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血液输送装置、操纵装置和联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68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入式血液输送装置、操纵装置和联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植入式血液输送装置、操纵装置和联结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是植入物医疗,尤其涉及通过最低限度地使用微创手术植入部件的可能性。
背景技术
植入物医疗允许在患者体内使用最为多样的单元和元件,以便以暂时或永久的方式代替特定的器官和身体部分,或者插入特定的单元,以支持身体机能。
这种单元通常简单地通过患者身体的较大开口安放到位,但是会产生相当大的手术创伤。减小手术创伤需要较小的手术,用于将部件引入体内的开口具有弹性加宽,在某种程度上只比待引入的部件大一点,或者甚至小一点。相应的单元可分批引入,还可在体内组装。
微创引入经常 不允许直接用手操作部件,因而要使用诸如镊子的辅助器械。然而, 使用保持器械通常也不一定简单。待植入的部件经常设计成尽可能小并且也是圆润的,以便对身体产生尽可能小的刺激,对于引导血液的具有多个部分的心脏辅助系统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这对诸如镊子的相应的保持器械带来控制上的困难。在患者体内的精确靶向定位或各部件的组装也变得困难。对于必须装配有泵、插管和驱动部件的心脏辅助系统,尤其如此。
现有技术已知用于将心脏辅助系统的部件植入到患者体内的各种辅助装置。
PCT/US2008/081082已知一种器械,具有可靠近心脏插入并连接至导引纤维的锚固件。管状空心体可朝导引纤维上的锚固件移位并借助磁性器件保持在那里。
W02009/029387A1已知一种用于套管的操作装置,其具有延伸穿过套管内部的导引体以及以缓冲垫的方式径向扩展以便保持所述套管的保持体。所述保持体可扩展到塞满套管内部的程度。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背景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导引植入式部件,可有效地与相应的操纵装置配合,以便通过微创手术在患者体内实现可靠的插入和定位。本方案的另一主题为相应的操纵装置、机械联结植入式部件和操纵装置的联结装置及包括部件和操纵装置的系统,以及将部件连接至操纵装置并将其分离的相应方法。
该目的可通过本发明的植入式部件、操作这种部件的操纵装置、机械联结部件和操纵装置的联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植入式部件和至少一个操纵装置的系统、将植入式部件连接至操纵装置的相应方法以及将植入式部件从操纵装置分离的方法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式部件,操作时在人体或动物体内限定血液导引通道,尤其是构成血液输送装置的一部分并具有配置成机械联结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其中操纵装置和部件之间的联结允许在所有的空间方向操纵。这意味着,所述部件可根据操作需要在自由选择的空间方向移位。另外,所述部件也可绕不同的轴,尤其是多个轴旋转和/或枢转。这些轴可在植入式部件内部和/或外部延伸,例如也可延伸穿过联结元件。特别地,为此提供了联结元件在一个或多个平面,尤其在所有侧面的以固定角度彼此连接。
这种部件通常可为适于患者体内使用的任意部件,尤其是心脏辅助系统的一部分,血液泵,联结心脏、瓣膜、套管、导管的血液泵,这些部件之间的相应连接系统以及配药泵(medicine dispensing pump)。
很多这些部件配备有特别光滑和圆润的表面,以避免插入或停留于体内时产生损伤。这使得外科医生很难用手操作或通过控制镊子操作。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置成机械联结操纵装置和部件的联结元件。就此而言,例如手术器械可被理解成,例如具有位于面对外科医生的近端的把手,轴以及可连接至部件联结元件的远端的操纵装置。
