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863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吡嗪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格列吡嗪为第二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既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又能增强胰岛素对靶组织的作用。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可使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1% 2%。此类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先决条件是,胰岛b细胞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 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不合并妊娠,无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该药现市售的有格列吡嗪片剂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剂,众所周知,片剂的生产工艺繁琐,成本高,从而使患者的用药成本也随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特别是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格列吡嗪控释片剂的基础上,对其剂型改革为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其目的是在于补充现有剂型生产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显效、长效,毒副作用更小,且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并便于外出携带的药物,经过对部分工艺进行调整,并配合滴丸制备工艺制备而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制备,即可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I.主要成分格列吡嗪其化学名称为1_环己基-3-{4-[2-(5_甲基吡嗪_2_酰胺)-乙基]苯磺酰}脲。分子式C21H37N504S分子量445.502.基质亲水性骨架材料和疏水性骨架材料组成2. I亲水性骨架材料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吡咯
烷酮、上述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2. 2疏水性骨架材料硬脂酸、巴西棕桐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十八烷醇上述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3.组分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本发明所涉及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由15-40%格列吡嗪和60-85%的基质组成,基质包括40-75%亲水性骨架材料和25-60%疏水性骨架材料。5.制备方法先称取所述的亲水性骨架材料和疏水性骨架材料,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冷凝液的冷凝柱中,成形后取出,即得。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60V 75°C。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冷凝液是大于150号的二甲基硅油。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30°C 40°C,底部的温度为5°C 10。。。[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与格列吡嗪控释片剂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在质量方面,丸重差异小,载药量大,生产工艺简单,完全能够满足国家药品标准中规定的关于滴丸制剂的 质量标准,因此使得临床上用药量的准确性大为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因此也具备了真正的工业实用性。2.本发明所涉及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利用亲水性骨架材料和疏水性骨架材料作为基质,与格列吡嗪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有亲水性骨架材料,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等作用,另外基质中有疏水性骨架材料存在,使药物具有释药时间可控,患者服药次数减少,达到长效功能。3.本发明所涉及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把含有药物活性成分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以几组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格列吡嗪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第一组以总重量IOOg计,称取基质PEG4000 30%,PEG6000 25%,硬脂酸23%,单硬脂酸甘油酯7%,原料格列吡嗪15% ;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其中,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55°C,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35°C,底部的温度为7V ;成形后取出。所得产品,2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35 55%,6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59 78%,10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75 95%,连续3个月的有关物质考核无明显变化,圆整度较好。第二组以总重量IOOg 计,称取基质 PEG4000 25%,PEG6000 15%,PEG1500 10%,硬脂酸20%,巴西棕桐酸7%,原料格列吡嗪23% ;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力口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其中,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60°C,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35°C,底部的温度为5V ;成形后取出。
所得产品,2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48% 68%,6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73 86%,10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8 100%,连续3个月的有关物质考核无明显变化,圆整度较好。第三组以总重量IOOg计,称取基质PEG4000 35%,PEG1500 15%,单硬脂酸甘油酯20%,巴西棕桐酸10%,十八烷醇4%,原料葛根素16% ;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其中,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75°C,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20°C,底部的温度为10°C ;成形后取出。所得产品,2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35% 55%,6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60 80%,10小时累积释放百分率为70 90%,连续3个月的有关物质考核无明显变化,圆整
度较好。第四组以总重量IOOg计,称取基质PEG6000 30%, PEG1500 10%,硬脂酸10%,单硬脂
酸甘油酯10 %,十八烷醇8 %,原料葛根素32 % ;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其中,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75°C,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40°C,底部的温度为6V ;成形后取出。所得产品,2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41% 60%,6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64 82%,IO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0 95%,,连续3个月的有关物质考核无明显变化,圆整度较好。第五组以总重量IOOg计,称取基质PEG4000 40%,聚乙烯吡咯烷酮5%,硬脂酸5%,十八烷醇10%,原料格列吡嗪40%;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其中,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75°C,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40°C,底部的温度为6°C ;成形后取出。所得产品,2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42% 68%,6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71 92%,IO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3 100%,连续3个月的有关物质考核无明显变化,圆整度较好。第六组以总重量IOOg计,称取基质PEG4000 50%,聚乙烯吡咯烷酮15%,硬脂酸10%,单硬脂酸甘油酯9%,原料葛根素16% ;将基质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其中,加热熔融时的温度为70°C,冷凝液上部的温度为30°C,底部的温度为10°C ;成形后取出。所得产品,2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45% 63%,6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70 87%,IO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0 95%,连续3个月的有关物质考核无明显变化,圆整度较好。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以格列吡嗪为原料,按一定组分与作为基质的亲水性骨架材料和疏水性骨架材料的可药用载体一起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 I. I所述亲水性骨架材料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吡咯烷酮、上述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 I. 2所述疏水性骨架材料硬脂酸、巴西棕桐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十八烷醇上述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组成; 1.3所述组分构成是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本发明所涉及的格列吡嗪缓释滴丸由15-40%格列吡嗪和60-85%的基质组成,基质包括40-75%亲水性骨架材料和25-60%疏水性骨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治疗抗糖尿病药物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称取所述的亲水性骨架材料和疏水性骨架材料,置于加热容器内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融,加入相应比例的格列吡嗪,充分搅拌,在保温条件下,将熔融或混融的药液滴入盛有冷凝液的冷凝柱中,成形后取出,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并使之熔融时的温度为60。。 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是大于150号的二甲基硅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抗糖尿病的药物格列吡嗪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格列吡嗪控释片剂为基础,利用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制备而成,该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在于补充现有剂型生产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显效、长效,毒副作用更小,且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并便于外出携带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K31/64GK102961353SQ2012104260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曲韵智, 王金, 强振君 申请人: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