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氧鬼臼毒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87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氧鬼臼毒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氧鬼白毒素-羟丙基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环糊精包合技术已成为提高难溶性物质溶解度的常用技术。《药剂学》(崔德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1月,Ρ354)和《环糊精包合技术》(何仲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Ρ69)中,均将“饱和水溶液法”(又称“共沉淀法”、“重结晶法”)列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环糊精包合技术。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饱和水溶液法”约占环糊精包合制备方法的70%以上。发明人前期研究中,将去氧鬼臼毒素制备其环糊精包合物,公开于 CN101693112 “一种去氧鬼臼毒素环糊精包合物、其制法及抗癌用途”。该专利也是应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去氧鬼白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所得包合物大幅度提高了去氧鬼白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但随着发明人深入研究,该法在工业化生产时存在一定缺陷其一,将去氧鬼白毒素的有机溶液加到环糊精衍生物的水溶液中时, 必须是缓慢的,实验室采用“滴加”。原因是如果速度稍快,原溶解于有机溶媒的去氧鬼臼毒素就会在包合溶液(醇-水体系)中析出,析出的去氧鬼白毒素不能被包合,降低了包合收率。实验室制备量较小,用“滴加”的方法尚可行,但规模化生产是不可行的。其二,包合后处理难度很大。在醇-水体系中,总有部分去氧鬼白毒素未被包合,因此,包合完成后需室温(或冷藏)静置,过滤除去未包合的去氧鬼白毒素。但最终产物中仍会含有一定量的未包合的去氧鬼白毒素,这不仅影响到包合物的含量测定和收得率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用其制备注射液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即便采取将包合液中的有机溶媒尽可能驱尽和对产物用适当有机溶剂洗涤的办法,在实验条件下,也难以将未包合的去氧鬼白毒素去除干净,规模化生产更无法达到。而且包合液浓缩后期,粘度很大,成胶状物,剩余水份很难除尽。因此,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高质量的、符合药用要求的去氧鬼白毒素-羟丙基β -环糊精或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工业化,操作简便的去氧鬼臼毒素(以下简称DPT)羟丙基 β -环糊精(以下简称HP β -⑶)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去氧鬼白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乙醇中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其中DPT与HP β-⑶的投料摩尔比不得大于 1 6,范围为1 6 1 12。优选1 7 1 8。包合温度优选为10 70°C,更优选 40 50°C。DPT-HP β-⑶包合物摩尔比的确定DPT和HP β -CD的分子量分别为398,1402。
室温条件下(15 25°C )将DPT配成IOOml IOOmg的乙醇溶液,HP β -CD配制成IOOml 3. 5g的乙醇溶液(均接近饱和状态)。按表1所列体积将两溶液混合,减压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状固体。表1室温下DPT-HP β-CD包合投料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去氧鬼白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去氧鬼白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乙醇中加热回流至完全溶解,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即得,其中去氧鬼臼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范围为1 6 1 12。
2.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去氧鬼臼毒素与羟丙基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为 1 7 1 8.。
3.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包合温度为10 70°C。
4.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包合温度为40 5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氧鬼臼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合时用乙醇作溶剂,去氧鬼臼毒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摩尔比为1∶6~1∶12。本发明能确保去氧鬼臼毒素完全包合,且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K31/365GK102380104SQ20111034786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吴畅烜, 吴葆金, 朱雄, 罗厚蔚 申请人:吴葆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