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494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浮小麦、白果、柏子仁、车前子、昙花、凤尾草、百合、芙蓉根、芦子藤、玳瑁、莲藕、南酸枣、螺旋藻、梨皮、红门兰和棕树心;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养心安神、扶正培本、疏邪清心之功效,对治疗各种症状引起的心律不齐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标本兼治,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 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 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特别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 醉、手术中或手术后。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齐,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 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轻微的心律不齐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0003] 心律不齐的危害主要有:1、心律不齐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 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2、心律不齐较严重可致窦性停博、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出现心动过速综合症(又称慢-快 综合症);3、心律不齐可导致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 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痒死的发生率最高。心律不齐是中老年人常见症,往往引起头晕、 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症状,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0004] 目前用于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西医药物有很多,但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病毒 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强,心律不齐的治疗效果与以往相比大幅下降,价格昂贵,复发率高, 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 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养心安神、扶正培本、疏邪清心之功 效,对治疗各种症状引起的心律不齐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 可靠,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标本兼治,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 数为:
[0008] 浮小麦31?55份白果29?53份柏子仁28?52份车前子26?50份 昙花24?48份凤尾草22?46份百合21?45份芙蓉根20?44份 芦子藤17?41份玳瑁16?40份莲藕13?37份南酸枣11?35份 螺旋藻9?33份梨皮7?30份红门兰7?26份棕树心4?22份。
[0009]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0] 浮小麦35?51份白果33?49份柏子仁32?48份车前子30?46份 昙花28?44份凤尾草26?42份百合25?41份芙蓉根24?40份 芦子藤21?37份玳瑁20?36份莲藕17?33份南酸枣15?31份 螺旋藻13?29份梨皮11?26份红门兰10?22份棕树心7?19份。
[0011]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2] 浮小麦39?47份白果37?45份柏子仁36?44份车前子34?42份 昙花32?40份凤尾草30?38份百合29?37份芙蓉根28?36份 芦子藤25?33份玳瑁24?32份莲藕21?29份南酸枣19?27份 螺旋藻17?25份梨皮14?22份红门兰13?19份棕树心10?16份。
[0013]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浮小麦43份白果41份桕子仁40份车前子38份 昙花36份凤尾草34份百合33份芙蓉根32份 芦子藤29份玳瑁28份莲藕25份南酸枣23份 螺旋藻21份梨皮18份红门兰16份棕树心13份。
[0015]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6] (1)将浮小麦放入锅内,文火炒炒焦,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17] (2)将白果、车前子、凤尾草、玳瑁和莲藕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 汁液备用;
[0018] (3)将柏子仁、昙花、百合、南酸赛、螺旋藻、梨皮和红门兰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 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 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 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13的稠膏,备用;
[0019] (4)将芙蓉根和棕树心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20] (5)将芦子藤洗净,浸入2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 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4的稠膏,备用;
[0021]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 明所述的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
[0022]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3] 浮小麦:味甘,性凉;归心经。止虚汗,养心安神。用于体虚多汗,脏躁症。《现代实 用中药》载:"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0024] 白果:味甘、苦、湿,性平,有毒;归肺经。敛肺定喘,止带池,缩小便。用于痰多喘 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本草再新》载:"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 拔毒,消疮疥疽瘤。"
[0025]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 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纲目》载:"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烧沥治疥癣。"
[0026] 车前子: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肝、肾、膀胱经。《药性沦》载:"能去风毒,肝中风 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现代医学研宄证实,车前草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
[0027] 昙花:味甘,性平;归肺、心经。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养心安神。主肺热咳嗽,肺痨, 咯血,崩漏,心悸,失眠。《陆川本草》载:"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痛,吐血,最适于肺结 核。"
[0028] 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寒;归大肠、心、肝经。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 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 血,烧烫伤。《广西药植志》载:"清大肠、肺热。治热性赤痢及齿痛,止吐血。"
[0029]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肺、心、胆三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肺费久嗽,咳 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药性论》载:"除心下急、满、痛, 治脚气,热咳逆。"煎汤
[0030] 芙蓉根:味辛、微苦,性凉;归心、肺、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痈疽肿毒初 起,臁疮,目赤肿痛,肺痈,咳喘,赤白痢疾,妇人白带,肾盂肾炎。
[0031] 芦子藤:味辛,性温;归肺、心、肝、脾、胃经。祛风除湿,除湿通络。主感冒风寒,风 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云南中草药》载:"舒筋活络,温经利湿,行气止 痛。治风湿,月经不调,胃痛,跌打损伤。"
[0032] 玳瑁: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平肝定惊,清热解毒。主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 搐,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纲目》载:"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 狂言。"
[0033] 莲藕:味甘,性凉。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血。《中 医》载:"养神,益气力。"现代医学研宄证实,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 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0034] 南酸枣:味甘、酸,性平;归脾、肝经。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主气滞血 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广西中草 药》载:"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
