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PTC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人体穴位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31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PTC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人体穴位加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PTC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人体穴位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医疗法上特别是针灸治疗中,对于人体穴位的加热主要靠艾灸来进行,此种加热方法温度控制极不稳定,加热温度无直观的进行测量,对于中医针灸疗法推向国际社会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市场上也有PTC恒温针灸加热器,但要么体积太大,要么固定困难,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不方便,较难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PTC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人体穴位加热器,用于中医用穴位恒温加热,其集针灸加热、穴位加热于一体,具有加热温度稳定、小体积、使用低电压、易固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PTC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人体穴位加热器,包括PTC发热元件、电源线和外壳,其呈圆饼状且设有柄;所述PTC发热元件为圆形片状且中间设有孔,所述PTC发热元件两侧设有圆形且中间带孔的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两侧设有固定夹,所述PTC发热元件和两侧电极片经所述固定夹固定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片设有导线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夹设有与所述PTC发热元件和两侧电极片中间所设的孔相匹配的柱状凸起部,并设有柄状夹持部以夹持所述导线连接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固定夹由夹板A和夹板B组成,所述柱状凸起部设置于所述夹板B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片采用导电硅胶与所述PTC发热元件粘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外侧的加热面上设有硅胶导热垫。

本实用新型中,PTC发热元件是关键部件,能确保加热温度稳定。本实用新型外壳为圆饼状带柄整体,加热面安装硅胶导热垫,使人体触感更加舒适,热量传导更加均匀。导线连接电极片的导线连接部从柄的端部引出,便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外形紧凑、体积小,便于使用,加热温度精确恒定,适合中医针灸和穴位加热治疗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部件分解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以PTC发热元件作为加热源的人体穴位加热器,呈圆饼状且设有柄2,包括圆形片状且中间设有孔的PTC发热元件6、电源线3和外壳1。PTC发热元件6的两侧设有电极片5,电极片5为圆形且中间带孔5.2并设有导线连接部5.1,两侧的电极片5与PTC发热元件6用导电硅胶粘结固定。电极片5两侧设有固定夹,固定夹由夹板A4.1和夹板B4.2组成,夹板B4.2上设有与PTC发热元件6和两侧电极片5中间所设的孔5.2相匹配的柱状凸起部4.2.1,夹板A4.1和夹板B4.2分别设有夹持导线连接部5.1的相互匹配的柄状夹持部A4.1.1和柄状夹持部B4.2.1。PTC发热元件6和两侧电极片5经固定夹固定并设置于外壳1内,固定夹固定时,夹板B4.2上所设柱状凸起部4.2.1位于PTC发热元件6和两侧电极片5中间所设的孔中,柄状夹持部A4.1.1和柄状夹持部B4.2.1相互配合形成柄状夹持部。外壳1外侧的加热面上设有硅胶导热垫。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大致为:在PTC发热元件6两侧用导电硅胶粘结铜质电极片5,在电极片5的导线连接部5.1上焊接导线组成加热芯,加热芯外面采用BMC塑料制成的固定夹(夹板A4.1和夹板B4.2)固定;然后放入注塑模中,注射BMC塑料形成整体结构的外壳1。最后在外壳1外侧的加热面设置硅胶导热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