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758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包括聚酯纤维层,下层支架包括具有三维多孔膜状结构的聚酯层,且孔洞内复合有富含蛋白质和/或多糖的天然高分子材。该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通过粒子粒虑法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所述下层支架;通过静电纺丝法在所述下层支架上纺织得所述上层支架。本发明的创面修复材料具有仿胎儿皮肤型效果,可有效减少创面收缩,促进皮肤快速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和挛缩,达到无痕愈合的最终目标。
【专利说明】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新生胎儿的皮肤具有惊人的快速愈合能力,且无瘢痕生成。经研究发现,胎儿皮肤修复中有高达60%的再生修复组织的成分(成人低于10%),相对于成年人皮肤的网状胶原纤维结构,胎儿真皮层存在着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其愈合环境存在着大量的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胶原等蛋白和多糖类物质。但现有技术尚无法模仿胎儿皮肤用于创面修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创面修复材料,用于伤及真皮组织的皮肤创面修复,具有促进皮肤再生修复的能力。
[0004]本发明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所述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包括一聚酯纤维层;下层支架包括聚酯复合层,是由聚酯层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而成;所述上 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纺织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是平行排列的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为100nnT5Mffl;下层支架的聚酯复合层中,聚酯层具有三维多孔膜状结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聚酯层的孔洞中。
[0007]所述三维多孔膜的孔径为2(T500Mffl。
[0008]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富含蛋白质和/或多糖。
[0009]整个创面材料厚度为0.f 2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支架及下层支架中的聚酯是选自聚己内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上层支架中的聚酯较下层支架中的聚酯优先降解。
[0011]所述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选自I型胶原、III型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2]本发明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所述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粒子粒虑法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所述下层支架的聚酯复合层;通过静电纺丝法将所述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纺织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静电纺丝法是将下层支架的聚酯层放置在静电纺丝的滚筒接收装置上,通过高速转动在下层支架的聚酯层上纺织出上层支架的平行纤维;所述粒子粒虑法是通过将氯化钠颗粒与聚酯溶液共混后干燥成膜,盐颗粒会镶嵌在膜中,再将其置于水中溶解,从而形成聚酯层的多孔膜结构。[0014]所述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粒子粒虑法合成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
步骤2,配制高压静电纺丝聚酯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
步骤3,于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上通过静电纺丝法纺织得上层支架的纤维层形成双层结构;
步骤4,将双层结构中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溶液中,经抽吸、冷冻及干燥后,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所述聚酯层的孔洞中,从而获得创面修复材料。
[0015]所述步骤I具体是:制备聚酯溶液,再加入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挥发溶剂后从模具中取出后放入水中震荡,再取出及干燥后得到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的膜状聚酯层;所述步骤2具体是:将聚酯材料溶解于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酯溶液,溶解后加入微量进样器备用。
[0016]所述步骤3具体是:将步骤I制得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用微量进样器进样且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下层支架的聚酯层上纺织得平行状纤维的上层支架形成双层结构;接收筒转速为500-5000rpm ;高压静电场10_30kV ;微量进样器中聚酯溶液流速l_3mL/h。
[0017]所述步骤4具体是:制备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其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为I型胶原、III型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溶解于水或者醋酸中形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
将步骤3获得的双层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支架的聚酯层浸泡在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中,于负压抽吸后冷冻,天然高分子溶液进入膜状支架的孔洞中;` 配制交联剂溶液,将复合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聚酯层浸泡在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固化后,洗涤并干燥便最终获得所述创面修复材料,其中,所述交联剂溶液为戊二醛或京尼平或环氧氯丙烷交联剂水溶液。
[0018]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面修复材料具有仿胎儿皮肤型效果,可有效减少创面收缩,促进皮肤快速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和挛缩,达到无痕愈合的最终目标。
