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6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胰岛素经鼻制剂,具体涉及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胰岛素是一个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其分子量约为5800,在正常个体(非糖尿病的)胰岛的(3细胞内生成。胰岛素主要起到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胰岛素的缺乏将导致糖尿病。众多的糖尿病人需要长期频繁的施用胰岛素来维持可接受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皮下注射,一般注入腹部或大腿上部。为了维持可接受的血糖水平,通常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至少一次或两次,并在必要时补充注射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的注射给药方式给患者带来众多不便。首先,患者会发现每天频繁的注射既困难又麻烦,还伴随着疼痛,因此可能会导致不情愿而不遵医嘱,从而一些较严重的患者会危及生命。此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吸收也相对较慢,通常需要4590分钟,且释放缓慢,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此,医药工作者一直在寻求可以避免自我注射,同时胰岛素又可以迅速吸收入体内的给药途径及相应的胰岛素制剂。现在国内外已经提出了各种可能的替代性胰岛素给药方式,包括肠溶口服、直肠内、透皮、肺部等给药方法。尽管这些技术避免了皮下注射的不适,但它们也都受到了自身限制。直肠内给药不方便不舒适,不易为患者接受。将胰岛素制备成肠溶口服制剂最能为患者接受,但是胰岛素为多肽药物,对胃肠道各种蛋白酶非常敏感,并且胃肠道的粘膜紧密程度高,胰岛素难于透过,且肠溶口服制剂胰岛素的释放时间难以确定,药物可能会在不适当的时间释放入血。透皮给药同样需要克服皮肤的障碍,因此生物利用度很低,成本较高。肺部给药业已取得进展,2006年辉瑞公司的exubera肺部干粉吸入剂成功上市,尽管胰岛素的吸收较迅速且避免了疼痛,但由于使用其装置需要较高的技巧,并且还需要患者定期检查肺生理情况,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市场效果。在90年代初期,INS鼻用制剂的研究最为活跃,而粉雾剂更是由于其给药剂量准确,且有利于增加多肽类药物的稳定性和便于存贮等优点倍受关注。在前期的研究中多采用吸收促进剂包括胆盐、脂肪酸、皂角苷、辛酸钠、月桂酸钠和聚丙烯酸等。但长期应用可损害鼻粘膜和纤毛,致使该给药途径未能成功。如何减轻或消除药物及其添加剂的纤毛毒性,提高胰岛素透膜吸收,是使胰岛素经鼻给药成功进入临床应用的先决条件。日本株式会社DDS研究所2001年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其申请号为01801146.2,胰岛素的经鼻吸入制剂,公开了以多孔球状碳酸钙作为载体的含胰岛素制剂,其中多孔球状碳酸钙是柱状或针状微晶或者它们的平行连生结晶的集合体,碳酸钙微粒在18-115pm,其比表面积不低于1.5m々g,胰岛素以单层或多层的形式附载在其上。该专利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使用大量的碳酸钙载体,容易对鼻粘膜产生刺激性。日本产业化研究株式会社2002年在中国申请专利,其申请号为02804546.7,胰岛素的经鼻药用组合物,该发明提供一种以具有特定粒子分布的结晶纤维素聚集体作为胰岛素载体的经鼻用粒状组合物,其中胰岛素为未实施可溶化处理的粉末,且该结晶纤维素聚集体有90%以上的粒子分布在10350)_im的粒径范围内;胰岛素粉末与结晶纤维素聚集体的重量配比为1:1500,优选1:2~100,通过将药物粉末和固体载体均匀混合进行制备而得。该专利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使用了大量的结晶纤维素,不溶性异物的加入容易对鼻粘膜产生刺激性。美国本特利药品公司2004年在中国申请专利,其申请号为200480041300.9,用于胰岛素治疗的药用组合物及方法,公开了用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组合物和方法,其组合了胰岛素、渗透增强剂以及保持酸性pH的液体载体,其pH不超过4.5,通过鼻喷雾形式释放。其中的渗透增强剂为CPE-215(环十五酸内酯),该渗透增强剂在低温时容易产生结晶,而为了保持胰岛素的稳定性,该制剂需要低温保存,因此还需要加入结晶抑制剂;此外,该渗透增强剂在包含胰岛素的水相中乳化,因此选择了HLB值714的表面活性剂,所得的油滴粒径在0.1~20^im。因此,该专利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渗透增强剂对鼻黏膜可能有刺激性及毒性,且容易吸收进入体内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副作用。本发明人先前申请了相关技术的中国专利。分别为申请号为200510028990.0,发明名称为"一种胰岛素鼻用粉雾剂及制备方法"以及申请号为200510028991.5,发明名称为"一种胰岛素经鼻给药液体制剂"。在这两份专利中,都是使用微乳体系,以增加胰岛素分子的亲脂性。同时使用具有生物粘附性的材料,延长含有胰岛素的自微乳化粉末在鼻腔的滞留时间。而在200510028990.0专利中,则是选择将含药微乳冻干,再与适当的载体结合,以制备一种胰岛素的粉雾剂。在上述两个专利,所制备的含药微乳粒径大多在lOOnm以上,而得到lOOnm以下的微乳则必须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非磷脂的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与磷脂的比例高达3:15:1。现经实验考察,发现以卵磷脂和泊洛沙姆作为乳化剂,由于两者的HLB值相差较大(卵磷脂HLB为5-6,而泊洛沙姆HLB为25),所得体系物理稳定性较差,尽管两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广泛地应用于脂肪乳剂的制备中,但所得乳剂的粒径常大于100nm。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助剂;优化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中的胰岛素与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的配比;在提高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与程度的同时,避免低血糖反应并降低对鼻黏膜的刺激及毒性,一直是本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本发明采用经鼻给药制剂,这样从给药途径上避免了经肺给药后可能出现的对肺生理功能的影响,也可以避免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同时从鼻腔的生理结构来看,其粘膜的表面积相对较大(150180cm2),且附着大量的绒毛,可大大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鼻腔粘膜较薄(24mm),且在其上皮细胞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药物能被迅速吸收。