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67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密封塞,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医疗单位通常需要采集血液样品来检查人体的身体状况。传统的血液采集方法是先注射器抽血,再将注射器内的血液转注到试管中进行送检。血液在转注过程中易引起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整个采血过程复杂,浪费人工。在这种背景下,负压采血管或真空采血管因其操作简便且血样不易被污染被广泛使用。负压采血管或真空采血管主要由采血管管体、胶塞和盖帽组成,管体内具有一定的负压或真空度。采血时,采血针一端穿刺人体的血管,另一端随后穿刺真空采血管的胶塞;由于管内的负压或真空条件,人体血管内的血流入采血管。这里,胶塞起到密封的作用,盖帽起到防止胶塞启封时血样溅到操作人员的作用;胶塞和盖帽的组合构成了一种复合帽塞。但是这种复合帽塞的盖帽和胶塞很容易脱离,因此操作人员被血样污染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虽然现在有多种的方式来提高安全头帽和胶塞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比如:授权号为CN2614628Y的中国专利在安全头帽的内部上增设了一个凸圈以阻挡胶塞上部直径较大的塞冠部。但是,安全头帽和胶塞都是分别生产后再进行组装的,因此复合帽塞的生产至少需要一道注塑、一道模压工序以及一道组装工序,生产过程繁琐。因此,一体式的采血管胶塞比复合帽塞至少在简化生产工序方面具有优势。比如,授权号为CN202288330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采血管用防脱帽胶塞,该胶塞增设了包围塞颈部的环形外延,该环形外延替代了复合帽塞中盖帽,且其与胶塞其他部分为一体化成型,生产工艺简单,而且不会出现使用复合帽塞时常出现的脱帽意外。但是该采血管用防脱帽胶塞在提高密封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该胶塞不但能避免复合帽塞脱帽、血样溅出的意外情况发生,而且该胶塞具有优秀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该胶塞包括塞颈部、位于塞颈部上方且覆盖塞颈部的塞冠部以及与塞冠部相连的环形外延,环形外延由塞冠部向塞颈部方向延伸,且其内空腔包围塞颈部;环形外延的内壁具有变径结构,其靠近塞冠部的部分为第一内径区,其远离塞冠部的部分为第二内径区,第一内径区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区的内径,第一内径区和第二内径区之间为渐变区。这里,环形外延的内壁呈上粗下细的变径结构,装配时,胶塞的第二内径区被采血管管体撑开,胶塞与采血管管体实现了紧配合,进而实现了高密封性。优选的技术方案 是:所述渐变区和所述第二内径区的交界线与所述塞颈部的下端面在同一个平面或位于所述塞颈部的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方。如果渐变区和第二内径区的交界线在塞颈部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的上方,则环形外延的第一内径区对采血管管体所起的密封作用则非常有限。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环形外延的下端面延伸所述过所述塞颈部下端面所在平面一定距离,该距离为所述塞颈部高度的1/3至5倍。这个距离保证了启封胶塞时即使血液溅出也可被该环形外延的内壁抵挡住,从而避免了操作人员接触到血样。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塞颈部在其和所述塞冠部结合处设有环形的侧内凹槽,其和采血管管体向内凸起的管口凸环紧配合。环形的侧内凹槽与管口凸环之间的紧配合提高了该防溅胶塞的密封效果。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塞颈部的下端面和其外壁结合处设有倒角,所述环形外延的下端面和其内壁结合处设有倒角。倒角设计使得胶塞与采血管体的装配变得容易。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塞冠部的上端面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端面内凹槽。该端面内凹槽的设置有助于实现胶塞的动态密封性,既使得胶塞具备具有可靠的密封效果,又不会在启封胶塞时产生过大的阻力;另一个优点是一定程度上减少采血针穿刺胶塞所经过的路径,使得穿刺胶塞更为顺利。设置多个端面内凹槽可以更进一步地降低启封胶塞时的阻力,同时又不影响胶塞的密封效果。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端面内凹槽底部设有盲孔。盲孔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缩短采血针的穿刺路径,同时使采血针穿刺胶塞前在胶塞上的定位更加容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具有防溅防脱功能的采血管用胶塞为一体式结构 ,能避免复合帽塞脱帽的情况发生,也能防止采血管内血液在胶塞启封的瞬间溅出而污染到操作人员;通过环形外延的内壁具有的变径结构以及塞颈部在其和塞冠部结合处设有的侧内凹槽,该胶塞与采血管管体可实现优秀的密封效果。

