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37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柳叶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柳叶刀及收容它的柳叶刀外壳构成的柳叶刀组件、与 这种柳叶刀组件组合使用的发射器、以及由这种柳叶刀组件及发射器构 成的穿刺设备。这种设备是出于釆集体液,例如采集血液的目的,为了 将身体的规定部位用锐利的穿刺构件,例如用针穿刺而使用的。
背景技术
为了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要采集少量的血液,为此使用各种 穿刺设备。这种设备由具有将身体的规定部位穿刺的穿刺构件(例如金
属制的针)的柳叶刀及发射器构成,且通过如下操作而使用,即在将 露出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的状态的柳叶刀朝向规定部位发射的发射器上, 装入这种柳叶刀,利用被压缩在发射器内的弹簧伸长的作用,将柳叶刀 朝向规定部位发射。
在使用这种穿刺设备采血的情况下,对于使用后的柳叶刀的处置需 要特别注意。进行穿刺后的柳叶刀中,通常,穿刺构件的前端部以微量 附着被采血者的血液的状态从柳叶刀身中露出。例如,在被釆血者本人 以外的人,例如实施釆血作业的护士的身体的一部分错误地触摸到该前 端部的情况下,前端部会将该部分刺伤而使血液从该伤口进入该人体 内,其结果会有该人被传染上传染病的危险。
公知的穿刺设备中,对于穿刺后的柳叶刀的处理,未必进行充分的 研究,例如已提出在穿刺后露出的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盖上盖的方案(参 照后述的专利文献l)。该设备中,为了盖上盖,需要非常小心地处理露 出前端部的状态的柳叶刀,出于该层意思,上述的危险性并未被充分地 消除。
从而,在穿刺设备中,穿刺后的柳叶刀的处理非常重要,希望有能 够在穿刺后达到更安全的状态之后处理柳叶刀的穿刺设备。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说明书第5385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穿刺设备,即在穿刺之后,不是在穿刺构件的 前端部仍然从柳叶刀身中突出的状态下,将柳叶刀从发射器取下,而是 在处于突出的前端部与其周围尽可能隔离的状态后,将柳叶刀从发射器 取下。
第一主旨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柳叶刀组件,其由柳叶刀及收容其一部 分的柳叶刀外壳构成,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柳叶刀罩及金属的穿刺构件,
柳叶刀外壳具备具有前端开口部及后端开口部的壳体;以及位于 壳体的侧方的一对翼部,
柳叶刀中,穿刺构件横穿柳叶刀身及柳叶刀罩地存在于它们之中, 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由柳叶刀罩包围,
柳叶刀身具有突出部及位于其后方的止动件,
柳叶刀外壳的各翼部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以及位于其间的抵靠部, 前端部与壳体一体地连接,后端部能够嵌入到壳体的侧方,
在翼部的后端部未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情况下,翼部的后端部从壳 体分离地位于外侧,其结果,翼部成为从壳体的侧方向斜后方突出的状 态,
在翼部的后端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情况下,翼部成为沿着壳体的 侧方配置的状态(其结果,抵靠部的后侧可接触于柳叶刀身的突出部的 前侧,由此来限制突出部向前方的移动)。这种柳叶刀组件中,柳叶刀 优选为树脂成形品(将树脂例如进行注塑成形而得的产品)。
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中,在一个方式中,构成为柳叶刀罩与柳叶刀 身通过弱化部分一体地结合,
位于弱化部分的前方的柳叶刀罩的后方部分、弱化部分及位于弱化 部分的后方的柳叶刀身的前方部分作为该一部分位于柳叶刀外壳内。
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中,在其他的方式中,柳叶刀罩与柳叶刀身也可以是独立的构件,该情况下,柳叶刀罩的后方部分及柳叶刀身的前方部分作为该一部分位于柳叶刀外壳内。在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柳叶刀罩与柳叶刀身在实质上邻接,且这些构件不分离,在其他方式中,也可以是这些构件分离,并将穿刺构件部分地露出。
而且,通过对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的翼部的后端部作用向外的力,后端部能够弹性地恢复到未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即,翼部实质上向外侧展开。
第二主旨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器,是装填上述的及后面详细说明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并发射露出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的柳叶刀身的发射器,
发射器在其内部具有发射具有露出前端部的穿刺构件的柳叶刀身的推杆;以及将翼部向外侧展开的构件(即翼部扩展构件)。
在将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与本发明的发射器组合而作为本发明的穿刺设备来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如下的穿刺设备,即只要将柳叶刀组件插入到发射器而装填,拧掉柳叶刀罩而将其除去,即可完成穿刺准备。另外,在穿刺后,虽然穿刺构件的前端部仍处于从柳叶刀身中突出的状态,然而在柳叶刀外壳内,在与其周围实质上隔离的状态下从发射器上取下。而且,所谓"与其周围实质上隔离的状态,,是指,在穿刺后,穿刺构件的露出的前端部在足够远离壳体的前端开口部的位置上位于柳叶刀外壳内,且在日常的穿刺操作中通常不会有进行采血的人触摸到该前端部的情况。


图1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
图2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结构,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将柳叶刀外壳的近前一半切除后的状态(翼部关闭)。
图3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
图4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
图5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装填柳叶刀组件的发射器。图6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装填柳叶刀组件后的状态的发射器。
图7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从斜后方看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的情况(翼部打开)。
图8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从斜后方看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的情况(翼部关闭)。
图9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结构,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将柳叶刀外壳的近前一半切除后的状态(翼部打开)。
图10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本发明的柳叶刀的其他方式。
图11以将发射器的罩壳的近前侧的半罩壳去除的状态,通过示意性立体图表示为了将柳叶刀组件装填到发射器中,而将柳叶刀组件插入使柳叶刀身抵靠推杆的前端部时的样子。
图12以将柳叶刀外壳、推出器、筒体等的近前侧一半都切除的状态(与图ll相同的状态),通过示意性立体图表示,为了将柳叶刀组件装填到发射器中,而将柳叶刀组件插入使柳叶刀身抵靠推杆的前端部时的样子。
图13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推杆。
图14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柳叶刀身的后端部由推杆把持时的样子。
图15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柳叶刀身的后端部由推杆把持时的样子。
图16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推杆被最大地压入而使柳叶刀外壳的翼部展开的样子。
图17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推杆被最大地压入而使柳叶刀外壳的翼部展开的样子。
图18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完成柳叶刀的装填后的状态(可发射状态)的样子。
ii图19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完成柳叶刀的装填后的状态(可发射状态)的样子。
图20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构成发射器的罩壳的半罩壳。
图21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将柳叶刀罩拧掉后的状态。
图22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推压触发器按钮时的样子。
图23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穿刺构件穿刺规定部位时的样子。
图24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穿刺构件穿刺规定部位时的样子。
图25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穿刺构件在穿刺规定部位后后退时的样子。
图26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穿刺构件在穿刺规定部位后后退时的样子。
图27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穿刺完毕后开始柳叶刀组件的排出时的样子。
图28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穿刺完毕后开始柳叶刀组件的排出时的样子。
图29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在柳叶刀组件的排出的途中止动件向外飞出时的样子。
图30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在柳叶刀组件的排出的途中止动件向外飞出时的样子。
图31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在柳叶刀组件的排出的途中柳叶刀身离开推杆时的样子。
图32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在柳叶刀组件的排出的途中柳叶刀身离开推杆时的样子,
图33与图ll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柳叶刀组件的排出结束的样子。
图34与图12相同地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柳叶刀组件的排出结束的样子。
图35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推出器。
图36以将柳叶刀外壳的靠近侧切除的状态通过示意性立体图表示 所排出的柳叶刀组件。
图37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环状构件及碰撞构件。
图38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旋转限制构件。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0、 100,…柳叶刀组件,102…柳叶刀外壳,104…前端开口部, 106…前端开口部,107…后端开口部,108…后端部,110…前端部,
lulls.
122. 128. 132. 202. 208. 213. 218. 223. 302. 306、 314. 324. 328. 342. 347.
