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56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西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有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以及儿茶素的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身恶性肿瘤的1-2%,女性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状年,由于它病理类型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有时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转移还能带病生存5年左右,但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可以在短期内死亡。绝大部分甲状腺癌的发生来自滤泡上皮,少数可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甲状腺的间质。临床上常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恶性成度低,预后较好。未分化癌属高度恶性,髓样癌的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状腺区有一无痛肿块外,很少有其它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易被疏忽从而延迟就诊,首次就诊时平均病程已有5年个别可长达10余年。乳头状癌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在颈内静脉周围,很少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进一步转移至颈后三角或向下至纵隔淋巴结。由于进行浸润的破坏和压迫,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所致的气管狹窄引起呼吸困,肿瘤侵犯气管腔可产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发生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后可致声音嘶哑等。乳头状癌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部位。(2)滤泡状癌是以滤泡要组织特征的另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原发灶一般是单个,有时也可是多个。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可随吞咽移动,多无痛或疼痛不明显。有时很早就出现血道转移,但颈淋巴结转移要比乳头状癌为少。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出现道阻塞等症状。(3)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10%,临床比较少见,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病程短,发展快。大多见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侵及周围组织,不少病例的甲状腺几乎全被癌肿取代。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和颈耳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也较常见。大多数甲状腺未分化癌首次就诊时已经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机会。(4)髓样癌这是一种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肿,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10%,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由于髓样癌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而该细胞又起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若干生物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前列腺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临床上除了和其它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如约30%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似类癌综合症。这是由于肿瘤分泌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促使肠道蠕动加速所致,甲状腺原发灶和颈转移灶切除后这类症状可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槲皮素制备制成脂质体,然后制备含有槲皮素、香菇多糖和儿茶素的片剂,采用特定的辅料并选择合适的配比,得到一种稳定性好、溶出迅速、累计释放度高、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含有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填充剂、崩解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槲皮素脂质体由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组成。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所述槲皮素脂质体中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的重量比为5﹕8-10﹕2-3﹕6-8﹕0.5-2﹕1-3。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崩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槲皮素脂质体1-3份、香菇多糖1-3份、儿茶素1-3份、填充剂5-12份、崩解剂2-5份和表面活性剂0.5-1.5份。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崩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二者的重量比为1﹕2。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还含有润滑剂、矫味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还含有润滑剂、矫味剂;润滑剂可以为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矫味剂为本领域常用甜味剂,芳香剂,例如阿斯巴甜。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含有槲皮素脂质体1份、香菇多糖2份、儿茶素1份、填充剂10份、崩解剂3份和表面活性剂1份。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槲皮素脂质体1份、香菇多糖2份、儿茶素1份、填充剂8份、崩解剂4.5份和表面活性剂0.5份。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槲皮素脂质体1份、香菇多糖2份、儿茶素1份、填充剂12份、崩解剂2.4份和表面活性剂1.5份。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崩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二者的重量比为1﹕2;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二者的重量比为2﹕3。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槲皮素脂质体中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的重量比为5﹕10﹕2﹕8﹕0.5﹕2。本发明中,填充剂为乳糖、蔗糖、玉米淀粉、磷酸钙、山梨醇或甘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含有槲皮素脂质体1份、香菇多糖2份、儿茶素1份、玉米淀粉10份、崩解剂3份、表面活性剂1份、润滑剂0.5份、矫味剂0.5份;所述槲皮素脂质体由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组成,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的重量比为5﹕10﹕2﹕8﹕0.5﹕2;崩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二者的重量比为1﹕2;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二者的重量比为2﹕3;润滑剂为硬脂酸镁,矫味剂为甜菊苷。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槲皮素脂质体1份、香菇多糖2份、儿茶素1份、乳糖8份、崩解剂4.5份、表面活性剂0.5份、润滑剂1份、矫味剂1份;所述槲皮素脂质体由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组成,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的重量比为5﹕10﹕2﹕8﹕0.5﹕2;崩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二者的重量比为1﹕2;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二者的重量比为2﹕3;润滑剂为滑石粉,矫味剂为甘露醇。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槲皮素脂质体1份、香菇多糖2份、儿茶素1份、磷酸钙12份、崩解剂2.4份、表面活性剂1.5份、润滑剂0.6份,矫味剂0.8份;所述槲皮素脂质体由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组成,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的重量比为5﹕10﹕2﹕8﹕0.5﹕2;崩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二者的重量比为1﹕2;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二者的重量比为2﹕3;润滑剂为微粉硅胶,矫味剂为阿斯巴甜。