[0019]本发明的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制备方法,是模仿胎儿皮肤物理化学环境,制备出具有平行排列的纤维和充裕的蛋白、多糖的环境,实现促进皮肤无痕修复的目标。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仿胎儿皮肤型创面修复材料,将皮肤拓扑结构与生物活性材料结合起来,用以研究其对皮肤快速愈合及抗瘢痕挛缩的作用。在三维多孔支架(下层)上纺出平行纤维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双层支架,并复合有各种蛋白和多糖。下层支架介导皮肤修复以减少创面收缩,同时创造出促进皮肤快速愈合的化学环境;上层平行纤维促进周边细胞迅速迁移、增殖覆盖创面,并形成良好通畅的细胞信号通路后先行降解,促进皮肤快速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和挛缩,达到无痕愈合的最终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的创面修复材料是一种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其具有双层结构:即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其中,上层支架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层;下层支架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复合材料层。整个创面材料厚度为0.f 2mm。
[0021]所述上层支架及下层支架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是聚酯类高分子聚合物,是选自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PCL)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相对于上层支架的聚酯材料而言,下层支架的聚酯材料可选用分子量较高或者材料降解时间较长;相应地,上层平行聚酯纤维分子量相对较低,或者选用材料降解时间比下层支架的聚酯快,可以优先降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聚酯材料来进行选择和实施。
[0022]所述下层支架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选取I型胶原、III型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等材料的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的复合物。
[0023]优选地,所述上层支架为平行排列的聚酯纳米纤维层。更进一步地,纤维直径为100nnT5Mffl。所述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纺织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0024]优选地,下层支架为复合所述天然材料的聚酯复合层,其包括三维多孔膜状结构的聚酯层,该三维多孔膜的孔径为2(T500Mffl ;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聚酯层的孔洞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以溶液的形式进入聚酯层的孔洞中,经冻干后便形成聚酯复合层。所述天然材料复合层赋予创面修复材料充裕的蛋白、多糖等。
[0025]本发明的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是模仿胎儿皮肤物理化学环境,制备出具有平行排列的纤维和充裕的蛋白、多糖的环境,实现促进皮肤无痕修复的目标。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仿胎儿皮肤型创面修复材料,将皮肤拓扑结构与生物活性材料结合起来,用以研究其对皮肤快速愈合及抗瘢痕挛缩的作用。在三维多孔支架下层支架上纺出平行纤维制备出具有不同降解能力的双层支架(上层支架降解速度比下层支架降解速度快)且并复合有各种蛋白和多糖。下层支架介导皮肤修复以减少创面收缩,同时创造出促进皮肤快速愈合的化学环境;上层平行纤维促进周边细胞迅速迁移、增殖覆盖创面,并形成良好通畅的细胞信号通路后先行降解,促进皮肤快速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和挛缩,达到无痕愈合的最终目标。
[0026]该上层支架的纳米纤维结构可直接通过纺织工艺覆盖于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上。具体地,在本发明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是将下层支架的聚酯层放置在静电纺丝的滚筒接收装置上,通过高速转动在下层支架的聚酯层上纺出平行纤维的上层结构。该上层支架是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下层支架是采用粒子粒虑法和冷冻干燥法结合的方法制备。
[0027]所述粒子粒虑法是将氯化钠颗粒与聚酯溶液共混后干燥成膜,盐颗粒会镶嵌在膜中,再将其置于水中溶解,从而形成三维多孔的膜状结构。
[0028]本发明仿胎儿皮肤型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粒子粒虑法合成下层支架的高分子膜状材料层: 取一份质量的聚酯材料溶解于丙酮、二氯甲烷(DCM)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形成浓度为0.5-20%聚酯溶液,待溶解完全后,加入一份至十五份质量的粒径为50-500Mm之间的氯化钠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先准备的模具中,室温下放置如24-48h ;待溶剂挥发完全后将材料从模具中取出放入去离子水中于37°C摇床下震荡3h,取出并干燥后获得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该膜状聚酯层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孔径为20~500Wn ;步骤2,配制高压静电纺丝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的纤维层:
称取一定量的聚酯材料溶解于丙酮、二氯甲烷(DCM)、三氯甲烷、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剂中形成质量浓度1-30%的聚酯溶液,密封搅拌溶解24h后加入微量进样器的针头中;
步骤3,于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上以静电纺丝法制备上层支架的纤维层:
将步骤I制得的下层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用微量进样器进样且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下层膜状聚酯层上纺织得平行状纤维上层支架,从而获得聚酯纤维的上层支架与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构成的双层结构;
优选地,接收筒转速500-5000rpm,高压静电场10_30kV,微量进样器中聚酯溶液流速l-3mL/h,接收时间l-24h ;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中纤维直径为100nnT5Mffl,为聚酯纳米纤维层;
步骤4,进一步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层,最终获得本发明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取天然高分子材料如I型胶原、III型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溶解于水或者0.01%-1%醋酸溶液中形成质量浓度为0.1-10%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将步骤3获得的双层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中,使天然高分子溶液进入聚酯层孔洞中,再于负压抽吸30min后_80°C冷冻,从而将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的孔洞内;
配置质量浓度为0.1-3%的戊二醛或京尼平或环氧氯丙烷交联剂水溶液,把下层支架浸泡在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固化12h-7d后取出,洗涤并干燥后使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所述膜状聚酯层;最终获得本发明具有双层结构的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此步骤中交联多糖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形成交联的化学结构,可延长其体内降解时间。