凸部,114...壳体,116…翼部,117…后端开口部规定壁, 前端部,119…壁缘,120…后端部,121…狭缝部, 抵靠部,124…倾斜面,126…后部的面,127…翼部收容空间: 侧面,129…突出部,130…后端面,131…凹部, 后端壁,133…薄壁部,135…槽,140…导轨,200…柳叶刀 后端部,204…柳叶刀身,206…柳叶刀罩,207…顶部, 弱化部分,209…突起部,210…穿刺构件,212…突出部, 止动件,215…突出构件,216…突起部,217、 217,…嵌合部: 凸部,219…窄形态部,221…后方面,222…突出部, 坡面,231…前侧面,300…发射器,301…平板状部, 前端开口部,303…突起,304…突出部, 308…发射器半罩壳,309…罩壳,310…推杆,312…推出器: 前端部,315…支承面,316…凹部,320、 322…腿部, 突起部,325…前侧面,326…旋转轴,327…后斜面, 触发器杠杆,330…肩部,340…楔状构件,341…前端部, 坡,344…前方隔板,345…开口部,346…突起, 后侧面,348…凹部,349…前侧面,350…推压按钮,
13351…基座平板,352…推进件,354…操作按钮,355…槽,
356…作用部,357…复位弹簧,358…后方隔板,
360…穿刺深度调节用筒体,361…环构件,362,,.推杆后端部,
363…开口部,365…碰撞构件,366…旋钮,
367、 367,…碰撞部位,371、 371,、 373、 373,…阶梯,
380…旋转限制构件,384…第一筒部,
386…第二筒部,388…倒角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以及构成它的柳叶刀及柳 叶刀外壳、与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组合使用的发射器以及本发明的穿刺 设备。
而且,本说明书中,在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时使用"前"及"后"
这样的用语。该用语以可;f艮据上下文理解的某个点(或构件、元件等) 作为基准,从该点起,在表示穿刺构件为了穿刺规定部位而移动的方向, 也就是表示穿刺方向时,使用"前",在表示与之相反的方向时使用"后"。 另外,说明书中,在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时还使用"内,,及"外"这样 的用语。该用语以可根据上下文理解的某个点(或构件、元件等)作为 基准,从该点起,在表示朝向穿刺构件的方向时使用"内",在表示与 之相反的方向时使用"外"。
将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100在图1中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柳叶刀 组件100由柳叶刀外壳102及将一部分收容于其中的柳叶刀200构成。 而且,为了阐明柳叶刀组件的结构,将切除柳叶刀外壳102的近前一半 的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表示于图2中。这些图中,表示在柳叶刀外壳102 中装入柳叶刀200而作为组件完成的状态。能够将图示的状态的组件如 后所述地插入到发射器而装填,通常,优选为以图l所示的状态销售组 件100。
将构成图l及图2所示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200及柳叶刀外壳102 分别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于图3及图4中。图4中,在将柳叶刀外壳的 翼部116以向外展开的状态表示这一点上,与图l及图2所示的柳叶刀 外壳不同。图5中,将装填柳叶刀组件的发射器300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图 6中,将装填柳叶刀组件的状态的发射器300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发 射器300在由发射器半罩壳306及308规定的罩壳309的内部空间中, 如后详细说明所述地收容有装填柳叶刀组件而进行柳叶刀身的发射的 准备的机构、发射穿刺构件的前端部露出的柳叶刀身的机构、在发射后 将具有露出前端部的柳叶刀身的柳叶刀组件以安全的状态排出的机构 的大部分。而且,后述的触发器按钮350、排出按钮354及深度调节旋 纽366存在于罩壳309的外侧。
柳叶刀组件100向发射器300中的装填是通过如下操作而实施的, 即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302朝向其内部(即后方),最先将柳叶刀 外壳102的后端部108插入,其后将柳叶刀外壳102的相当多的部分插 入。柳叶刀外壳102具有在其前端部110的后方的外侧设置的凸部(或 突起)112,在该凸部112越过规定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302的壁上设 置的突起部304时,柳叶刀组件向发射器中的装填即结束。
将像这样结束装填后的状态表示于图6中,此时,柳叶刀外壳102 的翼部116的后端部120成为与翼扩展构件342 (参照图20)接触而由 此展开的状态(图4所示的状态)。另外,此时,最好如后所述,推出 器312的作用部356 (参照图35)抵靠于柳叶刀外壳的后端部。
图3中以立体图表示的构成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200具有 柳叶刀身204及柳叶刀罩206,它们借助弱化部分208 —体地结合。在 柳叶刀200中,穿刺构件210(图3中看不到,图36中仅图示其前端部) 横穿柳叶刀身204及柳叶刀罩206并在它们之中延伸,穿刺构件210的 前端部被柳叶刀罩206包围。这种柳叶刀200优选为插入穿刺构件210 的树脂成形品。柳叶刀身204在其外侧具有突出部212。突出部212最 好隔着穿刺构件相对置地成对存在。而且,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204及 柳叶刀罩206,它们借助弱化部分208 —体地结合的这样的柳叶刀的基 本的形态是已知的。
该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只要存在于柳叶刀身的周围的一部分即 可,优选为在穿刺构件的周围相对于它相对地(例如像图3所示那样在 穿刺构件的上侧及下侧)存在。该突出部212在翼部116嵌入于壳体114 的上侧及下侧的侧面的状态下(图2所示的状态下),可以如后所述地 利用与翼部116的抵靠部122的抵靠来限制柳叶刀外壳内的柳叶刀身向前方的移动。另外,突出部212在柳叶刀在柳叶刀外壳内后退的情况下, 与规定其后端开口部107的壁的内侧抵靠,不可能进行进一步的向后方 的移动。
在其他的方式中,柳叶刀身204的突出部212如图3所示,可以沿 着柳叶刀身的实质上全周作为多个分离的突出构件存在,该情况下,不 需要所有的突出构件如上所述地具有限制向前方及后方的移动的功能。 例如可以如上所述,柳叶刀身的上侧及下侧的突出构件限制移动,右侧 及左侧的突出构件215具有其他的功能。具体来说,对于不直接参与与 翼部的抵靠部的抵靠的突出构件,特别是对于与不存在翼部的壳体的侧 面的内侧相对置的突出构件215,也可以按照嵌入于壳体的内侧设置的 沿着穿刺方向延伸的槽135 (参照图4)而被引导的方式来构成,这样 会将柳叶刀发射之时的柳叶刀身向前方及后方的移动稳定化。
就这种设于柳叶刀身上的突出部而言,对于限制柳叶刀身的移动的 突出构件而言是必需的,而对于引导柳叶刀的移动而有助于稳定化的突 出构件而言,虽然最好存在,但是也可以是不一定存在。
在如上所述突出部由具有不同的功能的突出构件构成的情况下,构 成突出部的全部突出构件不一定需要在穿刺方向上存在于柳叶刀身的 相同部位的周围。例如,具有限制柳叶刀的移动的功能的突出构件只要 存在于止动件213的前方,则无论是存在于柳叶刀身的哪个适当的部位 都可以。例如,也可以设于比图3所示的位置更靠前方(例如图10中 设置的突出构件230的位置)。该情况下,在柳叶刀组件的状态下,可 以进一步增大能够从柳叶刀外壳的后端向外突出的柳叶刀身的最小长 度。该情况下,具有引导柳叶刀的移动的功能的其他的突出构件215也 可以配置于其他的位置(例如图10的突出构件215的位置,或者在比 其更靠后方的位置)。
以后,在本说明书中单纯地言及柳叶刀身的突出部的情况下,作为 意指具有防止移动的功能的突出构件而使用"(柳叶刀身的)突出部,, 这一用语。
如上所述,虽然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限制柳叶刀外壳内的柳叶刀 身向前方及后方的移动,然而柳叶刀身的突出部也可以由在穿刺方向上 分离的(即前后分离的)柳叶刀身的不同的2个部位存在的突出构件来
16构成。该情况下,这些突出构件需要存在于比止动件213更靠前方。
图10中与图3相同地表示这种方式的柳叶刀。图10中,设于柳叶 刀身上的突出部212是由沿着穿刺方向分离的2个部位上的前侧的突出 构件的上下的对230及后侧的突出构件的上下的对232构成,在这一点 上与图3所示的柳叶刀不同。而且,图10中,将具有引导功能的突出 构件215设为单一的形态(图3中是沿上下分割的2个突出构件215的 形态)。图示的方式中,前侧的对230与翼部116的抵靠部122抵靠而 限制柳叶刀身向前方的移动,后侧的对232与规定壳体的后端开口部的 壁的内侧抵靠而限制柳叶刀身向后方的移动。
对于上述的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的形态,只要是能够限制移动, 则没有特别限定。从而,也可以是各种形态(例如钉、杆、垄的单一的 形态)或这些各种形态的组合。而且,如后面详细说明所示,翼部116 嵌入到壳体的侧面中。在像这样嵌入的情况下,因某些理由有可能产生 翼部推压突出部的情况(例如由于突出部的高度因制造上的尺寸的波动
等而略微过大,使得嵌入的翼部与抵靠部的顶部抵靠的情况等)。突出 部也可以是利用翼部的这种推压而使突出部的突出高度(即从柳叶刀身 的表面到突出部的顶部的距离)变小的形态(即柔性的形态)。例如, 可以是与后述的止动件213相同的爪或飞翅等形态。但是,该情况下, 最好是爪等的突出方向,也就是突出部的前端从柳叶刀身向斜前方突出 的形态。在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是突出部,特别是位于前侧的突出构 件像图10的突出构件230那样从柳叶刀身中如图所示地L字形地延伸 的形态。该情况下,如图所示,L字的前端朝向前方。后侧的突出构件 232的形态也可以是与前侧相同的形态,然而最好如图所示,是与爪、 L字、飞翅的形态相比没有柔性的杆或垄的形态。
柳叶刀身204的后端部202构成为嵌入如后所述地发射柳叶刀的发 射器的推杆310的前端部,后端部202在其外侧具有凸部,优选具有圓 周状凸缘的形态的凸部218,该凸部嵌入发射器的推杆310的前端部314 (具体来说是后述的腿部)的内侧设置的互补的凹部316中。也可以取 代这种凸部及凹部,而在柳叶刀身的后端部使用凹部,在推杆的前端部 使用凸部。
柳叶刀身204还具有与凸部218的前側面相对置的面221。该后向 面221在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被推杆310把持的状态下,成为与其前端设置的支承面(或座面)315抵靠而密合的状态。
柳叶刀身204在上述的突出部212的后方具有一对止动件213。该 止动件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从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向外移出后, 阻止止动件213从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17进入柳叶刀外壳102内。 即,对于穿过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的柳叶刀身204的移动而言, 仅允许向一个方向的移动(即向后方的移动),虽然止动件213可以穿 过后端开口部向柳叶刀外壳的外侧移出,然而无法从柳叶刀外壳的外侧 进入内侧。从而限制柳叶刀身向其他方向的移动(即向前方的移动)。
这种止动件213是从柳叶刀身204中向斜前方/夕卜延伸的突出部的形 态,优选为爪的形态或飞翅的形态,优选为隔着穿刺构件在其两侧成对 存在。在其他方式中,也可以像上述的突出构件230那样为L字形。将 这种形态的止动件设计为发挥如下所示的作用柳叶刀身的具有止动件 的部分能够从柳叶刀外壳的内部向后穿过后端开口部107而向外部移 动,但一旦穿过而向外移出后,即使想要从柳叶刀外壳的外部穿过后端 开口部向前方移动,止动件213的前端部与规定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 的壁的外侧抵靠,当想要在该状态下向前方移动而对柳叶刀身施加向前 的力时,止动件将要进一步向外展开,因此止动件无法进入柳叶刀外壳 的内部。从而,止动件作为仅针对一个方向的止动件发挥作用。这种止 动件可以通过将柳叶刀由树脂制成,而利用其弹性来更有效地发挥作 用。
例如,如后所述,在柳叶刀组件的使用后将其从发射器中排出之际, 通过将柳叶刀外壳相对于柳叶刀身向前方移动,而止动件从壳体的后端 开口部向外部移出后,柳叶刀身的止动件无法进入柳叶刀外壳的内部,
从而可以限制柳叶刀身向前方的移动。像这样由于柳叶刀身无法向前方 移动,因此无法将一旦使用过的柳叶刀组件再次用于穿刺。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柳叶刀罩206具有向外突出的突起部216, 优选为具有遍布柳叶刀罩的穿刺方向上的规定部位上的周围的实质上 整体地延伸的突起部216。在其他方式中,可以在隔着穿刺构件相对置 的2个部位(例如柳叶刀罩的上侧和下侧)或在其以上的部位具有突起 部。该突出部的外侧轮廓大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的内侧轮廓,其结果, 突出部216无法从前端开口部106进入柳叶刀外壳102内的空间内。从 而,在将柳叶刀插入到柳叶刀外壳而构成柳叶刀组件之际,突起部抵靠柳叶刀外壳的前端,能够阻止柳叶刀相对于柳叶刀外壳的进一步的向后 方的移动。
