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52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世界第一,水产品出口量占世界第一。鲤春病毒血症(SVC)是鱼类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广,能感染四大家鱼和其他几种鲤科鱼,包括鲤鱼和锦鲤、鳙鱼、草鱼、鲢鱼、黑鲫、鲫鱼、丁鳜和欧鲇等,鲤鱼是其中主要的、最易感的宿主。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鲤春病毒血症是水产动物一类传染病,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目前,在我国对SVC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病毒分离后用RT-PCR。PCR技术虽然具有高灵敏度的优越性,但缺点是
1、结果判断上常常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2、需要专业人员和昂贵的仪器试剂;
3、不符合国际兽疫局(OIE)推荐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利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单克隆抗体筛选出阳性克隆,找出与SVCV单克隆抗体结合的保守序列,筛到的抗原型表位制备临床诊断试剂, 小分子抗原肽作为疫苗防治鲤春病毒血症。本发明基因序列是SEQ ID NO :1。本发明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在制备鲤春病毒血症疫苗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SVCV单克隆抗体筛选阳性克隆,找出在随机肽库中能与中和SVCV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结合的保守序列。确定该抗原决定簇的位点,分析其序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小肽竞争与SVCV受体结合,针对SVCV而产生抑制作用,对未来小分子抗原肽作为疫苗,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图1是本发明第1、2轮筛选6次洗脱扩增的噬菌体克隆点杂交结果; 图2是本发明第3轮筛选3次洗脱扩增的阳性克隆点杂交结果;
图3是本发明短肤触合蛋白组的设计表达与纯化;
图4是本发明抗原表位在ELISA和Westernblot的结果中,均被免疫血清所识别; 图5是本发明短肽融合蛋白与细胞结合活性测定; 图6是本发明加入抗血清后短肽蛋白与细胞结合活性测定; 图7是本发明阳性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形态; 图8是本发明2A3抗体与不同浓度抗原结合的ELISA曲线图;图9是本发明3H7抗体与不同浓度抗原结合的ELISA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SVXV单克隆抗体正辛酸纯化的SDS-PAGE电泳结果; 图11是本发明2株腹水与抗原的反应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基因序列是SEQ ID NO :1。本发明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在制备鲤春病毒血症疫苗的应用。一、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单克隆抗体制备 1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 1. 1. 1主要试剂
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和二氨基联苯胺(DAB)以及青霉素G (钠盐)和链霉素(硫酸盐)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RPMI-1640培养基、100倍HT和100倍HAT、HEPES、二甲基亚砜(DMS0)、 聚乙二醇4000、秋水仙素、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过硫酸铵、 PNA, β-巯基乙醇和硝酸纤维素膜购自Sigma公司;抗体亚类鉴定试剂(IgGl、IgG2a, IgG2b、IgG3、IgM、IgA)购自 Pharmacia 公司;低分子量标准蛋白(97. 4,66. 2,43. 0,31. 0、 20. 1和14. 4kD)购自TaKaRa公司;胎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其它试剂均为进口分装或国产分析纯化学试剂。1. 1. 2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本实验室保存 1. 1.3实验动物
BALB/c小鼠购自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1.1.4 细胞株
SP2/0骨髓瘤细胞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十一所细菌室保存。EPC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所 1. 1. 5主要培养液及缓冲液
青、链霉素(双抗)溶液取青霉素G (钠盐)100万U和链霉素(硫酸盐)lg,溶于IOOml 去离子水中,过滤除菌,分装小瓶,-20°C保存备用。50%聚乙二醇取PEG 0. 5g于0. 5ml去离子水中,121°C高压灭菌15min备用。RPMI-1640培养液取商品化RPMI-1640培养基粉剂按说明书配制,充分溶解后每 IOOOml加HEPES 2g,青、链霉素(双抗)溶液1ml,用HCl或NaOH调pH值为7. 2,过滤除菌, 分装后_20°C保存备用。2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RPMI_1640培养液80ml加胎牛血清20ml。HAT选择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80ml,加100倍HAT 1. 0ml,胎牛血清20ml。HT选择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80ml,加100倍HT 1. 0ml,胎牛血清20ml。细胞冻存液90ml胎牛血清加IOml 二甲基亚砜,_20°C保存备用。0. 2%台盼蓝溶液0. 2g台盼蓝溶于100ml PBS中。抗原包被液(pH7.6) =NaCO3 1. 59g,NaHCO3 2. 93g,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PBS (pH7. 4) =NaCl 8. 0g, Na2HPO4 12H20 2. 9g, KCl 0. 2g,溶于 1000ml 蒸馏水。