[0029]本发明的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是在三维多孔的下层支架上纺出平行纤维上层支架,从而获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双层支架,其复合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层赋有各种蛋白和多糖。下层支架介导皮肤修复以减少创面收缩,同时创造出促进皮肤快速愈合的化学环境;上层平行纤维促进周边细胞迅速迁移、增殖覆盖创面,并形成良好通畅的细胞信号通路后先行降解,促进皮肤快速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和挛缩,达到无痕愈合的最终目标。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仿胎儿皮肤型创面修复材料,将皮肤拓扑结构与生物活性材料结合起来,有利于皮肤快速愈合及抗瘢痕挛缩。
[003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下具体实例仅为举例说明,不能视作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任何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实施例中部分技术特征之间或实施例之间相互结合、修饰、调整、修改或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记载的范围。
[0031]实例I
第一步,制备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
取一份质量的聚己内酯(PC·L)溶解在IOmL的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待溶解完后加入五份质量的粒径为50Mm的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先准备的模具中,室温下放置24h ;待溶剂挥发完将材料从模具中取出放入去离子水中37°C摇床下震荡3h,取出后干燥得到膜状聚酯层。[0032]第二步,配制高压静电纺丝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纤维层:
称取lgPCL、0.5gPLGA材料溶解在5mL丙酮与N-N 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3:1)的混合溶剂中,密封搅拌溶解24h后加入微量进样器的针头中。
[0033]第三步,制备双层支架结构:
将第一步制得的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用微量进样器进样且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所述膜状聚酯层上纺织得平行状纤维上层支架,从而得到双层支架结构,其中接收筒转速5000rpm,高压静电场10kV,微量进样器中溶液流速lmL/h,接收时间2h。
[0034]第四步,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
将一份质量的I型胶原和一份质量的壳聚糖溶解于50mL的质量分数为0.1%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将双层支架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溶液中,负压抽吸30min后_80°C冷冻干燥;
配置2%的戊二醛溶液,继续把下层膜状聚酯层浸泡在该戊二醛溶液中24h后取出,洗涤干燥后得到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0035]实例2
第一步,制备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
取一份质量的聚乳 酸(PLA)和一份质量的聚乙醇酸(PGA)溶解在30mL的丙酮溶液中,待溶解完后加入十份质量的粒径为500Mffl的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先准备的模具中,室温下放置12h ;待溶剂挥发完将材料从模具中取出放入去离子水中37°C摇床下震荡5h,取出后干燥得到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
[0036]第二步,配制高压静电纺丝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的纤维材料:
称取IgPLA材料溶解在IOmL丙酮与三氯甲烷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密封搅拌溶解24h后加入微量进样器的针头中。
[0037]第三步,制备双层支架结构:
将制得的下层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膜状聚酯层表面纺织得平行状纤维上层支架形成双层支架结构;其中,接收筒转速2000rpm,高压静电场30kV,微量进样器中溶液流速3mL/h,接收时间24h。
[0038]第四步,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
将一份质量的III型胶原和二份质量的壳聚糖溶解于IOOmL的质量分数为0.2%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将双层支架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支架结构的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溶液中,负压抽吸30min后_80°C冷冻干燥;
配置2%的京尼平溶液,继续把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浸泡在该京尼平溶液中7天后取出,洗涤干燥后得到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0039]实例3
第一步,制备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
取一份质量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溶解在15mL的三氯甲烷溶液中,待溶解完后加入六份质量的粒径为IOOMffl的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先准备的模具中,室温下放置24h ;待溶剂挥发完将材料从模具中取出放入去离子水中37°C摇床下震荡3h,取出后干燥得到聚酯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0040]第二步,配制高压静电纺丝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的纤维材料:
称取IgPCL材料溶解在IOmL三氯甲烷与N-N 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1:2)的混合溶剂中,密封搅拌溶解24h后加入微量进样器的针头中。
[0041]第三步,制备双层支架结构:
将制得的下层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膜状聚酯层的表面纺织得平行状纤维上层支架从而形成双层支架结构;其中,接收筒转速lOOOrpm,高压静电场20kV,微量进样器中溶液流速2mL/h,接收时间8h。
[0042]第四步,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
将一份质量的I型胶原和一份质量的透明质酸溶解于80mL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将双层支架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溶液中,负压抽吸30min后_80°C冷冻干燥;