为此,可在操纵装置的远端提供另一个联结元件,所述联结元件可连接至紧固于植入式部件或集成在那里的第一联结元件。
从而,提供了机械联结,使得在第一次及随后的植入中借助操纵装置从体外可靠地操纵植入式部件。
也可在植入式部件上布置一个以上联结元件,以便能使用多个操纵装置或分开的操纵装置,简而言之,该操作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用于植入式部件的调整。为此,植入式部件处的多个联结元件在植入式部件的表面上彼此间隔设置,并且多个联结元件也可用于根据植入点选择最适合的进入路径。
部件处的联结元件进一步配置成自支撑地(self-retaining)联结操纵装置。这意味着植入式部件不必一直地通过操纵装置的作用而被紧密保持,例如正如多种外科手术镊子的情况。部件和操纵装置之间的联结有利地设计成自支撑的,联结不会被释放,从而外科医生有时也可不考虑操纵装置。
联结装置有利地配置成,使得相应的联结力仅仅在联结元件间形成,例如通过其中一个联结元件的弹性变形,这样,不会有力通过操纵装置的轴被传递。
外科医生由此可继而关注不同的操纵装置,并确保操纵装置相对于植入式部件的位置以稳定和不可移动的方式固定。
联结元件可集成在部件中或固定地连接到其上。在这方面,固定至或集成在部件上的联结元件与操纵装置之间的联结也可有利地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再释放,以便操纵装置在植入式部件定位和组装之后可容易地从患者体内移除。
例如,联结元件本身在这方面可在植入式部件中,优选在钻孔内形成为内螺纹,并且螺栓形式的另一个联结元件可拧入其中。
联结元件 同样可设计成部件中的钻孔或一组钻孔,其中可引入另一个联结元件的螺栓。相应的螺栓,例如可包括金属,也可为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也可为能以力锁紧的方式引入到相应钻孔中的弹簧丝。联结元件通常也可设计成例如具有底切的凹槽,例如燕尾槽,其中可插入以相应互补方式设计的另一个部件的本体。
有无底切的钻孔或盲孔或其他开口也可形成联结元件,分别与其互补的联结元件继而例如可具有可变形和/或可移动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突出部和/或栓状元件,其实现联结,并且可借助致动装置锁住,也可在提供拉力并且拉力超出特定的触发力时变形,以使联结元件分离。为此,例如其中一个联结元件可至少部分包括弹性体或弹簧。
例如,操纵装置可包括相应的联结元件,以及另外地包括与把手联结的空心轴。在轴内可提供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用于在联结元件的联结区域锁闭鼻部或释放螺纹连接, 并且致动元件可在操纵装置的把手区域被驱动。
还可以想到将联结元件形成为锥形并集成在部件内,例如部件壁中,构成第二联结元件的另一个锥形可被推入其中,第二联结元件与操纵装置连接。锥形表面例如可通过压入配合,也可借助粘合剂或通过真空密闭彼此联结。斜圆锥夹具也可用于这种连接。
此外,可以想到植入式部件上的一个或多个扳手平面(wrench flat)可作为联结元件并允许与操纵装置的相应联结元件的形状匹配啮合。
也可有利地设置成,将部件侧的相应联结元件固定于植入式部件,例如粘合、焊接、或锡焊至其上,或与其形成一体。例如可设置具有螺纹孔或孔眼或实心体的联结板紧固于植入式部件,联结板继而可具有钻孔、凹槽、扳手平面或锥形表面。
联结元件例如也可形成为光滑、表面平滑的区域,吸盘可置于其上作为第二联结元件。例如,吸盘可直接通过与其连接的操纵装置的轴充气和排气,以便直接建立和释放联结元件之间的联结。
也可以想到借助粘合剂连接两个联结元件的两个光滑联结表面,该粘合剂可直接溶解或脆化,以便释放连接。粘合剂例如可以制成能在短时间内液化以便使联结元件彼此分离的热塑性塑料,或者可通过辐射交联,例如通过紫外(UV)光脆化的可固化树脂,从而粘结结合可被容易地断开。
也可以想到,植入式部件与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在制造时通过浇铸一体成型连接,以便植入式部件、连接至其上的联结元件和至少一部分操纵装置本身或整个操纵装置一体成型制成,例如在注射成型过程中。
于是,在植入式部件和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之间提供期望的断点,以便能够在植入式部件的定位之后通过断开联结元件之间的联结移除操纵装置。
