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030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是老年人血管常见病、多发病,高血脂和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病又是引起脑率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是血脂长时间偏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粘附血管壁,使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动脉及动脉窦产生粥样硬变,动脉管变硬狭窄失去缓冲作用,使血压升高。导致血脂升高的原因是人们到中年(40-50 岁)后,身体五脏功能开始失调衰退,对脂肪吸收、消化、利用失去协调,产生血脂升高。在临床中高脂血症也多在40-50岁后发生,所以说衰老是导致血脂高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防治中风先防高血压,防高血压先降血脂,降血脂同时抗衰老,抗衰老则需补肝肾、益气养血延缓五脏功能减退。所以说降血脂抑血聚抗衰老是防治中风的基本方法。全国人们由于生活改善大量摄入高脂食物,日渐形成高脂血症,由于衰老和高血脂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产生大量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由于衰老致人体五脏功能失调及低耗能致血脂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所以说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是防治中风的好方法,也是抗衰老的好方法,社会改变了,生活好转了,人人渴望健康长寿。当今我国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阻碍社会发展。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防治中风的药物也成为人们保健急需药物。目前使用的降血脂抑血聚药物有他汀类、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虽然很有效,但都是单功效降血脂,不抑血聚,抑血聚不降血脂,又是服药时降低,停药后又升高,而且久服有副作用。所以人们还想寻找祖国医学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的药物。我在临床中发现中医中药有许多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的药物能消除缓解中风致病因素“高血脂、高凝血、高血压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并且大部分是补益气血的药物又有抗衰老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因此我想为人们创立一种能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抗衰老,具补气补肝肾作用的药物,不但久服无产生毒副作用,而且还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根据中医中药“理、法、方、药”的养生原则①养气血补肝肾;③健脾益胃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久服对人体及内脏无毒副作用的药物组方。经现代制药方法的“醇提法”、“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内服药齐U,经临床实践试验研究取得良好疗效,并且对人体及内脏无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药物,该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月旨、抗AS、抑血聚并能促纤溶、抗血栓、抗衰老,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本发明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试验研究认为中风是由人体机能衰退、各器官衰老引起血脂致血粘度升高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而发展成高血压、中风。血脂血聚是病因,衰老是本,动脉粥样硬化是标,治病求本,治本求因。防治中风需先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抗衰老,本发明药物既对因降血月旨、抗AS、抑血聚又固本抗衰老益气养血、补肝肾,使气血旺,五脏盛,血流通畅,在该法则指导下选药组成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有效药方。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的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药物,是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内服药剂,每制备成人一日2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由下列按重量配比的原料及方法制成红参须4-6g(红参2-4g)、制何首乌15-24g、蒸女贞子9-12g、丹参 9-12g、川芎 9-15g、沙苑子 9-18g。本发明药物用红参须、何首乌、女贞子、丹参、沙苑子降血脂、抗AS;用红参须、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抑血聚促纤溶;用红参须、制何首乌、女贞子抗衰老共组成降血脂抗AS、抑制血小板聚、抗衰老的药物。 A方为加强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的作用,有效成分原料还进一步选用降血脂、抗AS、抑血聚、抗衰老、降血压的药物及其较好的用量范围大蒜30-60g。制备每成人一日2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各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弯15g、沙苑子18g、大蒜50g。按此方集益气、活血、补肝肾、降血脂、抗A S、抑血聚、促纤溶、抗衰老作用,以血压偏高和正常都为宜,用于降血脂、抗AS、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因高血脂、高血凝引起的疾病。B方为加强脑血流量作用,有效成分原料还进一步选用增强心功能、增加脑血流量的药物及其较好的用量范围熟附子9-15g、黄芪12-18g、桃仁9-15g、大蒜30-60g。制备每成人一日2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各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5g、熟附子12g、黄芪15g、桃仁15g、大蒜50go按此方集益气、活血、补肝肾、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抗衰老、强心升压、增加脑血流量作用,以血压偏低者为宜,用于降血脂、抗AS、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因高血月旨、闻血凝引起的疾病。C方为加强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抗血栓作用,有效成分原料还进一步选用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的药物及其较好的用量范围桃仁9-15g、红花9-15g、土鳖虫9-15g、水蛭9-15g,制备每成人一日3次内服量的药剂中,其各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8g、桃仁12g、红花10g、土鳖虫12g(酒炒)、水蛭12g。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及95 %浓度乙醇、60 %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混合装入3个罐中,力口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I. O小时,微沸I. O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含醇量达75%浓度为止,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清液(下层稠液装布袋中加压取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三)制剂①将药粉A、B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混合 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
