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283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菌避孕材料,具体涉及ー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
背景技术
子宫颈炎anflammation of Cervix)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炎症性疾病, 以细菌性阴道病原体感染为主要原因,其致病菌主要是淋病双球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其中淋球菌更是黏液脓性宫颈炎的主要病原体(Sarabeth B, Jennifer L, Devon j, et al. Cervicitis in Adolescents: Do We Know Correct Diagnosis ana Treatment Guidelines Journal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2010; 23(2) : 67),此外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也密切相关(Harald zur Hausen. HPV Today [Z/0L]. Newsletter on Human Papillomavirus. 2009),已知 90% 以上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型 HPV 感染(LE J.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7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该病在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杜小丽.复方莪术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医药论坛杂志,2008; 29(15) 81-82)。目前,宫颈炎的治疗主要有4种方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最为常用。重组人干扰素α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已批准适用于治疗阴道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陈萍.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42 例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2010; 5(4): 35; 47)、宫颈糜烂(丁书贵.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中原医刊,2007; 34(18): 61-62)、阴道炎(胡东,王琛.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阴道炎65例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7; 14(30): 4161),预防宫颈癌,有效率为90%以上(王燕娇,莫秀瑛.慢性宫颈炎的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6): 50-51)。将抗病毒药物以外用的方式应用于妇科,无耐药性,使用方便,无明显副反应,是近年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比较满意的药物(罗赛群.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2a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 24(1): 91_92)。宫颈炎病患者通常不同程度地减少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宫颈和外阴阴道 HPV 感染的风险(Winer R. L, Hughes J. P, Feng Q, et al. Condom use and the risk of genital human papillompirus infection in young women. New Engl, MED, 2006; 354(25):沈45.)。而一般安全套作用仅限于避孕,不能针对性地抑菌,所以一种有效的抑菌避孕套材料的研制尤为重要。关于避孕套材料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目前报道的用于避孕套的材料有乳胶、聚氨酷、合成橡胶,能用于避孕套的材料很少,这与成熟的橡胶エ业和高速发展的高分子材料形成了鮮明的对比(陈国军.避孕套材料的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 (3): 190-192)。自19世纪后期,第一种乳胶材料被开发出来,用其生产的安全套,比橡胶膜薄且软,而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安全套的制造技术再次革新,液态乳胶取代了传统的橡胶片,直到今天仍是安全套的基础原料。乳胶(Latex)主要成分为聚异戊ニ烯,含量在90%以上, 它的结构式(CH2=C-CH=CH2)n,分子量在1(Γ180万(陈国军.