柳叶刀的柳叶刀罩206的前方部214为了在将弱化部分208 (在存 在的情况下)破坏时抓捏而构成把手部,在其后方具有突起部216。突 起部216优选为柳叶刀罩的周围的凸缘状、或者如图所示为侧方的杆或 垄的形态的延伸部,与规定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的壁面抵靠,使 得柳叶刀200无法相对于柳叶刀外壳102进一步向后方移动。而且,把 手部214可以用于,在为了将其用指尖抓捏,向发射器300中装填柳叶 刀组件,使之进入到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而后退的情况下施加力。为此, 前方部214可以是如图所示的扁平的形态。
优选为柳叶刀罩在上述的突起部216的后侧具有嵌合部217。该嵌 合部是位于柳叶刀罩的周围的突出部,其轮廓(其垂直于穿刺方向的截 面)的最外部分具有嵌入到壳体的前端开口部106中的形态。从而,当 将柳叶刀罩插入到柳叶刀外壳时,嵌合部嵌入到柳叶刀外壳内,与壳体 的前端开口部106相邻并在其前侧存在柳叶刀罩的突起部216。
在存在这种嵌合部的情况下,将柳叶刀罩插入到柳叶刀外壳而组装 柳叶刀组件之际,将嵌合部嵌入到柳叶刀罩时,柳叶刀罩在柳叶刀外壳 内不会不必要地移动,而被暂时地固定,因此十分方便。嵌合部只要能 够嵌入到壳体的前端开口部而发挥将柳叶刀暂时地固定的作用,其形态 及数目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的嵌合部优选为朝向后方变窄的形态。其结果,位于突起部的 后侧的嵌合部具有至少一个朝向后方,优选为靠近穿刺构件而倾斜的面 (即坡面)。当将该坡面在穿刺构件的周围旋转时,该面按照登上规定 壳体的前端开口部的壁的边的方式移动。从而,当绕着穿刺构件的延伸 方向相对于柳叶刀外壳旋转(即拧转)柳叶刀罩时,柳叶刀罩相对于柳 叶刀外壳向前方移动。由于利用该移动,在弱化部分会作用旋转及拉开 的力双方,因此能够促进弱化部分的破坏。从而,优选为将坡面形成为, 在穿刺方向的周围的柳叶刀罩的旋转之际,与规定壳体的前端开口部的 壁的边接触。
如图3所示,嵌合部217具有朝向后方变窄形态部分219,其结果 是,位于突起部的后侧的嵌合部具有至少一个朝向后方靠近穿刺构件地倾斜的坡面223。当为了将弱化部分破坏,将柳叶刀罩206相对于柳叶 刀身204,进而相对于柳叶刀外壳102旋转时(从而将该坡面在穿刺构 件的周围旋转时),坡面223按照登上规定壳体的前端开口部的壁的缘 119的方式移动。从而,当进行柠转时,柳叶刀罩相对于柳叶刀外壳向 前方移动。
而且,这种位于突起部216的后侧的嵌合部既可以如图所示为突起 部的后方的延长部(从而与突起部一体化),也可以是与突起部隔着空 间分离的独立的部分。另外,在具有变窄的形态的情况下,可以是嵌合 部的整体或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变窄形态。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柳叶刀 中,存在2个与突起部216的后侧相接而具有变窄形态部(部分219) 的嵌合部217 (图示的方式中为柳叶刀罩的突起部的后侧的上侧及下 侧),另外,通常的突出部的形态的嵌合部217,辅助性地位于它们之间。 而且,在嵌合部的变窄形态部中,优选为将与柳叶刀外壳的内侧面相对 置的面形成为坡面223。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柳叶刀罩的嵌合部具有利用压配合嵌入到壳 体的前端开口部的形态,在柳叶刀组件的状态下,优选为将柳叶刀罩的 突起部以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抵靠的状态保持。该情况下,当嵌合部局 部地具有变窄形态部时,则规定它的坡面能够帮助柳叶刀罩的嵌合部与 壳体的前端开口部中可顺畅地压配合。
通过存在像这样嵌入的嵌合部,在组装好柳叶刀组件的情况下,柳 叶刀会在图l或图2所示的状态下暂时地固定于柳叶刀外壳内。该结果 从如下方面考虑是十分方便的,即,在该状态下,很难将柳叶刀罩拧掉 (并不是说绝对无法拧掉),不会引起误使用/误穿刺,安全性优良,在 这一点上使用方便。
这种柳叶刀200中,将柳叶刀身204及柳叶刀罩206按照如下方式 结合,即通过按照使它们绕着穿刺构件210的延伸方向向相对相反方 向旋转的方式施加力,或者利用按照使它们沿着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相 对远离的方式作用的力,使弱化部分208破坏,因而当之后将柳叶刀罩 206远离柳叶刀身204时,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从柳叶刀身中露出。
图示的方式中,柳叶刀外壳102的壳体114例如作为整体为方形筒 的形态,通过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106向内部将柳叶刀200的后端部202朝向后方地插入,而可以组装柳叶刀组件100。柳叶刀外壳102在构成 它的壳体114的两端具有开口部106及107,在穿刺之际,将应当穿刺 的规定部位(例如指尖)贴靠在前端开口部106上。
本发明的构成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102具有壳体114及位于其 侧面的翼部116。从上述及后述的说明中可知,翼部116是从壳体的侧 方向斜后方延伸的长方形构件,也可以称作臂状构件,优选为在柳叶刀 外壳的相对置的侧面上成对存在。各翼部116在其前端部118与后端部 120之间具有向内侧突出的抵靠部122。前端部118与壳体114 一体地 结合,后端部120为从壳体向外侧分离的自由的状态,即为将翼部116 打开的状态。而且,柳叶刀外壳102在利用成形制造后,如图4所示, 为翼部116向壳体的侧方略微打开的状态。即,柳叶刀外壳的翼部116 只要没有特别从外部施加力,则处于向外展开的状态。
柳叶刀外壳优选为树脂成形品。在从外部施加力而如图l所示形成 翼部的后端部向壳体的侧方嵌入的状态的情况下,翼部处于从向外展开 的状态弹性地变形为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的状态。而且,壳体的侧方具 有收容翼部的空间127。该空间的尺寸优选为能够将翼部116实质上全 部收容,且翼部116的外侧面与柳叶刀身一体地形成柳叶刀外壳的实质 上单一的侧面(即,如图1所示,翼部构成这种侧面的一部分),即, 如图l所示使得翼部基本上不从柳叶刀外壳的侧面中突出。特别优选为 壳体的侧方具有正好收容翼部的空间,该情况下,所嵌入的翼部与壳体 成为一体而规定柳叶刀外壳的侧面。而且,从图中可看到,这种空间构 成柳叶刀外壳内的空间的一部分。
在如图1所示翼部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的情况下,优选为克服翼部 想要向外展开的力(来源于树脂的弹力),对翼部的例如后端部作用力, 由此使翼部处于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这种作用于翼部的后端部的 力,例如为在翼部的后端部与壳体之间(例如通过将后端部向壳体的侧 方中压配合)产生的摩擦力,或者是通过将翼部的后端部嵌入到壳体的 侧方的空间部所具有的凹部(例如将后端部向壳体的凹部中卡扣配合 (snap fit))而产生。从而,当从这种力作用着的状态中除去这种力时, 则恢复到翼部向外展开的状态即原来的形状,也就是弹性地向原来的形 状变化。图7及图8中,以从壳体的斜后方看到的样子示意性地表示翼 部116与壳体114分离的状态(即翼部116打开的状态)及嵌入到壳体
21114的侧方的状态(即翼部116关闭的状态)。
翼部116向收容空间127中的嵌入优选为利用翼部的整体或一部分 (例如后端部120)的压配合或卡扣配合来实现。在后者的情况下,优 选为如图7及图8所示,翼部116在其侧方具有突出部129,另外,收 容空间127在其侧方具有作为嵌入这种突出部的空间部的凹部131。另 外,突出部129优选为具有朝向后方逐渐扩宽的形状,特别优选为具有 如图所示的三角翼形状。这种情况下,提高翼部向壳体的侧方的嵌入的 可靠性。特别是在三角翼部的情况下,翼部的后端部向壳体的侧方的嵌 入变得容易,另外,为了从嵌入的状态起将翼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施 加在后端部上的向外的力可以更小,因此十分方便。
而且,图示的柳叶刀外壳中,翼部的后端部的宽度大,前方的宽度 与后端部相比略小。其结果,在翼部的两侧在与壳体之间形成小的狭缝 121(参照图8)。该方式中,也是翼部116的外侧表面与壳体114的侧 面(具有翼部的侧面)实质上规定单一的表面(略为弯曲的表面)。
另外,图9中,与图2相同地表示翼部116打开的状态的本发明的 柳叶刀组件。从图中可以理解,该状态下,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能够 不与翼部116的抵靠部122碰触地向前方移动。
如上所述,在翼部116嵌入到收容空间127而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 的状态下,翼部是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严格来说,翼部有可能略为弯曲。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弯曲,优选为将位于翼部的前端部的构成壳体的 壁部分制成比其他的部分薄的薄壁,除此之外,更优选为制成比翼部的 厚度更薄的薄壁。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这种薄壁部,在翼部的后端部向壳 体的侧方嵌入的情况下,翼部实质上没有弯曲,实质上能够将其整体沿 着壳体的侧方配置。例如,优选为将构成翼部116的前端部118的前方 的、柳叶刀外壳的壁部分如图9所示地设为薄壁部133。图示的方式中, 从翼部118的前端部118直到前端开口部106形成有薄壁部133。
为了将翼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也可以设计为不是如上所述那样 在翼部的后端部作用力,或者除此以外,还在翼部的其他的部分,例如 在比后端部位于前方的部分作用力,在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设计为 在翼部的实质上整体上作用这种力。所以换言之,这种力作用于翼部的 至少一部分。而且,柳叶刀外壳102优选为在壳体114的内侧的侧面(不存在翼部的侧面)具有槽部135,柳叶刀身的突出构件215被沿着该槽部引导。如上所述,柳叶刀身204可以具有2种突出构件212及215,这些突出构件既可以沿着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处于相同的部位,也可以处于不同的部位。图3所示的方式为前者的方式,该情况下,突出构件实质上存在于围绕柳叶刀身的周围的整体。图10所示的方式是后者的方式,突出构件230与突出构件215处于前后关系,此外,限制移动的突出部212将突出构件230与突出构件232配置为前后关系。
在构成如上所述的柳叶刀外壳时,优选为使用树脂材料(例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OM(聚缩醛树脂)、尼龙树脂、ABS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树脂、弹性树脂、硅酮、橡胶系树脂、PBT(聚丁烯对酞酸盐树脂)、聚酯共聚物树脂等),并利用成形方法(特别是注塑成形法)将壳体及翼部形成为一体。而且,对于柳叶刀,穿刺构件通常由金属制成,例如为不锈钢制,对于除此以外的部分,能够使用与柳叶刀外壳相同的树脂,通常优选为利用插入穿刺构件的注塑成形来制造。
将由如上所述的柳叶刀及柳叶刀外壳构成的柳叶刀组件装填到发射器中,并穿刺规定部位。如图1或图2所示(即,使翼部成为关闭状态地)组装的柳叶刀组件100中,柳叶刀200通过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与翼部116的抵靠部122之间的作用,即使对柳叶刀200作用向前的力,也不会从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中拔出,另外,通过规定后端开口部107的壁117与突出部212之间的作用,即使对柳叶刀200作用向后的力,也不会从后端开口部107中拔出。
图10所示的柳叶刀的情况下,防止从前端开口部106中拔出的部分是突出构件230,防止从后端开口部107中拔出的部分是突出构件232。这些突出构件230及232构成突出部212。从而,在翼部116关闭的状态下,在图IO的柳叶刀中,也可以与图3所示的柳叶刀相同地,突出部限制柳叶刀外壳102内的柳叶刀身204向前方及后方的移动。
这种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中,在向柳叶刀外壳内插入柳叶刀,使弱化部分位于柳叶刀外壳内,且柳叶刀身的突出部位于柳叶刀外壳的翼部的抵靠部与壳体的后端开口部之间的状态下,(a) 柳叶刀罩的一部分(后部分)及柳叶刀身的一部分(前部分)被收容于柳叶刀外壳内(即,柳叶刀的一部分被收容);
