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3029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 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 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中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 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中医用药,遍 地生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源泉,所以,中医用药 主观灵活,针对性强。运用传统中药,不含激素、不制动、不抽积液,全身治 疗,整体调理,标本兼固,达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健脾利湿,祛风化瘀,扶 正祛邪,使经脉通利,气血调和快速消肿的功效。但是中医用药不同的医生用 药差异性太大,疗效不好评价,口服药剂一是麻烦二是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人根据祖传秘方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总结 而出。本方是由麝香、蟾蜍、半边莲、土槿皮、乌蛇、丹参、苦瓜、蒲公英、 夏枯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铅丹 配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轻坚散疗、活血祛瘀、血淋色瘀、舒筋 活络、散疮毒、杀虫等功效。对跌打损伤、腰酸腿痛、扭伤红伤以及各种毒疮 痈肿等有特殊疗效,对关节炎、肩周炎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麝香味辛,温;归心、脾经。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 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功效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 半边莲辛、淡、凉;归肝、胃、肾、小肠经。功效败毒抗癌、利水清 热、疗疮消肿。
土槿皮性味辛、温,有毒。功效杀虫止痒,用于皮肤疥癣。乌蛇味甘,平,有小毒;入肺、脾二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治 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剌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 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苦瓜苦,寒;归脾、胃、心、肝经。功效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 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蒲公英甘,微苦,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上呼吸道 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 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布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 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 尿路感染。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经。功效可清肝明目、消肿散结、平肝阳。 地锦草辛,平;归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
疾,肠炎,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疗痈肿
升麻甘、辛、凉;归脾、胃、大肠经。功效败毒抗癌、透疹解热、医
痊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无毒;归心、肝经。功效可入药,其性寒味 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 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葛根性凉,味甘、辛。功效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 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白藓皮苦寒,入脾,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湿热疮 毒、风疹、疥癣、皮肤抓痒、湿痹、黄疸等症。
白茄根甘,寒。功效活血,消肿,冻疮,关节肿痛。
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功效敛肺降火,涩肠止泻, 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 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铅丹味辛、微咸、微涩,入心、脾、肝经;功效解毒,生肌,坠痰土槿皮2-6份、 紫花地丁5-10份、 升麻8-15份、 五倍子8-15份、
