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5394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齿科根管桩的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包括:表面改性后的PBO增强纤维,作为增强相;以及纳米改性的增韧树脂,作为基体;所述复合材料由所述的PBO增强纤维混入上所述的增韧树脂中复合而成;其中,PBO增强纤维采用3D编织结构。本发明突破了现有纤维桩结构中的单相纤维单向增强设计,将高性能PBO纤维及3D编织结构引入齿科桩材料中,改善了现有纤维桩的挠曲性能,并能保证高性能纤维与树脂基质间界面良好的结合力,并采用3D编织有效避免层合复合材料的层间分层现象,从而保证了复合材料在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都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专利说明】齿科根管粧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齿科根管桩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 齿科根管桩的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ΡΒ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修复缺损较大的患牙时,采用单纯嵌体或全冠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固位力, 必须利用根管桩辅助牙冠固位,方可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目前可用于齿科根管桩的材料 较多,但均存在不足:传统金属合金桩美观性差、易腐蚀致敏、弹性模量过高易引起牙根折 断;陶瓷桩虽具良好的美学及生物相容性,但其弹性模量仍远高于牙本质;纤维-树脂复合 材料的出现,成功解决了桩与牙本质间弹性模量严重不匹配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牙根折断 现象的发生。但现有纤维桩挠曲强度远低于其它两种桩,在修复缺损较大、牙本质肩领不 足、牙体长轴改变程度较大或咬合过紧的患者时,纤维桩自身易断裂,同样导致修复失败。
[0003] 相比于单相材料,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充分发挥增强体和基 体的性能,具有多种材料性能的兼容性,在结构及性能上可设计性强;以上特性使其成为研 制合适根管桩的首选材料。通过研究现有纤维桩的结构,其挠曲强度不足的原因可能为: 现有纤维-树脂材料均为单种纤维(玻璃纤维或石英纤维)单向层状增强结构,所用增强纤 维自身性能均较普通;且层间粘结较弱,即纤维-树脂界面结合力较弱,在层合板的厚度方 向,各简单层板之间易出现分层破坏,从而大大影响了纤维桩的强度。
[0004] 与玻璃纤维或石英纤维相比,高性能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ΡΒ0)纤维表现更为优 良,其强度和模量为所有有机纤维之最,被称为21世纪的超级纤维。将高性能ΡΒ0纤维用 于医疗器械及人造坚硬性人体器官中时,发现可获得比其它纤维增强材料更优异的力学性 能。虽然ΡΒ0纤维自身性能优良,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表面惰性大,不易与基质进行结合。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纤维桩挠曲强度不足,难以满足临床缺损较大牙体修复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齿科修复用纤维桩的设计和加工方法。主要是以提高纤维桩整体力学强度,扩 大其适应证为主要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高性能ΡΒ0纤维和3D编织结构,提 供了一种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包括:表面改性后的聚对 苯撑苯并二噁唑(ΡΒ0)增强纤维,作为增强相;以及纳米改性的增韧树脂,作为基体;所述 复合材料由所述的ΡΒ0增强纤维混入上所述的增韧树脂中复合而成;其中,ΡΒ0增强纤维采 用3D编织结构。
[0007]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ΡΒ0增强纤维的质量分 数为30%。
[0008]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ΡΒ0增强纤维是通过以 下方法进行表面改性的:等离子体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或者纳米二氧化钛涂覆改性。
[0009]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当通过等离子体改性时,将 预处理后的ΡΒ0纤维放置于等离子体处理仓中,先打开真空泵将处理仓中气体抽真空,再 通入Ar,保持仓中气压一定,调节放电功率为30w,处理2分钟,取出,备用;当通过硅烷偶联 剂改性时,将预处理后的ΡΒ0纤浸泡于Z-6040偶联剂中,1小时后取出置于100°C真空烘箱 内烘干,2小时后取出,备用;当通过纳米二氧化钛涂覆改性时,将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置 于纳米Ti0 2溶胶中浸泡15分钟,取出并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晾干,然后再将纤维放入通 氮气保护的300°C高温烘箱中行热处理,得到纳米Ti0 2改性后纤维,备用。
[001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3D编织结构并非单向 均匀增强,而是在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均呈连续性、对称性和周期性的三维增强的3D编 织结构。
[001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树脂基体为热固化型或 者光固化型。
[001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热固化树脂基体为环氧 树脂。
[0013]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双酚A双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0014]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树脂的纳米改性增韧方 法为通过原位分散法纳米使二氧化钛与树脂共混改性,制备纳米Ti02增强树脂。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1)树脂基质的纳米增韧:通过采用原位分散法制备纳米Ti02增强树脂;