例如,可提供磁体或铁磁工件作为部件侧的联结元件,其置于部件的外侧或内部, 并与操纵装置的磁体或铁磁部分配合用于联结。例如,电机或转子的一部分也可作为部件中的磁体。也可在部件的外侧提供配合面,用于联结操纵装置。联结装置的其中一个磁体可设计成为可切换的电磁体。相应配合面,例如当其在部件侧形成联结元件的一部分时,可设计成与操纵装置相关的第二联结元件的机械抓卡装置,并具有凹进部,所述凹进部具有第二联结元件的引入倒角或类似的引入辅助装置。引入倒角例如可集成在引入锥,空心球体或朝部件内部逐渐变细的另一个凹进部。第二联结元件可选具有互补的几何形状。
尤其当第一联结元件,形成为,特别地,具有引入倒角的配合面时,并且尤其当配合面本身不紧邻该部件的铁磁体时,而且还在此处描述的所有其他情况下,部件可设计成使配合面的轮廓通过成像过程,例如X射线或超声波复制。例如,有可能通过配合面区域中部件的金属表面覆盖物(cover),或者通过密度高于部件壁并且紧邻配合面集成在部件内的标记本体,或与配合面具有可识别的几何关系的标记本体实现。从而,可更容易地建立联结,并且在 具有铁磁性联结元件的操纵装置和进一步发明的部件之间没有视觉上的接触, 所述联结在第一植入之后会变得必要。
孔眼也可设置在部件的外表面并作为联结元件,螺纹在所述孔眼中引导并用作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当较长的柔性部件的一部分,诸如管状套管,应当从进入处被拉入到靶位点时,这种设计尤其是有利的。继而,可通过螺纹的分离很容易地分开联结。
一方面与部件相关的部分,另一方面与操纵装置相关的部分通常在上述互补联结元件中可以相互交换。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联结装置提供了与植入式部件相关的第一联结元件,以及与操纵装置相关的第二联结元件,联结元件通过力锁紧方式和/或形状匹配的方式和/或材料连续性彼此可连接或彼此连接。
联结装置在这方面有利地配置成使联结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如果联结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材料连续性连接,所述连接可通过断开、切割或改变至少一部分联结装置的机械材料性质而分离。机械材料性质的改变可理解为,例如通过辐射效应或热效应催化,或者例如通过激光效应将一部分联结融化或蒸发。
本发明也另外涉及一种植入式部件、操纵装置和联结装置、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部件和一个或多个操纵装置的相应的系统,所述系统相应地配置成可借助联结元件以简单的自支撑方式联结。相应的联结也必须能够以简单和轻柔的方式在患者体内再被释放。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将植入式部件连接至操纵装置的方法,所述部件在引入到患者体内之前借助自支撑可释放联结装置机械连接至操纵装置。
例如,这可在植入式部件的制造中通过联结装置的集成已经发生,例如,部件和至少一部分操纵装置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与联结装置一体成型制造或在接合过程彼此连接。
植入式部件也能被可释放地拧入、夹紧、粘合或锁住至操纵装置,其中一个联结元件以互补的方式与另一个联结元件配合,例如螺纹孔设置在部件中,相应的螺纹螺栓设置在操纵装置上,并且每个联结元件也能够以互换的方式分别提供在其他部分。因此,例如如果将孔眼设置在植入式部件上,相应的钩部设置在操纵装置上,那么也可将所述钩部设置在植入式部件上,孔眼设置在操纵装置上。这同样适用于联结元件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如果植入式部件和操纵装置在外科手术开始之前已经彼此连接,这有利于外科手术并加快了外科手术的速度。
植入式部件从操纵装置的分离通常只在植入结束之后发生,例如通过机械断开联结装置或者通过联结装置的其他分离方式。
联结装置可被机械弱化,例如在分离之前,例如通过冷却、加热、辐射、弯曲或扭结联结装置。
如果将植入式部件从操纵装置分离的方法的发生方式,不会使操纵装置相对于部件发生任何移位或移动,那么其会具有如下优点,即在外科手术结束之后,不必再改变部件的定位。例如可通过一部分联结装置的切割或化学溶解、降解、液化或蒸发,实现联结装置的 相应释放。



