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27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的提取方法,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新的医药 用途。具体的说是胡桃楸根皮或果皮的乙酸乙酯部位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制备 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系因胰岛素分泌 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机体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 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 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通过竞争性抑制α-葡 萄糖苷酶的活性,可阻滞双糖水解为单糖,延缓糖的吸收,使血糖平稳并缓慢的维持在一定 的水平,防治餐后高血糖症,同时还可以提高糖耐量,预防和治疗肥胖症,高三酰甘油血症, 用于治疗应碳水化合物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实验研究表明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动物模型的 慢性并发症有效,通过降低餐后血糖浓度而减少蛋白糖基化,延迟或阻止肾、视网膜神经病 变发生以及缺血性心肌病的发展。文献报道主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多糖、生物碱、苷 类、多肽、糖苷类、黄酮类、皂苷和酚类等。一些中草药的提取物也具有很好的抑制α-葡萄 糖苷酶的作用,如绿茶提取物和大黄、山茱萸、赤芍、五倍子水煎煮醇沉提取物,以及广西 血竭全粉和分步提取物、五味子和虎杖的水提取物等。现有的此类药物成本较高,生产厂家 很少,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要求,开发成本低、疗效好的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药 物是现在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属落叶乔木,主要 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华北的海拔在400 IOOOm的山坡或向阳沟谷中,为我国珍贵树种之一。 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开宝本草》最早记载胡桃楸有补肾固精、敛肺定喘、抑菌镇咳及抗 癌之功效。经过现代对胡桃楸化学成分分析证明胡桃楸含有萘醌、胡桃醌、黄铜甙、鞣花酸 及没食子酸等化学物质,并进一步证实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氧化、镇痛、抗炎和抗菌等 作用。杨赛等人选用胡桃楸树皮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全身X线照射,分 别从造血功能,疫功能等方面研究了乙醇提取物的辐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对 电离辐射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造血功能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林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8年01期);闻平等人的研究表明新鲜的胡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新生 隐球菌和烟曲霉菌等深部致病性真菌体外生长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01期);王春玲等研究表明胡桃楸提取液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显著抑 制Hela、PC-3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表明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肿瘤学杂志,2003年第 3期);李智博等研究表明,从胡桃楸的树叶中分离的单一成分对羟基甲氧基苯并双胡桃醌 具有抗肿瘤活性(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杨赛等研究表明,胡桃楸树皮提取物具有对红细胞氧化损伤抑制作用(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9期)。我们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物筛选过程中出人意料地发现胡桃楸树皮及果皮 的乙酸乙酯部位具有很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在本专利申请之前还未有文献报 道胡桃楸果皮或树皮及果皮或树皮的任何提取物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也未发 现胡桃楸果皮或树皮及果皮或树皮的任何提取物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 的应用的报道。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我们利用乙醇提取胡桃楸的果皮或树皮,乙酸乙酯萃取,得乙 酸乙酯部位。进行药效学筛选,结果表明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 作用。本发明完成前未发现有关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作为α-糖苷酶抑制剂、在预防和治 疗降血糖方面应用的报道。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的提取方法。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在降血糖方面的应用。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降血糖药 物方面的应用,尤其在制备α -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方面的应用。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的应用是指含有有效治疗剂量的胡桃楸 根皮及树皮的乙酸乙酯部位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赋形剂,或用胡桃楸根皮或 树皮组方,用于制备α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物的其它制剂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胡桃楸的乙酸乙酯部位,包括 胡桃楸果皮及胡桃楸树皮的乙酸乙酯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为生物碱、 黄酮、木脂素、蒽醌、香豆素等。胡桃楸的乙酸乙酯部位由以下方法制备而获得,取干燥的胡桃楸树皮或果皮,粉 碎,用40-80%乙醇或甲醇溶液提取2-3次,每次0. 5-3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加水至Iml 药液含Ig药材,用乙酸乙酯萃取3-5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干燥得乙酸乙酯部位。 本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可以大规模生产。在本发明申请前未见胡桃楸的果皮或树皮的乙酸乙酯部位作为α-糖苷酶抑制 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降血糖药物的应用及报道。乙酸乙酯部位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为生 物碱、黄酮、木脂素、蒽醌、香豆素等。胡桃楸树皮及果皮乙酸乙酯部位及其药物制剂的药理作用,通过以下药效学试验 例得到证实。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对α -糖苷酶的抑制作用1.标准反应体系67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6. 8) 150ul, lmg/ml谷胱甘肽溶液 50 μ 1,0. lmg/ml α -葡萄糖苷酶溶液 100 μ 1,37°C保温 lOmin,2(kimol/LPNPG 溶液 IOOul, 37°C反应20min后加入0. 2mol/L Na2CO3溶液400ul终止反应,测定400nm处光吸收值。样 品对酶活性的抑制率计算公式抑制率(% ) = (A对照-A样品)/A对照X 100 %
2.拜糖平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取研磨后的拜糖平配制成10mg/ml的原 溶液,并以此稀释成20,10,5,2. 5,lmg/ml不同浓度。将IOOul拜糖平加入到酶反应体系 中,先与酶在37°C保温lOmin,再加底物反应20min,用Na2CO3溶液终止反应,测定400nm处 光吸收值。3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用缓冲液稀释至1. Omg/ml, 抑制率高于70%,然后进行复筛。用缓冲液将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稀释至浓度 为1. 0,0. 5,0. 25,0. 125,0. 0625,0. 03125mg/ml。将IOOul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 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测定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见表1。表1胡桃楸果皮及树皮乙酸乙酯部位对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
一种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胡桃楸果皮及根皮的乙酸乙酯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酸乙酯部位,其特征在于取干燥的胡桃楸果皮或树皮,粉 碎,用40-80%乙醇溶液提取2-3次,每次0. 5-3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加水至Iml药液含 Ig药材,用乙酸乙酯萃取3-5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干燥得乙酸乙酯部位。
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物中的 应用是指含有有效治疗剂量的胡桃楸根皮及树皮的乙酸乙酯部位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 受的药用赋形剂,或用胡桃楸根皮或树皮组方,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物的其它 制剂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胡桃楸果皮或树皮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降血糖药物中的应用,具体的说胡桃楸果皮或树皮乙酸乙酯部位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中的新用途,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中可以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也可以是含胡桃楸乙酸乙酯部位的组合物。
文档编号A61P3/10GK101940614SQ20101026206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南敏伦, 李庆杰, 王莲萍, 赫玉芳, 赵全成, 赵文杰, 马吉胜 申请人:吉林天药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