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七叶皂苷钠的制药新用途,尤其是在制备治疗子宫平滑肌痉挛的解痉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七叶皂苷又称七叶皂苷酸,是从七叶树科七叶树属植物种子提取得到的总皂苷、β-七叶皂苷或异七叶皂苷等的总称,属于三萜皂苷类。七叶皂苷的水溶解度较差,为增加其溶解度,常将其制成钠盐。七叶皂苷钠口服或注射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及伴发的脑功能失调、各种原因(如创伤、烧伤、手术)引起的炎症与肿胀、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等,具有很强的抗炎、抗渗出作用。痛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而引起,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多采用镇痛、解痉、镇静等方法对症治疗,尚没有七叶皂苷钠解痉的相关文献报导。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七叶皂苷钠制备解痉药物的新用途,尤其是制备子宫平滑肌痉挛的解痉药物的新用途。药效试验表明:七叶皂苷钠对缩宫素导致的离体大鼠子宫痉挛模型有明显的降低张力作用。临床试验表明:七叶皂苷钠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1.7%,能明显缓解痛经腹痛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七叶皂苷钠对大鼠离体子宫的解痉作用采用预雌激素试验法观察七叶皂苷钠对缩宫素致痉大鼠离体子宫的解痉作用。先注射已烯雌酚使大鼠子宫预雌激素化,造成大鼠子宫组织显著充血肿胀,基础子宫运动有明显微弱的节律性收缩后摘取子宫,再使用缩宫素使得离体子宫张力短时间急剧升高,以造成痉挛。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物质,能产生与天然雌二醇相同的所有药理与治疗作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提高子宫肌层对缩宫素的敏感性;缩宫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子宫收缩药,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实验用雌大鼠预先连续3天,每天1次肌肉注射已烯雌酚0.5mg/只,第4日颈椎脱位处死,立即摘取子宫置于罗氏液中清洗,一端细丝线固定于固定器底部小钩上,另端细丝线结扎并连接张力换能器-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将固定器置入保有40ml罗氏液的恒温浴槽,连续通入95%O2、5%CO2。调节张力换能器固定架高度以给予0.5g左右的预应张力,稳定30min待自发节律运动恢复后记录试验前子宫收缩运动曲线。然后,加入缩宫素(浴槽内终浓度0.005mg/ml),5min后加入生理盐水或七叶皂苷钠,比较加入后10min时子宫平滑肌张力下降的百分比。结果见表1。表1.七叶皂苷钠对子宫平滑肌的解痉作用组别浓度(g/ml)例数子宫平滑肌张力下降(%)盐水对照组——1011.80±10.79七叶皂苷钠组11×10-41040.60±14.67七叶皂苷钠组22×10-41058.96±11.01结果显示,七叶皂苷钠对缩宫素致痉的大鼠离体子宫有明显的张力下降作用,与盐水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例2七叶皂苷钠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选取48例原发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年龄为16~24岁,平均年龄为22.4±2.6岁,其中包括已婚患者22例,未婚患者26例,病程为2~4年,平均病程为3.2±0.4年。上述所有患者均为经期前、经期腹痛。B超显示子宫和附件方面没有出现器质性的变化。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组给予口服七叶皂苷钠0.1g,于月经开始的第1d,2次/日。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托品片0.6mg,2次/日。两组患者均服药7日,评价疗效。治愈:经治疗后痛经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治疗后痛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痛经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以治愈+好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4715291.7%对照组24812483.3%原发性痛经亦称为功能性痛经,系指女性于月经前后或者行经期间出现的腹痛、腰部酸困、下腹坠胀或者其它不适。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头痛、头晕、腹泻或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经相应的妇科检查,无明确的盆腔器质性病变证据,是女性较为普遍的妇科疾病之一。目前对于痛经无明确的病因治疗方案,多采用对症镇痛、解痉、镇静及激素等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研究结果表明七叶皂苷钠口服后2h内能明显减轻腹痛症状,总有效率高于阿托品。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易发生皮肤潮红、口干等轻度副作用,未影响治疗。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