本发明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槲皮素、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胆酸钠和司盘溶于适量的乙醇中,混合均匀,过滤,蒸发除去乙醇制得磷脂膜,干燥;2)加入pH值为4-7.5的缓冲溶液使磷脂膜完全水化,再用组织捣碎机均质乳化,溶液混合均匀,超声处理30-60min,制得脂质体混悬液;3)将步骤2)所得的混悬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槲皮素脂质体粉末。本发明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处方量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填充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矫味剂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润滑剂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槲皮素制备制成脂质体,然后制备含有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的片剂,本发明采用特定的辅料并选择合适的配比,得到一种稳定性好、溶出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甲状腺癌效果显著的药物制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槲皮素脂质体的制备:1)将槲皮素50g、胆固醇100g、大豆卵磷脂20g、维生素E80g、胆酸钠5g和司盘20g溶于适量的乙醇中,混合均匀,过滤,蒸发除去乙醇制得磷脂膜,干燥;2)加入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使磷脂膜完全水化,再用组织捣碎机均质乳化,溶液混合均匀,超声处理60min,制得脂质体混悬液;3)将步骤2)所得的混悬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槲皮素脂质体粉末。实施例2槲皮素脂质体的制备:1)将槲皮素50g、胆固醇80g、大豆卵磷脂30g、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60g、胆酸钠10g和司盘10g溶于适量的乙醇中,混合均匀,过滤,蒸发除去乙醇制得磷脂膜,干燥;2)加入pH值为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使磷脂膜完全水化,再用组织捣碎机均质乳化,溶液混合均匀,超声处理60min,制得脂质体混悬液;3)将步骤2)所得的混悬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槲皮素脂质体粉末。实施例3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菊苷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实施例4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甘露醇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实施例5: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磷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阿斯巴甜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微粉硅胶,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对比例1: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原料细粉、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原料细粉、香菇多糖、儿茶素、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菊苷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对比例2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菊苷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对比例3: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儿茶素、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菊苷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对比例4: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儿茶素,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儿茶素、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菊苷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对比例5: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制备工艺:1)取处方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以及各种辅料备用;2)将槲皮素脂质体、香菇多糖、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聚山梨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菊苷混合均匀,加入适量乙醇制成软材,20目筛制粒后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控制片剂重量,压片即得。实施例6槲皮素累计溶出度试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备的药物测定槲皮素溶出度,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转速:每分钟50转;取样时间:10、20、30、45min;供试品溶液: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50ml容量瓶中,加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对照品溶液:10μg/ml;测定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Symmetry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65∶35),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72nm,进样量20μL,柱温25℃。表1:本发明药物的累积百分比溶出度测定结果组别10min20min30min45min实施例183.2392.3699.9399.96实施例283.3792.4799.9699.95实施例383.3592.4399.9799.98对比例136.7352.5874.9385.85对比例248.5267.4885.6296.59对比例342.8560.2879.4891.67由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药物在体外溶出明显优于对比例1-3。对比例1未采用槲皮素脂质体,导致其溶出缓慢,而对比例2-3中崩解剂或者表面活性剂采用单种物质,也会导致槲皮素溶出性能降低,这说明本发明选择聚乙烯比咯烷酮和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大豆卵磷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即采用特定辅料对所得产品的性质至关重要。实施例7体外细胞实验采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甲状腺癌K1细胞,倾出其培养液,用PBS洗细胞3次,加适量的胰蛋白酶消化并细胞计数后,将细胞按4×103-6×103/孔加入96孔培养板,每孔200μl。实验组分为5个组:实施例1-3组、对比例4-5;每种药物浓度接种5复孔,各组设阴性对照组(培养液中只有细胞,无药物)和空白对照组(培养液中只有等量的药物,无细胞)。细胞常规培养24h后,将培养液换成对应药物的培养液,培养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在37℃,50ml/LCO2条件下继续培养48h。然后取出全部培养板,每孔加入MTT溶液(5g/L)20μl,再继续培养4h,小心吸出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振荡1Omin,使沉淀充分溶解,用酶标仪在49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计算肿瘤抑制率。计算公式为:肿瘤抑制率=1-(实验组光密度-空白对照组光密度)/(阴性对照组光密度-空白对照组光密度)×100%。表2本发明药物的肿瘤抑制率组别肿瘤抑制率(%)实施例189.15实施例289.26实施例389.35对比例447.83对比例551.16表2的数据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3具有较强的甲状腺癌肿瘤抑制率,而分别省略了香菇多糖和儿茶素的对比例4-5抗癌效果显著下降,证明槲皮素、香菇多糖和儿茶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对裸鼠甲状腺移植瘤的影响癌细胞株:IHH-4,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试验方法:五周龄雌性裸鼠(品系:BALB/c),体重18-20g,给予灭菌处理的饲料和水,适应性饲养一周,并观察全身情况,证实裸鼠健康。1)将对数生长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IHH-4细胞0.1ml约5×105个种植于裸鼠右侧侧胸部皮下。2)7d后种植部位有硬结,14d肿瘤长成,肿瘤平均长径约0.65cm,开始实验。3)分组:按肿瘤大小随机将裸鼠分成实施例1-3组和对比例4-5组及阴性对照组(即模型组),每组10只;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实施例1-3或者对比例4-5,每日一次,共5周;阴性对照组裸鼠接受等量(50ul)空白溶剂灌胃处理,每日一次,共5周;五周后动物处死解剖,完整取出肿瘤组织,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肿瘤生长抑制率=(W对照组-W治疗组)/W对照组×100%;结果见表3。表3本发明药物的肿瘤生长抑制率组别肿瘤抑制率(%)9-->阴性对照组—实施例185.15实施例284.86实施例385.07对比例448.31对比例550.43实验小结:体内实验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3的药物对裸鼠移植瘤具有良好抑瘤作用,而分别省略了香菇多糖和儿茶素的对比例4-5抗癌效果显著下降,证明槲皮素、香菇多糖和儿茶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