另外,相对于胃肠道而言,鼻腔的分解酶比较少,对多肽药物破坏小。所以经鼻给药具有剂量小、生物利用度高及起效迅速等特点。而与胰岛素的液体制剂相比,粉雾剂具有众多优点避免了防腐剂的加入,降低产生鼻腔刺激性的风险;延长药物在鼻腔的滞留时间;粉末在主动吸入给药后可分布于近纤毛丰富的嗅觉区,更利于胰岛素的透膜吸收。发明人从胰岛素同时具有疏水链和亲水链的这一分子结构特点出发,首先制备一种含有活性成分胰岛素、水为连续相、油脂为分散相的乳剂,俗称水包油的乳剂(0/W)。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胰岛素作为一两性蛋白,溶解于水相,其二聚体的疏水内核与乳剂的油相之间存在吸附作用。对于一个水包油的乳剂,其中的油相以近似圆球的油滴形态悬浮在水相中,胰岛素的二聚体的疏水内核则吸附在油滴表面,如图14所示。对于所制备的含药微乳,发明人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其活性成分胰岛素的用量与油滴表面积之间的配合关系,片面的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反而增加成本。结合上述几点,申请人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胰的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1100%载体099%所述载体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或壳聚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说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其组分包括胰岛素、油脂、乳化剂、抗氧剂、甘露醇、生物凝胶粘附剂和pH调节剂;基于lg胰岛素抗氧剂0.01~0.045g甘露醇L02.0g生物凝胶粘附剂0.02~lgpH调节剂0.05g0.5g油脂的用量根据如下关系确定胰岛素的疏水核的表面积油滴的表面积=1:ii.5,冻千前油滴的平均粒径为10200纳米;油脂与乳化剂的体积重量比为lml:0.61.2g;所说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80的混合物,卵磷脂和吐温80的重量份数比例为卵磷脂l份,吐温80(U00.35份。所述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其粒径为10~15(^m,由胰岛素纳米乳剂经过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备而得。所说的胰岛素纳米乳剂中,基于lg胰岛素-抗氧剂0.01~0.045g甘露醇L02.0g生物凝胶粘附剂0.02~lgpH调节剂0.05g0.5gtK696ml;油脂的用量根据如下关系确定-胰岛素的疏水核的表面积油滴的表面积=1:ii.5,油滴的平均粒径为io200纳米;油脂与乳化剂的体积重量比为lml:0.61.2g;所说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80的混合物,卵磷脂和吐温80的重量份数比例为卵磷脂l份,吐温800.100.35份。所说的胰岛素的疏水核的表面积为一个确定的值,根据文献[ThePeotidesAnalysis,sythesis,Biology,1981,4:63]的记载,胰岛素的疏水核表面积计为1.5nm2,lg胰岛素分子所含的分子数为1.03xl0,则其二聚体的个数为5.15xl(T,总疏水核表面积为7.7xl019nm2,即,lg胰岛素与油滴发生吸附作用的胰岛素的疏水核的表面积为7.7><1019nm;油滴的粒径可采用文献(郑少辉,邓意辉,动态光散射技术在静脉注射亚微乳剂粒径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药剂学杂志,2005,3(3):126)报道的方法,采用Nicomp-380激光粒度测定仪进行测定;体系中,单个油滴的表面积可根据球体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单个油滴的表面积S=47n;2=;r"2;43单个油滴的体积36;因此,当体系中,总体积为V的油脂被分散为粒径为d油滴时,其总的油滴的数量n=V/Vi;而油滴总的表面积为nXS1;单位体积的油脂分散后其比表面积K"。所说的油脂选自合成油脂如辛癸酸甘油酯或天然植物油脂如豆油、椰子油、茶油或花生油,动物油脂如鱼油;其中优选辛癸酸甘油酯;所说的生物凝胶粘附剂选自壳聚糖、海藻酸盐、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其中优选壳聚糖;所说的pH调节剂包括HCl、NaOH、有机酸、有机碱如醋酸、柠檬酸、氨基丁三醇、乙醇胺或氨基酸如甘氨酸、精氨酸等;优选的,所说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胰岛素lg,油脂0.42.5ml,乳化剂0.243.0g,生物凝胶粘附剂0.02lg,甘露醇05g,甘油02.5g,抗氧剂0.01~0.045g,pH调节剂0.05~0.5g;优选的油滴的平均粒径为40100纳米;优选的,所说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还包括0.010.045g抗氧剂,抗氧剂为维生素E。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油脂的用量是根据油滴的表面积和油滴的粒径确定的,大量的动物试验证明,在上述的条件和配比下,能够获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胰岛素纳米乳剂的制备(1)将生物凝胶粘附剂与水或盐酸混合溶解,获得生物凝胶粘附剂与水或盐酸的混合物;(2)将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混合溶解,获得油相,然后与水混合,搅拌,得初乳,将初乳在乳匀机中,400-800bar压力下均质210个循环,得到半透明至透明的微乳液,其中,油滴的粒径为10200纳米,优选40-100纳米;(3)将处方量的胰岛素,加入步骤(2)中微乳液与步骤(1)的水凝胶,加入浓度为l-6mol/L的盐酸或其他酸使胰岛素溶解;(4)加入甘露醇,并用pH调节剂调节体系pH为3.58.5,获得胰岛素纳米乳剂;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的制备将上述所得胰岛素纳米乳剂经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后,筛取粒径为10150nm的粉末,获得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所说的冷冻干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说的胰岛素纳米乳剂置于一40一3(TC下34h,然后置于一15一l(TC下1015h,然后置于一5(TC下24h,然后置于510。