如果还与大蒜组合,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大蒜及95 %浓度乙醇、60 %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制何首乌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混合装入3个罐中,力口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1.0小时,微沸1.0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含醇量达75%浓度为止,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③大蒜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③大蒜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③大蒜去外衣切成0. 2薄片,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比I : 5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7天(或过滤法)去除杂质,虹吸上清液,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C或减压冷冻研粉得药粉C备用。(三)制剂①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齐U,余量为蒸馏水,调至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如果还与桃仁、红花、土鳖虫、水蛭组合,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红花、土鳖虫、水蛭及95%浓度乙醇、60%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②红花、土鳖虫、水蛭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浸提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红花、土鳖虫、水蛭的提取方法与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方法相同得稠膏B或药粉B备用。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土鳖虫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混合装入3个罐中,加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I. 0小时,微沸I. 0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层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C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
(三)制剂①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齐U,余量为蒸馏水,调至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如果还与熟附子、黄芪、桃仁、大蒜组合,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熟附子、黄芪、桃仁、大蒜及95 %浓度乙醇、60 %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 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混合装入3个罐中,加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1.0小时,微沸1.0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含醇量达75%浓度,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③熟附子首提煎沸2小时,其余提取方法与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提取方法相同得稠膏C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④大蒜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④大蒜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④大蒜去外衣切成0.2薄片,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比I : 5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7天(或过滤法)去除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D或减压低温冷冻研粉得药粉D备用。(三)制剂①将药粉A、B、C、D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D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至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本发明所用的药物原料均可从中药店或药物市场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以下对各原料的药理功能及制备进行介绍本发明药物择自《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X2X3〉册中。下面简称《中药与临床》红参(须)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红参的干燥根制品,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 肺、生津宁神。本方用其补气、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大脑记忆力、抗衰老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将参须研过I号筛再过5号筛得粗粉和细粉,红参润透切成0.2薄片备用。择自《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1页何首乌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制品,苦、甘、涩、温。制用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本方用其上述功能及降血脂、抗AS、抗衰老、抑血聚、促纤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将制首乌片润透切成0.2-0. 3薄片备用。择自《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369 页女贞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甘、苦、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本方用其上述作用及其抗衰老、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将女贞子去净杂质用黄酒伴蒸(女贞子Ik g,黄酒200毫升伴均匀吸干蒸I小时)压破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2>30页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味辛,性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方用其扩张心脑血管、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作入药组方。制备煮透切成0. 1-0. 2cm薄片干燥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1>108页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苦,微寒,去瘀止痛,活血通络。本方用其通冠状动脉、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作用入药组方。制备稍润切成0. 3-0. 5cm长段干燥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1>171页红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辛温,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本方用其抑血聚、促纤溶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去杂质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1>330页桃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仁或山桃干燥成熟种子的干燥心材,苦甘平,活血祛痰。本方用其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增加脑血流量作用入药组方。制备挑去杂变物打碎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2>291页
