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气配药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76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自动排气配药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配药针,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排气配药针,其配药时与注射器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静脉输液患者需要在一瓶液体中需加入药物,传统方法需要护理人员注药—抽气—再注药—再抽气反复操作,其操作不方便,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污染机会,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配药效率高,可配套合种型号注射器使用的自动排气配药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气配药针,其包括穿刺针、针头座、排气钢针、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固定安装在针头座上,穿刺针上设有进出药侧孔和与针头座上通孔连通的中心孔;所述排气钢针上设有进出气侧孔,排气钢针后部嵌入安装在穿刺针中心孔中,后端与针头座固定连接;所述针头座上设有与排气钢针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阻水排气过滤膜。

所述排气钢针前端设有锥型针头,进出气侧孔设置在锥型针头后部。

所述穿刺针前端设有锥型导入斜面,与排气钢针结合处锥面圆滑过渡,并紧密包覆在排气钢针上,所述进出药侧孔距前端5-10mm。锥型针头和穿刺针的锥型导入斜面便于穿刺导入。

所述排气口上还安装有防尘护帽。

所述针头座后部设有标准的螺纹锥头。用于和各种注射器配合连接。

所述穿刺针与针头座一体结构,注塑成型时排气钢针嵌入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组成结构,配药过程中能够自动排气,以平衡药液瓶内压力。对照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够自动矫正瓶内负压,配药效率高,减少了排气和污染机会,避免了药液浪费,可配套合种型号注射器使用,是一种理想的自动排气配药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是:1.护帽,2.排气钢针,3.穿刺针,4.防尘护帽,5.针头座,6.阻水排气过滤膜,7.排气口,21.进出气侧孔,31.进出药侧孔,51.螺纹锥头,5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自动排气配药针,其包括穿刺针3、针头座5、排气钢针2、护帽1等。护帽1安装在针头座5、排气钢针2外部,避免针头刺破包装或误伤操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所述穿刺针3固定安装在针头座5上。穿刺针3和针头座5由塑料注塑成型。所述穿刺针3与针头座5可以一体设计,注塑成型时排气钢针2嵌入一次成型,不用胶粘。

所述穿刺针3上设有进出药侧孔31和中心孔,该中心孔与针头座上通孔52连通。所述排气钢针2上设有进出气侧孔21,排气钢针2后部嵌入安装在穿刺针3中心孔中,后端与针头座5固定连接。所述针头座5上设有与排气钢针2连通的排气口7,所述排气口7上安装有阻水排气过滤膜6。所述阻水排气过滤膜6采用疏水膜,其透气不透水。所述排气口上还安装有防尘护帽4,避免污染。

所述排气钢针2前端设有锥型针头,进出气侧孔21设置在锥型针头后部。所述穿刺针3前端设有锥型导入斜面,与排气钢针2结合处锥面圆滑过渡,并紧密包覆在排气钢针2上,所述进出药侧孔31距前端5-10mm。锥型针头和穿刺针的锥型导入斜面便于穿刺导入。

所述针头座5后部设有标准的螺纹锥头51。螺纹锥头51参照国际标准进行螺纹设计和6:100锥头设计。可与各种注射器配合连接。针头座5前部采用圆弧设计,方便手持操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注射器与针头座5的螺纹锥头51连接,为防止脱落,建议使用螺口注射器。连接好后打开防尘护帽4,拔掉防针刺护帽1,用力将排气钢针2和穿刺针3穿刺插入药液瓶中,进出药侧孔31在液面下,进出气侧孔21在液面上,此时抽拉注射器,药液瓶中的药液由进出药侧孔31进入注射器筒内,而空气则从排气口7通过阻水排气过滤膜6和进出气侧孔21进入瓶内,以维持药液瓶内外的气压一致。而后在推注加入药液,将注射器插入药液瓶中,向瓶中注入药液,进出气侧孔21在药液瓶内,并在液面以上,此时推动注射器,药液是从注射器中出来,进入瓶内,而空气则从进出气侧孔21通过排气孔7排出,以继续维持液体瓶内外的气压一致。如此反复操作,配药过程中能够自动排气,以平衡药液瓶内压力。实现高效配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能够自动矫正瓶内负压,配药效率高,减少了排气和污染机会,避免了药液浪费,可配套合种型号注射器使用,是一种理想的自动排气配药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