C下24h,最后置于2025t:下l2h,获得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所说的喷雾干燥的进气温度为80100°C,出气温度为508(TC;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的制备将上述获得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按照所需剂量与载体混合后灌装于胶囊、泡囊或其他适宜的鼻用吸入装置中,每个独立包装中含胰岛素0.55mg,即获得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通过主动吸入方式给药,可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剂量一般为25100IU,具体可根据病人的病情等因素,由医师决定。本发明的动物试验证明,胰岛素降血糖作用与乳剂的含油量及油滴粒径有关,而油滴的粒径与乳化剂的选择和用量有关,在一般情况下,乳化剂的用量越多,则形成的油滴粒径越小,但是,制剂的不安全性也相应的增加,因此,应当综合考虑上述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及其用量。发明人通过蟾蜍上颚纤毛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对乳化剂用量进行筛选,发现2%为吐温的安全浓度,在此浓度下吐温与磷脂联合应用能制备出粒径小于100nm的乳剂,更有利于促进胰岛素的透粘膜吸收。经过实验发现,此微乳体系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粘膜安全性。大量的实验数据显示油脂和胰岛素的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体系中胰岛素二聚体疏水核的表面积与油滴的表面积之比达1:11.5,胰岛素经鼻腔吸收的降血糖效果最好,油相超过此比例,降糖效果并未增加,相反粘膜刺激性和纤毛毒性均增加。另外通过试验后发现,选用冷冻干燥或者喷雾干燥方法,通过一定的工艺研究,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将含药微乳固化,进而获得一种具有自微乳化能力的固体粉末,且制剂的药效并未下降。而通过干燥工艺,可以提高胰岛素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确立了胰岛素的用量与油滴之间的关系,并选择了合适的乳化剂,将胰岛素制备成纳米乳剂。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得具有自微乳化作用的固体粉末,药物稳定性较液体状态明显增加;该干粉遇水后可自动复溶成纳米大小的乳剂;含药组合物进入鼻腔后,纳米大小的乳剂易于透过鼻黏膜的屏障,经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体内发挥疗效,从而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吸收迅速,而对鼻黏膜无刺激性;另外生物粘附剂的使用,增加了含药粉末在鼻粘膜上的滞留时间,使得药物吸收和利用更为完全。图1体外胰岛素透黏膜试验结果。图2溶血试验结果。图3家兔经鼻给药胰岛素粉末、胰岛素粉雾剂及其复溶液平均血糖曲线。图4家兔经鼻给药不同实施例胰岛素粉雾剂后平均血糖曲线。图5血糖曲线上面积与ins—油脂比关系。图6Beagle犬经鼻给药胰岛素后平均血糖曲线。图7药动学试验Beagle犬平均血糖曲线图8胰岛素皮下及经鼻给药平均药时曲线图9家兔鼻黏膜病理切片图10空白微乳(实施例9)的粒径测定电位测定结果(平均粒径61.4nm)。图ll胰岛素纳米乳剂(1:0.8)粒径测定结果(平均粒径66.3nm)。图12空白微乳(实施例9)的zeta电位测定结果(一17.20mv)。图13胰岛素纳米乳剂(1:0.8)的zeta电位测定结果(一7.54mv)。图14胰岛素的二聚体的疏水内核则吸附在油滴表面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壳聚糖75mg用lmlO.lmol/1盐酸溶解备用;取卵磷脂1.6g、辛癸酸甘油酯2.0ml、tween800.4g和维生素E40mg,60。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800bar压力循环6次,得到空白微乳6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45nm;取胰岛素3.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壳聚糖溶液,滴加0.3ml3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3.0g甘露醇,用O.lmol/1NaOH调节pH至4.0,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一15。C12h、一5。C4h、5'C4h、20°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9.4。C;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混合,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的重量比例为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二i:i;冻干粉载体=1:i,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1.5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2取壳聚糖75mg用lmlO.lmol/1盐酸溶解备用;取卵磷脂1.6g、辛癸酸甘油酯2.0ml、tween800.4g和维生素E40mg,6(T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熘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600bar压力循环6次,得到空白微乳6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60nm;取胰岛素3.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壳聚糖溶液,滴加0.3ml3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3.0g甘露醇,用O.lmol/1NaOH调节pH至4.0,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一15。C12h、一5。C4h、5°C4h、20°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9.6'C;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混合,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l,重量比;冻干粉载体=1:i,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1.5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3取壳聚糖75mg用lml0.1moI/I盐酸溶解备用;取卵磷脂1.6g、辛癸酸甘油酯2.0ml、tween800.4g和维生素E40mg,6(T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400bar压力循环6次,得到空白微乳6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95nm;取胰岛素3.