土鳖虫本品为蜚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咸寒,破瘀血,续筋骨。本方用其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去杂物大小分档,用(I 0.2)黄酒喷洒拌匀吸干,入锅文火炒至微起点腥气出,凉后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2>17页水蛭本品为水蛭科蚂蝗,咸甘平,破血逐瘀,通经。本方用其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消脑内瘀肿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去杂变物切成0.3-0. 5cm长段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2>88 页沙苑子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甘温,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本方用其调血脂,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作用入药组方。制备筛去泥沙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2>205页。熟附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辛甘大热,有毒,回阳救弱,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本方用其强心升压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取熟附片润透切成0. 2-0. 3cm薄片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1>391页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甘温、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本方用其使人体对流感病毒起保护作用和对I型流感病毒的治疗作用及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配方防治流感咳嗽。制备将干根润透切成0. 2-0. 3cm斜片干燥备用。〈1>592页大蒜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辛温、行气、暖脾胃、消瘀积,解毒。本方用其行气、暖脾胃及其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抑血聚、促纤溶、降血压、抗衰老作用入药组方。制备去蒜衣及霉变部分切成0. 2薄片备用。记载于《中药与临床》<1>86页。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4g、制何首乌24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8g及95%浓度乙醇、60%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先筹备4个蒸滤罐,每个罐内安装电动搅拌器“全封闭”操作。首先将红参须、制何首乌研过I号筛,再过7号筛得细粉和粗粉备用。将参首细粉装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10倍量冷浸3天,中途拌2次,得参首液I,又如法加醇10倍量浸I次,得参首液2,将I和2合并为参首液作粗粉溶剂备用。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粗粉混合分装入三个蒸滤罐中,按高低排列,先从高位第一罐注入溶剂(参首液),浸过药面(保持)10cm(约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如前法冷浸10天,中途拌5次,将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两罐如前法浸10天,将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三罐同浸过药面(保持)10cm,如前法浸10天,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二、三罐如前法冷浸10天。将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如前法浸10天,将药液放进接收器,三罐提取结束。将提液用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虹吸上层清液,下层稠液装布袋中加压取液,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沙苑子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先将女贞子、丹参、川芎共研过I号筛再过7号筛得细粉和粗粉,粗粉与沙苑子混合匀备用)。[I]将细粉装入罐中加入开水与原料I : 4量拌匀温浸2小时取液为细粉液,药渣加开水10倍量温浸2小时取液作粗粉溶剂。[2]将粗粉分装入三个蒸滤罐中,按高低排放,先从高位第一罐〈I次 > 注入粗粉溶剂,水位浸过药面保持IOcm(约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I小时,微沸1.0小时,第一罐〈2次〉注入溶剂,先将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两罐水位同浸过药面10cm,两罐同加热至60°C温浸1.0小时,微沸1.0小时。第一罐〈3次〉注入溶剂,先将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三罐水位同浸过药面保 持10cm,三罐同时加热至60°C温浸I小时,微沸I小时,(从1-3次注入溶剂后保持水浸过药面保持10cm,不足者由上罐放进补足)。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二、三罐水位同浸过药面10cm,同时加热至60°C浸I. 0小时,微沸I. 0小时,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水浸过药面10cm,不足用水补足,加热至60°C温浸I. 0小时,微沸I. 0小时,将药液放进接收器(三罐原料提取结束)加入细粉液过滤,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加醇与搅拌同时进行,加至沉液乙醇浓度达到75%为止盖严移至冷库中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清液(下层稠液装布袋中加压取液),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三)制剂〈1>将药粉A、B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2>将稠膏A、B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实施例二A方(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8g、大蒜50g及95%浓度乙醇、60%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按实施例一 [2]项I法得稠膏A或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按实施例一 [2]项2法得稠膏B或药粉B备用。③大蒜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③大蒜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③大蒜去外衣切成0. 2薄片,装入三个罐中。按高低排列,先从高位第一罐注入溶剂,浸过药面(保持)10cm,约与原料重量比I : 5量冷浸10天,将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如前法浸10天,将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三罐同浸过药面(保持)10cm,如前法浸10天,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二、三罐如前法冷浸10天。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如前法浸10天,将药液放进接收器,三罐原料提取结束。将提液用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7天沉去杂质,虹吸上层清液,下层稠液装布袋中加压取液,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C或减压冷冻研粉得药粉C备用。(三)制剂①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齐U,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实施例三B方