(b) 在柳叶刀外壳的翼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下,柳叶刀身的突出部可以在翼部的抵靠部与壳体的后端开口部之间前后移动,然而因与抵靠部的抵靠,无法进一步向前方移动,另外,因与规定壳体的后端开口部的壁的抵靠,无法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参照图2);另外,
(c) 在柳叶刀外壳的翼部从壳体的侧方向外展开的状态下,壳体的突出部不会与翼部的抵靠部抵靠,从而能够向比抵靠部更靠前方移动
(参照图9)。
当将如图l或图2所示地组装的柳叶刀组件100从图5所示的发射器300的前端开口部302插入,柳叶刀外壳的突出部112越过位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紧后方的突出部304时,即成为图6的状态,柳叶刀外壳与发射器相互卡合或嵌合,在该状态下结束柳叶刀组件的装填。也可以取代突出部304,将嵌入突出部112的凹部设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内侧。即,在柳叶刀外壳及发射器中,利用像这样相互卡合或嵌合的2个元件(例如柳叶刀外壳的突出部与发射器的凹部)来确保装填状态。
在将翼部的后端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而使翼部的整体处于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的状态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向其中插入
而装填的情况下,利用发射器的内部设置的、将翼部向外侧展开的构件(即,翼部扩展构件,例如楔状构件),解除作用于翼部的后端部的力,翼部变形为原来的向外展开的形状。这种扩展构件也可以除了作用于翼部的后端部以外,还可以作用于其前方的部分。
通过将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装填到与之组合的发射器中,柳叶刀由发射器的推杆把持,其后,推杆与触发器杠杆的关系变为"触发器杠杆能够保持推杆的状态",其后,翼部从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起成为如上所述地向外展开的状态,该状态对应于可发射状态(可发射(即击发)柳叶刀的状态,所谓的待发状态)。下面对像这样变为可发射状态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将为了像这样装填柳叶刀组件100而从发射器300的前端开口部插入柳叶刀组件100的途中的样子,以立体图表示于图ll及图12中。而且,图示的方式中,以使用了图10所示的柳叶刀的柳叶刀组件为例表示。为了易于理解柳叶刀组件100与发射器300之间的关系及发射器的内部的样子,图11中以将发射器的罩壳的近前侧的半罩壳308去掉的状态来表示。另外,为了知道柳叶刀外壳102内的柳叶刀200的样子,此外,为了知道发射柳叶刀的推杆310 (图13中表示放大图)的样子,图12中,以将柳叶刀外壳102的近前侧一半切除的状态表示,另外,以将后述的推出器312的近前侧一半切除的状态表示,另外,为了能够易于理解后述的穿刺深度调节机构,以将后述的穿刺深度调节用筒体360、筒体旋转限制部380及罩状旋纽366的近前一半也去除的状态来表示。
图ll及图12中,表示翼部116关闭的状态的柳叶刀组件IOO(图1的状态)被从发射器300的前端开口部302插入,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朝向发射器内的推杆310的前端部314移动,后端部202抵靠到前端部314的支承面315时的样子。其后,当想要使后端部202进一步后退时,构成推杆的前端部314的腿部320及322(图示的方式中是沿上下方向)会打开。
如图13所示,推杆310将其前端部分支为2个,在它们之间规定出很小的间隙318的方式构成第一腿部320及第二腿部322。推杆例如为塑料材料的成形品,其结果,将第一腿部及第二腿部可弹性变形地构成。例如,当对这些腿部如箭头所示地向外作用力时,这些腿部会向外展开,朝向间隙318的开口部变宽。
从而,当将图1所示的柳叶刀组件100插入到发射器300时,如图12所示,柳叶刀身204的后端部202与推杆的前端部314的座面315抵靠。其后,当想要插入柳叶刀组件时,柳叶刀身204的后端部202会施加将座面315朝向后方推压的力。由于座面315是倾斜的,因此该力还会作用图13中如箭头所示的方向的力,其结果,腿部320及322弹性地向外展开。
当像这样展开时,柳叶刀身204的后端部202能够进一步向后方移动,柳叶刀身204的后端部202的凸部218嵌入到凹部316,并且向外侧展开的腿部略微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端部202被腿部320及322夹持而紧密地嵌入到空隙318内,即由推杆把持。此时,会成为与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8的前侧相对置的面221与推杆310的前端设置的支承面 (或座面)315抵靠而密合的状态。
将像这样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由推杆把持的样子与图11及图12 相同地,示意性地表示于图14及图15中。从图15中可知,柳叶刀身 204的与突出部218的前侧相对置的倾斜面221抵靠于推杆310的前端 的座面315。推杆310在设于其中间部分的突起部324与后方隔板358 (或如图所示为后方隔板的近前的部位)之间具有推杆310的周围配置 的发射弹簧S1 (例如参照图21)。
上述的利用推杆的前端部对柳叶刀的后端部的把持优选为通过如 下设计来实施,即能够以比实质上开始发射弹簧Sl的压缩所需的力 更小的力将柳叶刀的后端部嵌入到推杆的前端部。具体来说,能够通过 如下设计来实施,即如上所述推杆的前端部由多个腿部构成,在将柳 叶刀的后端部抵靠于该腿部的前端后,当进一步施加力时,腿部很容易 打开,柳叶刀后端部的凸部嵌入到打开的腿部的内侧形成的凹部内,其 后,利用腿部的弹性将打开的腿关闭。腿部的弹性可通过利用树脂来形 成推杆而很容易地获得。
如上所述,在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 4皮把持后,^使柳叶刀组件100 进一步后退。这样,与推杆的前端部314抵靠的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 使推杆后退而压缩发射弹簧Sl。此时,推杆的突起部324逐渐后退, 在被轴326轴支承而在比轴326更靠后侧(如图15中箭头所示)向下 施加力的触发器杠杆328的下方缘处,以克服这种向下的力而将触发器 杠杆逐渐抬起的方式作用力。
此后,紧接在逐渐后退的突起部324通过位于触发器杠杆的后端的 肩部(角部分)330的下方后,触发器杠杆的肩部330突然向下移动。 在像这样向下移动的时刻,突起部324的前侧处于与肩部330的后侧接 触或大致接触的状态,假设在该时刻停止柳叶刀组件的插入(即,停止 推杆的后退),则在由被压缩的发射弹簧Sl作用有向前的力的状态下, 推杆的突起部324可成为被触发器杠杆的肩部330卡止或抵靠的状态。
从而,能够将触发器杠杆的后端像这样正好向下移动的状态称作 "触发器杠杆能够卡止推杆的状态"。优选为将柳叶刀组件及发射器设
计成,在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装填之际,在到达该状态后,进一步追加地继续柳叶刀组件的插入(即,进一步追加地使推杆后退),而将处
于关闭状态的翼部116打开。像这样将翼部116打开的部分是设于发射 器内的翼部扩展构件342。将像这样翼部116打开的状态与图11及图 12相同地示意性地表示于图16及图17中。
而且,优选设计成,在翼部116打开时,推杆不会进一步后退。例 如,从图17中可理解,只要如下设计即可,即在推杆的后端部设置 的碰撞构件365抵靠于套在包围推杆的后端部的筒体360上的穿刺深度 调节旋纽(或调节器)366的后方内壁而无法进一步后退。
该状态下,当去除施加在柳叶刀组件上的力时,即,当解除追加的 插入所需的力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发射弹簧Sl略微伸长而推杆向前方 略微移动,其结果,推杆的突起部324抵靠于触发器杠杆的后端330, 从而被卡止。此时,才成为"可发射状态",结束柳叶刀组件向发射器 中的装填。即,该状态下,当解除这种卡止状态时,利用发射弹簧Sl 的作用,推杆能够一口气地向前方移动。该状态是能够发射柳叶刀的状 态,将该状态与图11及图12相同地示意性地表示于图18及图19中。
如果将图19与图17比较,则在推杆的后端部设置的碰撞构件365 在图17中是抵靠于旋纽366的后方内壁,而在图19中是向前方略微移 动,推杆的突起部324也同样地向前方移动。另外,在"可发射状态" 下,从图18可知,优选设计成为柳叶刀罩的嵌合部217从壳体114的 前端开口部106中飞出,从而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分离地位于前方。在 嵌合部217如图3所示具有变窄形态部219的情况下,优选为其至少一 部分飞出,在不存在这种变窄形态部的情况下,优选为嵌合部217的实 质上整体飞出(即,不再是嵌入的状态)。
柳叶刀外壳102处于利用其突起112及发射器300的突出部304嵌 入到发射器而被安装的状态(从而柳叶刀外壳及发射器处于相互被固定 的状态),因此利用推杆向前方的略微的移动,将由推杆把持的柳叶刀 向前方略微移动。优选为嵌合部因该移动而如上所述地飞出。
无论在哪一个方式中,都优选为在到达可发射状态时,柳叶刀罩的 嵌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壳体的前端开口部更靠前方,其结果,防止 柳叶刀罩相对柳叶刀身旋转的嵌合部的功能实质上消失,从而能够旋转。优选为在像这样突起部324通过位于柳叶刀杠杆的后端的肩部330 被卡止的状态下,推杆310的前端部314的空隙318不会扩大,即,腿 部320及322不会向外侧展开地变形。为了防止这种展开,优选为在如 图19所示突起部324抵靠于触发器杠杆的后端330的状态下,推杆的 前端部314位于在罩壳内设置的前方隔板344的开口部345内,规定该 开口部345的壁将推杆310的前端部314的周围正好包围,而4吏得前端 部314不会沿上下方向展开。而且,由于如图12所示,在推杆的前端 部314把持柳叶刀身202之前的状态下,前端部314位于比前方隔板344 更靠前方,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展开(从而可进行把持)。
而且,图示的方式中,平板状部301从位于触发器杠杆的后端的肩 部330的端面的上缘向后方细长地延伸。对该平板状部301而言,在支 承它的突起303与轴326之间作用向内的力,另外,在比轴326更靠前 方处作用向外的力。其结果,如上所述,在触发器杠杆的后端始终作用 向内的力,能够达到"触发器杠杆能够将推杆卡止的状态"及"可发射 状态"。另外,如后所述,在为了发射柳叶刀而将按钮350向内压入的 情况下,平板状部301作用力而发挥如下作用,即,推压罩壳内的突起 303而弹性地变形,利用该变形将按钮推回。
而且,上述的说明涉及在达到"触发器杠杆能够卡止推杆的状态" 后翼部116打开的方式,然而在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如下设计,即 从变成"触发器杠杆能够卡止推杆的状态,,以前开始打开翼部116,在 达到"触发器杠杆能够卡止推杆的状态"后,翼部打开完毕。
在其他的方式中,也优选为在达到"触发器杠杆能够卡止推杆的状 态"后,推杆进一步略微后退的状态下将柳叶刀组件安装于发射器上, 其结果,在"可发射状态"中,柳叶刀罩的嵌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 的前端开口部中飞出。
另外,在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设计成从变成"触发器杠杆能够 卡止推杆的状态"以前开始将翼部116打开,与达到"触发器杠杆能够 卡止推杆的状态"的时刻实质上同时地翼部打开完毕。这样的各种方式 例如能够通过将发射器内的翼部扩展构件342的位置沿着穿刺方向向前 或向后移动来实施。在其他的方式中,也能够通过改变翼部的长度来实 施。即,该方式中,在将柳叶刀组件向发射器中装填之际,当将柳叶刀 组件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插入时,柳叶刀的后端部抵靠于推杆的前端 部,其后,当进一步继续插入时,柳叶刀的后端部由推杆前端部把持, 其后,因推杆后退而将发射弹簧压缩,推杆的突起使得以向内(即,向 推杆侧)作用力的方式构成的触发器杠杆的后端(或触发器杠杆的后部 的肩部)向外移动,其后,在越过其后端(或肩部)而进一步后退的瞬 间,触发器杠杆的后端向内返回(推杆不会进一步后退),其结果,在 弹簧仍为压缩状态下突起部(例如凸缘形态)卡止或抵靠在触发器杠杆 的后端(或肩部)(推杆在该状态之后,不会进一步后退,优选为无法 进一步后退),与之实质上同时,翼部的扩展结束。
该情况下,由于在触发器杠杆的后端向内返回时,变成"触发器杠 杆能够卡止推杆的状态,,,与之同时地翼部向外展开完毕,因此不需要 柳叶刀的后端的进一步的后退。从而,该方式中,与触发器杠杆的后端 向内返回时同时地变成"可发射状态"。
在其他的方式中,优选为在达到"可发射状态,,即"触发器杠杆能 够卡止推杆的状态"时,柳叶刀罩的嵌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的前端 开口部中飞出。
无论在哪一个方式中,在变成可发射状态时,柳叶刀组件的翼部成