镇惊。主治痈疽、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汤火灼伤,惊癎癫狂, 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本发明所述膏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麝香2-6份、蟾蜍2-6份、 半边莲2-6份、
乌蛇3-8份、 丹参5-10份、苦瓜5-10份、
蒲公英8-15份、夏枯草8-15份、地锦草8-15份、
葛根8-15份、白藓皮8-15份、白茄根8-15份、
铅丹200-550份、棉籽油500-1000份。
制备方法
1、 按配方将丹参、蟾蜍、半边莲、土槿皮、乌蛇、苦瓜、蒲公英、夏枯 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烘干粉碎成 150-200目的细粉,为熬枯去渣作准备;铅丹粉碎成110目的细粉,麝香粉 碎成150-200目的细粉;
2、 将棉籽油置于铜锅中,待油微热后将粉碎好的丹参、蟾蜍、半边莲、 土槿皮、乌蛇、苦瓜、蒲公英、夏枯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 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 褐色内部焦黄后,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此时温度可达200 度),后改为文火继续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粉碎后的铅丹同方向搅拌均匀, 边加边搅动,搅成粘稠状的膏体,直至膏体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
3、 制成后的膏体放入冷水浸泡,每日换一次水,七日后成为膏药。切成小 块,每块重15克,用塑料袋包装;
4、 使用时放入75-9(TC热水中烫软摊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最后撒上粉碎 后的麝香即可。2-4贴为一个疗程,7天一贴。
本发明所述膏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麝香3-5份、蟾蜍3-5份、 半边莲3-5份、
乌蛇4-7份、丹参6-9份、 苦瓜6-9份、 蒲公英9-12份、夏枯草9-12份、地锦草9-12份、 葛根9-12份、白藓皮9-12份、白茄根9-12份、 铅丹300-450份、棉籽油550-900份。 本发明所述膏药,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土槿皮3-5份、 紫花地丁 6-9份、 升麻9-12份、 五倍子9-12份、蟾蜍4份、 丹参7份、 夏枯草10份、 白藓皮10份、 棉籽油800份
半边莲4份、 苦瓜7份、 地锦草10份 白茄根10份-
土槿皮4份、 紫花地丁7份、 升麻10份、 五倍子10份、
半边莲2g、 苦瓜5g、 地锦草8g、 白茄根8g、
土槿皮2g、 紫花地丁 5g、 升麻8g、 五倍子8g、
麝香4份、 乌蛇5份、 蒲公英10份、 葛根10份、 铅丹300份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配方
麝香2g、 蟾蜍2g、 乌蛇3g、 丹参5g、 蒲公英8g、夏枯草8g、 葛根8g、 白藓皮8g、 铅丹200g、棉籽油500g, 制备方法
1、 按配方将丹参、蟾蜍、半边莲、土槿皮、乌蛇、苦瓜、蒲公英、夏枯 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烘干粉碎成 200目的细粉,为熬枯去渣作准备,铅丹粉碎成110目的细粉备用,麝香粉 碎成200目的细粉备用; 、
2、 将棉籽油置于铜锅中,待油微热后将粉碎好的丹参、蟾蜍、半边莲、 土槿皮、乌蛇、苦瓜、蒲公英、夏枯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 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 褐色内部焦黄后,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此时温度可达200 度),后改为文火继续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粉碎后的铅丹同方向搅拌均匀, 边加边搅动,搅成粘稠状的膏体,直至膏体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
3、 制成后的膏体放入冷水浸泡,每日换一次水,七日后成为膏药。切成小 块,每块重15克,用塑料袋包装;
4、 使用时放入75-9(TC热水中烫软摊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最后撒上粉碎 后的麝香即可。2-4贴为一个疗程,7天一贴。
实施例二,配方
麝香3g、 蟾蜍3g、 半边莲3g、 土槿皮3g、 乌蛇4g、 丹参6g、 苦瓜6g、 紫花地丁6g、升麻9g份、 五倍子9g、
半边莲4g、 苦瓜7g、 地锦草10g、 白茄根10g、
土槿皮4g、 紫花地丁 7g、 升麻10g、 五倍子10g、
蒲公英9g、夏枯草9g、地锦草9g、 葛根9g、 白藓皮9g、 白茄根9g、 铅丹300g、棉籽油550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三,配方 麝香4g、 蟾蜍4g、 乌蛇5g、 丹参7g、 蒲公英10g、夏枯草10g、 葛根10g、 白藓皮10g、 铅丹300份、棉籽油800份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四,配方 麝香6g、 蟾蜍6g、 乌蛇8g、 丹参10g、 蒲公英15g、夏枯草15g、 葛根15g、 白藓皮15g、 铅丹550g、 棉籽油1000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膏药在临床上对500例内外伤及疮痈肿痛患者使用,证明有效率 为100%,治愈率在93%以上,在治疗剂量下临床使用未曾发现毒副反应。 临床典型病例
病例一
王xx,女,50岁,2005年经医院诊断为淋巴结发炎,脖胫处有肿状且疼痛 难忍,来诊所治疗,经二贴膏药治疗后痊愈,肿状及疼痛全部消失。 病例二
