沸腾造粒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喷雾压力0.15-0.45兆帕;物料温度50-65。C;进风温度68-100°C;出风温度35-65°C。目前所用的中药提取工艺多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中药的复方,这样有利于回收溶剂和减少杂质,但是采用醇提的方法背离了中国传统医学3000年以来的治疗疾病的经验积累,在"中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能够较为简单地到达"质量可控"的目的而忽略了"有效性"甚至"安全性"。综上所述,中药提取分离工艺发展的滞后成为传统中医药发展和生存的瓶颈,必须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革新和强化。化工分离和传质的强化技术将为此提供有力的保证,实现中医药学科与化学工程的交叉,将有利于实现中药生产装备的现代化。将化学工程的概念、理论引人中药提取分离过程。利用己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药生产的具体情况,从基本影响因素的研究人手,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操作条件作全面改造和细致摸索,给出了可行的方案。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加味逍遥散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縮、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加味逍遥散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加味逍遥散是由当归、白芍、白朮、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炙甘草、生姜及薄荷等十种药材组成的著名中药复方。此方出自宋代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明朝诊疗全书证治准绳,主治妇人病,有疏肝解郁功能,现为中医院与诊所的最常用药之一。由于传统中药在临床诊疗上往往有其独到之处,并非西药所能完全取代,在亚洲人用药中占有相当高的比率,而且在免煎煮的中药科学制剂(或浓縮中药)上市之后,使得中药在服用上又更为方便。然而中药的处理方式不够科学,常为人所诟病。为确保中药的质量水平,建立一套药物制备和药物质控的分析方法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目前对中药的分析是以高效液相色谱为主,要建立完善的药物质控制度,做好中药的质量评估及把关,必须开发出稳定的分析方法,并将其标准化及简易化。考虑目前业界实施中药复方质控的可行性,开发的简便分析方法,同时定量加味逍遥散中的栀子甙(1)、白芍苷(2)、芍药苷(3)、甘草甜素(4)、阿魏酸(5)与丹皮酚(6)等化学指针成分,并应用于加味逍遥散的药物剂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药材投料单位均为克。实施例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薄荷实施例1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2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31501501501501501501501003050实施例4450450450450450450450200100200实施例5450450450450450300300200100200实施例6300300300300300250250200100200实施例7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8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91501501501501501501501003050实施例10450450450450450450450200100200实施例11450450450450450300300200100200实施例12300300300300300250250200100200实施例13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14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151501501501501501501501003050实施例16450450450450450450450200100200实施例17450450450450450300300200100200实施例18300300300300300250250200100200实施例19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2030030030030030020020015050100实施例211501501501501501501501003050实施例22450450450450450450450200100200实施例23450450450450450300300200100200实施例24300300300300300250250200100200实施例1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3-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2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3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0-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施例4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6),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实施例5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9-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8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实施例6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实施例7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8-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8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5-1.3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9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釆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施例10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6-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实施例11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1-1.32),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实施例12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8-1.3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实施例13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釆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O.l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14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5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O.l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7-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15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8-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施例16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3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O.l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4-1.2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实施例17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8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1-1.2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崁胶囊。