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415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物质和排除自身物质的一种保护性的生理反应,具有维持自身稳定、防止传染和免疫监视的作用,免疫功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生产能力。当前,养殖业普遍受到动物免疫功能低下的困扰,尤其是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免疫抑制病往往会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既浪费了大量的医药资源,又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性,使得动物患病越来越复杂,对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重大损失。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ceus(Fisch)Bge.)的根,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近年来,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免疫抑制性疾病方面,以黄芪为原料已经开发出了一些疗效明显的产品,如黄芪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然而,目前动物疾病越来越复杂,各种致病因素越来越多,中药相关产品的总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动物保健的现状,亟待开发效果更佳的用于动物保健和重要传染病的辅助治疗药物,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防治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困扰,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泡桐叶为玄参科植物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叶。秋季叶落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功能主治:主痈疽;疔疮肿毒;创伤出血。迄今,尚未见将泡桐叶与黄芪组合使用,以提高黄芪免疫增强作用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芪、泡桐叶。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芪1~3份、泡桐叶1~3份。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芪1~2份、泡桐叶1~2份。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芪:泡桐叶=500:500;或,黄芪:泡桐叶=667:333;或,黄芪:泡桐叶=333:667。进一步地,它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的口服制剂为超微粉、颗粒剂、可溶性粉、胶囊剂、片剂、丸剂或汤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直接打粉,或者加入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得药材细粉混合物,将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机中,于-20℃超微粉碎20分钟,即得超微粉;或,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20倍体积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v/v,静置,滤过,滤液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浸膏,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即得颗粒剂;或,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20倍体积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浸膏喷雾干燥得粉末,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即得可溶性粉。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动物疾病的联合用药物,它是由所述药物组合物和疫苗制备而成的制剂。进一步地,它是由所述药物组合物与马立克氏疫苗制备而成的制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药效实验表明,虽然泡桐叶本身并无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将其与黄芪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增强体液免疫,还可使血清抗体的维持时间延长,而且在相同给药剂量下,两药合用的药效大大超过了黄芪单独使用的效果,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又以黄芪和泡桐叶质量比例333:667的组合物药效最佳,从而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另外,本发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超微粉,可提高原料药药材的细胞破壁率,增加药材的比表面积,使药物有效成分溶出增加,生物利用度提高,增强临床疗效,从而可减少临床用药量。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微粉的制备取药材,鼓风干燥使含水量为5%以下,常规粉碎过五号筛(80目),得药材细粉混合物,将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机中,于-20℃的低温条件下超微粉碎20分钟以上,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颗粒的制备取药材,加20倍量水煎煮提取二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60℃测定)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拌,静置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测定)的浸膏,加乳糖适量,混匀,制粒,60℃干燥12小时,制成1000g,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可溶性粉的制备取药材,加20倍量水煎煮提取二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测定)的浸膏,浸膏喷雾干燥并收集粉末,加糊精适量至1000g,混匀,即得。以下通过药效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验例1本发明药物增强动物免疫力的药效实验1、试验材料与设计(1)试验用鸡14日龄健康罗曼母雏160羽。(2)试验材料疫苗:ND-Lasota弱毒冻干苗;鸡新城疫HI测试抗原,由实验室自行配制。黄芪微粉样品:取黄芪1000g,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微粉样品。泡桐叶微粉样品:取泡桐叶1000g,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微粉样品。黄桐微粉样品1:取处方药材(黄芪500g、泡桐叶500g),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黄桐微粉样品,即得。黄桐微粉样品2:取处方药材(黄芪667g、泡桐叶333g),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即得。黄桐微粉样品3:取处方药材(黄芪333g、泡桐叶667g),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黄桐微粉样品,即得。黄桐颗粒:取处方药材(黄芪500g、泡桐叶500g),按实施例2方法制备黄桐颗粒样品,即得。黄桐可溶性粉:取处方药材(黄芪500g、泡桐叶500g),按实施例3方法制备黄桐可溶性粉样品,即得。(3)分组设计及给药罗曼雏鸡160羽,随机分成8组,每组20羽。1日龄注射马立克(MD)疫苗,14日龄测定各组鸡的ND母源抗体,同时按分组于颈部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各组每天拌料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具体给药方法如表1:表1给药方案序号组别给药剂量(g/kg)给药周期(天)1正常对照组//2黄芪微粉组1.073泡桐叶微粉组1.074黄桐微粉1组1.075黄桐微粉2组1.076黄桐微粉3组1.077黄桐颗粒组1.078黄桐可溶性粉组1.072、试验方法试验后分别在第10、20天每组每次取10羽翅静脉采血,进行HI抗体水平检测。3、试验结果表2HI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注:*,与正常组比,P<0.05;**,与正常组比,P<0.01;◇,与黄芪微粉组比,P<0.05;◇◇,与黄芪微粉组比,P<0.01。由试验结果可知,实验前(14日龄)HI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表明免疫前各组别试验基础相同,免疫结果可信性强。第10天HI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显示,黄芪微粉、黄桐微粉1组、黄桐颗粒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桐微粉2组、黄桐微粉3组、黄桐可溶性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泡桐叶微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第20天HI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显示,黄芪微粉、黄桐微粉1组、黄桐颗粒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桐微粉2组、黄桐微粉3组、黄桐可溶性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泡桐叶微粉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第10天和第20天HI抗体效价测定结果均表明,黄桐微粉2组、黄桐微粉3组、黄桐可溶性粉组与黄芪微粉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以上结果表明,虽然泡桐叶本身并无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将其与黄芪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增强体液免疫,还可使血清抗体的维持时间延长,而且在相同给药剂量下,两药合用的药效大大超过了黄芪单独使用的效果,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又以黄桐微粉3组疗效最优,即黄芪和泡桐叶质量比例333:667为最佳处方,从而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