[0017] (2)PB0纤维的改性处理:采用纳米Ti02涂覆法、偶联剂化学处理法或等离子处理 对ΡΒ0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得到ΡΒ0增强纤维;
[0018] (3) ΡΒ0增强纤维的3D编织:借助计算机通过对纤维编织方式进行3D设计,形成 在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均呈连续性、对称性和周期性的三维增强的3D编织结构;
[0019] (4)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采用树脂传递塑模即RTM工艺以及拉挤成型工艺将所 述的ΡΒ0增强纤维混入上所述的增韧树脂中,加工得到所述的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 (1)树脂基质的纳米增韧:通过采用原位分散法制备纳米Ti〇2增强环氧树脂。
[0022] (2) ΡΒ0纤维的改性处理及3D编织:采用纳米Ti02涂覆法、偶联剂化学处理法或 等离子处理对ΡΒ0纤维进行表面改性。
[0023] (3)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借助计算机通过对纤维编织方式进行3D设计;采用RTM 工艺及拉挤工艺成型。
[0024] 本发明所述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优势在于:突破现有纤维桩结构中的单相纤维 单向增强设计,将高性能ΡΒ0纤维及3D编织结构引入齿科桩材料中,改善了现有纤维桩的 挠曲性能。本发明解决了 ΡΒ0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即保证高性能纤维与 树脂基质间界面良好的结合力。本发明通过一定的表面改性工艺,可成功改善ΡΒ0纤维的 表面活性,获得理想的界面结合。另外,采用3D编织,可将连续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状,在纵 向、横向和厚度方向均具有连续性、对称性和周期性,有效避免层合复合材料的层间分层现 象,从而保证了复合材料在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都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0025] 经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最终的弹性模量范围为20? 35GPa ;挠曲强度在800?1200MPa之间,非常适合用于制造齿科根管桩。因此,本发明所 述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是理想的齿科根管桩材料,具有以下特性: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美 学性能,这是齿科美学修复材料的必备前提;合适的弹性模量,可与牙本质更好地匹配,利 于牙根应力的合理分布;足够的挠曲强度,以便在修复缺损较大患牙时,能更好地抵御桩上 应力,降低其出现折断的概率,提高修复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7]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8] 实施例一:热固化型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0029] 原材料:双酚A环氧树脂(E-51,环氧值0. 48?0. 54eq/1009);甲基四氢苯酐 (MeTHPA,分析纯);2,4,6_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化学纯);ΡΒ0纤维(Zylon AS, 东洋纺公司,日本);硅烷偶联剂(Z-6040,道康宁公司,美国);丙酮(分析纯);去离子水;纳 米Ti0 2 (粒径25nm,Sigma公司,美国);钛酸酯偶联剂(Sigma公司,美国);醚类稀释剂;钛 酸四正丁酯;三乙醇胺;无水乙醇。
[0030] (1)树脂基的纳米增韧
[0031] A.纳米Ti02的预处理:取纳米Ti02粒料质量的0· 5%?1. 0%的钛酸酯偶联剂,用 2?5倍醚类稀释剂,调节pH值为7?9,用高速乳化剪切机充分分散30min,加入粒料充分 搅拌,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00?120°C,再分散20min,烘干,备用。
[0032] B.含纳米粒子的树脂胶液制备:将适量的纳米Ti02 (占树脂总质量的5%) 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强力搅拌下充分混合,再根据E-51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 DMP-30=100:72:0. 7比例加入酸酐固化剂及促进剂,搅拌均匀,待树脂体系稳定且无明显气 泡时,置于冰箱冷藏保存备用。
[0033] (2)高性能ΡΒ0纤维的表面改性及3D编织
[0034] A. ΡΒ0纤维预处理:将ΡΒ0纤维用丙酮抽提12h,再用去离子水抽提24h,除去表面 杂质,烘干备用。
[0035] B)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将表面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置于Z-6040溶液中浸泡 lh,100°C真空烘箱内烘干2h,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纤维,备用。
[0036] C)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将表面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置于等离子处理装置中行等 离子体表面处理。处理气氛:Ar ;处理时间:2min ;处理功率:30W。得到等离子体改性后纤 维,备用。
[0037] D)纳米Ti02溶胶制备:钛酸四正丁酯中缓慢加入三乙醇胺,60°C水浴搅拌均匀,力口 入适量无水乙醇,冷凝回流4h。然后,缓慢滴加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液,控制体系的 pH值为8?9,得无色透明纳米Ti02溶液。
[0038] Ε) ΡΒ0纤维纳米Ti02表面涂覆改性:将表面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置于纳米Ti02 溶胶中浸泡15min,取出并在室温下放置24h,晾干,然后再将纤维放入通氮气保护的300°C 高温烘箱中行热处理,得到纳米Ti02改性后纤维,备用。
[0039] F) 3D编织:选用四步法编织工艺将表面改性后的ΡΒ0行3D编织(纤维体积分数: 30%;编织角:15° ),将3D编织程序输入计算机,控制编织机编织ΡΒ0纤维,获得编织预制 件。
[0040] (3)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
[0041] A)采用树脂传递塑模(RTM)工艺成型。