封闭液3%BSA,用 pH7. 4 的 PBS 配制。抗体稀释液0. 3% BSA,用pH7. 4的PBS配制。洗涤液100ml PBS 中力口 0. Iml Tween—20。底物溶液(OPD-H2A溶液):4mg OPD溶于IOml pH5. 0的磷酸盐一柠檬酸缓冲液中, 力口 30% H2O2 15 μ 1。1. 1. 6主要仪器
二氧化碳培养箱、-70 V超低温冰箱(SANYO公司产品),倒置显微镜()(DS-1B,重庆光电仪器总公司产品),96孔酶标板、96孔及M孔细胞培养板(NUNC公司产品),超净工作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产品),酶联免疫检测仪(ELX800,Bio-TEK公司产品),垂直板电泳仪(槽) (BI0-RAD公司产品),转移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其它仪器为国产普通小型仪器。1. 2 方法 1.2. 1动物免疫
培养鲤鱼上皮瘤细胞(EPC),传代M 48 h之后接种SVCV。当细胞产生90%病变之后反复冻融3次,收集病毒液。将病毒液以4°C 8 000 r/min离心1 h,取上清以 12°C 35000 r/min超速离心3 h,取沉淀溶于适量PBS中,将部分样品加于浓度为30% 蔗糖界面上,45 000 r/min离心5 h,收获沉淀溶于PBS中,以40 000 r/min离心
3 h去除蔗糖,沉淀溶于少量PBS中。按同样的方法处理正常的EPC作为对照。用纯化的SVCV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初次免疫时抗原加等量弗氏完全佐剂,后2次加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免疫剂量均为100 Lg/只,免疫途径为颈背部多点皮下注射;融合前3天做加强免疫,用不加佐剂抗原腹腔注射,100 Lg/只。1.2.2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饲养细胞
取一只没有免疫的健康BALB/c小鼠,拉颈处死,浸入75%的酒精中消毒lOmin,移入超净台,用无菌手术剪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膜,用玻璃注射器注入腹腔IOml RPMI-1640培养液,按摩腹部,用注射器吸取培养液,然后用5mlRPMI-1640培养液重复一次,合并两次吸出的液体,滴入3块96孔培养板,每孔50 μ 1,37°C 5%C02培养箱培养12 24h备用。1. 2. 3骨髓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在细胞融合前Mh,给预先培养的骨髓瘤细胞换液一次,使其处于对数生长期,融合前从培养瓶移出骨髓瘤细胞于灭菌的离心管,用IOml RPMI-1640培养液洗涤3次(lOOOrpm, 5min),用RPMI-1640培养液重悬细胞,对细胞悬液计数,调整细胞数为1 X IO5飞X IO5个/ ml ο1.2.4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在最后一次免疫注射后第3d,取免疫的小鼠,摘除眼球放血,收集血液分离血清,供检测抗体和作实验的阳性对照用。小鼠拉颈处死,用自来水冲洗后浸入75%酒精中消毒 lOmin,随即放入超净台内,用无菌剪刀剪开小鼠腹腔,取出脾脏,放入玻璃培皿中的消毒铜网上,滴入2ml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用5ml注射器针筒芯研磨脾脏,使之成浆状,用镊子夹住铜网,滴加适量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洗涤,将培养皿静置3 5min,待大的组织块沉淀后,小心吸取细胞悬液,移入50ml塑料离心管内,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细胞2次 (lOOOrpm, lOmin),用RPMI-1640培养液重新悬浮细胞并计数,调整细胞数为1 X IO8个/ml。
1. 2. 5细胞融合
将已制备好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混合于50ml离心管内,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之比为10:1,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细胞2次(1200rpm,lOmin),同时将50%PEG和IOml RPMI-1640培养液于37°C水浴预热。最后一次洗涤后弃去上清液,用力振动离心管,振散细胞团块,置于37°C水浴中。在Imin内滴加0. 5ml 50%PEG,缓慢振荡,加完后静置90s,在 Imin内滴加細1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在!Bmin内加Iml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补加至30ml,静置lOmin,IOOOrpm离心lOmin,弃去上清液,轻轻振散细胞团块,加入15ml含 20%小牛血清的HAT RPMI-1640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加入含有饲养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0. 1ml,于37°C 5%C02培养箱培养。融合后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于第4、6、8、 IOd每孔吸去50 μ 1培养液上清,加入50 μ 1 HAT培养液,第Ild改换同量的HT RPMI-1640 培养液。1.2.6杂交瘤抗体检测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抗原用包被缓冲液50倍稀释,滴加入3块96孔酶标板,每孔 100 μ 1,置4°C冰箱过夜,次日甩干包被液,每孔加入IOOul封闭液,置37°C温箱中孵育4h, 取出后甩干封闭液,洗涤液洗涤3次,每次:3min。将融合细胞培养上清加入封闭过的酶标板中,其中两孔加入SP2/0培养上清作为阴性对照,另外两孔加入抗血清作为阳性对照,置 37°C温箱中孵育lh,取出后洗涤液洗涤3次,每次;3min。洗涤后于酶标板每孔中加入1 5000倍稀释的酶标二抗100 μ 1,置37°C温箱中孵育lh,取出后洗涤液洗涤3次,每次3min。 加入底物溶液,每孔ΙΟΟμ 1,置37°C温箱中孵育20min显色,取出后每孔加入50μ 1终止液,终止显色反应。于酶标仪上测定各孔OD49tlnm值。被测孔OD49tlnm值大于阴性2倍以判定为阳性。1.2.7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化
