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或流感病毒甲型剂活性的黄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96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或流感病毒甲型剂活性的黄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肠道病毒和流感病毒甲型剂活性的黄芩组合 物,属于医药卫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肠 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简称埃可 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本属病毒感染分布广泛,临床表现 复杂多样。全球性传染病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即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引起手足口病 的肠道病毒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16、 4、 5、 7、 9、 10型,B组2、 5、 13型;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 型(EV71),其中以CoxA16型及EV71型最为常见。肠道病毒EV71型 主要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 具、奶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密切接触传播,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 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 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严 重的会引起死亡。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致病株主要是甲、乙型,丙型基 本不致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几次世界性流感流行的主要病原体,而且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也多为甲型。目前为止,甲型流感病毒共有15种不同的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被分离鉴定,可分为多种亚型,如H1N1,H1N2,H2N2, H3N2等,在人类中引发流行的最为常见的是H1N1、 H3N2亚型。自发 现流感病毒,20世纪中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 1957、 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 2000万以上。我国从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2003年爆发的禽流感也是一种 由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病毒 A (H1N1)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 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 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国内外西医对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的防治方法就是根据抗原抗 体学说运用疫苗来预防病毒的发生,但由于病毒的抗原不断发生着变异, 疫苗往往也就失去效力。而用于抗病毒的药物,基于病毒的变异性及药物 的耐药等问题,使病毒的防治问题仍很严峻。至今,尚无找到针对手足口 病、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寻找一种疗效明确的治 疗及预防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药物成为医疗界关注的焦点。
祖国医学认为,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均是由外感疫毒之邪气所致, 此病传播迅速,是多种疾病的起因,常入里化热。病因为温热毒邪,病机 为外感温热疫毒之邪,侵袭肺卫,后迅速进入气分,伏于气分,致阳气郁 热,肺卫郁闭,临床上表现为高热、恶寒、咳嗽及肌肉酸痛等卫气同病的 症状。
中药不仅具有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且还有抑制病 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解热镇痛及抗菌消炎等综合功效, 其在防治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清 热解毒类中药大多具有直接抗病毒的作用,如连翘、金银花、野菊花、黄 连、黄芩、大青叶、鱼腥草、柴胡、牛蒡子等。
黄芩是有名的清热解毒中药,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苓(Scutdlar 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又名子芩、条芩、独尾芩、鼠尾芩、黄芩条等, 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从研究内容 看,人们重视黄芩的作用,而对黄芩的认识远远不够。现有研究没有关于 黄芩抗肠道病毒的报道,也没有深入研究到黄芩对流感病毒亚型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黄芩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流
感病毒甲型H1N1、 H3N2亚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将其应用到治疗和预 防手足口病及甲型新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及甲型H3N2流感中。本 研究针对上述病因病机,基于黄芩的药理特点,将其应用到肠道病毒、流 感病毒甲型的研究领域中。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 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手足口病、甲型新型H1N1流感、甲 型H1N1流感及甲型H3N2流感的药物及卫生用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抗甲型流感病毒 活性的黄芩组合物。本发明的黄芩组合物中含黄苳黄酮的重量百分含量在 5% 90%范围内。本发明的黄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因肠道病毒 EV71和/或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感染,以及因流感病毒甲型新型H1N1 亚型、H1N1亚型和/或H3N2亚型引起的感染。
本发明的黄苓组合物的是通过用适量的水和/或醇提取粉碎的黄芩或 黄芩饮片,然后浓縮制得的提取液而得的。.