(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5g、熟附子12g、黄芪15g、桃仁15g、大蒜50g及95%浓度乙醇、60 %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 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按实施例一 [2]项I法得稠膏A或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按实施例一 [2]项2法得稠膏B或药粉B备用。③熟附子首提煎沸2小时,其余提取方法与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提取方法相同得稠膏C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④大蒜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④大蒜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④大蒜去外衣切成0. 2薄片,装入三个罐中。按高低排列,先从高位第一罐注入溶剂,浸过药面(保持)10cm,约与原料重量比I : 5量冷浸10天,将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如前法浸10天,将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第一罐注入溶剂,三罐同浸过药面(保持)IOcm,如前法浸10天,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第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第一罐药液放进第二罐中,二、三罐如前法冷浸10天。将第三罐药液放进接收器,二罐药液放进第三罐中,如前法浸10天,将药液放进接收器,三罐原料提取结束。将提液用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7天沉去杂质,虹吸上层清液,下层稠液装布袋中加压取液,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D减压冷冻研粉得药粉D用。(三)制剂①将药粉A、B、C、D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D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实施例三C方(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8g、桃仁12g、红花9g、土鳖虫12g、水蛭12g及95%浓度乙醇、60 %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 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②红花、土鳖虫、水蛭分别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分别按实施例一 [2]项I法得稠膏A、B或药粉A、B备用。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按实施例一 [2]项2法得稠膏C或药粉C备用。(三)制剂①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齐U,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大批量生产可将若干有效成分加入若干载体拌匀冷藏沉去微粒后再装瓶。当然,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成人一日内服量或60毫升的药酒药剂,如果要多制些,有效成分和载体赋形剂应相应增加。本发明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浸提,水量及浸 沸时间可由生产人员按四季气候变化从0. 5-1小时内调整。<试验例 > 本药物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抗衰老的药物的临床观察。共有76例血脂血压高和20例中风的患者接受试验,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其中有24例高血压、18例高血脂、有34例血脂血压高、13例缺血性中风、7例出血性中风者来接受试验。—、用药方法(A、B、C三方)I、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通脑血管、血压偏高与正常用A方一日量分2次月艮,早、晚各I次,餐前服,一个月一疗程(血脂超高可日服3次)。
2、血压偏低用B方用法与用量与A方相同。功效与A方不同的是能升高血压。两方可随血压高低交替使用。
3、治疗血栓至缺血性中风即时服C方片剂或酒剂,治出血性中风出血期过后(7-10天)服C方片剂或水剂一日量分3次服,每日服3次,4小时I次,餐前半小时服,一个月一疗程。二、疗效判定(一)A方和B方(1)治愈以血凝指标正常血脂降至正常为治愈;(2)显效血脂凝血指标显著降低为显效;(3)有效血脂凝血指标有所降低为有效;(4)无效服一个疗程后,血脂检查指标不变。(二)C方(I)治愈言语运动正常为治愈;(2)显效言语运动显著改善为显效;
(3)有效服药后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4)无效服一个疗程后症状不改善为无效。三、临床观察结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种药物有降血脂、抗AS、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抗衰老作用,间断和长期间服用未发现副作用,A方和B方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服后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防血栓形成稳定血压改善大脑血流量。C方降血脂、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改善大脑血流量消脑瘀肿、治中风,最佳恢复期服取得良好疗效,并且无毒副作用。四、根据临床观察根据观察用这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防治中风稳血压的药物,服用一疗程有50%血脂凝血指标降至正常,服2个疗程,有70%降至正常,服3个疗程,有90%降至正常,显效10%,治疗中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早期服药效果佳。坚持服药能缓慢改善症状。
五、药物毒理反应本发明药物以补气活血、补肝肾的药物组成,具有降血脂、抗 AS、抑血聚、促纤溶、抗血栓作用。方中药物是中医常用中药组成,属无毒药物,单次服用量l_15g熟附子每日6克每次3克符合药典安全量,全方无剧毒药物在方中,采用现代制备方法制备,经临床试验研究证实本发明药物用于内服对人体及内脏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促纤溶抗衰老的药物,是由有效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内服药剂,其特征在于,每制备成人一日内服量的药剂中,所述有效成分主要是由下列按重量配比的原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获得红参须4-6d(红参2-4g)、制何首乌15-24g、蒸女贞子9-12g、丹参9-12g、川芎9_15g、沙苑子9_18g。
2.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原料还包括大蒜30-60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弯15g、沙苑子18g、大蒜50g。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原料还包括桃仁9-15g、红花 9-15g、土鳖虫 9-15g、水蛭 9-15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有效成分原料的用量为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8g、桃仁12g、红花10g、土鳖虫12g、水蛭 12g。