下面,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和描述。其中,
图1在三维视图中表示了植入式部件和两个操纵装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操纵装置,一段植入式部件和联结装置的横截面;
图3为联结装置的视图4为图3中联结装置的平面图5为另一个联结装置;
图6为联结装置,一段部件和操纵装置;
图7为一段部件和联结装置;
图8为一段植入式部件;
图9为具有联结装置的一段植入式部件;
图10为图9示出的联结装置的替代联结装置;
图11为具有联结装置的一段部件;
图12为具有联结装置的一段植入式部件的一部分;
图13为具有一段植入式部件的另一个替代联结装置;以及
图14为具有可充气联结元件的替代联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典型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植入式部件1,例如,表示了作为心脏辅助系统一部分的血液输送泵,该泵具有圆柱状泵壳外壁2及支承在空心圆柱内的轴向转子(未详细示出)。
操纵装置5的联结元件4紧固于部件I的端面3并连接至集成在部件I中但未详细示出的联结元件。
联结元件4连接至操纵装置5的轴6,所述轴在其近端连接至把手7。此外,旋钮 8设置在把手7上,例如可连接至在轴6的中空空间中延伸至联结元件4的芯体9。
旋钮8可 相对于把手7移动,例如移位和/或旋转,以便相对于轴6移动芯体9,从而致动联结元件4,例如从部件I上释放操纵装置5。
另一个操纵装置5'经由另一个联结元件4'在另一点连接至部件I。另一个操纵装置5'同样具有把手7'和旋钮8'。部件I不仅能被紧固在部件I彼此间隔的点上的两个操纵装置5,5'移位,也可被二者旋转。
第二操纵装置5'也可具有在空心轴6'内借助旋钮8'可移动的芯体9'。
图2示出了部件I的联结装置1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联结装置具有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螺纹螺栓11可拧入其中。螺纹螺栓11作为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连接至芯体9,所述芯体延伸穿过空心轴6并可在其中转动,以便将螺纹螺栓11拧入或拧出螺纹孔10。轴6从而可紧固于部件1,并再从其上释放,图2仅示出了部件I的横截面。
一般地,联结元件可通过挖空(cut-pout)形成,尤其是有或没有底切的钻孔或凹槽。
通过轴上啮合到植入物的相应钻孔内的另外栓状部件,避免了植入物在释放螺纹连接时也随着旋转。此外,这确保了植入物也可被旋转地操纵。
凸缘72也可设置在轴6中,并且可借助螺纹螺栓11和螺纹螺栓的头部73通过拧入螺纹孔10固定到部件I上。
图3示意地示出了成形为平板形热塑性端部的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12,轴13与该端部啮合,形成操纵装置的一部分。板状部12与壁部件14连接,例如焊接于其上,粘合于其上或作为注射成型部件与其一体成型制造,该壁部件例如以平面的方式制造并形成为部件侧的联结元件。从而,可借助轴13操纵部件1,直至通过扭结所述板12使联结元件12 在部件处脱落。
为了更清楚,该构造的平面图如图4所示,其中可看到板12和轴13。通过在箭头 15和16的方向枢转,可扭结和移除板12。
板状件12附设在部件I的壁14上,形成集成在那里的联结元件,板12的可扭结部分作为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连接至其上。
根据图5,轴17连接至钟状联结元件18,所述联结元件借助短金属丝19连接至植入式部件I。金属丝19使钟18坐设于部件I上,并且从而可借助轴17移动部件I。
可通过轴17在其纵向轴线旋转将金属丝19转掉或扯掉,或通过消耗很大的力倾斜钟状部件将金属丝19撕掉,以便从部件I上移除操纵装置17和18。只要连接存在,联结元件18和19经由操纵装置提供了对部件I很好的操控。
图6中,示出的联结装置具有联结元件20,该联结元件包括借助轴21连接至把手 22的弹性体。元件20以力锁紧的方式固定在作为植入式部件I的联结元件的孔23中。例如,元件20可被加热并压入钻孔23,以建立联结装置20和23的连接。随后,操纵装置20、 21和22通过在轴21处拉动可从部件I移除。也可以想到,预先加热联结元件20或将其冷却到足以使其收缩。