避孕套材料的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 (3): 190-192)。上海名邦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胶安全套目前是全国销量第一,性价比仅次于日本。该公司欲与本实验室合作开发ー种新型的抗菌乳胶避孕材料,满足国民需要,提高我国行业品牌、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利于扩大出口贸易、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含药物的避孕套在润滑剂中加入药物成分,用于避孕目的和防止性传播疾病 (王昕,施燕平,朱雪涛,等.具药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的細胞毒性试验.齐鲁药事,2005; (11): 677-678)。上世纪九十年代,ー种新型的聚氨酯材料由于具有強度高、 导热性好、耐老化性好、舒适性好、不致敏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2006年,我们实验室发明了ー种纳米级抗菌抗病毒聚氨酯避孕套(关燕清,彭长连,李岳川.一种纳米级抗菌抗病毒避孕套.中国200610036660,
公开日2007年2月观日)。该发明通过光化学固定技术将干扰素α接枝在材料上,这比将干扰素直接涂抹在材料上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显示出3倍的抑菌活性,从而赋予避孕套这一重要的节育工具更多的功能,甚至协助治疗妇科炎症。尽管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是橡胶膜的两倍,但经过测试,OST实验室报告及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其滑脱和破裂的比率,細菌透过率,避孕和性病屏蔽作用都与橡胶避孕套相似,且成本较高,主要用于女用避孕套(唐文豪,谷翊群,陈振文.男性节育方法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 10(5): 312-314 ;Nicholas D. W, David Μ. H, Stefien B. Male condoms that break in use do so mostly oy a “blunt puncture,,mechanism. Contraception. 2008; 77(5): 360-365 ;Mags B,Jenni S, Zonke M, et al. Performance of the Reality polyurethane female condom and a synthetic latex prototyp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among South African women. Contraception. 2006; 73 (4) : 386-393)。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它在市场上的份额不大,所以目前国内仍普遍使用橡胶材料。早在上世纪90 年代初,由 Matsuda 等人(Sugawara Tj Matsuda T. 1994; Matsuda Tj Sugawara T. 1995 a ; Sugawara Tj Matsuda T. 1995 b ; Matsuda Tj Sugawara T. 1996)为代表的几个研究小组首先提出光化学固定法,该法是所有的用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中,生物相容性最理想、通用性最強、最简单实用的ー种新方法。这种光化学固定方法及其固定的新的生物材料已经成为生物材料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是由IFN-α接枝固定到乳胶避孕材料表面形成。上述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光化学固定法将IFN-α接枝固定到乳胶避孕材料表面上。CN 102532579 A光化学固定法是指利用紫外或可见光QOO-SOOnm)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或组分偶联到材料表面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带有双官能团(一般来说,其ー为热活性基团,另 ー为光活性基团)的光偶联剂将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子偶联到材料表面来达到改性表面的目的。目前,光化学固定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技术可对有益的各种生物大分子表面进行固定化修饰,并接枝在生物相容性材料的表面,由于独立的有机官能团的存在, 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光活性IFN-α通过叠氮基断裂将IFN-α连接到(4_叠氮苯甲酸基)琥珀亚酰胺的热活性基团上,芳香叠氮基团经过UV辐射激发,发生不可逆光分解,叠氮基分解为氮气和活性能量极高的氮烯中间物,这种中间物将高分子中碳氢键打开,氮和碳发生亲核反应,并夺去的氢与碳原子形成仲胺,结果使目的分子(IFN-α)以共价键接到高分子材料 (乳胶)表面上,如图1。