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16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人工瓣膜替换是最终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从1965年,生物瓣首次植入人体以来,由于它较机械瓣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中心流道,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生物瓣在流体力学性能、与机体相容性以及瓣功能的持久性方面都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但都还未达到人体天然心瓣的理想标准,因此目前使用的各类人工心瓣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其目标包括四个方面1.具有近似自然瓣的流体力学性能,即瓣口开放阻力最小,瓣口两侧无压力阶差,瓣口关闭迅速严密,瓣口附近的流场近乎生理状态,无异常湍流。2.具有充分的使用寿命,瓣叶材料和结构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长期稳定不变。3.与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无致血栓作用,无明显的异物反应,不破坏血液成份,不引起免疫学的排斥反应,瓣活动无噪音,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4.便于外科原位替换,易于制造,价格不贵,便于推广应用。人工心脏瓣膜是由瓣叶、支架和缝合环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支架的形状、瓣叶材质是决定人工心脏瓣膜是否具有近似自然瓣的流体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心脏瓣膜之所以在流体力学性能、与瓣功能的(耐)持久性等方面未达到理想状态,与支架形状的不合理及加工技术落后有莫大的关系。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其与瓣叶结合后,具有瓣口开放阻力小、瓣口两侧无压力阶差、瓣口关闭迅速严密、使用寿命长、与机体相容性良好等优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包括三段首尾连接的互为120°的重复单元,重复单元是由曲线部分和连接在曲线部分两端的过渡部分构成的,所述曲线部分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发明内容j,其中,a为椭球母线的短半轴,b为椭球母(Z-d)+y2=—一^线的长半轴,c为倒圆锥母线的斜率,d为倒圆锥轴线的位置参数,X、Y、Z各代表曲线空间坐标的横坐标、竖坐标、纵坐标;所述过渡部分包括一段直线和一段圆弧,直线的一端与曲线部分连接,与曲线相切,直线的另一端与圆弧连接,与圆弧相切;圆弧圆心角为9(T。所述重复单元是由Crl8Ni9Ti合金制成的。本发明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依据,采用椭球面同倒圆锥面相交得到的交线为瓣膜支架的基本形状,具有近似自然瓣的流体力学性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设计的支架所决定的瓣叶曲面形状可以与瓣叶在开闭运动过程中由瓣叶的构形母线运动轨迹所形成的曲面密切吻合,使瓣叶薄膜的内应力最小。二、本专利设计的支架的结构造型形状使瓣叶在开启瞬间所承受的跨瓣压差最小。图1为本发明的生物瓣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人工心脏瓣膜支架,如图1所示,其包括三段首尾连接的互为120°的重复单元,重复单元是由曲线部分和连接在曲线部分两端的过渡部分构成的,所述曲线部分的数学表达公式为、2+7V2,其中,a=13.4,b=14.8,c=tg87,d=13,过渡部分包括一段直线和一段圆弧,直线的一端与曲线部分连接,与曲线相切,直线的另一端与圆弧连接,与圆弧相切,直线长度为8,圆弧半径为5,圆心角为90°,单位mm。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包括三段首尾连接的互为120°的重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单元是由曲线部分和连接在曲线部分两端的过渡部分构成的,所述曲线部分的数学表达公式为<mathsid="math0001"num="0001"><math><![CDATA[<mrow><mfencedopen='{'close=''><mtable><mtr><mtd><mrow><msup><mrow><mo>(</mo><mi>X</mi><mo>-</mo><mfrac><mi>d</mi><mn>2</mn></mfrac><mo>)</mo></mrow><mn>2</mn></msup><mo>+</mo><msup><mrow><mo>(</mo><mi>Y</mi><mo>-</mo><mfrac><msqrt><mn>3</mn></msqrt><mn>2</mn></mfrac><mi>d</mi><mo>)</mo></mrow><mn>2</mn></msup><mo>=</mo><msup><mrow><mo>(</mo><mi>a</mi><msqrt><mn>1</mn><mo>-</mo><mfrac><msup><mrow><mo>(</mo><mi>Z</mi><mo>-</mo><mi>b</mi><mo>)</mo></mrow><mn>2</mn></msup><msup><mi>b</mi><mn>2</mn></msup></mfrac></msqrt><mo>+</mo><mfrac><mi>d</mi><mn>2</mn></mfrac><mo>)</mo></mrow><mn>2</mn></msup></mrow></mtd></mtr><mtr><mtd><msup><mrow><mo>(</mo><mi>X</mi><mo>-</mo><mi>d</mi><mo>)</mo></mrow><mn>2</mn></msup><mo>+</mo><msup><mi>Y</mi><mn>2</mn></msup><mo>=</mo><msup><mrow><mo>(</mo><mfrac><mi>Z</mi><mi>c</mi></mfrac><mo>-</mo><mi>d</mi><mo>)</mo></mrow><mn>2</mn></msup></mtd></mtr></mtable></mfenced><mo>,</mo></mrow>]]></math>id="icf0001"file="Y2008201734580002C1.tif"wi="88"he="30"top="43"left="39"img-content="drawing"img-format="tif"orientation="portrait"inline="yes"/></maths>其中,a代表椭球母线的短半轴,b代表椭球母线的长半轴,c代表倒圆锥母线的斜率,d代表倒圆锥轴线的位置参数,X、Y、Z各代表曲线空间坐标的横坐标、竖坐标、纵坐标;所述过渡部分包括一段直线和一段圆弧,直线的一端与曲线部分连接,与曲线相切,直线的另一端与圆弧连接,与圆弧相切,圆弧圆心角为90°。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包括三段首尾连接的互为120°的重复单元,重复单元是由曲线部分和连接在曲线部分两端的过渡部分构成的,所述曲线部分的数学表达公式为见右式,过渡部分包括一段直线和一段圆弧,直线的一端与曲线部分连接,与曲线相切,直线的另一端与圆弧连接,与圆弧相切;圆弧圆心角为90°。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采用椭球面同倒圆锥面相交得到的交线为瓣膜支架的基本形状,具有近似自然瓣的流体力学性能,可使瓣叶在开启瞬间所承受的跨瓣压差最小。文档编号A61F2/24GK201290784SQ200820173458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发明者华丛,刘长安,泉袁,郝利青,陈秀生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