配置1%的环氧氯丙烷溶液,继续把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浸泡在该环氧氯丙烷溶液中48h后取出,洗涤干燥后得到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0043]实例4
第一步,制备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
取一份质量的聚己内酯(PCL)溶解在30mL的N-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待溶解完后加入十份质量的粒径为400Mffl的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先准备的模具中,室温下放置24h。待溶剂挥发完将材料从模具中取出放入去离子水中37°C摇床下震荡3h,取出后干燥得到下层膜状聚酯层。
[0044]第二步,配制高压静电纺丝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的纤维层:
称取IgPLGA和IgPLA材料溶解在IOmL丙酮与二氯甲烷比例为(2:1)的混合溶剂中,密封搅拌溶解24h后加入微量进样器的针头中。
[0045]第三步,制备双层支架结构:
将制得的下层支架的高分子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膜状聚酯层表面纺织得平行状纤维上层从而形成双层支架结构;其中,接收筒转速3500rpm,高压静电场25kV,微量进样器中溶液流速2.5mL/h,接收时间16h。
[0046]第三步,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
将一份质量的透明质酸和一份质量的壳聚糖溶解于50mL的质量分数为1%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将双层支架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支架的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溶液中,负压抽吸30min后_80°C冷冻干燥;
配置2%的戊二醛溶液,继续将下层膜状聚酯层浸泡在该戊二醛溶液中5天后取出,洗涤干燥后得到仿生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0047] 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创面修复材料,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包括一聚酯纤维层;下层支架包括聚酯复合层,是由聚酯层复合天然高分子材料而成;所述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纺织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是平行排列的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为100nnT5Mffl ;所述下层支架的聚酯复合层中,该聚酯层具有三维多孔膜状结构,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聚酯层的孔洞中;整个创面材料厚度为0.1~2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多孔膜的孔径为2(T500Mm ;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富含蛋白质和/或多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架及下层支架中的聚酯是选自聚己内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选自I型胶原、III型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上层支架中的聚酯较下层支架中的聚酯优先降解。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粒子粒虑法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所述下层支架的聚酯复合层;通过静电纺丝法将所述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纺织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法是将下层支架的聚酯层放置在静电纺丝的滚筒接收装置上,通过高速转动在下层支架的聚酯层上纺织出上层支架的平行纤维;所述粒子粒虑法是通过将氯化钠颗粒与聚酯溶液共混后干燥成膜,盐颗粒会镶嵌在膜中,再将其置于水中溶解,从而形成聚酯层的多孔膜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粒子粒虑法合成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 步骤2,配制高压静电纺丝聚酯溶液用于制备上层支架的聚酯纤维层; 步骤3,于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上通过静电纺丝法纺织得上层支架的纤维层形成双层结构; 步骤4,将双层结构中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浸泡在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溶液中,经抽吸、冷冻及干燥后,将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所述聚酯层的孔洞中,从而获得创面修复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具体是:制备聚酯溶液,再加入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中,挥发溶剂后从模具中取出后放入水中震荡,再取出及干燥后得到下层支架的三维多孔的膜状聚酯层;所述步骤2具体是:将聚酯材料溶解于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剂中形成聚酯溶液,溶解后加入微量进样器备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是:将步骤I制得的三维多孔膜状聚酯层贴在高速接收筒上并固定住,用微量进样器进样且在高压静电场下通过静电纺丝法在下层支架的聚酯层上纺织得平行状纤维的上层支架形成双层结构;接收筒转速为500-5000rpm ;高压静电场10_30kV ;微量进样器中聚酯溶液流速l_3mL/h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创面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是:制备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搅拌均匀后倒入预制的模具中,其中,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为I型胶原、III型胶原、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材料溶解于水或者醋酸中形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 将步骤3获得的双层结构放入模具内,使得下层支架的聚酯层浸泡在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溶液中,于负压抽吸后冷冻,天然高分子溶液进入膜状支架的孔洞,从而将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于下层支架聚酯层的三维多孔膜中; 配制交联剂溶液,将复合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聚酯层浸泡在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固化后,洗涤并干燥便最终获得所述创面修复材料,其中,所述交联剂溶液为戊二醛或京尼平或环氧氯丙烷交联剂水 溶液。
【文档编号】A61L15/44GK103656728SQ20131053004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储彬, 佘振定, 王明波, 刘伟强 申请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