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48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胃痛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症,现代医学的一些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溃疡)等均有胃痛症状,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目前,治疗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等多种胃病引起的胃痛的药物主要有四大类,即抗酸作用、增加胃黏膜屏障作用药;酸分泌阻滞剂;解痉药和胃动力药。因致病原因复杂不同,以上四类药物虽然各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均为缓解疼痛,在消除症状、促进愈合、降低复发方面均不理想,不能彻底治愈,复发率高,且其产生的依赖性和副作用不可忽视。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该药物治疗由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等多种胃病引起的胃痛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苏梗10~15黄芪15~45陈皮10~20炒白术10~30佛手10~15蒲黄10~15醋五灵脂10~15薄荷10-20徐长卿15~20木香3~6。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将上述中药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l-2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1.2(5(TC)的清膏,于5060'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基本病理是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惕,即所谓"不通则痛"。其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应用通法,使气血通畅,纳运复常,"通则不痛",胃痛自止。本发明组方中,苏梗理气、宽中、止痛;黄芪补气固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佛手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蒲黄、醋五灵脂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徐长卿疏风解热、行气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诸药配伍,理气宽中、健脾燥湿、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等多种胃病引起的胃痛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无抗生素等的耐药性,也无其他西药制剂对肝、肾的损害等副反应。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120例胃痛患者对本发明药物治疗胃痛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1970岁,平均35.2岁;经胃镜、钡检诊为慢性胃炎者2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18例,其他17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1668岁,平均34.6岁;慢性胃炎者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20例,其他12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胃痛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照组口服温胃舒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本发明药物胶囊进行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以4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胃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疗效判定以胃镜疗效为主,参考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消失,但仍有炎症。有效: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胃镜检查溃疡缩小5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胃镜检查溃疡缩小不及50%者。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l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优选的苏梗120g、黄芪150g、陈皮120g、炒白术120g、佛手120g、蒲黄120g、醋五灵脂120g、薄荷100g、徐长卿150g、木香40g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3.5Kg,煎煮2小时,合并3次煎液,浓缩成5(TC相对密度1.2的清膏,于60'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实施例2将优选的苏梗150g、黄芪200g、陈皮150g、炒白术150g、佛手150g、蒲黄150g、醋五灵脂150g、薄荷150g、徐长卿180g、木香60g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4.5Kg,煎煮1小时,合并3次煎液,浓缩成5(TC相对密度l.l的清膏,于6(T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苏梗10~15黄芪15~45陈皮10~20炒白术10~30佛手10~15蒲黄10~15醋五灵脂10~15薄荷10~20徐长卿15~20木香3~6。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治疗胃痛的药成胶囊剂。3、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中药按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l-2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50。C相对密度为1.0~1.2的清膏,于506(TC干燥后,粉碎成100-12015~4510~3010-1510~203~6。其特征是将所述的药:全文摘要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是将苏梗、黄芪、陈皮、炒白术、佛手、蒲黄、醋五灵脂、薄荷、徐长卿、木香加水煎煮3次,取煎液浓缩成清膏,干燥后粉碎成药粉,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理气宽中、健脾燥湿、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等多种胃病引起的胃痛总有效率93.3%,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无抗生素等的耐药性,也无其他西药制剂对肝、肾的损害等副反应。一种用于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文档编号A61K9/48GK101502597SQ20091007391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发明者周新成申请人:长治市郊区黄碾镇中心卫生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