为展开了的状态。其结果,翼部116的内侧的抵靠部122不会阻碍柳叶 刀身的突出部212向前方的移动。即,柳叶刀身被解除针对向前方的移 动的限制,处于自由的状态。在达到如上所述的"可发射状态,,后,当 通过将触发器杠杆的后端(或肩部)向外移动而解除"可发射状态"即 卡止或抵靠状态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发射弹簧Sl会一口气地伸长。利 用该伸长,穿刺构件的前端部露出,并且将如上所述地成为自由的状态 的柳叶刀身发射而穿刺规定部位。相反,在达到可发射状态之前,柳叶 刀组件的翼部的扩展尚未结束,因此翼部116的内侧的抵靠部122会阻 碍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向前方的移动。
在图18及图19中所示的、柳叶刀组件100向发射器300中的装填 结束状态下,特别应当关注的是,柳叶刀外壳102的两侧的翼部116变 成向外展开的状态。翼部像这样向外侧展开是因为在发射器的内部设有 翼部扩展构件340。翼部扩展构件在翼部的后端部被嵌入到柳叶刀外壳 的壳体的状态下,将翼部展开(或打开)而将所嵌入的翼部向原来的形状复原,其结果,翼部从壳体沿斜后方向外地延伸。翼部扩展构件只要 能够像这样将翼部展开,则无论是何种适当的形态都可以。在一个形态 中,翼部扩展构件是规定出相对于在柳叶刀组件的装填之际后退的翼部 的后端部斜向延伸的线状,优选为面状的坡的构件。
在一个具体的方式中,翼部扩展构件是相互分离并具有前端细的形 状(随着朝向前方宽度变窄的形状),位于发射器的内部的一对楔状构
件,优选为规定如下坡面的一对楔状构件,即作为前端的前端部能够 进入到向柳叶刀外壳的侧方嵌入的翼部的后端部的内侧,且朝向发射器 的前方向内倾斜。当将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向后方插入 时,柳叶刀外壳的各翼部的后端部的前端部登上楔状部的坡面的前端 部,其后,当继续插入时,翼部的后端部在坡面上滑动,其结果,保持 翼部沿着壳体嵌入的状态的力被解除,翼部向外展开,从而不会保持该 状态。也可以取代楔状构件,而以规定相同的坡面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平 板。
图示的方式中,翼部扩展构件340是具有如下作用的构件,即作 用于翼部116的至少后端部(优选仅为后端部),具体来说,对翼部的 这种后端部施加向外的力,由此将翼部展开。更具体来说,翼部扩展构 件可以是一对楔状构件340。该楔状构件340相互分离并具有前端细的 形状(即,前方尖),其结果,规定朝向发射器的前方倾斜的坡342。
当像这样设置楔状的翼部扩展构件时,由于能够仅通过将柳叶刀组 件向后方插入,而自动地将翼部展开,因此十分方便。而且,在翼部像 这样展开的状态下,柳叶刀组件的装填结束。从而,优选在翼部展开的 状态下,利用上述的"相互卡合或嵌合的2个元件",形成将柳叶刀组 件按照规定的方式嵌入到发射器的状态。
从图20所示的发射器半罩壳306的示意性立体图中可知,该楔状 构件340设于半罩壳308上。紧接在柳叶刀组件100向发射器300中的 装填结束之前,楔状构件340的前端部341进入到柳叶刀外壳102的关 闭的翼部116的后端部120的内侧。其后,当使柳叶刀组件进一步后退 时,翼部116的后端部登上楔状构件340的坡面342上面并滑动上升, 其结果,翼部116会向外展开。当像这样设置楔状的构件时,由于只要 将柳叶刀组件向后方插入而装填,就能够自动地展开翼部116,因此十 分方便。将翼部116像这样展开时的柳叶刀组件100的样子以示意性立体图 表示于图9中。而且,图9中,为了能够知道内部的柳叶刀的样子,以 将柳叶刀外壳102的近前侧的面切除的状态来表示。能够很容易地理解, 通过将翼部116向外侧展开,抵靠部122的位置与未展开时(例如图2 所示的状态)相比向外侧移动。其结果,抵靠部122已经无法起到作为 抵靠部的作用。从而,在将后述的柳叶刀罩除去的图21的状态下,在 柳叶刀想要向前方移动时,柳叶刀身204的突出部212不会碰到抵靠部 122的情况,不会妨碍柳叶刀向前方的移动。
通常来说,之后通过如下操作来实施规定部位的穿刺操作,即将 柳叶刀罩拧掉(破坏弱化部分)而露出穿刺构件的前端部,其后,将触
发器杠杆触发而使发射弹簧伸长,使推杆一口气地向前方移动,向前方 发射露出前端部的柳叶刀身。此时,柳叶刀身的突出部穿过翼部的一对 抵靠部122之间而进一步向前方移动。穿刺后,柳叶刀身立即向后方移 动,柳叶刀身的突出部在比翼部的抵靠部更靠后方的部位静止,并结束 穿刺操作。对这些过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如上所述地结束柳叶刀组件100向发射器300中的装填后,将柳 叶刀罩206除去。在"可发射状态"下,优选为嵌合部217的至少一部 分如上所述地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中向前方移出,通过(如图19中箭 头所示)对柳叶刀身204与柳叶刀罩206绕着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相对 地向相反方向施加力,除此以外,或者取而代之地将它们沿着穿刺构件 的延伸方向相对地远离地拉伸,从而将弱化部分破坏,其后,当将柳叶 刀罩206远离柳叶刀身204时,与图12相同地如图21所示,在柳叶刀 外壳内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从柳叶刀身204中露出。像这样,柳叶刀 罩起到作为将穿刺构件的前端部预先包覆的罩的作用。而且,在柳叶刀 不具有弱化部分的情况下,例如当然也可以通过将柳叶刀罩相对于发射 器向前方拉伸(或者通过在拧转的同时拉伸),能够使穿刺构件的前端 部露出。
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柳叶刀的弱化部分的破坏能够通过将柳叶刀 罩与柳叶刀身绕着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相对地向相反方向旋转(所谓的 拧转)来实施。即,以能够实现它的如上所述的破坏的程度来设置弱化 部分208。例如,以使得它的如上所述的破坏变为可能的方式,适当地 选择构成它的材料树脂的种类及/或弱化部分的厚度。在像这样将弱化部分破坏后,当将柳叶刀罩远离柳叶刀身时,穿刺构件的前端部从柳叶 刀身中露出。
而且,在如上所述地拧转之际,为了实质上确保在穿刺构件的延伸 方向的周围的旋转,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柳叶刀身的前端部的端面、 及与之相对置的柳叶刀罩的后端部的端面之中的一方的端面具有突起 部,该突起部的最顶部规定相对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假想 平面,另一方的端面规定相对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
图示的方式(例如参照图3)中,柳叶刀罩的后端面具备具有最顶部207 的突起部209,与之相对置的柳叶刀身的端面规定平面。
这里,所谓"假想平面"并非实际上存在的平面,而是指与突起的 最顶部相切而登上其上的(或包含它的)单一的假想的平面。在数学上 通过指定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能够规定出包含它们的1个平面。 从而,本发明的柳叶刀中,由至少3个突起部的最顶部规定的假想平面 相对穿刺元件的延伸方向垂直。
而且,在柳叶刀外壳102内,为了使得对柳叶刀罩和柳叶刀身绕着 延伸方向朝向相对相反方向施加力而拧掉柳叶刀罩206变得更容易,优 选为柳叶刀身204釆用无法在柳叶刀外壳内旋转的截面形状,柳叶刀罩 206的位于柳叶刀外壳内的后方部分采用能够在柳叶刀外壳内旋转的截 面形状。例如,在收容柳叶刀身的前方部分及柳叶刀罩的后方部分的柳 叶刀外壳的截面为矩形截面的情况下,只要将柳叶刀身的前方截面制成 无法在该截面中旋转的矩形,且将柳叶刀罩的后方部分制成圆形截面即 可。
更具体来说,以与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考虑,使得柳叶 刀身及柳叶刀外壳具有如下的形态,即在将柳叶刀身在穿刺构件的延 伸方向的周围旋转时所形成的柳叶刀身的轮廓的轨迹的最外周的内侧, 存在规定柳叶刀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
该情况下,优选为柳叶刀外壳不釆用以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为轴的 轴对称的形态。换言之,采用柳叶刀身的至少一部分在柳叶刀外壳内无 法绕着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旋转的形状。例如设计成将柳叶刀身的一 部分,优选为将靠近柳叶刀罩的部分,也就是柳叶刀身的前部分的截面 (与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设为长圆形(或矩形),使柳叶刀外壳的一部分具有与该截面外切或隔着若干间隙将该截面包围的形 状(例如将该长圃形(或矩形)包围的其他的矩形、位于该长圆形(或 矩形)的外侧的其他的长圆形)的截面(与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 截面)。
与之对照地,优选为按照使柳叶刀罩的一部分,最好是靠近柳叶刀 身的部分,也就是柳叶刀罩的后部分成为能够在柳叶刀外壳内绕着穿刺 构件的延伸方向旋转的形状的方式来设计它们。具体来说,使得柳叶刀
外壳的一部分具有如下的形态,即在将柳叶刀罩在穿刺构件的延伸方 向的周围旋转时所形成的柳叶刀罩的该一部分的轮廓的轨迹的最外周 的外侧存在规定柳叶刀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内侧壁面。该情况下,优选为 将柳叶刀罩的该一部分设为以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为轴的轴对称的形
态(例如圆柱状形态)或方柱状形态,使得柳叶刀罩的该一部分能够在 柳叶刀外壳内的空间中旋转。更具体来说,将柳叶刀罩的该一部分设为 圆柱状或多角柱状形态,柳叶刀外壳的该一部分设为这种圆柱状或多角 柱状态形态能够在内侧旋转的形态(例如将圆柱状或多角柱状形态包围 的圆筒或其他的筒状形态)。
壳体内的空间优选为与穿刺构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没有 很大变化,更优选为实质上不变化。例如,将柳叶刀外壳内的空间的截 面形状设为矩形形状。该情况下,例如将柳叶刀身的截面设为无法在该 矩形形状的内侧旋转的其他的形状(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等矩形形状、 椭圆形状等),将柳叶刀罩的后部分的截面设为能够在该矩形形状内旋 转的圆形截面。
具有这种柳叶刀身及柳叶刀罩以及其间的弱化部分的柳叶刀优选 为,利用如上所述地使用树脂材料以将穿刺构件插入的状态成形的方法 (所谓的插入成形法)来制造。该方法在如下方面是有利的,即能够 容易地且大量地制造柳叶刀身及柳叶刀罩通过弱化部分一体地结合、且 穿刺构件横穿它们而延伸的柳叶刀。弱化部分优选为通过将覆盖穿刺构 件的树脂层中的构成弱化部分的部分的厚度减薄,例如通过形成凹口来 形成。在其他的优选的方式中,能够通过在形成将穿刺构件的整体实质 上覆盖的树脂层后,在(在柳叶刀身与柳叶刀罩之间)树脂层中形成未 到达穿刺构件的刻痕来形成弱化部分。对于不具有弱化部分的柳叶刀, 也优选为同样利用镶嵌成形法来制造。如上所述,通过在触发器杠杆的肩部330上卡止推杆的突起部324, 而以将发射弹簧压缩了的状态进行保持。从而,在图21所示的状态下, 将应当穿刺的部位,例如指尖贴靠于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其后, 解除触发器杠杆328,具体来说是解除其肩部330的卡止状态,由此被 压缩的发射弹簧S1就会瞬间地伸长,其结果,推杆310向前方移动, 由此使露出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的柳叶刀身204瞬间地向前方移动, 从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中飞出,并穿刺贴靠于其的规定部位。
而且,卡止状态的解除能够通过将在触发器杠杆的前端部设置的推 压按钮350向内按入来实施。优选为该触发器杠杆能够绕着旋转轴326 旋转,设有从后端的外缘延伸的平板状部301,在没有特别地作用外力 的情况下,利用该平板状部从触发器杠杆的推压按钮及轴对前方部分作 用向外的力,相反则从触发器杠杆的轴对后方部分作用向内的力。将像 这样按入推压按钮350的状态与图12相同地示意性地表示于图22中。
在图22所示的状态下,触发器杠杆的后端330向上移动,其结果, 推杆的后端330与推杆的突起部324之间的卡止关系被解除。从而,以 压缩的状态被保持的发射弹簧S1能够一口气地伸长,能够将推杆310, 进而将露出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的柳叶刀身204急速地向前方移动。
将像这样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从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中飞 出的瞬间的样子与图ll及图12相同地示意性地表示于图23及图24中。 从图9及图24中可知,由于利用楔状构件340将翼部116保持于向外 侧展开的状态,因此柳叶刀身204的突出部212在抵靠部122的内侧不 会被其阻止而进一步向前方移动。