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壳聚糖溶液,滴加0.3ml3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3.0g甘露醇,用0.1mol/lNaOH调节pH至4.0,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一15。C12h、_5°C4h、5°C4h、20°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9.8°C;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混合,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二i:l,重量比;冻干粉载体二i:i,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1.5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4取海藻酸钠2g用20ml水溶解备用;取卵磷脂1.2g、精制豆油1.8ml、tween800.32g和维生素E30mg,60。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800bar压力循环2次,得到空白微乳4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60nm;取胰岛素2.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海藻酸钠溶液,滴加lmol/lHCl溶解胰岛素;加入4g甘露醇,用0.1mol/lNaOH调节pH至7.4,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3(TC3h、一15。C10h、一5。C2h、10°C2h、25。Cl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io.2i:;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混合,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5,重量比;冻干粉载体=99:1,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5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5取壳聚糖O.lg用5mlO.lmol/1盐酸溶解备用;取卵磷脂2.7g、鱼油2.5ml、tween800.3g和维生素E70mg,6(T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400bar压力循环10次,得到空白微乳5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200nm;取胰岛素2.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壳聚糖溶液,滴加0.4mllmo1/1柠檬酸溶解胰岛素;加入3g甘露醇,用甘氨酸调节pH至3.5,喷雾干燥得干粉,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为8(TC,出风温度50'C。将干粉过筛后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冻干粉载体=80:20,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2.5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6取羟丙基纤维素lg用10ml水溶胀备用;取卵磷脂2.5g、辛癸酸甘油酯5.1ml、tween800.5g和维生素E60mg,60。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800bar压力循环IO次,得到空白微乳12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40nm;取胰岛素10.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羟丙基纤维素溶液,滴加0.4ml6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20g甘露醇,用氨基丁三醇调节pH至6.0,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_10°C12h、0°C4h、5°C2h、20°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8.8。C;将干粉过筛后灌装,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3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7取羧甲基纤维素钠0.5g用10ml水溶解备用;取卵磷脂1.8g、辛癸酸甘油酯2.0ml、tween800.6g和维生素E60mg以及,60'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0'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600bar压力循环4次,得到空白微乳4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50nm;取胰岛素2.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滴加0.4mllmol/1HC1溶解胰岛素;加入4g甘露醇,用O.lmol/1NaOH调节pH至8.5,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15°C15h、一5。C2h、5°C2h、20°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9.2t:;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混合,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1:1:1,冻干粉载体=1:99,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0.5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8取壳聚糖200mg用10ml0.1mol/l盐酸溶解备用;取卵磷脂13.5g、茶油19.2ml、tween801.5g和维生素E450mg,60。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600bar压力循环6次,得到空白微乳75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100nm;取胰岛素10.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壳聚糖溶液,滴加0.4ml6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10g甘露醇,用0.1mol/lNaOH调节pH至7.0,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为120°C,出气温度为8(TC。