上述的"用水和/或醇提取"一般采用水、醇或其混合物对黄苳药材进行 浸泡或加热提取,这些方法都可以适于本发明。
具体地,本发明的黄芩组合物是将黄芩粉碎或制成饮片后,用适量的 水,醇,或含水醇,在静态或动态条件下,室温或加热(或回流)提取, 提取可连续或间歇进行,然后滤去药渣,滤液在常压或减压、动态状态下 浓縮至一定浓度后(通常是指lg/ml生药或lkg/L生药),保温离心除去不 溶物,收集滤液,滤液可进一步浓縮成膏状进行制剂成型。浸膏可经冷冻 干燥或真空干燥成干粉,也可把浓縮液体直接喷雾干燥成干粉进行制剂成 型。
以上提取滤液又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后处理
将收集得到的滤液回收醇,浓縮或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1.02~1.15, 加稀盐酸调节pHl-2, 50 8(TC保温,静置过夜,过滤,取沉淀物,依次 用适量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至7.0先用水洗漆,挥尽乙醇,真空干 燥成干粉,用于制剂成型。以上提取滤液还可采取如下步骤进行后处理
将收集得到的滤液回收醇,浓縮或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1.02 1.15,加 稀盐酸调节pH至1.0 2.0, 50 8(TC保温1小时,静置过夜,过滤,沉淀物用 适量水搅匀,用10 60X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 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至1.0 2.0, 40 60。C保温l小时,静置过夜, 过滤,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至7.0先用水洗涤,挥尽 乙醇,真空干燥成干粉,用于制剂成型。
以上提取滤液还可直接上交换,如大孔树脂、离子换权树脂、凝胶, 和膜技术进行精制浓縮后,再制成浸膏或干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醇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丁醇中的一 种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地为乙醇、异丙醇和丁醇,更优选地为乙醇。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含水醇是醇的重量百分比为20% 95%, 优选地为30% 80%,更优选地为的50% 70%。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适量的溶剂"中的适量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按 照常规技术可确定用于提取黄芩组合物的溶剂用量,具体地说,为原药材 重量的2 14倍,优选地为4 12倍,更优选地为4 8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室温是指25°C±5°C,加热的温度可控制在 30曙80。C,例如35。C、 45。C、 55。C或70。C。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间歇提取时,每次提取时间为1 4小时,重复 1 4次;优选地,每次提取时间为1 3小时,重复1 3次;更优选地, 每次提取时间为1 2小时,重复2 3次。
本发明所述的黄芩组合物,黄芩黄酮含量在5% 90%范围内。本发明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入相关剂型的辅料,可以制成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制 剂形式,包括胶囊、口服液、糖浆、片剂、口崩片、滴丸、含嗽液、颗粒 剂、洗剂、溶液剂、酊剂、混悬剂、膏剂、喷雾剂等。
本发明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加入相关的赋形剂,可制成各种卫生用品 可接受的形式,包括消毒水、爽身粉、牙膏、香皂、肥皂、浴液、洗发香 波、漱口水、护肤膏、防晒油、香水等。本发明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及其各种制剂形式、卫生用品形式,用于治
疗或预防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及流感病毒甲型新型H1N1流感、流感 病毒甲型H1N1和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的感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和试验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方式l: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连续3次, 合并煎煮液,滤去药渣,滤液在减压状态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2 1.10, 离心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收集滤液。将滤液分成4份,分别按如下方
法制备
a. 浓縮制成浸膏;
b. 浓縮成浸膏后,再经真空干燥,制成干粉; C. 经冷冻干燥制成千粉;
d.直接喷雾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方式2: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12倍量的乙醇,渗漉提取,渗漉液回 收乙醇,加与药材重量等量的水,搅拌均匀,离心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 将滤液分成4份,分别按如下方法制备
a. 浓縮制成浸膏;
b. 浓縮成浸膏后,再经真空干燥,制成干粉; C.经冷冻干燥制成干粉; d.直接喷雾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方式3: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10倍量的40% 80%的乙醇,加热至 6(TC,回流1小时,连续3次,使并回流液,滤去药渣,滤液在减压状态下浓縮回收乙醇,继续浓縮或加水,使相对密度为1.02 1.10,离心除去 不溶物,收集滤液。将滤液分成4份,分别按如下方法制备 a.浓縮制成浸膏;
b.浓縮成浸膏后,再经真空干燥,制成干粉;
C.经冷冻千燥制成干粉;
d.直接喷雾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例4: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8倍量的70%乙醇浸泡,静置过夜,滤 过,收集乙醇溶液;滤渣加入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连续2次。 合并乙醇溶液和水煎煮液,滤去药渣,滤液在减压状态下浓縮至相对密度 为1.02 L10,离心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收集滤液。将滤液分成4份, 分别按如下方法制备 a.浓縮制成浸膏; b.浓縮成浸膏后,再经真空干燥,制成干粉; C.经冷冻干燥制成干粉;
d.直接喷雾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例5: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10倍量的50%的乙醇,加热至60°C, 回流1小时,连续3次,使并回流液,滤去药渣,滤液在减压状态下浓縮 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2 1.10,上大孔树指交换柱,先 适量水洗,再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约1600ml,减压浓縮回收乙醇, 再经真空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例6: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连续3次, 合并煎煮液,滤去药渣,滤液在减压状态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2 1.10,离心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 1.15,加稀盐酸调 节pH1.0~2.0, 8(TC保温lh,静置过夜,过滤,取沉淀物,依次用适量水 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至7.0,挥尽乙醇,真空干燥制成干粉。