图7中,示出的联结装置具有第一部件I,联结元件以板24的形式设置于该第一部件,所述设置例如焊接、锡焊或粘合。板24也可设计成部件I的集成部分。
吸盘25置于联结元件24的光滑表面,并且例如可包括弹性体,也可包括高度抛光的硬板,例如钢板。两个板24和25以吸附方式彼此紧贴,作为联结元件,并具有足够的表面质量。尤其是当其中一个部件形成为弹性体吸盘时。
可在第二联结元件25中提供通风通道26 ;其延伸穿过轴27并可从操纵装置25、 26,27的近端充气或排空,以便联结或释放联结装置24、25。
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一段植入式部件51,该部件具有燕尾槽28或具有底切的钻孔。
如果是具有底切的径向对称的孔,如图9所示,郁金香(tulip-like)状联结元件 29具有可插入其中的朝外的锁闭鼻部,从而其可弹性地插入孔28的底切。联结元件29连接至操纵装置的轴30,可仅通过轴30处足够的拉抽,当借助移动芯体53使圆柱形阻挡元件 51在操纵器械中切口 52中轴向离开锁闭鼻部时,将联结元件29从孔28中拉出,从而释放锁闭鼻部的向内移动。轴30是空心的,以便容置芯体53。
联结元件31另外的结构(constellation)如图10所示,该结构同样设置在具有切口的植入式部件I的钻孔中,联结元件基本上为圆柱形,在联结元件的的端部指状件的可弹性弯曲的端部区域具有朝外的锁闭鼻部。联结元件31也固定地坐设于孔28中,但通过施力或拉入联结元件31的锁闭鼻部,可将联结元件从孔中拉出。
图11显示了具有各形成板状的第一联结元件32和第二联结元件33的联结器械。 第一联结元件32通过粘合、焊接或其他接合技术紧固至一段植 入式部件1,并在远离部件I 的一侧具有平坦、光滑的表面。第二联结元件33敷设于该表面上,并且例如借助如环氧树脂或其他可固化树脂等粘合剂紧固在那里。
从而,联结元件彼此连接,并且操纵装置的轴34经由该联结器械以固定和自支撑的方式连接至部件I。
例如在将部件I引入患者体内之前,可建立固定连接。
为了释放该联结连接,联结元件32和33之间的环氧树脂,例如借助紫外线辐射源 35可再硬化直至其变脆,以便联结元件32和33可轻易地彼此分离。
然而,也可提供用热塑性粘合剂彼此连接的联结元件32和33,该粘合剂可通过辐射(irradiation),例如通过热源液化,以便联结可以此方式溶解并且可通过将第二联结元件33从第一联结元件32分离将操纵装置移除。超声波脉冲或激光束也可用来溶解该联结。
图12显示了一种结构,其中作为联结元件的空心圆柱形部件1,例如具有球形配合面54和两个锥形配合面55,56。互补的锥形57可进入平行于圆柱形部件I的纵向轴线的配合面56 ;互补本体58,59可径向移入其他配合面。本体57,58,59各自代表操纵装置的联结元件并可形成为铁磁体,可选为磁体,也可为可切换的电磁体。
配合面54,55,56各自可被部件I的铁磁性和/或磁性材料环绕,例如通过剖面线示出的配合面56的磁性区域60。
还可在部件I内部提供磁有效部分61的磁效应,例如泵驱动部分或磁性阀部分的磁效应,以用于联结。
为了便于借助成像过程将操纵装置联结至部件,提供的集成在部件壁内的标记本体70或者提供的配合面54的表面涂层71可包括高密度材料,尤其是金属,优选为贵金属、 铬或外科手术钢。
为了释放这种磁性联结,或者关掉相应的电磁体,或者以急动的方式移动操纵器械。借助交变场也可发生磁体的消磁。然而,也可通过相对于一个磁体旋转另一个磁体实现磁极相对于彼此的不同排列,使得通过产生的磁排斥力实现简单的释放。
图13中,示出的联结器械具有接合到植入式部件I的板32',所述板具有包括内螺纹的盲孔44。在这方面,具有盲孔44的板32'表示部件I的第一联结元件。第二联结元件可连接至该第一联结元件,并具有连接至芯体46的螺纹螺栓45。芯体46在轴47的中空空间内延伸,表示操纵装置的一部分并在近端连接至图13中未示出的把手。轴47和芯体46借助螺纹螺栓44连接至植入式部件I的联结元件32'。
如果通过操纵装置的把手上的旋钮使芯体46相对于轴47旋转,螺纹螺栓45由此可拧入板32',或拧出板32'或螺纹孔44,以便根据情形建立或分离联结。
建立联结的状态下,联结器械是自支撑的,即可容易地移位和定位第一部件1,或在操纵装置的把手(未示出)处根据需要旋转第一部件I。