[0035] 螺旋澡:提尚免疫功能,降低血脂。主要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尚血脂症,缺铁性贫 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现代医学研宄证实,螺旋藻能有效地增强机体免疫力,能 有效降低血脂并调节人体血脂的功能,可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辅助治疗。
[0036] 梨皮:味甘、湿,性凉,无毒;归肺、心、肾、大肠经。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 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本草再新》载:"清心降火,滋肾益阴, 主津止渴,除烦去湿。"
[0037] 红门兰:味甘,性平;归心、肾、胃经。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健脾胃。主治烦躁口渴, 不思饮食,月经不调,虚劳贫血,头晕,眼花。《内蒙古中草药》载:"强心,补肾,生津,止渴, 健脾胃,治烦躁口渴,不思饮食,阴液不足,月经不调。"
[0038] 棕树心:味苦、湿,性平;归心、脾经。养心安神,收敛止血。主心悸,头昏,崩漏,脱 肛,子宫脱垂。《贵州民间方药集》载:"为强壮剂。治心悸,头昏。"
[003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养 心安神、扶正培本、疏邪清心之功效,对治疗各种症状引起的心律不齐具有显著的疗效,疗 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标本兼治,值得临床上广泛 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2] 实施例1
[004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4] 浮小麦51g白果49g桕子仁48g车前子46g 昙花44g凤尾草42g百合41g芙蓉根40g
[0045] 芦子藤37g玳瑁36g莲藕33g南酸枣31g 螺旋藻29g梨皮26g红门兰22g棕树心19g。
[0046]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47] (1)将浮小麦放入锅内,文火炒炒焦,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48] (2)将白果、车前子、凤尾草、玳瑁和莲藕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 汁液备用;
[0049] (3)将柏子仁、昙花、百合、南酸赛、螺旋藻、梨皮和红门兰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 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 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 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13的稠膏,备用;
[0050] (4)将芙蓉根和棕树心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51] (5)将芦子藤洗净,浸入2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 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4的稠膏,备用;
[0052]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 明所述的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
[0053] 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粒(每粒0. 5g),饭后温开水 送服;5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54] 实施例2
[005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6] 浮小麦47g白果45g柏子仁44g车前子42g 昙花40g凤尾草38g百合37g芙蓉根36g
[0057] 芦子藤33g玳瑁32g莲藕29g南酸枣27g 螺旋藻25g梨皮22g红门兰19g棕树心16g。
[0058]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0059]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0] 浮小麦43g白果41g桕子仁40g车前子38g 昙花36g凤尾草34g百合33g芙蓉根32g 芦子藤29g玳瑁28g莲藕25g南酸枣23g 螺旋藻21g梨皮18g红门兰16g棕树心13g。
[0061]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
[006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3] 浮小麦39g白果3'7g柏子仁36g车前子34g 昙花32g凤尾草30g百合29g芙蓉根28g 芦子藤25g玳瑁24g莲藕21g南酸枣19g 螺旋藻17g梨皮14g红门兰1?棕树心10g。
[0064]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006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6] 浮小麦35g白果、33g柏子仁32g车前子30g 碁花28g凤尾草26g百合25g芙蓉根24g 芦子藤21g玳瑁20g莲藕17g南酸枣15g 螺旋藻13g梨皮Ilg红门兰IOg棕树心7g。
[0067]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临床资料:
[0068] 1、病例选择:
[0069] 作为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心律不齐患者140例临床观察,病人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7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40?71岁, 平均年龄55. 5岁,平均病程2年;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41?70 岁,平均年龄55. 5岁,平均病程2年。
[0070]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 性。
[0071] 2、药物选择:
[0072]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粒(每粒 〇. 5g),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 量。
[0073] 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钾胶囊,口服,饭前服用。成人:一日100?150mg(4?6粒); 症状较轻者一日75?IOOmg (3?4粒),分2?3次服用。原发性痛经,一般剂量一日50? 150mg (2?6粒),根据病情可以提高至最大剂量,一日200mg (8粒),或遵医嘱。
[0074] 3、疗效判定:
[0075] (1)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
[0076] (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心电图好转。
[0077] (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心电图好转。
[0078]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0079] 4、结果:
[0080]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 成及重量份数为: 浮小麦31?55份白果29?53份柏子仁28?52份车前子26?50份 昙花24?48份凤尾草22?46份百合21?45份芙蓉根20?44份 芦子藤17?41份班瑁16?40份莲藕13?37份南酸赛11?35份 螺旋藻9?33份梨皮7?30份红门兰7?26份棕树心4?2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 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浮小麦35?51份白果33?49份柏子仁32?48份车前子30?46份 昙花28?44份凤尾草26?42份百合25?41份芙蓉根24?40份 芦子藤21?37份玳瑁20?36份莲藕17?33份南酸枣15?31份 螺旋藻13?29份梨皮11?26份红门兰10?22份棕树心7?19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 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浮小麦39?47份白果37?45份柏子仁36?44份车前子34?42份 昙花32?40份凤尾草30?38份百合29?37份芙蓉根28?36份 芦子藤25?33份玳瑁24?32份莲藕21?29份南酸枣19?27份 螺旋藻17?25份梨皮14?22份红门兰13?19份棕树心10?16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 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浮小麦43份白果41份柏子仁40份车前子38份 昙花36份凤尾草34份百合33份芙蓉根32份 芦子藤29份玳瑁28份莲藕25份南酸枣23份 螺旋藻21份梨皮18份红门兰16份棕树心13份。
5. -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浮小麦放入锅内,文火炒炒焦,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2) 将白果、车前子、凤尾草、玳瑁和莲藕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 备用; (3) 将柏子仁、昙花、百合、南酸枣、螺旋藻、梨皮和红门兰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 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 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 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13的稠膏,备用; (4) 将芙蓉根和棕树心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 将芦子藤洗净,浸入2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 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4的稠膏,备用; (6) 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 疗心律不齐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K35/748GK104435865SQ20141083553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9日
【发明者】尹忠民, 董秀丽, 郝晓臣 申请人:尹忠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