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混合,冻干粉载体=40:60,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2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9取壳聚糖200mg用10ml0.1mol/l盐酸溶解备用;取卵磷脂5g、辛癸酸甘油酯10.0ml、tween80lg和维生素E150mg,6(T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600bar压力循环10次,得到空白微乳6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60nm;取胰岛素10.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壳聚糖溶液,滴加0.4ml6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10g甘露醇,用乙醇胺调节pH至4.5,冷冻干燥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一15。C14h、一5°C2h、5°C2h、2(T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9.(TC;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壳聚糖混合,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壳聚糖二i:i:o.oi,重量比;冻干粉载体二i:i,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1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10取羟丙基纤维素5g用50ml水溶胀备用;取卵磷脂2g、辛癸酸甘油酯4ml、tween800.4g和维生素E50mg,6(TC溶解得到油相;将油相在6(TC下,倒入同温的蒸馏水,搅拌,制得初乳,将初乳于高压乳匀机下以800bar压力循环10次,得到空白微乳100ml,油滴的平均粒径约20nm;取胰岛素10.0g和上述微乳混合,加入羟丙基纤维素溶液,滴加0.6ml3mol/lHC1溶解胰岛素;加入25g甘露醇,用甘氨酸调节pH至4.5,冷冻干燥30h制得胰岛素纳米乳的干粉,冻干程序一40。C4h、一15°C10h、一5°C4h、5°C2h、20°C2h,测定其最低共熔点为一9.3'C;将干粉过筛后与甘露醇混合,冻干粉载体-60:40,重量比;然后灌装于胶囊,每个独立包装的泡囊含胰岛素lmg,即获得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给药制剂。实施例11透膜实验1、试验方法取新鲜牛鼻黏膜,生理盐水洗净,剥离脂肪等组织,取牛鼻黏膜剪成适宜大小,固定在改装Franz扩散池的供给室与接收室之间,黏膜外表面朝向供给室,在接收室中注入pH4.0的生理盐水至满,记录加入液的体积。开启磁力搅拌器和恒温水浴,保持恒速搅拌,37'C恒温,将给药粉末均匀撒于扩散室黏膜,喷洒适量生理盐水润湿,于各个时间点取样0.3ml,并在接收室中补充新鲜pH4.0的生理盐水0.3ml。将所取得样品离心后用HPLC法测定胰岛素透膜量。2、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仪器型号SHIMADZUSCL-10AVP,SPD-10AVP,LC-10ADVP,SIL-10ADVP,CTO-10AS;色谱柱色谱柱C18250mm><4.6mm(5(am)(Dikma,Diamonsil);流动相0.2mol/L硫酸盐缓冲溶液(取无水硫酸钠28.4g,加水溶解后,加磷酸2.7ml、水800ml,用乙醇胺调节pH至2.3,加水至1000ml)-乙腈(74:26);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4nm,柱温40°C,进样体积20pL。3、试验样品配置样品1:实施例2样品2:申请号2005100289卯.0,一种胰岛素经鼻干粉吸入剂,实施例l,处方胰岛素11.65%、粘附剂4.85%、表面活性剂48.54%、助表面活性剂9.71%、油脂8.74%、稀释剂11.65%、酸碱4.85%(冻干前平均粒径l卯nm)。样品3:胰岛素粉末加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制备的载体混合物(重量比同样品l);给药量胰岛素2mg。4、透膜试验结果透膜试验结果见图l。由测定结果可见,对于同一种生物膜而言,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粉雾剂透黏膜能力明显大于其他的胰岛素干粉。由上述试验结果提示本发明经过乳化剂优选以及粒径控制后,所制得胰岛素经鼻粉雾剂透黏膜能力最强;与样品2的胰岛素干粉相比,认为胰岛素与油滴表面积比例、纳米乳的粒径大小对胰岛素的透膜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实施例12鼻黏膜刺激性试验(在体法)鼻黏膜纤毛毒性评价分组,每组各3只,组l: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实施例5,生理盐水复溶稀释成lmg/ml),组2:生理盐水,组3:1%普萘洛尔。将蟾蜍仰卧固定于蛙板上,用止血钳使口腔张开,分别滴加0.2ml上述溶液于黏膜处,放置0.5h后用手术剪分离上腭黏膜,取约3mmx3mm的黏膜,生理盐水洗净血块及杂物,将其平铺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黏膜纤毛的摆动情况,之后将载玻片置于加有少量蒸馏水饱和的层析缸中,密闭,置于室温环境(25°C)中,此后每隔一定时间取出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纤毛继续摆动则放回层析缸中,直至纤毛停止运动为止,记录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见表l。实验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纤毛清晰完整,纤毛运动活跃,摆动的纤毛数量多,持续摆动时间为678士26min;给予1%普萘洛尔溶液后,观察可见少量黏膜上皮脱落且纤毛运动停止;给予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后,纤毛较清晰,持续摆动时间为670±21min。结果可见,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对鼻腔纤毛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对纤毛摆动造成损伤。表1纤毛持续摆动时间<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实施例13鼻黏膜刺激性试验(离体法):鼻黏膜纤毛毒性评价分组,每组各3只,组l: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实施例IO,生理盐水复溶稀释成lmg/ml),组2:生理盐水,组3:1%普萘洛尔。