螺纹螺栓47也可选择性地用具有内螺纹并连接至芯体46的螺母代替,并且螺纹孔44由相应的螺纹螺栓代替。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植入式部件也可具有作为联结元件的扳手平面,例如六边形平面,与其接合的互补扳手可作为第二联结元件。如果该组合设计成压入配合,则该连接为自支撑的。
有利地,在植入物不导引血液的表面形成所述联结装置。由此避免了对导引血液的通道产生任何污染和损伤。另外,血液导引通道不设置任何切口、钻孔等,从而避免死流区域。
如图14所示,一方面的可充气空心体,尤其是缓冲垫,与另一方面的例如提供在部件侧的抓持表面的组合也可作为联结装置。
例如,经由操纵装置的轴可充气的缓冲垫可引入到部件的中空空间并在那里被充气。为此,相应的中空空间可具有底切。可充气的空心体也可做成圆环体63,64,并被推动套在部件I或部件的部分62上并在那里充气。
植入物一旦被定位和对准,空心体的压力便会减少,从而分离联结器械。
为了更好地附设至部件并节省部件表面,空心体可用弹性体涂覆。
流体通道66设置在操纵装置的轴65内,在各种情况下用于充气和减小空心体的压力。可在部件I上设置珠状部件(Bead)67,68,用于固定该空心体,从而在部件侧形成作为联结元件的相应的配合面。
部件可由外科医生通过示出的植入式部件和操纵装置之间的自支撑联结器械的各种变体简单地定位,外科医生的手不需要被直接引导至操作区。由此,可实现相对较少地接触操作现场。器械或操纵装置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可在实际外科手术之前已经建立,并在植入后溶解。
操纵装置、联结装置和植入式部件,作为本发明的特定方面,通常表征为下列作用原理
第一方面在部件处提供与互联结元件的补形式配合的固定扳手平面,;
第二方面由可充气本体或在开口处可伸展的联结元件的本体,通过力锁紧(夹持)实现的联结;
第三方面在部件上彼此间隔设置的两点同时联结,据此,由于联结点能够分离操纵,从而可旋转性和可倾斜性提高;
第四方面操纵 装置的联结元件磁性联结至植入式部件的磁性活跃部分,尤其是驱动单元,更特别是泵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植入式部件(I),操作时在人体或动物体内限定血液导引通道,尤其是形成一部分血液输送装置,特别是联结至心脏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远离血液导引通道的部件表面的联结元件(10,14,19,23,24,28,32,32',44,54,55,56,62,6768)配置成操纵装置(5,6,7,8,9,5',6' ,T,8' ,9',13,17,21,22,26,27,57,58,59)的可释放机械联结,其中所述操纵装置和所述部件之间的联结可在所有的空间方向操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10,14,19,23,24, 28,32,32',44,54,55,56,62,6768)配置成自支撑联结至操纵装置(5,6,7,8,9,5',6', T ,8' ,9' ,13,17,21,22,26,27,57,58,5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入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10,14,19,23, 24,28,32,32',44,54,56,62,6768)集成在部件(I)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入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10,14,19,23, 24,28,32,32' ,44)固定地连接至所述部件(I)。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具有用于操纵装置的另一个联结元件的机械抓卡器械,所述抓卡器械尤其具有引入倒角,尤其是圆锥形、角锥形或球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部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为表面涂层(71) 和/或形成为设置在部件壁中标记本体(70)的标记元件(70,71)集成于所述部件,所述标记元件能够借助成像过程再现。