上述光化学固定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IFN- α加入到含有琥珀亚酰胺的ニ甲基酰胺溶液中,在4°C搅拌反应48h,合成光活性IFN-α,将光活性IFN-α涂抹在乳胶避孕材料表面,避光冷冻干燥后,进行紫外照射。紫外照射时间优选20min,最好在距离15W紫外灯下2cm处进行照射。上述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合成光活性IFN-α进行离心纯化的步骤,具体为采用超过滤膜(超滤离心管<Milipore Molecut II,10KNa>),在4000 rpm转速下间断离心,以使合成的光活性IFN-α纯度更高。本发明的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具有较高的抑菌性能,除可以作为避孕套等避孕材料外,还可以制作成其他妇科用品如改良节育环、子宫帽等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聚氨酯材料只能适合女性避孕工具的设计,在使用上受限,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仍然是乳胶避孕套,市场上份额很大,因此对其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针对更广大的男性避孕工具使用群体,设计了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IFN-α颗粒为纳米级,均勻地排列在乳胶薄膜上,结果显示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涂抹IFN-α的乳胶材料,赋予避孕套这一重要的节育工具更多的功能,甚至协助治疗妇科炎症。而接枝IFN-a 的乳胶材料不仅可以作为避孕材料,还可以制作成为其他妇科用品,可以预见新型保健避孕材料可以配合传统药物共同预防甚至治疗宫颈炎。本发明在乳胶生物材料的制备和表征过程中,分别进行了紫外、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分析,数据十分系统和严谨,在材料表面的分析中,用原子力显微镜代替共聚焦显微镜(ニ維)进行材料表面的三维观察,对材料的表面特征描述顾问为充分和详实。在本发明的抗菌实验设计中,没有采用直接把生物材料(表面涂覆細菌)放在培养基里面培养的方式,而是采用改善后的间接培养方式,这样便于更清楚地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从实施例可以看出,用生物材料携帯細菌到一个新的培养基中后,在新的培养基里面15 小时表现不明显,24小时后空白材料和游离药物材料表面都重新长满了細菌,而接枝干扰素的乳胶材料表面可以看到清晰干净的表面,没有細菌生长,因此本发明的避孕材料具有更强的抑菌效果,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图1.光化学固定法制备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原理图,其中A 为光活性IFN-α合成,B为接枝IFN-α的乳胶合成,C为实验过程流程图。图2.光活性IFN-α的红外光谱、紫外位移和荧光位移图。图3.场发射扫描电镜下的无接枝的乳胶(A)以及接枝干扰素α的乳胶(B)表面形态的电镜图。图4.扫描探针显微镜下的乳胶(A)和接枝干扰素α的乳胶(B)表面形态图 (IOymXlOym)。图5.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抑菌试验流程图。图6.培养1 及24h后,无接枝乳胶、涂抹游离IFN-α的乳胶、接枝各种浓度的乳胶表面淋球菌粘附情况实验結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试剂及材料
奥平栓(干扰素_a2a)购自广州宝芝林大药房(武汉维奥制药有限公司);二甲基甲酰胺(DMF),#-叠氮苯甲酸基)琥珀亚酰胺购自Sigma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购自威佳生物工程公司(AMRESC0公司产品)。M孔组织培养板(BI0FIL公司产品)。乳胶橡胶避孕套由上海名流公司提供。淋病双球菌(标准株)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实验室提供;TM培养基购自江门凯林贸易有限公司。实验仪器
78-1磁力搅拌器;HY-5调速多用振荡器;超速冷冻离心机(Mikro22R);德国Bruker EQUINOX 5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红外显微镜联用仪;SHIMADZU CORPORATION紫外光谱仪 (岛津UVM50);德国 PerkinElmer 荧光光谱仪(LS55);美国(Bioscope Catalyst, Veeco) 原子力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SM-633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HV85高压灭菌锅; 无菌操作台(AIRTECH BHC-1300);美国THERMO公司微生物CO2培养箱。实施例1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 1.光活性IFN-α的制备与检测