6.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原料还包括熟附子9-15g、黄芪 12-18g、桃仁 9-15g、大蒜 30-60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原料的最佳用量为红参须4g、制何首乌18g、蒸女贞子12g、丹参12g、川芎15g、沙苑子15g、熟附子12g、黄芪15g、桃仁15g、大蒜 50go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I所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或红须、何首乌、蒸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及95%浓度乙醇、60%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
(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为溶齐IJ,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混合装入3个罐中,加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I. O小时,微沸I. O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层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
(三)制剂①将药粉A、B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虹吸上清液,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
9.一种权利要求2至3任意一项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制何首乌、蒸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大蒜及95 %浓度乙醇、60 %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为溶齐IJ,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混合装入3个罐中,加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I. O小时,微沸I. O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层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③大蒜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③大蒜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③大蒜去外衣切成O. 2薄片,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比I : 5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或过滤法)去除杂质, 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C或减压低温浓缩冷冻研粉得药粉 C备用。
(三)制剂①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至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
10.一种权利要求4至5任意一项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红花、土鳖虫、水蛭及95%浓度乙醇、60%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
(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②红花、土鳖虫、水蛭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用。②红花、土鳖虫、水蛭的提取方法与①红参须、制何首乌方法相同得稠膏B或药粉B备用。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③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桃仁混合装入3个罐中,加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I. O小时,微沸I. O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层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C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
(三)制剂①将药粉A、B、C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 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剂,余量为蒸馏水,调到60毫升拌匀,虹吸上清液,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
11.一种权利要求6至7任意一项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按照有效成分原料重量配比称取红参须、何首乌、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熟附子、黄芪、桃仁、大蒜及95%浓度乙醇、60%浓度白酒、防腐剂、蒸馏水备用。
(二)提取精制将原料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①红参须、制何首乌、黄芪混合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取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杂质,药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A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A备 用。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用水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混合装入3个罐中,加水与原料重量比I : 6量,加热至60°C温浸1.0小时,微沸1.0小时,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减压低温浓缩至波美计测定I. 20至I. 30清膏为宜,用95%浓度乙醇沉,沉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冷藏于5-10°C环境下48小时,再降到0-4°C环境下48小时,沉淀杂质,虹吸上层清液,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B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B备用。③熟附子首提煎沸2小时,其余提取方法与②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提取方法相同得稠膏C或喷雾干燥研粉得药粉C备用。④大蒜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具体为④大蒜用70%浓度乙醇为溶剂,用重浸溃法第二法组罐提,将④大蒜去外衣切成O. 2薄片,分装入3个罐中加入70%浓度乙醇与原料比I : 5量冷浸10天,每罐原料提3次,取提液经改变杂质条件法(或过滤法)去除杂质,经减压低温回收乙醇浓缩成与原料重量比I : 15稠膏D或减压冷冻研粉得药粉D备用。
(三)制剂①将药粉A、B、C、D混合拌均匀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剂,如片剂、胶丸剂、颗粒冲剂等内服药剂。②将稠膏A、B、C、D混合成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60%浓度白酒40毫升或防腐齐U,余量为蒸馏水,调至60毫升拌匀,经冷藏于0-4°C环境下48小时,沉去不溶微粒,制成药酒或口服液药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血脂抗AS抑血聚的药物及该药的制备方法。该药物主要以红参须、制何首乌、蒸女贞子、丹参、川芎、沙苑子为原料分别用“醇提法”“水提醇沉法”来制成有效成分,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内服药剂。本发明药物及其制作方法独特能降血脂、抗AS、抑制血小板聚集、促纤溶、通脑血管功效于一体。具有降血脂、抗AS、抑血聚作用,用于中老年人降血脂抑血聚。经临床实验证实,取得良好疗效,并且对人体及内脏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3/06GK102961453SQ20121002835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5日
发明者吴新治 申请人:吴新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