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锻炼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971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锻炼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烧伤锻炼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烧伤患者进行锻炼恢复时,动作不能太大,以致创面撕裂。特别是下肢、屁股臀部、会阴等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因为疼痛不配合安置正确的体位,从而导致特殊烧伤部位创面反复感染、创面粘连、愈合不良、疤痕增生。也因为过早行走,烧伤创面撕裂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伤锻炼支具,便于患者在任何体位下应用。利用其使特殊烧伤部位充分暴露,便于烧伤创面上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减轻烧伤创面粘连,疤痕增生。也可以在佩戴支具下行走,既可以锻炼下肢肌肉功能,也可以避免臀部、大腿根部烧伤创面因撕裂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烧伤锻炼支具,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放置腿部的护腿槽;所述护腿槽通过万向节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护腿槽上设置束紧腿部的束紧带。

所述护腿槽内设置垫裹层;

所述垫裹层上表面设置通气槽;

所述通气槽为直槽,平行于垫裹层的宽边;

所述通气槽内开设通气孔;

所述垫裹层粘贴在护腿槽内;

所述护腿槽上开设有透气孔;

所述支撑杆长度可调,使得护腿槽之间距离可调;

所述支撑杆由两根管材套接而成,接口处设置箍紧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护腿槽和支撑杆固定两腿之间的距离,有效保护烧伤创面不因走动产生撕裂;垫裹层有利于保护腿部的创面,通气槽和通气孔能增加透气性;透气孔使得护腿槽内外空气流动,利于创伤恢复;护腿槽之间距离可调,使得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或者能够调整不同的恢复锻炼姿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烧伤锻炼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翻转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烧伤锻炼支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作出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烧伤锻炼支具主要包括两个护腿槽2,护腿槽2由塑料制成,为沿轴线剖开的半个圆管形状,护腿槽2上均匀开设数个透气孔6,透气孔6连通护腿槽2的内外部,透气孔6使得护腿槽2内外空气流动,利于创伤恢复。

每个护腿槽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两根束紧带4,束紧带4为粘扣带,垂直于护腿槽2的边沿,束紧带4能从护腿槽2一个边沿绕过槽口粘在另一个边沿的外壁上。

护腿槽2的内部设置垫裹层3,垫裹层3由医用纱布和医用海绵制成,将医用海绵缝制在医用纱布内,从而制成矩形的垫裹层3。垫裹层3的上表面设置通气槽31,通气槽31为直槽,平行于垫裹层3的宽边。通气槽31由直接在垫裹层3上表面用线缝制,从而将医用海绵压缩形成直槽。垫裹层3背面用粘扣带粘在护腿槽2的内壁上,垫裹层3形状与护腿槽2内壁相适应,从而使垫裹层3全部覆盖护腿槽2内壁,此时通气槽31与护腿槽2的圆管轴向平行。通气槽31一方面能够使垫裹层3与肌肤之间流出空隙,便于空气流通,另一方面垫裹层3弯曲的设置在护腿槽2内时,通气槽31成为垫裹层3的折痕,使得垫裹层3上表面平整,增强舒适性,不会因为挤压使得医用海绵上表面凹凸不平。

通气槽31内均匀开设通气孔,连通垫裹层3的上下空间,使得垫裹层3的上下表面空气流通,进一步增加透气性。

两个护腿槽2外壁中心通过万向节与一根支撑杆1连接,两个护腿槽2分别位于支撑杆1的两端。支撑杆1由两根空心管套接在一起,通过内管抽出插入外管,从而调节支撑杆1的长度。内外管的接口处设置常规的箍紧套5,拧紧箍紧套5使得支撑杆1的内外管相对位置固定,也即固定支撑杆1的长度。

使用的时候,将大腿分别放入两个护腿槽2内,粘住束紧带4将腿部固定在护腿槽2内,调整支撑杆1的长度,使两腿之间距离合适。如此就将两腿的夹角固定住,使得患者走动锻炼时,不会因为两腿动作过大而撕裂创面造成二次伤害,垫裹层3有利于保护腿部的创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