将 IFN- α (30 μ g, 0. 002 μ mol)加入 5ml 含有琥珀亚酰胺 04 μ g, 0. 14 μ mol)的ニ甲基酰胺DMF/PBS(pH=7.4,体积比为4:1)溶液中,在4°C的条件下(冰浴)搅拌反应48h。合成结束后,用超过滤膜(MiliporeMolecut II,IOk Na),在4000rpm 的转速下,间断离心4h纯化叠氮苯基衍生的IFN-α,加入PBS(-)溶液溶解,并调整至若干浓度,冷冻保存备用。由于叠氮基具有光吸收特征峰,所以我们对样品作IR、UV和XPF分折。IR/UV/XPF 光谱图由 Origin Pro 7· 5 进行绘图分析,FESEM 图片由 Image pro plus 6. 0 WifyMfi, AFM (Bioscope Catalyst, Veeco, USA) Nanoscope Analysis $a 件进行分析。IFN-α的红外光谱图(FT-IR)、紫外光谱图(UV)和荧光光谱图(XPF)见图2。 IFN-α分子量约为1.9 X IO4左右,有不同亚型,由166/165个氨基酸组成,无糖基。IFN-α 分子的自由氨基可以和叠氮基对位芳香环上的活化羧酸基发生反应,脱去一分子水形成酰胺键。芳香叠氮化合物和赖氨酸的反应活性比其他氨基酸的反应活性高,所以可以估计酰胺键可能发生在赖氨酸的氨基上。图2 (a, b, c)分别为光合成反应前和反应后的IFN-α的红外光谱图,查阅《分折化学手册》(Dean J. Α.分析化学手册.科学出版社,2003)及文献(Abhi jit V. J, Chris G. G, Anna D. G.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oly、aniiine-co_azidoaniline)·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7; 43(6): 2594ヮ603),可见在2139CHT1 出现了叠氮基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这表明IFN-α已经被叠氮基修饰。图2(d,e, f)分别为光合成反应前和反应后的IFN-α以及叠氮苯甲酸的紫外光谱图,可知叠氮苯甲酸在271nm左右出现了叠氮基的紫外特征吸收峰,IFN-α在 210nm处有吸收峰,而光活性IFN-α的吸收峰移动至221nm,有人认为这种紫外位移可能是由于酰胺键的形成改变了叠氮基中3个N的排列结构(Abhijit V. J, Chris G. G, Anna D. G.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oly (aniline-co-azidoanilineハ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7; 43(6) : 2594-2603 ;Kang IK, Kim G. J, Kwon OH, et al. Co-culture of hepatocytes and fibroblasts by micropatterned immobilization of beta-galactose derivatives. Biomaterials 2004; 25(18) : 4225—4232),这表明 IFN-α已经被叠氮基修饰。图2(g,h, i)分别为光合成反应前和反应后的IFN-α以及叠氮苯甲酸的荧光光谱图,利用荧光光谱仪分析得知,在341nm激发光下,叠氮苯甲酸的荧光吸收峰在400nm 处,IFN-α的荧光吸收峰出现在440nm左右,而光活性IFN-α的荧光吸收峰迁移至386nm 左右。对于这种荧光位移,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微环境中的IFN-α使得叠氮基发生共轭改变 (Kang IK, Kim G. J, Kwon OH, et al. しo—culture οι hepatocytes and fibroblasts by micropatterned immobilization of beta-galactose derivatives. Biomaterials 2004; 25(18) : 4225-4232)。这再一次表明IFN-α已经被叠氮基修饰。FT-IR、UV、XPF检测证明光活性IFN- α合成成功。2.光固定化乳胶材料的制备
将乳胶避孕套剪成直径为IOmm的若干圆形片状,放置于M孔组织培养板,之后作以下处理分别将光活性IFN- α以5种浓度(0. 01 μ g/mL, 0. 025 μ g/mL, 0. 05 μ g/mL, 0. 075yg/mL, 0. 1 μ g/mL)加入M孔组织培养板中,置于4°C冰箱中避光冷冻干燥后,在紫外灯(15W)下2cm处照射20min,利用叠氮基十分活泼的特性,将光活性IFN-α固定到乳胶材料上。光固定化后,用PBS(-)溶液(pH7.4)反复洗涤5次。3.光固定化乳胶材料上的IFN-a的形态表征(FESEM/AFM)
光固定化乳胶材料经过低温干燥喷金后,转移到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下观察IFN-a在乳胶材料表面形态和分布,并计算參数。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制备好的光固定化IFN- α乳胶材料5次后,置于4°C冰箱冷冻干燥后,转移到原子力显微镜(AFM)下观察 IFN-a在乳胶材料表面形态及蛋白质大小和高度。无接枝的乳胶㈧以及接枝干扰素α的乳胶表面形态见图3,图3的A,B分别为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无接枝的乳胶和接枝IFN-a后的乳胶表面形态。可以看到,无接枝的乳胶表面光滑无物,而经过接枝固定后的可以看到IFN-a在乳胶表面形成ー层分布均勻有序的蛋白质层。使用Image pro plus 6. 0对电镜图片进行分析。