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527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应用,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逐渐成为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主要技木。球囊扩张导管作为介入治疗中主要的医疗器械,势必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优劣对手术的质量和病人的健康有直接影响,而过渡段在整个导管的中间部分,由于末端导管和近端导管的硬度差距较大,过渡段就起到了硬度上的ー个平滑过渡,并保证球囊扩张导管的正常使用和各种必须的性能,所以过渡段的设计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球囊扩张导管的整体性能。目前市场上球囊扩张导管品牌众多,每个品牌的球囊扩张导管都具有自己特点的过渡段设计,但部分产品过渡段的设计导致球囊整体的柔顺性较差,对血管的刺激很強烈,还有的过渡段设计的不完善,影响了球囊的推送效果。心脏病介入医师在使用球囊过程中比较关注以下几点:通过性、释放时间、跟踪性、推送カ等特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独特过渡段导管设计,有效地保证了球囊在使用过程中的推送性、通过性、跟踪性的球囊扩张导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依次相连的末端导管、过渡段导管、近端导管和手柄;所述的末端导管内设有内管,所述末端导管上设有球囊;所述过渡段导管内设有不等螺距弹簧;该不等螺距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近端导管的管体固接,该不等螺距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于末端导管管体与内管管体之间的空腔内。在过渡段导管内设置不等螺距弹簧的目的在于:使得球囊扩张导管从柔软的末端导管到坚硬的近端导管之间有个均匀的过渡,使得球囊扩张导管整体具有较好的柔顺性、较好的推送カ和对血管刺激小等特点。因为弹簧结构可以沿其轴向全方位360度转动,从而球囊导管可在进入血管的操作当中,沿着血管不同的走向自由前行,而且该弹簧过度结构使得过渡段导管的硬度(具备一定的硬度,才能保证推送力的传递)和柔顺性(随着血管走形很好的改变、顺从的性能)实现完美统一。进ー步的,所述不等螺距弹簧的弹簧丝间的螺距沿近端导管到末端导管的方向递增。进ー步的,所述不等螺距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近端导管的管体内壁通过激光点焊固
接在一起。 进ー步的,所述不等螺距弹簧的弹簧丝粗是0.08mm-0.1mm,弹簧的外径为0.6mm-0.7mm。[0010]进一步的,所述不等螺距弹簧的弹簧丝间的螺距范围在0.3mm-l.2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导管一端的管体内壁与近端导管的管体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过渡段导管另一端的管体设置于末端导管管体与内管管体之间的空腔内,且分别与所述末端导管管体内壁和内管管体外壁固接。过渡段导管与末端导管和近端导管连接的两连接处外部是由Pebax或Nylon材料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整体内部形成同一管腔,内部可以通过造影剂。进一步的,所述近端导管的管体材料为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不等螺距弹簧的材料为弹簧钢、弹簧不锈钢、镍、镍合金或弹簧用弹性合金。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球囊扩张导管从柔软的末端导管到坚硬的近端导管之间有个均匀的过渡,使得球囊扩张导管整体具有较好的柔顺性、较好的推送力和对血管刺激小等特点。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影响球囊的充压和减压过程中液体的流动。3、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段导管内的不等螺距弹簧结构可以沿其轴向全方位360度转动,使得球囊导管在进入血管的操作当中,沿着血管不同的走向自由前行。4、采用本实用新型弹簧过度结构使得过渡段导管的硬度和柔顺性实现完美统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不等螺距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依次相连的末端导管2、过渡段导管3、近端导管5和手柄6 ;所述的末端导管2内设有内管21,末端导管2上设有球囊I ;所述近端导管5的管体材料为不锈钢;过渡段导管3 —端31的管体内壁与近端导管5的管体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过渡段导管3另一端32的管体设置于末端导管2管体与内管21管体之间的空腔内,且分别与所述末端导管2管体内壁和内管21管体外壁固接。过渡段导管3与末端导管2和近端导管5连接的两连接处外部是由Pebax或Nylon材料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整体内部形成同一管腔,内部可以通过造影剂。所述过渡段导管3内设有不等螺距弹簧4 ;该不等螺距弹簧4的一端41与近端导管5的管体内壁通过激光点焊固接在一起;该不等螺距弹簧4的另一端42为自由端,且设置于末端导管2管体与内管21管体之间的空腔内。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弹簧丝粗是0.08mm-0.1mm,弹簧的外径为0.6mm -0.7mm,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弹簧丝间的螺距沿近端导管5到末端导管2的方向递增,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弹簧丝间的螺距范围在0.3mm-l.2mm之间。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材料为弹簧钢、弹簧不锈钢、镍、镍合金或弹簧用弹性合金。在过渡段导管3内设置不等螺距弹簧4的目的在于:使得球囊扩张导管从柔软的末端导管2到坚硬的近端导管5之间有个均匀的过渡,使得球囊扩张导管整体具有较好的柔顺性、较好的推送力和对血管刺激小等特点。因为不等螺距弹簧4结构可以沿其轴向全方位360度转动,从而球囊导管可在进入血管的操作当中,沿着血管不同的走向自由前行,而且该弹簧过度结构使得过渡段导管的硬度(具备一定的硬度,才能保证推送力的传递)和柔顺性(随着血管走形很好的改变、顺从的性能)实现完美统一。在实际使用中该球囊扩张导管用于(冠状)动脉狭窄处的预扩张,进行手术时,医生首先将导丝穿进血管中,到达病变血管后,再将导丝末端从该球囊扩张导管的内管远端穿进内管,并从内管的近端穿出,然后沿着导丝将球囊推送到血管的病变处,球囊的位置可以通过X光下的显影标记的位置显示出来,当球囊到达血管病变处后,可注入造影液。使球囊在压力的作用下扩张,同时将病变处狭窄的血管扩张。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球囊扩张导管也可作为输送球囊导管,即在球囊部位上载药物支架,将支架输送到病变血管处。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仅提供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内容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发明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依次相连的末端导管(2)、过渡段导管(3)、近端导管(5)和手柄(6);所述的末端导管(2)内设有内管(21),所述末端导管(2)上设有球囊(I);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导管(3)内设有不等螺距弹簧(4);该不等螺距弹簧(4)的一端(41)与所述近端导管(5)的管体固接,该不等螺距弹簧(4)的另一端(42)为自由端,且设置于末端导管(2)管体与内管管体(21)之间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弹簧丝间的螺距沿近端导管(5)到末端导管(2)的方向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一端(41)与所述近端导管(5)的管体内壁通过激光点焊固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弹簧丝粗是0.0Hmm-Q.1mm,弹簧外径为0.6mm-Q.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弹簧丝间的螺距范围在0.3mm-1.2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导管(3)—端(31)的管体内壁与近端导管(5)的管体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过渡段导管(3)另一端(32)的管体设置于末端导管(2)管体与内管(21)管体之间的空腔内,且分别与所述末端导管(2)管体内壁和内管(21)管体外壁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导管(5)的管体材料为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等螺距弹簧(4)的材料为弹簧钢、镍、镍合金或弹簧用弹性合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依次相连的末端导管、过渡段导管、近端导管和手柄;所述的末端导管内设有内管,所述末端导管上设有球囊;所述过渡段导管内设有不等螺距弹簧;该不等螺距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近端导管的管体固接,该不等螺距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设置于末端导管管体与内管管体之间的空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独特过渡段导管设计,有效地保证了球囊在使用过程中的推送性、通过性、跟踪性的球囊扩张导管。
文档编号A61M29/02GK202961470SQ20122058386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海军, 王昊飞, 田飞, 李恩峰 申请人:万瑞飞鸿(北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