图1为传统的由塞冠部和塞颈部组成的胶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中A-A线的半剖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采血管管体的装配图。图中:1、塞颈部;2、塞冠部;3、环形外延;4至5、倒角;6、侧内凹槽;7至8、端面内凹槽;9、盲孔;10、采血管管体;11、管口凸环;31、第一内径区;32、渐变区;33、第二内径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如图2至4所示,该胶塞为一体式结构,包括塞颈部1、覆盖塞颈部I的塞冠部2以及环形外延3。与如图1所示传统的仅由塞冠部和塞颈部组成的胶塞相比,本实用新型胶塞增设了环形外延3,其主要起到防止血样溅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塞颈部I和塞冠部2的形状均为圆柱体,且同轴设置,塞颈部I的上端面固定在塞冠部2的下端面中心。环形外延3与塞冠部2相连,且环形外延3由塞冠部2向塞颈部I方向延伸并与塞颈部I同轴设置;环形外延3的外径不超过塞冠部2的外径。环形外延3和塞颈部I之间有间隙,环形外延3的内空腔包围塞颈部I。环形外延3的下端面延伸过塞颈部I下端面所在平面一定距离,该距离为塞颈部I高度的1/3至5倍。环形外延3的内壁具有变径结构,其靠近塞冠部2的部分为第一内径区31,其远离塞冠部2的部分为第二内径区33,第一内径区31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区33的内径,且第一内径区31和第二内径区33之间为渐变区32 ;且渐变区32和第二内径区33的交界线与塞颈部I的下端面在同一个平面或位于塞颈部I的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方。由于环形外延3的内壁呈上粗下细的变径结构,该胶塞和采血管管体10装配时,如图5所示,第二内径区33被采血管管体10撑开,第二内径区33与采血管管体10实现了紧配合,从而实现了高密封性。另外,塞颈部I在其和塞冠部2结合处设有环形的侧内凹槽6,其和采血管管体10在管口处向内凸起的管口凸环11紧配合,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环形外延3的下端面和其内壁结合处设有倒角4,塞颈部I的下端面和其外壁结合处也设有倒角5。倒角4、5的设计可使得胶塞与采血管管体10的装配变得容易。在塞冠部2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端面内凹槽。如图2所示,在塞冠部2的上端面上设有两个端面内凹槽7、8,其中,一个圆环形的端面内凹槽8包围另一个圆柱形的端面内凹槽7。另外,端面内凹槽7的底部设有盲孔9。端面内凹槽7、8和盲孔9的设计可缩短采血针的穿刺路径,同时使采血针在胶塞上的定位更加容易,也降低启封胶塞时的阻力。·上述各实施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该胶塞包括塞颈部、位于塞颈部上方且覆盖塞颈部的塞冠部以及与塞冠部相连的环形外延,环形外延由塞冠部向塞颈部方向延伸,且其内空腔包围塞颈部;其特征在于,环形外延的内壁具有变径结构,其靠近塞冠部的部分为第一内径区,其远离塞冠部的部分为第二内径区,第一内径区的内径大于第二内径区的内径,第一内径区和第二内径区之间为渐变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区和所述第二内径区的交界线与所述塞颈部的下端面在同一个平面或位于所述塞颈部的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延的下端面延伸过所述塞颈部下端面所在平面一定距离,该距离为所述塞颈部高度的1/3至5倍。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颈部在其和所述塞冠部结合处设有环形的侧内凹槽,其和采血管管体向内凸起的管口凸环紧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颈部的下端面和其外壁结合处设有倒角,所述环形外延的下端面和其内壁结合处设有倒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冠部的上端面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端面内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内凹槽底部设有 盲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管用高密封性防溅胶塞,包括同轴设置的塞颈部、位于塞颈部上方且覆盖塞颈部的塞冠部以及与塞冠部相连的环形外延,环形外延由塞冠部向塞颈部方向延伸,其内空腔包围塞颈部;环形外延的内壁具有变径结构,其靠近塞冠部的部分为内径最大的第一内径区,其远离塞冠部的部分为内径最小的第二内径区,第一内径区和第二内径区之间为内径居中且逐渐变化的渐变区。另外,塞颈部在其和塞冠部结合处设有环形的侧内凹槽,其和采血管管体向内凸起的管口凸环紧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胶塞不仅具有防溅防脱帽功能,而且高密封性高,装配容易。
文档编号A61J1/14GK203089893SQ2012207455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吴红清 申请人:江阴市鸿萌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