将蟾蜍仰卧固定于蛙板上,用止血钳使口腔张开,生理盐水清洗粘膜后手术剪分离上腭黏膜,取约3mmx3mm的黏膜,生理盐水洗净血块及杂物,将其平铺于载玻片上,滴加上述试液,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黏膜纤毛的摆动情况,之后将载玻片置于加有少量蒸馏水饱和的层析缸中,密闭,置于室温环境(25°C)中,此后每隔一定时间取出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纤毛继续摆动则放回层析缸中,直至纤毛停止运动为止,记录纤毛持续运动时间,见表2。实验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纤毛清晰完整,纤毛运动活跃,摆动的纤毛数量多,持续摆动时间为657±23min;给予1%普萘洛尔溶液后,观察可见少量黏膜上皮脱落且纤毛运动停止。给予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后,纤毛较清晰,持续摆动时间为666士18min。结果可见,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对鼻腔纤毛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对纤毛摆动造成损伤。表2纤毛持续摆动时间<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实施例14溶血性试验鼻粘膜组织受损的原因之一是药物或辅料对细胞膜有破坏作用,因此通过考察药物或辅料对生物膜的作用可间接评价鼻粘膜毒性。常用的天然生物膜是红细胞膜,通过溶血实验来考察。血细胞悬液的配制取兔血数毫升(约20ml),放入含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0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加入0.9%氯化钠溶液约10倍量,摇匀,1200r/min离心15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0.9%氯化钠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所得红细胞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2%的混悬液,供试验用。受试物的制备-本发明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实施例6),用水溶解成等渗液后,离心取上清夜,用0.9%氯化钠溶液调节胰岛素浓度为lmg/ml后作为供试品溶液。试验方法取洁净试管7只,进行编号,1-5号管为供试品管,6号阴性对照管,7号阳性对照管。按下表所示依次加入2%红细胞悬液、0.9%氯化钠溶液混匀后,立即置37'C士0.5'C的恒温箱中进行温育,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l次,1小时后,每隔l小时观察l次,一般观察3小时。按下列顺序加入各种溶液<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结果观察3h后取出各试管,于3000r/m下离心5min,观察结果见图2,试验中的阳性对照溶液呈澄明红色,管底无细胞残留,表明有溶血发生;阴性对照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无色澄明,表明无溶血发生。l-5号样品管与阴性管相比未见明显血红色,无溶血发生。结果判断阴性对照管无溶血,阳性对照管有溶血发生,受试物管中的溶液在3小时内不发生溶血。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具有良好的生物膜相容性。实施例15动物药效学试验实验动物和给药方式家兔1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体重2.5士0.2kg,分为组l:胰岛素粉末;组2: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组3: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胰岛素经鼻粉雾剂复溶液。饲养7天后,开始实验。实验前夜禁食,只饮净水。给药剂量25IU/只分别于给药前30、IO分钟及给药后O、5、15、30、45、60、75、90、120、180、240、300、360分钟兔耳静脉,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测定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经鼻给药后,能够有效促进胰岛素透过鼻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降血糖作用,同时,胰岛素干粉经过加水复溶后降糖效果与干粉给药无明显差异,说明胰岛素粉雾剂经鼻给药后能够迅速溶解吸收起效;而胰岛素粉末,未见其降血糖作用,说明仅仅胰岛素粉末是不能经鼻有效吸收的。实施例16动物药效学试验实验动物和给药方式家兔18只,体重2.5i0.2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词养7天后,开始实验。实验前夜禁食,只饮净水。组1给予实施例1所制得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组2给予实施例2所制得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组3给予实施例3所制得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给药剂量25IU/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45、60、75、90、120、180、240、360分钟兔耳静脉,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计算平均血糖,结果见图4。结果表明,在处方相同的条件下,冻干前胰岛素微乳粒径的粒径小,所具有的油滴表面积大,胰岛素与油脂表面积比在1~1.5:1范围下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而低于此比值后降糖效果减弱,说明根据胰岛素与油脂表面积比例与降糖效果相关的假设得到验证。实施例17动物药效学试验药液配置制备实施例4所制备的空白微乳,以胰岛素与空白乳1:10、1:15、1:18、1:25、l:30(g/ml)的比例制备胰岛素纳米乳,其余各组分均相同制得胰岛素粉雾剂。实验动物和给药方式-家兔15只,体重2.5土0.2kg,雌7雄8,随机分为5组。饲养7天后,开始实验。实验前夜禁食,只饮净水。分别给予上述所制得胰岛素制剂。给药剂量25IU/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45、60、75、90、120、180、240、360分钟兔耳静脉,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计算平均血糖,比较各制剂(空白微乳粒径相近而油脂与胰岛素比例不同)的血糖曲线上面积的关系,结果见图5。结果表明,在相同粒径(约60nm)时,当胰岛素与空白乳比例在l:18(g/ml)以上即胰岛素与油脂的比例达到l:0.77(油滴与胰岛素疏水面积比为l.O)以上时,其血糖曲线上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低于该比值时降糖效果随胰岛素与油脂比例增大而增加。实施例18动物药效学试验实验动物和给药方式Beagle犬6只,体重10.0±0.5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饲养7天后,开始实验。