而且,在推杆310的突起部324与在罩壳的内侧设置的前方隔板344 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S2。当比较图22与图24时可知,该弹簧S2会因 为了发射柳叶刀将推杆310向前方移动而被压缩。其结果,在穿刺构件 210的前端部从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中突出而结束穿刺的瞬间, 或者在其略前或略后,成为被充分地压缩的状态,其后,朝向原来的形 状伸长。这样,在穿刺结束后,柳叶刀身204后退。
将从图23及图24的状态起柳叶刀身204像这样后退了的状态与图 11及图12相同地示意性地表示于图24及图26中。图25的状态下,推 杆的突起部324因复位弹簧S2的伸长而后退,越过在触发器杠杆的内缘设置的小的突起346而嵌入于其后形成的凹部348的状态。通过像这 样设置突起346及凹部348,緩解后退的推杆的气势,并且即使产生了 复位弹簧S2在伸长后收缩这样的振动,也不会有推杆的突起部324越 过触发器杠杆的突起346而向前方移动的情况,其结果,减少可产生第 二次的穿刺的可能性。
而且,位于凹部的前方的突起346如下构成,即在如上所述地推 杆的突起部324嵌入到位于触发器杠杆的内缘(图示的方式中,与推压 按钮350所存在的一侧相反一侧的缘)的凹部348而卡合的状态下,即 使对推杆310作用向前的力,也不会解除该卡合状态。具体来说,规定 突起346的后侧面347 (参照图22),在相对穿刺方向垂直的或接近垂 直的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规定突起346的前侧面349 (参照图23) 规定在相对穿刺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坡面。而且,如图23所示, 当为了发射柳叶刀,将触发器按钮350如箭头所示地按入时,触发器杠 杆即绕着轴326旋转,突起346如箭头所示地向上方移动。
其结果,突起346不位于推杆的突起部324向前方移动的导轨上, 不会阻碍推杆向前方的移动。其后,当解除对触发器按钮350施加的力 时,触发器杠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在使用这种触发器杠杆的情况下,在如后所述地将柳叶刀组件从发 射器中排出时,由推出器对柳叶刀外壳102施加向前的力,即使在该力 最终也作用于推杆上的情况下,也会维持推杆的突起部324与触发器杠 杆的突起346之间的卡合关系,或者维持推杆的突起部324嵌入到触发 器杠杆的凹部348的关系。为了使这种关系更为可靠,如图13所示,
垂直的角度延伸,另外,后侧面327倾斜地延伸而形成坡。
也可以如下构成,即通过将这种规定推杆的突起部324的垂直的 前侧面及倾斜的后侧面、与如上所述的规定位于触发器杠杆的内侧的突 起346的倾斜的前侧面及垂直的后侧面进行组合,而使推杆的突起部 324能够越过触发器杠杆的突起部324很容易地向后方移动,然而一旦 越过,推杆的突起部324就无法越过触发器杠杆的突起346而很容易地 向前方移动。实际上,为了越过,需要将突起部及突起的至少一方在实 质上变形或破坏。
35从而,本发明的发射器的一个方式中如下构成,即触发器杠杆在 其内侧,在比其后端(或肩部)更靠前方具有凸部或凹部,推杆的突起 在装填柳叶刀组件之前,另外,在发射柳叶刀之后,抵靠于触发器杠杆 的凸部的后侧,或者嵌入于凹部。在其他的方式中,可以如图所示地触 发器杠杆相邻地具有凸部及凹部双方,该情况下,推杆的突起在抵靠于 凸部的同时嵌入于凹部。而且,在推杆像这样嵌入的状态下,需要构成 为,即使在推杆上作用将推杆向前方移动的力,也无法克服该力而移动 推杆,然而在作用将推杆向后方移动的力的情况下(例如装填柳叶刀组 件的情况),不会阻碍它。为此,优选为如图所示,规定凸部的前侧面 及规定凹部的后侧面都规定从触发器杠杆向斜后方延伸的坡。
图25及图26所示的状态是穿刺操作结束的状态,其后,将使用完 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中排出,其后需要适当地处置。在将使用完的柳 叶刀组件排出之际,在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位于比翼部116的抵靠部 122更靠后方的状态下,对向外展开的翼部116施加向内的力,由此将 翼部关闭而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这样将壳体的突出部212限制在翼部 的抵靠部122与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之间。从而,该状态下,柳叶刀 身的突出部212可以再次仅在抵靠部122与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之间 移动。通过将壳体及柳叶刀身预先设计成,在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抵 靠于翼部的抵靠部122的状态下,露出前端部的穿刺构件210位于距离 壳体的前端开口部106足够靠后方的部位,由此在将翼部关闭的穿刺后 的柳叶刀组件中,实质上不会有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与穿刺构件的前端 部的无意的接触,从而能够安全地处置穿刺后的柳叶刀组件。
如上所述的翼部的抵靠部,在一个优选的方式中,是在翼部的前端 部与后端部之间设置的突出部(例如突起)的形态。该方式中,当将柳 叶刀插入到柳叶刀外壳,并将柳叶刀身相对柳叶刀外壳向后方移动而将 柳叶刀身的突出部向抵靠部的后方移动后,形成翼部沿着壳体的侧方配 置的状态时,翼部的抵靠部的后侧能够抵靠于柳叶刀身的突出部的前 侧,从而能够限制向前方的移动。
如上所述的翼部的抵靠部,在另一个优选的方式中,如图所示,是 在翼部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设置的阶梯状部(或肩状部),更具体来 说,规定翼部的内壁规定阶梯差部h (参照图4)。该方式中,当将柳叶 刀插入到柳叶刀外壳,并将柳叶刀身相对柳叶刀外壳向后方移动而将柳叶刀身的突出部向抵靠部的后方移动后,形成翼部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的状态时,翼部的抵靠部的后侧即为规定阶梯的高度的面,该面能够抵靠于柳叶刀身的突出部的前侧,从而能够限制向前方的移动。
使用完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中的排出依照以下步骤实施最先,
在图25及图26所示的状态下,将柳叶刀外壳102相对柳叶刀身204向
前方移动,并将止动件213从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向外移出。然后,
将所把持的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从推杆310中松开。其后,将由柳叶
刀身及柳叶刀外壳构成的柳叶刀组件以将翼部关闭的状态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中排出。
而且,止动件213是为了防止将使用完的柳叶刀组件错误地再使用而设于柳叶刀身上的。从有关止动件的先前的说明可以理解,在穿刺操作结束,并将翼部关闭之际,将柳叶刀外壳相对柳叶刀身向前方移动,一旦柳叶刀身的止动件从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中向外移出,则无法再次进入到柳叶刀壳体内。
优选为,按照如上所述的将翼部关闭的向内力在将穿刺结束后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中排出时会自动地施加的方式来设计它们,其结果,在被排出的柳叶刀组件中,实质上消除了有关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的危险性。优选为如后所述,按照在翼部通过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时,规定前端开口部的壁将翼部关闭的方式来施加力。例如,通过使前端开口部的轮廓,特别是排出时翼部最接近的、这种轮廓的部分区域(相对置的2个部位)之间的距离与一对翼部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同,或者略大,由此在通过前端开口部时,开口部对翼部施加向内的力,其结果能够将翼部关闭。
对于发射器,在一个方式中,优选为还具有能够对所插入的柳叶刀外壳施加向前的力的推出器。通过将这种推出器向前方移动,能够对(例如处于在柳叶刀外壳的前端部的外侧的后方配置的凸部112越过在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后方的内侧配置的凸部304而嵌入的状态的)柳叶刀外壳102的后端部施加力。
图27~图34依次示意性地表示将穿刺完毕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中排出的过程。图27及图28与图ll及图12相同,示意性地表示推出器312将柳叶刀外壳102开始推出的状态。将该推出器示意性地以立体图表示于图35中。推出器312具有基座平板351及推进件352,且配置于发射器罩壳309的下侧。通过从发射器的外部将设于基座平板351的下侧的操作按钮354沿箭头的方向滑动,而能够使基座平板351在发射器300的内部向前方移动。例如,也可以在发射器罩壳的内侧设置引导槽355 (参照图20),且在基座平板的外侧设置能够在槽内移动的导轨。在其他的方式中,如图所示,基座平板351的侧方的缘部353作为导轨发挥作用,且它能够嵌在槽355内滑动。
推出件352如下构成,即在柳叶刀组件100向发射器300中的装填结束的时刻,前端部356抵靠或者大致抵靠于柳叶刀外壳102的后端部108。这种前端部356作为作用部,对柳叶刀外壳的后端部施加向前的力而推压。图18中图示如此构成的推出器。在其他的方式中,在柳叶刀组件100向发射器300中的装填结束的时刻,前端部356可以与柳叶刀外壳102的后端部108分离。而且如下所示地构成,即推出件352能够将柳叶刀外壳102的壳体114的后端部108,优选为将相对置的侧面,更优选为仅将不存在翼部的侧面的后端面向前方推压。
在穿刺后,柳叶刀身处于由推杆把持的状态的情况下,当如上所述地对柳叶刀外壳的后端部作用力时,越过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凸部304而嵌入的、在柳叶刀外壳的前端部的外侧的后方配置的凸部112越过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凸部304,由此柳叶刀外壳102相对推杆310,进而相对由推杆把持着的柳叶刀身204向前方移动。
即,在穿刺结束,而成为图25及图26所示的状态后,将推出器的按钮354向前方滑动,从而将柳叶刀外壳102的后端部108利用推出件356向前方推压。当向前方推压的力超过柳叶刀外壳的突出部112能够越过发射器300的前端开口部302的内侧的突起304的力的阈值时,柳叶刀外壳102向前方移动。
如上所述,推杆向前方的移动,通过触发器杠杆的突起346及凹部348被阻止。从而,由推出器施加的力最先被利用于柳叶刀外壳102向前方的移动中。此时,翼部116远离翼部扩展构件340,另外,柳叶刀外壳通过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因此随着翼部的前端部118及其后续部分通过出口开口部106,翼部116依次逐渐嵌入到柳叶刀外壳的侧方。
其后,当将推出器进一步向前方滑动时,柳叶刀身的止动件213(具体来说是其根部部分)抵靠于规定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的壁的内侧。此后,当进一步施加力时,由于止动件213的形状及其弹性,规定壳体的后端开口部107的壁越过止动件213。即,止动件213从后端开口部107中向外部飞出。
将像这样止动件213向外飞出的状态与图11及图12相同地表示于图29及图30中。如图30所示,止动件213与规定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的壁217的右侧相邻地存在。
不作用于翼部116的后端部120的状态,其后,柳叶刀身的止动件213从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中向外移出,进而,在柳叶刀外壳102通过发射器前端开口部而逐渐移出时,翼部116利用该前端开口部302的轮廓,从其前方部分开始依次自动地嵌入到柳叶刀外壳的侧方。
为了像这样嵌入,规定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壁的轮廓当中,至少
柳叶刀外壳的翼部径直通过内侧的壁部分的轮廓需要与翼部向壳体的侧方嵌入的状态的柳叶刀外壳的侧面的轮廓对应。即,是与通过的各翼部相对置的发射器的壁部分,与移出的柳叶刀外壳的翼部接触而作用向内的力的形状。从而,这种壁部分是与翼关闭的状态的柳叶刀外壳的侧面互补的。当然,相对置的壁部分之间的距离与翼关闭的状态的柳叶刀外壳的相对置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等。
其结果,向外展开的翼部不会受翼部扩展构件的阻碍,利用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对翼部作用向内的力从而嵌入到壳体的侧方,其后,插入到发射器的柳叶刀组件被推出器以将翼部嵌入到侧方的状态从发射器中排出。
