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萼香茶菜中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01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蓝萼香茶菜中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蓝萼香茶菜中二萜类化合物蓝萼甲 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和蓝萼己素用于制备 抗癌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 (RJOl)、蓝萼乙素(Glaucocalyxin B) (RJ02)、蓝萼丙素(Glaucocalyxin C)(RJ04)、蓝萼丁素(Glaucocalyxin D) ( RJ03 )、蓝萼戊素(Glaucocalyxin E) ( RJ05 )和蓝萼己素 (Glaucocalyxin F) ( RJ06)是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蓝萼香茶菜 (i flMas/<3乂a/ om.c" (Burm. f.) Hara var. g/awcoc一;c (Maxim.) Hara ) 的全草中分离得到的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桂明玉,等。蓝萼香 茶菜化学成分研究II,中国药学杂志,2000; 35 (6) 375; ZhaoBao Xiang (项昭保),Hai Sheng Chen(陈海生),et al. Two new diterpenoids from i a^肌'a /a/ om.c" var. x,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08;19:852-854; ZhaoBao Xiang(项昭保),Hai Sheng Chen(陈海生), et al. Diterpenoids from WaWas/a /opom'ca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9; 21: 3;
。有研究表明蓝萼甲素具有显著抑制ADP,AA,PAF等 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张滨;等。蓝萼甲素对兔血小板聚集及cAMP 含量的影响。中国药理学报,1993; 14 (4): 347-350。蓝萼己素为
3本发明人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ZhaoBaoXiang (项 日召保),Hai Sheng Chen(陈海生),et al. Two new diterpenoids from i a6do57'a 乂a/ ow/ca var. g/awcoca(yx ,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08;19:852-854
上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5
《6 2
其中,基团Ri选自H、 COCH3 ; R2选自COCH3、 H; R3选自H、 O; R4选自OH、 O; R5选自CH2、 H ; &选自CH2 、 CH3 ; 117选自O、 H; R8 选自O、 OH;
各化合物的基团连接分别为
蓝萼甲素R^R2-H; R3,R4=0;RS,R6=CH2;R7,R8=0
蓝萼乙素 R, = H R2=COCH3;R3,R4-0;RS,R6=CH2;R7,R8=0 蓝萼丁素R!-COCH3 R2=H;R3,R4=0;R5,R6=CH2;R7,R8=0 蓝萼丙素R!-R2-H; R3,R4=0;R5,R6=CH2;R7,=H,Rs=OH 蓝萼戊素R!-R2-H; R3,R4=0;R^=H,R6=CH3;R7,R8=O 蓝萼己素R,-R2-H; R3-H;R4 0H;R5,-H,R6-CH3;R7,Rs-0
至今未见有关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
戊素、蓝萼己素和蓝萼X素具有抗癌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 蓝萼己素和蓝萼X素提供一种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采用MTT法,用A549 (人肺癌细胞)、LOVO (人肠癌细胞)、6LCEM (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 (人白血病细胞)细 胞株对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和蓝萼 己素进行了细胞毒活性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它们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 活性,因此可用于制备抗癌药物。
本发明为寻求抗癌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来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蓝萼甲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蓝萼己素体外抗肿瘤活 性试验
1、 试验药物
蓝萼甲素(RJ0i)、蓝萼乙素(RJ02)、蓝萼丙素(RJ04),蓝萼丁素 (RJ03)、蓝萼戊素(RJ05),蓝萼己素(RJ06)从蓝萼香茶菜中分
离得到,制备方法详见ZhaoBaoXiang(项昭保),Hai Sheng Chen(陈
海生),et al. Two new diterpenoids from i a6(ias7'a y^ow'ca var.
g/awcoca/>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08;19:852-854; Zhao Bao Xiang (项昭保),Hai Sheng Chen(陈海生),et al. Diterpenoids from AWcfcw'"
y'apow/c"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9; 21: 3

对照药强力霉素(DOX),石家庄瑞田生化有限公司。
2、 细胞株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研究室提供
①A549 (人肺癌细胞);②LOVO (人肠癌细胞);③6T-CEM (人 T细胞白血病细胞); HL-60 (人白血病细胞)
3、 培养液RPMI1640+15。/。NBS+双抗4其他材料
全自动酶标仪型号(WellscanMK-2)生产厂商Labsystems 进口96孔培养板等
5、 实验方法
按常规采用MTT法,96孔板每孔加入浓度为4-5xl(^个/ml的细 胞悬液100ul,置37。C, .5。/。C02培养箱内。24h后,加入样品液, 10iU/孔,设双复孔,37°C, 5% C02作用72h。每孔加入5mg/ml的 MTT溶液20lU,作用4h后加入溶解液,100" 1/孔,置培养箱内, 溶解后用MK-2全自动酶标仪测570nm OD值。
6、 实验结果结果见表i。
表l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蓝萼己素单体对人体肿
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样品名称编号RJ01RJ02RJ03RJ04RJ05RJ06DOX
A549IC50( Ji g/ml)1.0561.5852.051>100>100>1000.0228
100ug/ml时IC0/。10010099.1032.7824.1826.2499.96
LOVOic50( y咖l)0.837〗.2361.835>100>100' >000.286
100ng/mJ时IC0/。100脂10026.1613.1932.卯99.59
HL-60IC50( li g/ml)0.1180.1560.217>100>100>1000.00352
100 u g/ml时IC%10010010021.6300100
CEMIC50( 11 g/ml)0.04900.05600.1240>100>100>000.0809
100 u g/ml时10%1001001008.66032.6580.77
由表1可见,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 戊素、蓝萼己素对测试肿瘤细胞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蓝萼甲素(RJOl)、蓝萼乙素(RJ02)、蓝萼丙素(RJ04)对测试肿瘤细胞的 抑制作用很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 蓝萼戊素、蓝萼己素均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因此可用于制备抗癌药 物。
权利要求
1、二萜类化合物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和蓝萼己素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它们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其中,基团R1选自H、COCH3;R2选自COCH3、H;R3选自H、O;R4选自OH、O;R5选自CH2、H;R6选自CH2、CH3;R7选自O、H;R8选自O、OH;各化合物的基团搭配分别为蓝萼甲素R1=R2=H;R3,R4=O;R5,R6=CH2;R7,R8=O;蓝萼乙素R1=H R2=COCH3,R3,R4=O;R5,R6=CH2;R7,R8=O;蓝萼丁素R1=COCH3R2=H;R3,R4=O;R5,R6=CH2;R7,R8=O;蓝萼丙素R1=R2=H;R3,R4=O;R5,R6=CH2;R7,=H,R8=OH;蓝萼戊素R1=R2=H;R3,R4=O;R5,=H,R6=CH3;R7,R8=O;蓝萼己素R1=R2=H;R3=H;R4=OH;R5,=H,R6=CH3;R7,R8=O。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蓝萼香茶菜中二萜类化合物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和蓝萼己素用于制备抗癌药物的用途。本发明采用MTT法进行了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蓝萼甲素、蓝萼乙素、蓝萼丙素、蓝萼丁素、蓝萼戊素和蓝萼己素均具有显著细胞毒活性,因此可用于制备抗癌药物。本发明为寻求抗癌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来源。
文档编号A61K31/122GK101455652SQ20091004488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5日
发明者刘建国, 赵卫权, 金永生, 陈海生, 项昭保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