实验前夜禁食,只饮净水。组1给予实施例1所制得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组2给予实施例7所制得胰岛素经鼻粉雾剂。给药剂量3IU/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45、60、75、90、120、180、240、360分钟兔耳静脉,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计算平均血糖,结果见图6。由结果显示,两处方的降糖效果明显,仅略微差别;尽管实施例1和7的胰岛素与油脂用量比值分别为1:0.67禾n1:1(g/ml),而其粒径分别约为45、60nm,油滴与胰岛素疏水面积比分别为1.15:1和1.27:1再次验证了胰岛素与油脂用量比的关系当两者总表面积比在1~1.5:1时,降糖效果也相当。实施例19药动学试验试验方法采用Controlday方法进行外源胰岛素的测定,故在给药试验前一周首先对未给药时动物的内源胰岛素和c肽进行测定,计算各时间点的F因子。根据试验所采血样中C肽浓度可获知内源性胰岛素的浓度,从而由实验测得的胰岛素血药浓度可计算出相应时间点的外源性胰岛素浓度,以评估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并在试验中以一定时间间隔观察生命体征以评估其安全性。试验动物及试验安排本试验为开放、随机、交叉试验,间隔期为1周。受试Beagle犬数为6只,雌雄各半,体重8—10kg,随机分成2组,每组三只。第一周进行空白血糖、内源胰岛素及c肽测定;第二周,给药时,A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剂,B组鼻腔给予胰岛素粉雾剂,一周后交叉,每只受试犬分别在不同的试验日给予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11)(6IU)或鼻用重组人胰岛素粉雾剂(25IU),,第四周给予胰岛素喷雾剂(25IU),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取血。给药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10(6IU/只)胰岛素粉雾剂,实施例9(25IU/只)胰岛素喷雾剂,实施例9冻干前(25IU/只)试验操作每次试验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于次日早晨用3%戊巴比妥钠将Beagle麻醉后给予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皮下注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15、30、60、90、120、180、240、360min后腿抽血3—4ml;经鼻给药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5、10、15、20、30、45、60、75、90、120、180、240、360min后腿抽血3—4ml。其中取血60^1测定葡萄糖浓度,平均血糖曲线见图7,其中,图7A为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平均血糖曲线,图7B为经鼻给予胰岛素粉雾剂的平均血糖曲线,图7C为经鼻给予胰岛素喷雾剂的平均血糖曲线,图7D为空白平均血糖曲线;余下分离得血清,分别测定血药浓度与C肽测定,计算外源胰岛素血液浓度,求得平均药时曲线作图,结果见图8。结果处理根据血糖测定值,应用DAS软件,按梯形法计算血糖变化-时间曲线上面积(AOC),计算粉雾剂组和喷雾剂组相对药理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5.1%、14.0%;根据血药测定值,应用DAS软件,计算血药曲线下面积AUC,相对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粉雾剂相对生物利用度15.41%,喷雾剂13.59%,表明粉雾剂给药后药物吸收略优于喷雾剂。实施例20局部粘膜刺激性试验试验动物及分组家兔,体重2.19±0.16g,共15只,雌8只雄7只,每组动物数5只A.正常组不给药,不作任何处理。B.鼻用胰岛素粉雾剂给药组(实施例IO)。C.粉雾剂赋形剂组。给药剂量每只家兔每天给予一粒泡囊内容物,即胰岛素lmg,连续7天。观察指标和时间过程观察时间为每天给药后30min内的刺激反应。末次给药后24h(即第8d)解剖家兔;解剖时,取出每只家兔的鼻腔进行大体观察。比较给药组和赋形剂组动物鼻腔黏膜表面有无出血点、有无充血、红肿等现象。取出的鼻黏膜,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5—7d。石蜡包埋、切片5nm,经脱蜡、逐级酒精脱水,HE染色;上镜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摄影。结果观査给药后喷嚏、抓鼻、充血、水肿、分泌物等现象,均未见异常。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取出每只家兔的鼻腔进行大体观察。给药组和赋形剂组动物鼻腔黏膜表面无出血点、无充血和红肿等现象。鼻黏膜病理切片未见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异常增生或萎縮现象,结果见图9,其中,图9A:正常对照组;图9B给药组;图9C赋形剂组;(x400,H-E染色)。试验显示,胰岛素粉雾剂经鼻给药后对鼻腔未产生刺激性,具有良好安全性。实施例21空白微乳及胰岛素纳米乳剂的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制备适量实施例9空白微乳,以及配置胰岛素的重量与油脂的体积比例为1:0.8(g/ml)的乳液,测定空白乳及配置的胰岛素乳剂粒径及zeta电位,结果见图10-13。由粒径测定结果发现,胰岛素加入到微乳中粒径增加,表明两者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同时zeta电位的变化也可以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实施例22粉雾剂休止角测定分别取各实施例适量胰岛素粉雾剂,将粉体从休止角测定装置的漏斗上自由落下,在圆盘上形成堆积体,分别测定堆积体的半径r与高度h,用公式tane=h/r计算休止角e,结果如下表实施例12345休止角40.541.242.842.238.7实施例68910休止角40.041.239.640.541.6实施例23细胞毒性试验试验方法采用L92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传代72h,经消化液作用后制成细胞混悬液,在24孔细胞培养板的每孔加入lml细胞液,于5%(:02、37。C培养箱内培养24h后,吸出原培养液,受试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用50%的药液或50%阳性对照液进行培养,而阴性组用新鲜培养液交换,继续于培养箱内培养,分别于2、4、7天进行显微镜观察,对细胞数计数,计算细胞相对增殖度(RGR)以评价细胞毒性。药液配置①实施例9胰岛素粉雾剂加入生理盐水复溶,离心取上清夜,稀释到胰岛素浓度为0.8mg/ml②制备实施例9空白干粉(不含胰岛素),同上配置③USP阳性对照液将材料清洗后用高压蒸汽灭菌(12rC,15min),然后按6cm7ml的比例进入培养液中于37"C培养箱内培养24h即得。评价指标细胞相对增殖度。