其后,当使推出器进一步向前方滑动时,规定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的壁117抵靠于位于止动件213的前方的突出部212。该突出部与止动件213相比更硬,且不具有如止动件212那样的柔软性。从而,规定后端开口部107的壁无法越过突出部212,即,突出部212与止动件213不同,无法向柳叶刀外壳的外部移出。将像这样柳叶刀身的突出部212抵靠于规定后端开口部107的壁217的状态也表示于图29及图30中。图示的方式中,由于止动件213与突出部212之间的距离小,因此实质上会同时发生止动件213向外的飞出、以及与规定突出部212的后端开口部的壁217的抵靠。
而且,从图30中可以理解,在处于推杆的突出部324与位于触发器杠杆的下侧的凸部346及/或凹部348卡合(或抵靠)及/或嵌入的状态时,前方隔板344位于推杆的腿部320及322的后端部(图示的方式)或腿部的后方,其结果,前方隔板344不会阻碍腿部的前端部弹性地展开。而且,在存在凸部及凹部双方的情况下,它们优选如图所示地相邻。
这种状态下,当为了将推出器进一步向前方滑动而施加力时,推杆因上述的嵌入而无法向前方移动,然而对由推杆310的腿部320及322保持的、也就是所夹钳的柳叶刀身的突起218传递向前的力,其结果,柳叶刀身的突起218的向前向内倾斜的前侧面231因其形状而将腿部推压展开。当这种向前的力超过某个阈值时,腿部弹性地向外展开,由此将把持着的突起218及柳叶刀身204的后端部202释放。将像这样推杆将位于柳叶刀身的后端部202的突起218刚好释放时的样子与图11及图12相同地表示于图31及图32中。
其后,当将推出器进一步向前方滑动时,包括与推杆分离的柳叶刀身的柳叶刀外壳,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向外被排出。将像这样排出时的样子与图ll及图12相同地表示于图33及图34中。如上所述,在柳叶刀外壳通过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之际翼部嵌入到柳叶刀外壳的侧方,然而实质上仅翼部的后端部嵌入到柳叶刀外壳的侧方,其结果,在翼部的整体嵌入的情况下(例如在如图所示后端部具有三角翼状部的情况下),在柳叶刀外壳的后端部通过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之际,这种后端部嵌入到侧方。而且,优选为在推出器与柳叶刀罩壳之间,如图所示地设置复位弹簧357,当在图34的状态之后,从按钮354上松开手指时,推出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柳叶刀外壳102像这样向前方移动时,翼部116的后端部120离开楔状构件340,翼部116弹性变形而位于柳叶刀外壳的侧方。即,成为表示图34的柳叶刀组件IOO,的图36所示的状态或图2所示的状态(其中,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露出)。可以容易理解,在该状态下,设于翼部116的内侧的抵靠部122再次起到作为抵靠部的作用。即,图36所示的方式中,柳叶刀身204的突出构件230在柳叶刀外壳内无法越过抵靠部122向前方移动,另外,突出构件232抵靠于规定壳体114的后 端开口部107的壁117,无法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图2所示的方式中, 柳叶刀身204的突出部212在柳叶刀外壳内无法越过抵靠部122向前方 移动,另外,抵靠于规定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的壁,无法进一步 向后方移动。
从而,由于露出穿刺构件210的前端部的状态的柳叶刀身204向前 方的移动被抵靠部122阻止,因此穿刺构件的前端部只能向前方前进到 距离壳体114的前端开口部106足够靠内侧的位置。当然,柳叶刀身204 的突出部212或突出构件232也无法从壳体114的后端开口部107向后 方移出。这样,当柳叶刀外壳102向前方移动而将翼部116嵌入到柳叶 刀外壳中时,以穿刺构件的突出的前端部存在于距离前端开口部106足 够靠后方的位置的状态,将柳叶刀身保持于柳叶刀外壳102内。
从图36可以容易理解,能够设计成通过适当地选择柳叶刀外壳 及柳叶刀身的尺寸,即使在柳叶刀外壳102中柳叶刀身204移动到最前 方的情况下,穿刺构件210的最前端部也充分远离壳体114的前端开口 部106。从而,在处理图36所示的状态的柳叶刀外壳102之际,与露出 的穿刺构件的前端部有关的危险性大幅度减少。
而且,优选为,柳叶刀外壳及柳叶刀身具有在穿刺之际使柳叶刀身 204在柳叶刀外壳102的内部的移动顺畅的机构。该机构例如可以是上 述的柳叶刀身的突出构件215,柳叶刀外壳102的侧面的内侧以夹持该 突出部的方式具有一对导轨140,该导轨规定槽135。通过将这种突出 部与导轨組合,能够构成使柳叶刀身204在柳叶刀外壳102的内部的移 动顺畅的引导机构。
上述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发射器,除了穿刺构件、弹簧以外, 优选为由树脂形成,特别优选为由树脂的成形品构成,除了制造上的容 易性以外,树脂的弹性还适用于翼部的功能、止动件的功能、推杆的腿 部的功能、柳叶刀组件向发射器中的装填之际的嵌入(例如柳叶刀外壳 的突出部12与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302的凸部304之间的关系)等。
发射器优选为具有能够调节穿刺深度的功能。从而,本发明的发射 器在发射器罩壳的后方隔板的后侧,与之相邻地具有穿刺深度调节用筒 体,推杆在筒体内延伸而收尾,筒体能够在推杆的周围旋转,
筒体具有固定于其前端的内侧、且可在推杆的周围旋转的环状构 件,环构件的穿刺方向的长度沿着其圆周方向变化,优选为连续地或阶 梯状地变化,
推杆的后端具有在环状构件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处与其后方端面 碰撞的碰撞构件,
在穿刺之际推杆向前方移动时,推杆的后端的碰撞构件与筒体内的 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一部分碰撞,从而无法进一步向前方移动,
通过旋转筒体而将环状构件在推杆的周围旋转,能够将推杆的后端 部的碰撞构件所碰撞的对象、即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该一部分变为另 外的一部分,由此,推杆的后端与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该一部分碰撞 时的穿刺方向上的推杆的最后端的位置会改变。
像这样在穿刺方向上的推杆的最后端的位置改变的情况下,位于比 后方隔板更靠后方的推杆的长度会改变。由于推杆自身的长度是一定 的,因此推杆的最后端的位置改变会使位于比后方隔板更靠前方的推杆 的长度,进而使从后方隔板到从推杆所把持的柳叶刀身中突出的穿刺构 件的前端为止的长度会改变。另一方面,由于后方隔板与壳体的前端开 口部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因此会改变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中飞出的穿 刺构件的前端部的长度,进而改变穿刺深度。
而且,为了能够从发射器的外部容易地旋转筒体,优选为具有能够 嵌入到筒体的周围的罩状的旋纽,通过旋转该旋纽,能够选择碰撞构件 所碰撞的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该一部分。
如果参照表示上述的发射器的附图,例如参照图34,则本发明的发 射器的一个方式中,在发射器罩壳的后方隔板358的后侧,与之相邻地 具有穿刺深度调节用筒体360。在该筒体360的前端的内部,配置具有 开口部363的穿刺深度调节环构件361(优选为将它们一体地结合),推 杆的后端部362贯穿开口部363地延伸,在推杆的后端安装有碰撞构件 365。这样,环状构件361能够在这种推杆310的周围进行旋转。具体 来说,通过旋转嵌入到筒体360的后方的作为旋钮366的罩状旋纽,筒 体360及环状构件361在推杆的周围进行旋转。图37中,省略推杆(仅在延伸方向以虚线表示)并示意性地以立 体图表示位于推杆的周围的环状构件361及配置于推杆的后端的碰撞构 件365。环状构件361的穿刺方向的长度(a)沿着其圆周方向连续地或 阶梯状地变化。图示的方式中,穿刺方向的长度阶梯状地例如变化为al、 a2及a3。碰撞构件365在上下具有碰撞部位367、 367,,当柳叶刀被发 射而推杆向前方移动时,碰撞构件365如箭头所示,沿穿刺方向移动而 与环状构件361碰撞。
例如在图37所示的方式中,当推杆向前方移动时,碰撞部位367 与穿刺方向的长度为al的阶梯371碰撞,碰撞部位367,与穿刺方向的 长度为al的阶梯371,碰撞。即,碰撞构件的碰撞部位与构成环状构件 的后方端面的一部分的阶梯之一碰撞。该状态下,当如图所示的箭头那 样将旋钮366 (从附图的左侧看)向右略微旋转时,上侧的碰撞部位367 向近前侧移动,下侧的;5並撞部位367,向对面侧移动。
其结果,碰撞部位367碰撞穿刺方向的长度为a2的阶梯373,碰撞 部位367,碰撞穿刺方向的长度为a2的阶梯373,。可以容易地理解,因 碰撞部位所碰撞的环状构件的穿刺方向的长度不同,例如,因在阶梯371 和阶梯373中穿刺方向的长度不同,推杆能够向前方移动的距离会改变, 即,穿刺深度会改变。通过像这样使碰撞部位碰撞于穿刺方向的长度不 同的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另外一部分,能够调节穿刺深度。
而且,由于在碰撞构件365及环状构件361的至少一方由富有弹性 的材料,例如由硅酮、聚氨酯等形成而具有碰撞緩冲特性的情况下,緩 解它们碰撞时的冲击,其结果,緩解穿刺时使用者所感到的冲击,因此 优选。
例如从图26所示的穿刺后的发射器的状态可以容易地理解,在筒 体360与环状构件361被一体地结合的情况下,通过将筒体向后方拉, 环状构件向后方移动而抵靠于碰撞构件365,其后,当进一步将筒体向 后方拉时,推杆向后方移动,这样,推杆310的突起部324向后方移动, 从而能够形成可发射状态。
从而,在一旦穿刺后,该穿刺行为因某些理由而不够充分的情况下 (例如,在将指尖贴靠于柳叶刀外壳的前端之前就发射了柳叶刀的情况 下),只要是装填有柳叶刀组件的状态,即,在成为如图26所示复原的状态时,能够通过将筒体360 (从而旋纽366)向后拉,而再次形成可 发射状态。这样,能够尝试适当的穿刺。
从而,本发明的发射器优选为如下构成,即通过将筒体相对发射 器罩壳向后方拉,将推杆向后方移动,形成可发射状态。具体来说,在 穿刺结束状态的发射器中,通过将筒体向后方拉,将推杆向后方移动, 使其突起通过触发器杠杆的后端330。在通过后端的瞬间,触发器杠杆 向内侧移动,能够再次发射柳叶刀。
在为了如上所述地使筒体后退而向后拉拽筒体时,也会同时施加使 筒体略微旋转的力,其结果,筒体有可能绕着穿刺方向违背意愿地旋转, 而被设定为意料之外的不同的穿刺深度。为了防止这种违背意愿的穿刺 深度的变更,筒体优选在后方隔板的前方具有旋转限制部。优选为旋转 限制部贯穿后方隔板地从筒体向前方延伸,且具有位于后方隔板的前方 的第一筒部及位于其前方的第二筒部,推杆贯穿筒体旋转限制部而在筒 体内延伸,并且筒体可与筒体旋转限制部成为一体地沿着推杆的长度方 向移动,在后方隔板所具有的开口部内,第一筒部可旋转,而第二筒部 无法旋转。
这种旋转限制部可以通过将图38中以示意性立体图表示的旋转限 制构件380嵌入到从筒体向前方延伸的连接部382中来形成。旋转限制 构件380具有能够在后方隔板所规定的开口部的内侧旋转的第一筒部 384及位于其前方的第二筒部386。在一个方式中,第一筒部及第二筒 部如图所示是一体的。推杆贯穿这些筒部并在筒体内延伸。
例如,第二筒部具有正多边形的轮廓形状,开口部是与该正多边形 外切的、或者隔着一定的间隙包围该正多边形包围的正多边形,第一筒 部具有能够在作为开口部的正多边形的内侧旋转的截面形状(例如圆 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截面)。
图示的方式中,第二筒部386具有正十边形的轮廓形状(但是,角 部分被倒角。以388表示倒角部),后方隔板的开口部是与该正十边形 外切的、或者隔着一定的间隙包围该十边形的正十边形,第一筒部384 具有能够在作为开口部的正十边形的内侧旋转的圆形截面。
如果设置这种旋转限制部,则在为了进行发射器的再次装入而将筒体相对发射器向后方移动或拉拽的情况下,因第二筒部位于后方隔板的 开口部中,能够防止筒体的违背意愿的旋转。第一筒部的穿刺方向长度
L与后方隔板的厚度至少实质上相同,优选为实质上相同或比它略大。 第二筒部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
优选为,在如上所述地向后方拉筒体时,会压缩弹簧,利用解除拉 引力时压缩了的弹簧发生伸长的作用,使得筒体自动地返回到原来的位 置。具体来说,也可以在后方隔板的前方,在筒体旋转限制部的外侧周 围配置这种弹簧。更具体来说,例如也可以在第二筒部的前端设置凸缘 部并在与后方隔板之间配置复位弹簧S3。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构成上述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及柳 叶刀外壳、用于构成上述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与柳叶刀外壳 的成套用具、由上述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和上述的本发明的发射器构 成的穿刺设备、以及由上述的本发明的柳叶刀组件和上述的本发明的发 射器构成的穿刺设备的成套用具。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柳叶刀、柳叶刀外壳及由它们构成的柳叶刀组件以及发射 器能够提供更安全更简便的设备。
4权利要求