实施例7:黄芩组合物的制备
取粉碎的黄芩800g,加入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连续3次, 合并煎煮液,滤去药渣,滤液在减压状态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02 1.10, 离心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02 1.15,加稀盐酸调 节pH1.0~2.0, 80。C保温1小时,静置过夜,过滤,取沉淀物用适量水搅 匀,用10 60X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 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至1.0 2.0, 40 60。C保温l小时,静置过夜, 过滤,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至7.0,挥尽乙醇,真 空干燥制成干粉。
试验例
试验例l:黄芩体外实验抗肠道病毒的疗效
(1) 实验原理以Vero (非洲绿猴肾)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黄芩样 品抑制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 (COX A16)引起Vero
细胞病变程度。
(2) 测试材料和方法取实施例1-7制得的干粉,加水溶解并稀释,以 500ng/ml,起始浓度,用培养液逐级稀释。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RBV)湖 北潜江药厂生产的。测试方法Vero细胞种96孔培养板,24小时后分别 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 (100TCID5o感染量)、柯萨奇病毒A16 (COX A16) (100TCID5。感染量),吸附1小时,弃病毒液,按以上稀释度加入样 品,同时设细胞对照孔和病毒对照孔,感染后51小时观察细胞病变程度
(CPE),用Reed-Muench法分别计算样品抗肠道病毒71型(EV71)、柯 萨奇病毒A16 (COXA16)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3)测试结果实施例l-7的干粉样品,抗肠道病毒EV71的TDso在36.14pg/ml~ 256.6|ig/ml, ICso在7.1pg/ml 42.6吗/ml,选择指数SI大于5.0; 抗柯萨奇病毒A16的TDso在96.68pg/ml~ 326.8ng/ml, ICso在19.09ug/ml~ 56.36pg/ml,选择指数SI大于5.0。 试验例2:黄芩体外实验抗流感病毒甲型的疗效
(1) 实验原理以MDCK(狗肾细胞)细胞为病毒宿主,测定黄芩样品 抑制流感病毒甲型H1N1 (A/京防/262/95, l(T3感染,病毒感染相当于100 个TCID50)、 H3N2 (A/粤防/243/72, 1/5 l(T4感染,病毒感染相当于100个 TCID5。)弓I起MDCK细胞的病变程度。
(2) 测试材料和方法取实施例1-7制得的干粉,加水溶解,再用培 养液稀释成1000pg/ml作为起始浓度,用培养液逐级稀释。阳性对照药 利巴韦林(RBV)湖北潜江药厂生产的。测试方法MDCK细胞种96孔培 养板,24小时后感染病毒,吸附2小时,弃病毒液,按以上稀释度加入样 品,同时设细胞对照孔和病毒对照孔,24小时观察细胞病变程度(CPE), 用Reed-Muench法分别计算样品的半数有毒浓度(TD5o)和半数有效浓度 (IC5Q),并计算药物选择指数(SI)。
(3) 测试结果实施例1-7的干粉样品,抗流感病毒甲型H1N1的TDso 在125ug/ml~ 256pg/ml范围内,ICso在25.1ug/ml~ 78.6pg/ml,选择指数 SI大于5.0;抗流感病毒甲型H3N2在125ug/ml 256^ig/ml范围内,IC50= 12.1ug/iril~ 56.8pg/ml,选择指数SI大于10.0。
试验例3:黄芩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1.1资料和方法 l丄l诊断标准
观察对象均符合手足口病(HFMD)的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资料。 (2)发热,多表现为中等程度发热,偶有高热,体温39-C以上。(3)皮疹, 以手足掌部疱疹为特征,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 (4) 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部疱疹。 1.1.2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2008年5月-2009年6月确诊的HFMD的诊断标准患儿。年龄:8个月 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黄芩制剂)30例,男16例,女14例, 平均年龄2.3士0.5岁;对照组(病毒唑)28例,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 2.4±0.5岁;其中治疗组再分为治疗组A (肠道病毒EV71) 18例和治疗组B
(柯萨奇病毒A16) 12例。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 意义(PX).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A给予实施例3的黄芩组合物干粉,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 相当于生药材10g;治疗组B用实施例3的浸膏,外涂局部皮疹,每次用量相 当于生药材3g;对照组用病毒唑10 15mg/kg静滴,1次/d。分别观察治疗 效果。 1.3疗效标准
1.3.1全身情况显效:48h内体温正常, 一般状态好转,72 h内不流涎, 能进食,正常玩耍;有效:72h体温正常, 一般状态好转,5 d不流涎,能 进食,正常玩耍;无效治疗4d仍发热,流涎,进食受限,口腔黏膜充血, 溃烂明显,合并细菌感染。
1.3.2退疹1 3d为明显好转,4 6d为好转,6d以上为无效。
1.4结果
运用本发明黄苓治疗手足口病,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 对照组为60%。比较三组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 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中药 组合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
试验例4:黄芩治疗甲型新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型H3N2 流感的临床疗效
1.1资料和方法
1.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9年确诊的甲型新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型 H3N2流感患者,年龄23.5±4.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黄苓)30例,对照组 (达菲)IO例,其中治疗组再分为治疗组A (甲型新型H1N1流感)IO例、治疗组B (甲型H1N1流感)和治疗组C (甲型H3N2流感)IO例,各组在性 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X).05)。 l丄2诊断标准
