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大蒜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24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大蒜胶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大蒜胶囊。



背景技术:

胶囊是一种药品保护的外壳,现有的胶囊主要结构包含两部分,分别为胶囊体和胶囊帽。胶囊体和胶囊帽呈 U形,胶囊体开口侧插入胶囊帽开口侧,从而形成内部空腔用于装载药物,在生产过程中,胶囊的外壳容易出现结构变形而导致胶囊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下降,在胶囊的运输过程中,其容易受到震动和挤压条件的影响,进而出现变形,对胶囊内部保护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损坏,很容易出现漏粉的现象,对胶囊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阻碍,而且胶囊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力去拿取胶囊,传统的胶囊结构简单,容易使胶囊外壳出现破损,进而影响到胶囊内部药品的使用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黑大蒜胶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大蒜胶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大蒜胶囊,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侧壁对称套接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的内部设有减震腔,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设有瓦楞层,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内侧、第一外壳的内壁外侧、第二外壳的外壁内侧和第二外壳的内壁外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瓦楞层的顶端均内嵌在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设有下凸块,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设有上凸块,所述下凸块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上凸块的下端设有滑块,且滑块内嵌在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下凸块和第一外壳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凸块和第二外壳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滑槽和滑块为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槽之间呈线性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减震圈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减震圈的上端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圈的作用,使胶囊在运输过程中的很好的保护,避免振动和挤压对胶囊本身产生结构性的形变,使胶囊具有很好的减震和抗挤压的功能,通过瓦楞层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胶囊的结构韧性,避免传统胶囊外壳结构简单的缺点,进一步的对胶囊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形状进行保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胶囊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并且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胶囊的外壳具有很强的结构完整性,使胶囊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漏粉的现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与瓦楞层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壳与瓦楞层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减震圈、31减震腔、4瓦楞层、5安装槽、6下凸块、61滑槽、7上凸块、7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黑大蒜胶囊,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外侧壁对称套接有减震圈3,所述减震圈3的内部设有减震腔31,通过减震圈3和减震腔31的配合作用,使胶囊在受到震动和挤压的过程时,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作用,不会出现结构性改变的现象,对胶囊的生产和运输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所述减震圈3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减震圈3的上端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使胶囊外壳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较小的震动而出现滑动,对胶囊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所述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均设有瓦楞层4,所述第一外壳1的外壁内侧、第一外壳1的内壁外侧、第二外壳2的外壁内侧和第二外壳2的内壁外侧均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槽5之间呈线性交错排列,所述瓦楞层4的顶端均内嵌在安装槽5中,通过瓦楞层4和安装槽5的配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胶囊外壳的韧性,在胶囊的生产、运输和使用的过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避免传统胶囊具有的容易出现结构性形变的缺点。

所述第一外壳1的一端设有下凸块6,所述第二外壳2的一端设有上凸块7,所述下凸块6的上端设有滑槽61,所述上凸块7的下端设有滑块71,且滑块71内嵌在滑槽61中,所述下凸块6和第一外壳1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凸块7和第二外壳2是一体成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胶囊本身的结构完整性,所述滑槽61和滑块71为过盈配合连接,通过滑槽61和滑块71的设置使胶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提高了胶囊本身的美观性,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使胶囊避免出现结构性形变和漏粉的现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