1. 一种柳叶刀组件,由柳叶刀及收容其一部分的柳叶刀外壳构成,其特征在于,柳叶刀具有柳叶刀身、柳叶刀罩及金属的穿刺构件,柳叶刀外壳具备具有前端开口部及后端开口部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的侧方的一对翼部,柳叶刀中,穿刺构件横穿柳叶刀身及柳叶刀罩地存在于它们之中,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由柳叶刀罩包围,柳叶刀身具有突出部及位于其后方的止动件,柳叶刀外壳的各翼部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以及位于其间的抵靠部,前端部与壳体一体地连接,后端部能够嵌入到壳体的侧方,在翼部的后端部未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情况下,后端部从壳体分离地位于外侧,其结果,翼部成为从壳体的侧方向斜后方突出的状态,在翼部的后端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情况下,翼部成为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的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軍与 柳叶刀身构成为通过弱化部分一体地结合,位于弱化部分的前方的柳叶 刀罩的后方部分、弱化部分及位于弱化部分的后方的柳叶刀身的前方部 分位于柳叶刀外壳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罩与 柳叶刀身构成为作为独立的构件来形成,柳叶刀罩的后方部分及柳叶刀 身的前方部分位于柳叶刀外壳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身的突出部由前后隔离的2种突出构件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罩具有向外突出的突起部(216),在突起部的后侧存在能够嵌入 到壳体的前端开口部的嵌合部(217)。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嵌合部的后 侧具有朝向后方变窄的形态的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翼部的抵靠部是阶梯状部的形态或突出部的形态。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翅的形态。 e
9.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 柳叶刀外壳的侧方具有收容翼部的凹部,翼部的后端部利用压配合或卡 扣配合嵌入到在柳叶刀外壳的侧方设置的空间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 于,翼部的后端部的形状是朝向后方逐渐向外展开的三角翼形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 于,位于翼部的前方的、形成壳体的壁部分比壳体的其他壁部分更薄。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 于,柳叶刀身的前端部的端面及与之相对置的柳叶刀罩的后端部的端面 之中的一方的端面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的最顶部规定相对穿刺元件的 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假想平面,另一方的端面规定相对穿刺元件的延 伸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 于,在将柳叶刀身从柳叶刀外壳的前端开口插入而在其内部向后方移动 的情况下,柳叶刀身的突出部抵靠于规定壳体的后端开口部的壁。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 于,柳叶刀外壳在其外侧具有越过在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内侧设置的 凸部而嵌入的凸部;或嵌入到在发射器的前端开口部的内侧设置的凹部 中的凸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柳叶刀外壳由利用树脂的注塑成形来形成,其结果,止动件部的前 端部与壳体一体地结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1 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其特征在 于,壳体具有能够嵌入到发射柳叶刀的发射器的推杆的前端部的后端 部,后端部在其外侧具有凸部或凹部,该凸部或凹部嵌入到在发射器的 推杆的前端部的内侧设置的互补的凹部或凸部。
17. —种发射器,装填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組 件,并发射露出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的柳叶刀身,其特征在于,发射器在其内部具有发射具有露出前端部的穿刺构件的柳叶刀身 的推杆、以及翼部扩展构件,将处于翼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的前 端开口部插入,而使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后退并抵靠于推杆的前端部,其 后,当使柳叶刀身进一步后退时,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嵌入到推杆的前端 部而被把持,其后,当使柳叶刀身进一步后退时,成为触发器杠杆能够 保持推杆的状态,其后,当使柳叶刀身进一步后退时,变为利用翼部扩 展构件将翼部向外展开的状态,其后,当解除使柳叶刀身后退的力时, 成为可发射状态,结束柳叶刀组件的装填。
18. —种发射器,装填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 件,并发射露出穿刺构件的前端部的柳叶刀身,其特征在于,发射器在其内部具有发射具有露出前端部的穿刺构件的柳叶刀身 的推杆、以及翼部扩展构件,将处于翼部嵌入到壳体的侧方的状态的柳叶刀组件,从发射器的前 端开口部插入,而使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后退并抵靠于推杆的前端部,其 后,当使柳叶刀身进一步后退时,柳叶刀身的后端部嵌入到推杆的前端 部而被把持,其后,当使柳叶刀身进一步后退时,成为触发器杠杆能够 保持推杆的状态,并且成为利用翼部扩展构件将翼部向外展开的状态, 该状态下,当解除使柳叶刀身后退的力时,成为可发射状态,结束柳叶 刀组件的装填。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翼部扩展 构件是形成坡的一对构件。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坡的一对构件是相互分离而具有前端尖的形状的一对楔状构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推出器,其能够对所装填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施加向前的 力。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推出器具有施加 向前的力的作用部,该作用部抵靠于所装填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 的后端部。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推出器的作用部 抵靠于与存在翼部的侧面相邻的柳叶刀外壳的侧面的后端部。
24. 根据权利要求17~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推 出器具有在其中间部分的周围设置的突起部与发射器罩壳内的后方隔板 之间配置于推杆的周围的发射弹簧,在柳叶刀身的后端部由推杆把持后,通过使推杆后退而压缩发射弹 簧,推杆的突起部越过朝向推杆侧作用力的方式构成的触发器杠杆的后端 而后退时,触发器杠杆的后端向推杆侧移动,成为触发器杠杆能够保持推 杆的状态。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可发射状态下, 柳叶刀罩的向外突出的突起部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分离地位于前方,由 此,位于柳叶刀罩的后方的嵌合部使其整体实质上位于全部壳体的前端 开口部的外侧。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可发射状态下, 柳叶刀罩的向外突出的突起部与壳体的前端开口部分离地位于前方,变窄形态的部分的一部分位于比壳体的前端开口部更靠后方。
27. 根据权利要求17~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 触发器杠杆在其下缘中,在后端的前方具有凸部或凹部,推杆的突起部 在为了发射柳叶刀而卡止在触发器杠杆的后端之前,另外,在发射柳叶 刀后,被卡止在触发器杠杆的凸部中,或者嵌入到凹部中。
28. 根据权利要求17~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 触发器杠杆在其下缘中,在后端的前方具有凸部,并且在其后方与之相邻地具有凹部,推杆的突起部在为了发射柳叶刀而卡止在触发器杠杆的 后端之前,另外,在发射柳叶刀后,嵌入到触发器杠杆的凹部中。
29. 根据权利要求17~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发射器罩壳的后方隔板的后侧,与之相邻地具有穿刺深度调节用筒 体,推杆在筒体内延伸而收尾,筒体能够在推杆的周围旋转,筒体具有固定于其前端的内侧、且可在推杆的周围旋转的环状构 件,环状构件的穿刺方向的长度沿着其圆周方向变化,推杆的后端具有在环状构件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处与其后方端面 碰撞的碰撞构件,在穿刺之际推杆向前方移动时,推杆的后端的碰撞构件与筒体内的 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一部分碰撞,通过旋转筒体而使环状构件在推杆的周围进行旋转,能够将推杆的 后端部的碰撞构件所碰撞的对象、即环状构件的后方端面的该一部分变 为另外的一部分,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环状构件具有緩 冲特性。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筒体还具 有筒体旋转限制部,筒体旋转限制部贯穿后方隔板地向前方延伸,且具 有位于后方隔板的前方的第一筒部及位于其前方的第二筒部,推杆贯穿筒体旋转限制部而在筒体内延伸,并且筒体与筒体旋转限 制部成为一体并可沿推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后方隔板所具有的开口部 内,第一筒部能够旋转,而第二筒部无法旋转。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筒部及第二 筒部是一体的构件。
33. —种构成权利要求l ~ 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
34. —种构成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的柳叶刀外壳。
35. —种用于构成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的柳 叶刀与柳叶刀外壳的成套用具。
36. —种由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和权利要求 17~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构成的穿刺设备。
37. —种由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柳叶刀组件和权利要求 17~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器构成的穿刺设备的成套用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设备,其在穿刺构件的前端部从柳叶刀身中突出的状态下,在将突出的前端部变为与其周围尽可能地隔离的状态后,从发射器上取下。在由具有柳叶刀身(204)、柳叶刀罩(206)及穿刺构件(210)的柳叶刀(200)及收容它的柳叶刀外壳(102)构成的柳叶刀组件(100)中,柳叶刀身具有突出部(212)及位于其后方的止动件(213),柳叶刀外壳具有抵靠部(122),具有向斜后方延伸的翼部(116),在翼部的后端部(120)嵌入到壳体(114)的侧方的情况下,翼部成为沿着壳体的侧方配置的状态。
文档编号A61B5/151GK101466310SQ200780021939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
发明者关和治, 北村顺孝, 阿部晃之 申请人: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