实施例18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10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9-1.33),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实施例19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3-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20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偏氟乙烯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21'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丙烯腈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O.l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0-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施例22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酰亚胺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15-1.26),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实施例23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2-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匀,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实施例24称取处方量的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二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实验例1-本发明干浸膏的量的确定将本发明中的实施例l-24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得到干浸膏,数据如下表l:表l本发明干浸膏的量的数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本发明加味逍遥散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药物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实验例2-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加味逍遥散的液相分析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拟开发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分析方法。利用反相HPLC分析方法,液相系统的流动相(A)为30毫摩尔/升KH2P04及5%H3P04(pH2.5),流动相(B)为H20/CH3CN=15/85(V/V),流动相(A)的比率自腦至35%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0SM0SIL5C18-MS,检测波长在230nm。结果可在90分钟内,成功地分离栀子甙(1)、白芍苷(2)、芍药苷(3)、甘草甜素(4)、阿魏酸(5)与丹皮酚(6)等6个指标成分,并于方剂萃取液中进行各成分的定量。目前对中药的分析是以高效液相色谱为主,要建立完善的药物质控制度,做好中药的质量评估及把关,必须开发出稳定的分析方法,并将其标准化及简易化。考虑目前业界实施中药复方质控的可行性,开发的简便分析方法,同时定量加味逍遥散中的栀子甙(1)、白芍苷(2)、芍药苷(3)、甘草甜素(4)、阿魏酸(5)与丹皮酚(6)等化学指针成分,并应用于加味逍遥散的药物剂型。一、材料与方法(一)、实验药品本研究使用的标准品栀子甙(1)、白芍苷(2)、芍药苷(3)阿魏酸(5)、与丹皮酚(6)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甘草甜素(4)购自Sigma公司。(二)、仪器设备及实验条件1.仪器设备液相泵AppliedBiosystems(ABI)400X2进样阀RheodyneType7125(10|aLloop)流动相控制器ABI自动梯度控制器检测器ABI1000s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分析条件预柱y-BondapakTMC18(Millipore,Milford,MA,USA)色谱柱Cosmosil5C18-MS,5um,25eraX4.6腿(NacalaiTesque,Kyoto,Japan)流动相(A)0-50毫摩尔/升KH2P04,以5%H3P04调整至pH2.5-6.5(B)H20/CH3CN:30/70-10/90(V/V)流速1.0毫升/分钟检测波长230nm梯度洗脱程序如表l(三)、实验方法1.不同盐类浓度的流动相的探讨以最适当的色谱柱,在流动相(A)中,分别使用O、10、20、30、40及50毫摩尔/升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表1的梯度洗脱程序进行分析,各组重复二次注射。<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2.不同酸碱值的流动相的探讨以最适化的磷酸二氢钾浓度,在流动相(A)中加入不同量5%的磷酸或氨水,配制不同酸碱度的缓冲溶液,pH值分别为2.5、3.5、4.5、5.5及6.5,各组重复操作两次。3.不同乙腈比例的流动相的探讨由于盐类的加入,流动相(B)必须含适量的水,以防止盐类析出,并获得较平整的基线,因此配制不同水/乙腈比例的流动相,分别为30/70、25/75、20/80、15/85及10/90。选择上述最适化的缓冲溶液条件进行分析,每组重复操作两次。4.配制标准品溶液及制作标准曲线(1)取IO.0毫克的BPB(n-butylp-hydroxybe腦ate)溶于10毫升的70%甲醇水溶液,做为内标准品(IS)溶液。分别称取IO.O毫克的栀子甙(1)、白芍苷(2)、芍药苷(3)、甘草甜素(4)、阿魏酸(5)与丹皮酚(6),以70%甲醇水溶液配成20毫升标准品母液。然后每种标准品母液再各取5、2、1、0.5、0.1及0.05毫升置于量瓶中,各自加入l毫升内标准品溶液,最后以70%甲醇水溶液配成IO毫升标准品溶液。以上述的最适化条件,各浓度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其平均值制作标准曲线。(2)精密称取1.0克的加味逍遥散粉末,以70%甲醇水溶液20毫升作为萃取溶齐U,超音波震荡30分钟,离心过滤,重复三次,合并萃取液,浓縮至IO毫升。取5毫升浓缩液至IO毫升量瓶中,加入l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毫升。使用0.45pm过滤器过滤,作为定量的检液,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平均值做为分析结果。(四)、分析条件的适宜性评估1.重现性取2.0毫升标准品母液至量瓶中,加入1.0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0毫升,作为检液。同一天内重复六次注射,不同天总计重复六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2.回收率精密称取1.0克加味逍遥散粉末,以70%甲醇水溶液20毫升,作为萃取溶剂,超音波震荡30分钟,离心过滤,重复三次,合并萃取液,浓縮至10毫升。