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06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西药治疗癫痫,但多数抗癫痫药物存在毒副作用,依从性较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便于被病人及家属所接受,而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治疗癫痫,对于治疗癫痫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豁痰定痫、镇静安神的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1-5份、莪术3-8份、柏子仁3-8份、石菖蒲5-12份、蝉蜕3-8份、合欢皮1-5份、党参1-5份、白芍3-8份、钩藤1-5份、龟板1-5份、天冬3-8份、天麻3-8份、地骨皮5-12份、肝风草5-12份、半夏5-12份、甘遂3-8份、黄芫花1-3份、金刷把10-15份、扁青10-15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2-4份、莪术5-7份、柏子仁5-7份、石菖蒲7-10份、蝉蜕5-7份、合欢皮2-4份、党参2-4份、白芍5-7份、钩藤2-4份、龟板2-4份、天冬5-7份、天麻5-7份、地骨皮7-10份、肝风草7-10份、半夏7-10份、甘遂5-7份、黄芫花2份、金刷把11-13份、扁青12-14份。本发明中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止痛:本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积散结: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行气止痛: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益女子血。柏子仁性平味甘,心、肾、大肠经。具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使秘等症。合欢皮: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性味甘、平。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之功。有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疠、筋骨折伤之效。钩藤性性凉,味甘。功能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石菖蒲:本品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天冬:即天门冬,可清肺抑火,滋阴润燥,主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肝风草:味甘,性平;归肝经。平肝熄风。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药性论》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用于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症瘕积聚。《纲目》载:“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阴囊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黄芫花: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经。泻下,逐水,通便。用于水肿胀满,痰饮积聚,咳逆喘满,急、慢性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金刷把:味苦,性平。镇静,止痛,收敛。用于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头目眩晕,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扁青:味酸、咸,性平,有小毒;归肝经。祛痰催吐,破积明目。用于风痰癫痫,惊风,目痛,目翳,创伤,痈肿。《纲目》载:“吐风痰癫痫,平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具有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豁痰定痫、镇静安神的功效,使用方便,无不良及毒副作用,对癫痫疾病具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1份、莪术3份、柏子仁3份、石菖蒲5份、蝉蜕3份、合欢皮1份、党参1份、白芍3份、钩藤1份、龟板1份、天冬3份、天麻3份、地骨皮5份、肝风草5份、半夏5份、甘遂3份、黄芫花1份、金刷把10份、扁青10份。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5份、莪术8份、柏子仁8份、石菖蒲12份、蝉蜕8份、合欢皮5份、党参5份、白芍8份、钩藤5份、龟板5份、天冬8份、天麻8份、地骨皮12份、肝风草12份、半夏12份、甘遂8份、黄芫花3份、金刷把15份、扁青15份。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2份、莪术5份、柏子仁5份、石菖蒲7份、蝉蜕5份、合欢皮2份、党参2份、白芍5份、钩藤2份、龟板2份、天冬5份、天麻5份、地骨皮7份、肝风草7份、半夏7份、甘遂5份、黄芫花2份、金刷把11份、扁青12份。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4份、莪术7份、柏子仁7份、石菖蒲10份、蝉蜕7份、合欢皮4份、党参4份、白芍7份、钩藤4份、龟板4份、天冬7份、天麻7份、地骨皮10份、肝风草10份、半夏10份、甘遂7份、黄芫花2份、金刷把13份、扁青14份。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茯苓3份、莪术6份、柏子仁6份、石菖蒲8份、蝉蜕6份、合欢皮3份、党参3份、白芍6份、钩藤3份、龟板3份、天冬6份、天麻6份、地骨皮8份、肝风草8份、半夏8份、甘遂6份、黄芫花2份、金刷把12份、扁青13份。将上述实施例中各中药的原料混合后研磨成粉即可服用。实施例6毒性实验1)急性毒性实验:应用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制剂溶解在水中,最大给药量是临床试验的500倍,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8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20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20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2)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制剂对小鼠按临床试验的量连续用药20周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20周及停药4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实施例7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病例共250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4组、治疗5组,每组50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1.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年。2.诊断标准:西医分类诊断按ILAE(国际抗癫痫联盟)1987年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分类,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及其他(如肌阵挛发作、失张力性发作)。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参考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癫痫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癫痫病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属气虚瘀阻脑络型。病例选择符合癫痫发作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脑络瘀阻者。均由专科医生根据详细可靠的发作病史和EEC(脑电图)、脑地形图、脑诱发电位、脑CT检测及神经系统检查确诊。辅助检查各组患者治疗前均用EEC描记仪在发作间歇期描记。全部患者均作脑地形图检查、脑诱发电位检查、颅脑CT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测试。各组患者脑地形图检查均显示异常。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3.治疗方法:治疗1-5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5的中药制剂,儿童每日3次,每次0.1-0.2g,饭后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4.症状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与治疗前发作间歇时间比较,延长1年以上不发作者。显效:发作完全控制或发作频率减少80%以上。有效:发作频率减少60%~80%。较差: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下。无效:服药前后症状无改善。5.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6.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较差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1组5061616934494治疗2组50814151124496治疗3组501012151214498治疗4组501212131214898治疗5组5015111311052100治疗1-5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于小儿癫痫患者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典型病例病例1:张某,女,5岁,经医院诊断确诊为“头痛性癫痫”,每天发作2~3次,每次10多分钟至半小时,经中西医治疗1年多,疗效甚微。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中药制剂3个疗程后,发作停止,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2:江某,男,6岁。5岁时患过脑膜炎,愈后呆痴,右手感觉麻木:经常无定时抽搐,发作时猝然昏倒,两目上视,口噤咬牙流涎,怪叫,喉有痰声,四肢抽搐。诊断为癫痫。曾服用中西药无效,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中药制剂15天,腿已不抽搐,余症较前减轻。服药3个疗程后诸症消失,癫痫未再发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