7.一种用于操作植入到患者体内的血液输送系统的部件(I)的操纵装置(5,6,7,8,9, 51 ,61 ,7' ,8' ,9',13,17,21,22,26,27),其特征在于,另一个联结元件(4,f ,11,12, 19,20,25,29,31,33,36,37,45,57,58,59,63,64)配置成与植入式部件(I)机械联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元件配置成与操纵装置自支撑联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磁体或铁磁体,尤其是可切换的电磁体作为另一个联结元件(57,58,59)。
10.一种一方面用于将植入到患者体内的血液输送系统的部件(I)机械联结至操纵装置(5,6,7,8,9,5',6' ,7' ,8' ,9',13,17,21,22,26,27)的联结装置,另一方面,其特征在于,与植入式部件相关的第一联结元件(10,14,19, 23, 24, 28, 32, 32;,44,54,55,56) 以及与操纵装置相关的第二联结元件(4,4/,11,12,19,20,25,29,31,33,45,57,58,59) 可以通过力锁紧方式和/或形状匹配方式和/或材料连续性或通过磁力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联结元件配置成可以彼此连接,以便所述联结元件的联结为自支撑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联结元件彼此连接,使得第一联结元件和第二联结元件之间的材料连续性连接可通过断开、切割或改变至少一部分联结装置的机械材料性质而分离。
13.—种具有至少一个植入式部件(I)和至少一个操纵装置(5,6,7,8,9,5' ,6', T ,S' ,9',13,17,21,22,26,27)的血液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联结装置。
14.一种操作具有操纵装置(5,6,7,8,9,5',6' ,T,8' ,9',13,17,21,22,26,27)的血液输送系统的植入式部件(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I)借助自支撑、可释放的联结装置,在引入到患者体内之前,机械连接至所述操纵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和所述操纵装置通过磁力保持在一起,尤其是使用施加电流的电磁体。
16.—种从操纵装置(5,6,7,8,9,5',6' ,T,8' ,9',13,17,21,22,26,27)分离植入式部件(I)的方法,其中所述部件和所述操纵装置借助自支撑联结装置彼此机械连接, 其特征在于,以机械地或另外的破坏方式断开所述联结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从操纵装置分离植入式部件(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离之前所述联结装置的一部分被机械弱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从操纵装置分离植入式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装置的元件通过所述操纵装置的致动彼此分离,所述操纵装置相对于所述部件发生移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可借助联结装置以自支撑方式连接至操纵装置(20,21,22)的植入式部件(1),其具有第一联结元件(23)和第二联结元件(20)。从而,所述植入式部件(1)可真正由操纵装置定位,例如所述操纵装置可在治疗过程之前已经连接至植入式部件,并且在外科手术之后可再被分离。这对微创手术来说尤其有利。
文档编号A61B19/00GK103068334SQ20118004154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约尔格·舒马赫 申请人:Ecp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