取5.0毫升浓縮液至IO毫升量瓶,加入LO毫升标准品母液,再加入l.O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0毫升,经0.45过滤器过滤后作为定量的检液。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两次注射的平均结果。3.检测限逐步稀释标准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中检测,直到S/N比(信噪比)小于3,计算注入量及其浓度。4.制剂成分的定量分析精密称取1.0克加味逍遥散颗粒剂(实施例13),以70%甲醇水溶液20毫升作为萃取溶剂,超音波震荡30分钟,离心过滤,重复三次,合并萃取液,浓缩至10毫升。取5毫升浓縮液至IO毫升量瓶中,加入l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毫升,经0.45pm过滤器过滤,作为定量的检液。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其平均值。二、结果与讨论(一)分析条件的探讨为探讨磷酸盐对分辨率的影响,在流动相(A)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当系统尚未加入磷酸盐时,化合物l、2与3的理论板数均低于10000,且化合物5和6的间的分辨率小于l。加入磷酸盐后,各指标化合物的滞留时间縮短。当磷酸盐的浓度增加到30-50mM时,化合物l、2与3的理论板数均高于10000,而化合物5和6的间的分辨率达1.5以上。由于较高的盐类浓度会降低色谱柱寿命与增加泵的损耗,故选择30mM磷酸盐作为流动相(A)的浓度。接下来将溶液的pH值分别调整至2.5、3.5、4.5、5.5及6.5。当pH值为2.5至4.5时,对指标成分的滞留时间并无明显的差异。pH值为2.5时,化合物4和5的理论板数较pH3.5及pH4.5高(分别为2.5xl()4与2.82x104)。当pH高于5.5时,基线会发生漂移的现象。故选择以30毫摩尔/升KH2P04水溶液,以5XH3P04调整pH值至2.5作为流动相(A)的组成。由于流动相(A)中含有盐类,当与完全为有机溶剂的流动相(B)混合时,很容易析出盐类。且考虑当二流动相混合时会有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基线的不稳,故主体为有机溶剂的流动相(B)应包含适量的水,以防止盐类析出并能维持平整的基线。本实验将水/乙腈的体积比例分别设定为30/70、25/75、20/80、15/85及10/90,来探讨流动相(B)的比例对滞留时间的影响。当乙腈的比例低于80%时,液相时间超过90分钟,乙腈比例愈高,各成分的滞留时间愈短。当乙腈的比例在85%以上时,皆有不错的分辨率,但是当比例太高时,较容易造成盐类析出。故选择水乙腈的体积比例为15:85作为流动相(B)的组成。分析条件的适宜性评估l.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层峰面积与内标准品面积的比值(y)与成分浓度(x,微克/毫升)的关系,作图可得到标准曲线(见表2)。除了化合物4以外,其余化合物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99,显示在此实验范围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更增加对此定量法的可信度。化合物4可能是因为流动相(A)及(B)的梯度变化在该时间内较大,导致基线稍微位移,仅管如此,其相关系数仍接近0.999。表2指标成分的标准曲线<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2.重现性以最适化分析条件对各化合物进行定量,为探讨本实验的重现性,同一天内重复注射六次,不同天也重复注射总计六次,分别以层峰面积和滞留时间计算各成分的相对标准差(RSD)。结果如表3所示,同一天的层峰面积比的相对标准差在0.76-2.26%之间,滞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在0.45-1.33%之间;不同天的层峰面积比的相对标准差在O.84-2.94%之间,滞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在0.53-1.88%之间。大致上来说,不同天的实验结果与同一天并没有多大的差异,这表示分析的重现性还算不错。化合物5的相对标准差较大,这是因为5和6之间的分辨率设定在1.5左右,针对便于中药分析的作业程序标准化处理,本实验并没有刻意增加以其分辨率。表3分析条件的重现性评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3.回收率在已知成分含量的制剂当中,分别添加50、100及250微克的各成分标准品,回收率在93.4%-104.3%之间(见表4),显示本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佳。对于一般制剂(西药)的药物分析而言,通常回收率分析的规范标准为90%-110%,以回收率来看,本实验也能使中药制剂的分析达到了GMP的标准。4.检测限逐步稀释标准品溶液,注入检测,直到信噪比至3以下,如此,可得到检测限。本分析方法的检测限范围从O.003-0.038毫克/毫升,结果如表4所示。表4分析条件的回收率及检测限<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用5C18-MS的色谱柱,以流动相为30毫摩尔/升KH2P04的缓冲溶液(pH2.5)与85%CH3CN,可在90分钟内,成功地分离定量梔子甙(1)、白芍苷(2)、芍药苷(3)、甘草甜素(4)、阿魏酸(5)与丹皮酚(6)等6个指标成分,并适用于方剂的萃取液。从标准曲线、重现性及回收率等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开发的简易分析法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指标成分定量分析,进而推广至例行性的质控检验工作,并达到GMP的规范,使社会大众能更安心服用中药复方的制剂。实验例3-本发明制剂指标物质含量测定将实施例1-24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得到干浸膏按照以上测试条件检测含量,所得栀子甙和阿魏酸含量如下_表l样品中有效成分栀子甙考察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表2样品中有效成分阿魏酸考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结论本发明中确保了栀子苷和阿魏酸的含量稳定,为制剂的规范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加味逍遥散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中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处方组成为当归150-450重量份、芍药150-450重量份、白术150-450重量份、茯苓150-450重量份、柴胡150-450重量份、牡丹皮150-450重量份、山栀子150-450重量份、甘草100-200重量份、生姜30-100重量份和薄荷50-200重量份,其特征在于,将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柴胡、牡丹皮、山栀子,甘草、生姜和薄荷加水煎煮2-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方组成为当归300重量份、芍药300重量份、白术300重量份、茯苳300重量份、柴胡300重量份、牡丹皮300重量份、山栀子200重量份、甘草150重量份、生姜50重量份和薄荷10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5-1.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包括超滤和纳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的过程为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全文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加味逍遥散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加味逍遥散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文档编号A61P9/12GK101385846SQ200710151218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发明者曾雄辉申请人:曾雄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