计算机对图中的60686个对象进行了扫描分析,符合IFN的典型颗粒有30515个,颗粒直径介于223nm与998nm,平均直径为572nm。一个视野内的单个分子颗粒数大约为51535个,颗粒团聚有9531处。而图3A的无接枝乳胶表面非常光滑,表面原子数的增加导致了乳胶性质的急剧变化,这种表面原子数随纳米粒子尺寸减小而急剧增大后引起的性质称为表面效应(Swarup K. M, Nillohit M, Anup M, et al. synthesis and cnaracterization of nanocrystal1 me zinc sulfide via zinc thiobenzoate—lutiaine single-source precursor.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11; 371(1): 20-26)。我们认为接枝IFN- α乳胶是纳米级生物活性材料,将干扰素颗粒分散至纳米级別,使表面原子数迅速増加,比表面积、表面积及表面结合能迅速増大。从化学角度来看,表面原子数的増加、原子配位的不足还有表面原子所处的键合状态或键合环境与原来的干扰素分子和乳胶分子有很大的差异,常常处于不饱和状态,导致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很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具备游离纯干扰素所不具备的ー些其他特性,比如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光分解仲胺键逐步释放干扰素。纳米颗粒表现出来的高催化活性和高反应性,纳米粒子易于团聚等均与此有关。图4显示了乳胶表面(A)和接枝IFN-α的乳胶表面(B)的原子力显微图像,扫描范围为10 μ mX 10 μ m,粗糙度分别为53. 3 nm(A)和71. 3 nm(B)。接枝IFN-α的乳胶表面上IFN-α颗粒直径介于200nm与lOOOnm,平均直径约为600nm。与电镜结果基本吻合, 证明IFN-α成功接枝在乳胶表面。实施例2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抑菌实验
宫颈炎主要致病菌之一——淋病双球菌可以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以及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生长成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菌落。淋病双球菌菌落典型形态为圆形、细小、凸起、 光滑、湿润、半透明或灰白色菌落。菌落边缘成花瓣状、直径为0. 5-lmm,易乳化,有黏性。本实施例通过将材料接枝面覆盖在TM培养基上作用于淋病双球菌,一段时间后观察材料表面的淋病双球菌菌落区別。本实验流程图见图5。1.扩散法测试
參考日本抗菌剂的代表性评价法,借鉴食品和卫生防疫部门的细菌检验方法及《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和国际标准IS0846 (EN ISO 846 Plastics - Evaluation of the action of micro organisms [R」(ISO, 1997)パ 以宫颈炎主要致病菌淋病双球菌(N. gonorrhea)(标准株)作为试验菌,拍照定性观察接枝IFN-α的抑菌乳胶材料周围及表面的細菌生长情况;采用TM (Thayer-Martin)选择性培养基測定。2.淋病双球菌的培养
将保存于脱脂牛奶中的淋病双球菌接种于室温平衡的TM培养基,置于36°C、5%C02、 >70%wet的微生物培养箱内,每24h传代一次。3.测试抑菌能力
对所有实验用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用接种环挑取经TM培养基平板纯化后的淋病双球菌(约半环)置入无菌生理盐水OmL),用麦氏比浊管进行对比,稀释为约IO5CFU/ mL左右的菌悬液,用棉拭子均勻涂布于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培养1 后,使用无菌镊子将 5 个浓度(0.01 μ g/mL, 0. 025 μ g/mL, 0. 05 μ g/mL,0. 075yg/mL, 0. 1 μ g/mL)的材料接枝面朝下放置TM培养基表层,相当于模拟体内有菌环境,使材料上的IFN-α作用于淋病双球菌。同时设置空白组(无接枝乳胶/細菌共培养) (图6 a,c的上方材料)和游离组(涂抹0.25 μ g/mL游离AzPhIFN-α的乳胶/細菌共培养)(图6 a,c的下方材料),而实验组(5组)接枝IFN- α (5种浓度)乳胶分别与细菌共培养(图6 b,d上的材料)。作用1 后,将粘附有淋球菌的各组材料转移至新的TM培养基,接枝面朝上,并在材料表面涂抹ー层培养基,给予淋球菌再生长环境,重新培养15h(如图6 a, b)及Mh(如图6 c,d)后,拍照观察各组材料表面菌落情況。4.实验结果