(1)与新型H1N1、 H1N1或H3N2患者有密切接触史。(2) —周内出现流 感临床表现者。(3)从鼻咽拭子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旨标本检测, 有新型H1N1、 H1N1或H3N2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结果两次为阳性者。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实施例3的黄芩组合物干粉,口服,每日两次,每次用量相 当于生药材10g;对照组用达菲75mg口服,每日两次,儿童酌减。疗程为5 天。
1.3疗效标准
显效:24h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从鼻咽拭子 中分离的病毒经RT-PCR检观!J,新型H1N1、 H1N1、 H3N2病毒RNA—次结果
为阴性者。
有效:72h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从鼻咽拭子中 分离的病毒经RT-PCR检测,新型H1N1、 H1N1、 H3N2病毒RNA—次结果为
阴性者。
无效治疗5d仍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未缓解,从鼻咽拭子中分 离的病毒经RT-PCR检测,新型H1N1、 H1N1、 H3N2病毒RNA结果仍为阳性。 1.4结果
运用本发明黄芩治疗流感病毒甲型新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 及甲型H3N2流感,结果表明比较四组的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改善 情况、血象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5%,对照组达菲组为79.67%。 与达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X).05)。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未发现毒副作用。 临床结果提示本发明黄芩制剂治疗流感病毒甲型新型H1N1流感、甲型 H1N1流感、甲型H3N2流感疗效满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或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的黄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适量的水和/或醇提取粉碎的黄芩或黄芩饮片,然后浓缩制得提取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醇为甲醇、乙醇、 异丙醇、丁醇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芩黄酮含量在 5% 90%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制 成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制 成药物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形式,包括胶囊、口服液、糖浆、片剂、口崩片、 滴丸、含嗽液、颗粒剂、洗剂、溶液剂、酊剂、混悬剂、膏剂、喷雾剂。
6.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黄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制 成各种卫生用品可接受的形式,包括消毒水、爽身粉、牙膏、香皂、肥皂、 浴液、洗发香波、漱口水、护肤膏、防晒油、香水。
7.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黄芩组合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肠 道病毒EV71和/或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手足口病及甲型新型H1N1,和 /或甲型H1N1,和/或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感染。
8. —种制备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或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的黄芩组 合物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 将黄芩粉碎或制成饮片后,用适量的水,醇,或含水醇,在静态 或动态条件下,室温或加热或回流提取,提取可连续或间歇进行,然后滤 去药渣;2) 将滤液在常压或减压、动态状态下浓縮后,保温离心除去不溶物, 收集浓縮滤液;3) 将收集得到的滤液回收醇,浓縮或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1.02 1.15, 加稀盐酸调节pH1.0 2.0, 50 8(TC保温1小时,静置过夜,过滤,取沉 淀物,依次用适量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至7.0先用水洗涤,挥尽乙醇,真空干燥成干粉,用于制剂成型。
9. 一种制备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或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的黄芩组合物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 将黄芩粉碎或制成饮片后,用适量的水,醇,或含水醇,在静态 或动态条件下,室温或加热或回流提取,提取可连续或间歇进行,然后滤 去药渣;2) 将滤液在常压或减压、动态状态下浓縮后,保温离心除去不溶物, 收集浓縮滤液;3)将收集得到的滤液回收醇,浓縮或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1.02 1.15, 加稀盐酸调节pH至1.0~2.0, 50 80'C保温1小时,静置过夜,过滤,沉 淀物用适量水搅匀,用10 6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加等量乙醇, 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pH至1.0 2.0, 40 60'C保温1小时, 静置过夜,过滤,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pH至7.0先用 水洗涤,挥尽乙醇,真空干燥成干粉,用于制剂成型。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制备具有抗肠道病毒活性和/或抗甲型 流感病毒活性的黄芩组合物的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的间歇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1 4小时,重复1 4次。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黄芩组合物,属于医药卫生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取中药黄芩,粉碎或制成饮片,用适量的水、醇或含水醇为溶剂,在室温、加热或回流条件下进行提取,然后浓缩制得提取液。提取液可进一步浓缩成膏状进行制剂成型,浸膏可经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制成干粉,也可把提取液体直接喷雾干燥成干粉。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肠道病毒EV71、抗柯萨奇病毒A16、抗流感病毒甲型新型H1N1、甲型H1N1和H3N2亚型的药物和卫生用品。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612197SQ2009101086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家琛, 刘玉玲, 曲敬来, 曾晓莲, 雪 高 申请人:曲敬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