将经ELISA检测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吹打成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计数,然后按照1个 /孔的稀释度稀释细胞悬液,加入含饲养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对有细胞克隆生长的培养孔,待其生长至一个视野的1/2以上时即可按1. 2. 6杂交瘤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获得的阳性孔再次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克隆、检测,直至所有克隆化的细胞全部都为阳性,挑选生长良好且阳性较强的细胞孔,将细胞吹打下来,移入M孔板扩大培养,培养换液时收集培养液上清,部分冻存,部分备用。1.2.8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株的冻存
将M孔板中扩大培养的细胞株,进一步在5ml、10ml、50ml培养瓶中逐步扩大培养,除一部分用于腹水的制备之外,其余细胞在对数生长期时,收集细胞悬液,离心后倾去上清, 加入含10% 二甲基亚砜的小牛血清,混均后移入细胞冻存管内,-70°C冰箱中过夜,次日放入液氮罐中保存。1. 2. 9腹水的制备
取成年BALB/c雌性小鼠,腹腔注射0. 5ml石蜡油,一周后取处在对数生长期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倒掉培养上清,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悬浮细胞,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数为6X105/ml。将其注入经石蜡油处理过的小鼠腹腔内,每只注入0.5ml。待小鼠腹腔明显胀大后,采集腹水,Id后再采集一次。收集到的腹水置37°C温箱ai,4000rpm离心lOmin,吸取上清液,56°C水浴灭活30min后,置_20°C冰箱冰存备用。
1. 2. 10阳性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测定
取对数生长期杂交瘤细胞用终浓度为0. 25umol/L秋水仙素处理4 h,收集细胞后用低渗KCl溶液处理15min,固定液固定,吸管滴加细胞悬液到4°C预冷的载波片上,载波片室温下自然干燥,吉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统计染色体数目。1.2.11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测定
将亚克隆阳性率达100%的细胞株体外连续培养2个月,每隔一周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抗体效价;将冻存6个月后的细胞株复苏,取培养上清液检测抗体效价。1. 2. 12单克隆抗体ELISA最佳反应浓度的测定
采用间接ELISA方阵检测。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抗原倍比稀释纵向包被酶标板,3%牛血清白蛋白封闭lh,洗涤3遍。抗体倍比稀释横向包被酶标板,37°C温箱孵育lh,洗涤3遍。 加入HRP-羊抗鼠IgG酶标二抗,37°C温箱孵育lh,洗涤3遍,显色后测定各孔OD49tlnm值,确定单克隆抗体最佳反应浓度。1. 2. 13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
采用间接ELISA法。纯化的每株单克隆抗体1000倍稀释后包被酶标板,每孔100 μ 1, 37°C孵育lh,洗涤后每孔加入1000倍稀释的抗体亚类试剂100μ 1,37°C孵育lh,洗涤3遍。 然后加入HRP-羊抗鼠IgG酶标二抗,37°C孵育lh,洗涤后加入底物显色,确定各株单克隆抗体的亚类。1. 2. 14单克隆抗体亲和力测定[139]
采用非竞争酶免疫实验。纯化的每株单克隆抗体,经紫外分光光度计^Onm测定其起始浓度,以不同抗原浓度进行抗体倍比稀释的间接ELISA检测,绘制反应曲线,以曲线上最大OD49tlnm值一半时的抗体浓度计算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常数,确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抗体亲和力常数以如下公式计算。
权利要求
1.一种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其特征在于基因序列是SEQ ID NO :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在制备鲤春病毒血症疫苗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鲤春病毒血症抗原表位,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利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单克隆抗体筛选出阳性克隆,找出与SVCV单克隆抗体结合的保守序列,筛到的抗原型表位制备临床诊断试剂,小分子抗原肽作为疫苗防治鲤春病毒血症。 本发明基因序列是SEQ ID NO1。本发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SVCV单克隆抗体筛选阳性克隆,找出在随机肽库中能与中和SVCV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结合的保守序列。确定该抗原决定簇的位点,分析其序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小肽竞争与SVCV受体结合,针对SVCV而产生抑制作用,对未来小分子抗原肽作为疫苗,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P31/14GK102399263SQ2010102801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培军, 张林波, 李月红 申请人:李月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