[0042] B)成型:根据尺寸要求制作成型模具,将编织剪裁好的预制件放入模具中,闭模后 注入树脂,树脂进料采用真空与加压相结合,按照一定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待试样冷却脱 模后获得复合材料。固化工艺为:80°C /4h,120°C /4h。
[0043] C)加工:将复合材料进行切削打磨,得到标准规格的锥形纤维桩:长度20mm,直径 1. 5_,锥度 2' 52"。
[0044] 实施例二:光固化型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0045] 原材料: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化学纯,Aldrich公司);三缩乙 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TEGDMA,化学纯,Aldrich公司);催化剂樟脑酚(CQ,化学纯,Aldrich 公司);引发助剂N,N-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Aldrich公司);ΡΒ0纤维(Zylon AS,东洋纺公司,日本);硅烷偶联剂(Z-6040,道康宁公司,美国);丙酮(分析纯);去离子水; 纳米Ti0 2 (粒径25nm,Sigma公司,美国);钛酸酯偶联剂(Sigma公司,美国);醚类稀释剂;钛 酸四正丁酯;三乙醇胺;无水乙醇;自制玻璃管模具(规格:长l〇〇±lmm,直径2±0. 02mm)。
[0046] ( 1)树脂基的纳米增韧
[0047] A.纳米Ti02的预处理:取纳米Ti02粒料质量的0. 5%?1. 0%的钛酸酯偶联剂,用 2?5倍醚类稀释剂,调节pH值为7?9,用高速乳化剪切机充分分散30min,加入粒料充分 搅拌,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00?120°C,再分散20min,烘干,备用。
[0048] B.含纳米粒子的树脂胶液制备:分别称取50g Bis-GMA与TEGDMA放于250ml的 三口烧杯中,将适量的纳米Ti02(占树脂总质量的5% )加入,高速搅拌6h混合均匀,然后加 入CQ和DMAEMA各0. 5g,再搅拌lh得到光固化树脂体系,备用。整个过程必须保证避光。
[0049] (2)高性能ΡΒ0纤维的表面改性及3D编织
[0050] 同实施例一。
[0051] (3)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
[0052] A.采用拉挤工艺成型。
[0053] B.将光固化树脂放入30cm长的浸胶槽中,将将编织剪裁好的预制件以0. 5m/min 的速度经过浸胶槽,再经过一个直径为1. 5mm的玻璃喇叭口刮除多余的树脂,获得光固化 树脂预浸料,抽真空去气泡后备用。
[0054] C.将上述预浸料牵拉进玻璃管模具中成型,玻璃管两端保证持续张力,张力大小 以保证ΡΒ0纤维无卷曲为宜。用齿科光固化灯上下各照射30s,样品脱模放置24h。
[0055] D.加工:将复合材料进行切削打磨,得到标准规格的锥形纤维桩:长度20mm,直径 1. 5_,锥度 2' 52"。
[0056] 实施例三:四种不同纤维桩的挠曲性能测试:
[0057] 材料:ParaPost Taper Lux (康特公司,瑞士),Rebilda Post (V0C0 公司,德国), 自制ΡΒ0光固化型纤维桩和自制ΡΒ0热固化型纤维桩,选取型号均为Φ1. 5mm。
[0058] (1)每组10个试样,用电子数显卡尺分别测量每组试样长度中点处的直径,计算
【权利要求】
1. 一种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表面改性 后的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即PBO增强纤维,作为增强相;以及纳米改性的增韧树脂,作为基 体;所述复合材料由所述的PBO增强纤维混入上所述的增韧树脂中复合而成;其中,PBO增 强纤维采用3D编织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BO增强纤维的质量 分数为3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BO增强纤维是通过 以下方法进行表面改性的:等离子体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或者纳米二氧化钛涂覆改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当通过等离子体改性时,将 预处理后的PBO纤维放置于等离子体处理仓中,先打开真空泵将处理仓中气体抽真空,再 通入Ar,保持仓中气压一定,调节放电功率为30w,处理2分钟,取出,备用;当通过硅烷偶联 剂改性时,将预处理后的PBO纤浸泡于Z-6040偶联剂中,1小时后取出置于100°C真空烘箱 内烘干,2小时后取出,备用;当通过纳米二氧化钛涂覆改性时,将预处理后的增强纤维,置 于纳米Ti0 2溶胶中浸泡15分钟,取出并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晾干,然后再将纤维放入通 氮气保护的300°C高温烘箱中行热处理,得到纳米Ti0 2改性后纤维,备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3D编织结构是在纵 向、横向和厚度方向均呈连续性、对称性和周期性的三维增强的3D编织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热固化型 或者光固化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树脂基体为环 氧树脂。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双酚A 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纳米改性增韧 方法为通过原位分散法纳米使二氧化钛与树脂共混改性,制备纳米Ti0 2增强树脂。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树脂基质的纳米增韧:通过采用原位分散法制备纳米Ti02增强树脂; (2) PBO纤维的改性处理:采用纳米Ti02涂覆法、偶联剂化学处理法或等离子处理对 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得到PBO增强纤维; (3) PBO增强纤维的3D编织:借助计算机通过对纤维编织方式进行3D设计,形成在纵 向、横向和厚度方向均呈连续性、对称性和周期性的三维增强的3D编织结构; (4) 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采用树脂传递塑模即RTM工艺以及拉挤成型工艺将所述的 PBO增强纤维混入上所述的增韧树脂中,加工得到所述的齿科根管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文档编号】A61K6/087GK104095760SQ201310121328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胡琛, 周新贵, 杨会永, 邵龙泉, 刘琦, 王琳琳 申请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