刘xx,女,27岁,2005年经诊断为淋巴结发炎,脖胫处有肿状且疼痛难忍, 来诊所治疗,经二贴膏药治疗后痊愈,肿状及疼痛全部消失。 病例三
吕x,男,35岁,2005年在做豆腐时不甚被豆腐刀划伤手指,且被卤水浸 过后引起发炎,伴有流脓且疼痛难忍,来本人处治疗,经二贴膏药的治疗后痊
半边莲6g、 苦瓜10g、 地锦草15g、 白茄根15g、
土槿皮6g、 紫花地丁 10g、 升麻15g、 五倍子15g、愈,伤口愈合疼痛消失。 病例四
王x,女,60岁,在坐自行车时,被车后轮的车条把右脚后跟磨伤,伤口 面积大且深,发炎伴有流脓疼痛难忍,来本人处治疗,经五贴膏药的治疗后, 痊愈,伤口愈合疼痛消失。
病例五
刘xx,女,68岁,右手手指的食指与无名指长有疮,有剧烈疼痛伴有红肿, 来本人处治疗后,经一贴膏药的治疗后痊愈,疼痛与红肿完全消失。 病例六
吴x,男,36岁,在交通事故中不甚把左肩擦伤,受伤面积大,破皮、发 炎伴有流脓、红肿,且剧烈疼痛,来本人处治疗,经过二贴膏药的治疗后,痊 愈,伤口愈合,红肿疼痛消失。
病例七
齐x,女,20岁,2008年春经诊断为淋巴结发炎,脖胫处有肿状且疼痛难 忍,来诊所治疗,经二贴膏药治疗后痊愈,肿状及疼痛全部消失。 病例八
李x,男,22岁,经诊断为腮腺炎,脖胫与腮部有肿状且疼痛难忍,来诊 所治疗,经二贴膏药治疗后痊愈,肿状及疼痛全部消失。 病例九
张xx,男,56岁,冬季劳作时被铁锹铲破大拇指肚,疼痛难忍,来诊所治 疗,经一贴膏药治疗后伤口愈合,疼痛消失。 病例十
吴xx,男,32岁,在做木工活时用电刨子锯伤大拇指肚与食指,创伤面 积大且深并伴有疼痛,来我处治疗经三贴膏药后,伤口愈合疼痛消失。 病例H^—
曹x,女,46岁,右胳膊肘部长有瘤疮,伴有剧烈疼痛,来本人处贴过二 贴膏药后,治愈,瘤疮、疼痛完全消失。 病例十二
张xx,男,37岁,劳作时不甚被铁锹铲破小腿,伤口面积大,创伤比较深 伴有流脓,疼痛难忍,曾在当地医院治疗,并无明显疗效,来本人处经过三贴膏药的治疗,痊愈,伤口愈合疼痛消失。 病例十三
王x,49岁,2006年夏天,经县人民医院确诊为喉癌中晚期,因付不起 巨额治疗费,停止治疗回家等死,秋天不抱任何希望来我诊所治疗,使用本发 明的膏药贴于喉部治疗,每贴膏药贴7天,每月四贴, 一共治疗16贴,经医院 复诊病灶基本消失,继续巩固治疗四个疗程,所有症状全部消失,至今身体状 况良好没有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麝香2-6份、蟾蜍2-6份、半边莲2-6份、土槿皮2-6份、乌蛇3-8份、丹参5-10份、苦瓜5-10份、紫花地丁5-10份、蒲公英8-15份、夏枯草8-15份、地锦草8-15份、升麻8-15份、葛根8-15份、白藓皮8-15份、白茄根8-15份、五倍子8-15份、铅丹200-550份、棉籽油500-1000份;制备方法1)、按配方将丹参、蟾蜍、半边莲、土槿皮、乌蛇、苦瓜、蒲公英、夏枯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烘干粉碎成150-200目的细粉,为熬枯去渣作准备;铅丹粉碎成110目的细粉,麝香粉碎成150-200目的细粉;2)、将棉籽油置于铜锅中,待油微热后将粉碎好的丹参、蟾蜍、半边莲、土槿皮、乌蛇、苦瓜、蒲公英、夏枯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后,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此时温度可达200度),后改为文火继续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加入粉碎后的铅丹同方向搅拌均匀,边加边搅动,搅成粘稠状的膏体,直至膏体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3)、制成后的膏体放入冷水浸泡,每日换一次水,七日后成为膏药,切成小块,每块重15克,用塑料袋包装;4)、使用时放入75-90℃热水中烫软摊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最后撒上粉碎后的麝香即可,2-4贴为一个疗程,7天一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麝香3-5份、蟾蜍3-5份、 半边莲3-5份、土槿皮3-5份、 乌蛇4-7份、丹参6-9份、 苦瓜6-9份、 紫花地丁6-9份、蒲公英9-12份、夏枯草9-12份、地锦草9-12份、升麻9-12份、 葛根9-12份、白藓皮9-12份、白茄根9-12份、五倍子9-12份、 铅丹300-450份、棉籽油550-90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麝香4份、 乌蛇5份、蒲公英10份、 葛根10份、 铅丹300份、蟾蜍4份、 丹参7份、 夏枯草10份、 白藓皮10份、 棉籽油800份半边莲4份、 苦瓜7份、 地锦草10份. 白茄根10份-土槿皮4份、 紫花地丁7份、 升麻10份、 五倍子10份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疮痈肿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技术方案是根据祖传秘方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总结而出。本方是由麝香、蟾蜍、半边莲、土槿皮、乌蛇、丹参、苦瓜、蒲公英、夏枯草、地锦草、升麻、紫花地丁、葛根、白藓皮、白茄根、五倍子、铅丹配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轻坚散疖、活血祛瘀、血淋色瘀、舒筋活络、散疮毒、杀虫等功效。对跌打损伤、腰酸腿痛、扭伤红伤以及各种毒疮痈肿等有特殊疗效,对关节炎、肩周炎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35/55GK101406591SQ2008101595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红光 申请人:吴红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