反应相对增殖度(RGR)0级》1001级75~992级50~743级25~494级卜245级0试验结果见下表,试验结果显示胰岛素粉雾剂复溶后加到培养的细胞中,未对细胞产生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时间第2天4天7天组别①②③阳性阴性①②③阳性阴性①②③阳性阴性细胞个数(104)2.33±0.382.58±0.29O.OO士O.OO2.75±0.2512.75±1.0013.17±1.38O.OO土O.OO14.33±0.6371.08±2.7971.58±2.92o.oo士o.oo75.83±1.63RGR84.8593.94088.9591.86093.7494.400分级权利要求1.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1~100%载体0~99%所述载体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说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其组分包括胰岛素、油脂、乳化剂、抗氧剂、甘露醇、生物凝胶粘附剂和pH调节剂;基于1g胰岛素抗氧剂0.01~0.045g甘露醇1.0~2.0g生物凝胶粘附剂0.02~1gpH调节剂0.05g~0.5g油脂的用量根据如下关系确定胰岛素的疏水核的表面积∶油滴的表面积=1∶1~1.5,冻干前油滴的平均粒径为10~200纳米;油脂与乳化剂的体积重量比为1ml∶0.6~1.2g;所说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80的混合物,卵磷脂和吐温80的重量份数比例为卵磷脂1份,吐温800.10~0.35份所说的生物凝胶粘附剂选自壳聚糖、海藻酸盐、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或壳聚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其粒径为10~150p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油脂选自合成油脂如辛癸酸甘油酯或天然植物油脂如豆油、椰子油、茶油或花生油,动物油脂如鱼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pH调节剂包括HC1、NaOH、有机酸、有机碱如醋酸、柠檬酸、氨基丁三醇、乙醇胺或氨基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胰岛素lg,油脂0.42.5ml,乳化剂0.243.0g,生物凝胶粘附剂0.02lg,甘露醇05g,甘油02.5g,抗氧剂0.01~0.045g,pH调节剂0.05g0.5g。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10.045g抗氧剂,抗氧剂为维生素E。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胰岛素纳米乳剂的制备(1)将生物凝胶粘附剂与水或盐酸混合溶解,获得生物凝胶粘附剂与水或盐酸的混合物;(2)将油脂、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混合溶解,获得油相,然后与水混合,搅拌,得初乳,将初乳在乳匀机中,400-800bar压力下均质210个循环,得到半透明至透明的微乳液,其中,油滴的粒径为10200纳米;(3)将处方量的胰岛素,加入步骤(2)中微乳液与步骤(1)的水凝胶,加入浓度为l-6mol/L的盐酸或其他酸使胰岛素溶解;(4)加入甘露醇,并用pH调节剂调节体系pH为3.58.5,获得胰岛素纳米乳剂;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的制备将上述所得胰岛素纳米乳剂经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后,筛取粒径为10150pm的粉末,获得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所说的冷冻干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说的胰岛素纳米乳剂置于一40一3(TC下34h,然后置于一15一10'C下1012h,然后置于一5(TC下34h,然后置于510。C下l2h,最后置于2025'C下12h,获得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所说的喷雾干燥的进气温度为80120°C,出气温度5080°C;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的制备将上述获得的具有自微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按照所需剂量(含活性胰岛素0.5~5mg)与载体混合后灌装于胶囊、泡囊或其他适宜的鼻用吸入装置中,即获得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9.一种胰岛素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和含量为基于lg胰岛素抗氧剂0.01~0.045g甘露醇1.0~2.0g生物凝胶粘附剂0.02~lgpH调节剂0.05g0.5g水696ml;油脂的用量根据如下关系确定-胰岛素的疏水核的表面积油滴的表面积=1:11.5,油滴的平均粒径为io200纳米;油脂与乳化剂的体积重量比为lml:0.6l,2g;所说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和吐温80的混合物,卵磷脂和吐温80的重量份数比例为-卵磷脂l份,吐温800.100.35份所说的生物凝胶粘附剂选自壳聚糖、海藻酸盐、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胰岛素纳米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抗氧剂选自维生素E,所说的油脂选自合成油脂、天然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所说的pH调节剂包括HC1、NaOH、有机酸、有机碱如醋酸、柠檬酸、氨基丁三醇、乙醇胺或氨基酸。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胰岛素经鼻吸入粉雾剂,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具有自乳化功能的胰岛素冻干粉1~100%,载体0~99%。本发明中,油脂的用量是根据油滴的表面积和油滴的粒径确定的,大量的动物试验证明,在上述的条件和配比下,能够获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与液体制剂相比,干粉的稳定性增加,且其遇水后可自动复溶成纳米大小的乳剂;含药组合物进入鼻腔后,纳米大小的乳剂易于透过鼻黏膜的屏障,经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体内发挥疗效,从而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吸收迅速,而对鼻黏膜无刺激性;另外生物粘附剂的使用,增加了含药粉末在鼻粘膜上的滞留时间,使得药物吸收和利用更为完全。文档编号A61K47/38GK101428009SQ20081003577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发明者方金,聪闻,雷伯开申请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