抑菌实验结果见图6,培养1 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各种材料表面及周围菌落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培养24h后,对照组中无接枝乳胶以及直接涂抹游离IFN-α的乳胶表面覆满淋球菌。而实验组中接枝各种浓度的乳胶表面并没有像无接枝乳胶ー样被菌覆盖,也不像直接涂抹游离IFN-α的乳胶ー样周围有明显ー圏。5.讨论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ー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理与病毒密切相关,长期的宫颈炎可诱发宫颈癌。奥平栓具有抗病毒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经阴道给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及邻近的正常组织細胞,作用机理主要有(1)抗病毒干扰素-α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使干扰素分子与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使細胞膜发生变化,进而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而指导合成抗病毒蛋白,由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使靶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2)免疫调节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NK细胞、K細胞的杀伤活性,诱导内源性干扰素的产生。( 抑制其他微生物(郑玉凤邹红梅. 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 5(11):64-68). (4)抗肿瘤。 (5)激素样作用干扰素_α还能降低妇女患者体内血清中的雌ニ醇和孕酮水平,使宫颈分泌物減少,此即其改善临床症状较糜烂面愈合为快的原因。经临床观察(李艳荣,赵西侠,王国庆.宫颈癌随诊患者HPV阳性奥平栓置放后的疗效观察.Modern oncology, 2011; 19(2) 340-341 ),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与其分类关系密切,糜烂面积越小,痊愈率越高;对单纯型糜烂显著优于颗粒型及乳头型, 颗粒型优于乳头型。总之,无论哪种类型宫颈糜烂,奥平栓均具有显著改善症状及阴道清洁的作用。现行市场上有含其他抗生素的避孕套,用来抑制淋球菌等病原体,但使用表面直接涂有添加剂的避孕套时,部分添加剂(如滑石粉)可能在性交中通过女性阴道进入其腹腔,并可能造成慢性损害(范雅文,黄鸿新.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质量检验和标准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 16(3): 51-54)0本发明将IFN-α固定化在乳胶避孕材料上, 结果显示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涂抹IFN-α的乳胶材料,赋予避孕套这一重要的节育工具更多的功能,甚至协助治疗妇科炎症。而接枝IFN-α的乳胶材料不仅可以作为避孕材料,也可以制作成为其他妇科用品,如改良节育环的设计,子宫帽等等,可以预见新型保健避孕材料可以配合传统药物共同预防甚至治疗宫颈炎。6.结论
IFN-α颗粒为纳米级,均勻地排列在乳胶薄膜上。接枝IFN-α的乳胶材料能长效并集
9中抑制导致宫颈炎的主要微生物——淋病双球菌。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其特征在于由IFN-α接枝固定到乳胶避孕材料表面形成。
2.权利要求1所述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化学固定法,将IFN-α接枝固定到乳胶避孕材料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IFN-α加入到含有Λ/-琥珀亚酰胺的ニ甲基酰胺溶液中,在4°C搅拌反应48h,合成光活性IFN-α,将光活性IFN-α涂抹在乳胶避孕材料表面,避光冷冻干燥后, 紫外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光活性IFN-α后,还包括对合成光活性IFN-α进行离心纯化的步骤,具体为采用超过滤膜,在4000 rpm转速下间断离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照射时间为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照射为在距离15W紫外灯下2cm处进行照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该材料是由IFN-α接枝固定到乳胶避孕材料表面形成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光化学固定法,具体步骤为将IFN-α加入到含有N-琥珀亚酰胺的二甲基酰胺溶液中,在4℃搅拌反应48h,合成光活性IFN-α,将光活性IFN-α涂抹在乳胶避孕材料表面,避光冷冻干燥后,紫外照射。本发明的接枝纳米级IFN-α的抑菌乳胶避孕材料,IFN-α颗粒为纳米级,均匀地排列在乳胶薄膜上,抑菌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涂抹IFN-α的乳胶材料,接枝IFN-α的乳胶材料不仅可以作为避孕材料,还可以制作成为其他妇科用品,可以配合传统药物共同预防甚至治疗宫颈炎。
文档编号A61F6/04GK102532579SQ20121000670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关燕清, 刘俊明, 张琳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