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68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骨折或其他一些重症患者,在术后护理期,往往需要对其肢体进行固定,以加速其恢复,现有的肢体固定多采用医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因固定带的柔软性,其固定效果并不好,仅能起到基本的悬吊支撑作用,根本无法将患者的肢体稳定的固定,因此出现了很多固定托盘,一般采用底盘承托松紧带绑紧或上下盘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好,肢体固定稳定可靠,不过这种底盘承托式使用比较麻烦,每次不同患者使用均需要重新拆装进行位置调整,浪费了很多时间,此外,底盘承托松紧带绑紧的固定方式因需要将肢体牢牢固定住,其舒适性较差,而上下盘卡合的方式则对患者肢体体型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小儿患者,因其肢体较细,很难将其肢体彻底包裹固定,而且,固定托盘一般在固定后无法移动,不论何种体型的患者,其均为相同的高度,舒适性较差,患者肢体在长期固定后,往往会因为血液不通而感觉到酸麻,此时往往需要进行基本的肢体移动以缓解酸麻感,而卡盘固定则无法满足此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高度、松紧度、滑行行程和位置均可任意调节,适应不同体型年龄段患者,可有效避免肢体酸胀的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滑槽和固定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端连接有两个卡紧装置,卡紧装置上均设有卡紧螺丝孔,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伸缩杆;所述滑槽由滑槽母体和若干滑槽子体构成,滑槽母体两端均开有两个固定孔,滑槽子体一端开有两个固定孔,滑槽子体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条,滑槽母体固定连接在若干伸缩杆上端,滑槽上设有滑块,滑块上端中心处开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内装有 万向球,万向球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与万向球连接处设有圆盘状的挡板,调节杆右端设有手摇轮;所述固定台连接在调节杆上端,固定台由支撑板和上盖板组成,支撑板和上盖板均为弧形板结构,支撑板和上盖板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上盖板另一端连接有若干尼龙搭扣勾面,支撑板外弧面上对应尼龙搭扣勾面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尼龙搭扣绒面;所述支撑板内连接有气垫层,所述气垫层右端与充气筒管道连接,气垫层和上盖板内均连接有缓冲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垫层上还设有放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垫层和缓冲层均为弧形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滑槽长度可按需要拼接,拆装收纳方便,无需重复拆装即可适用于上肢下肢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通过伸缩杆和滑槽,固定台可进行横向、纵向的任意调节,方便根据患者固定需要调整固定台位置,同时固定台下端的调节杆可根据需要调节固定台高度,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固定台通过万向球连接在滑块上,可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方便患者活动肢体,避免肢体长期维持一个姿势而造成酸麻,舒适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挡板起支撑作用,防止固定台大角度突然倾倒产生的冲击力恶化患者病情;固定台内为圆弧状,固定效果好,全方位保护,防止二次伤害,固定台内设有缓冲层,提升舒适性,通过尼龙搭扣可方便调节支撑板和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以应付不同体型的患者,此外,当儿童等患者肢体过细,支撑板和固定板完全贴合仍不能将患者肢体稳定包裹固定时,通过充气筒对支撑板上的气垫层充气,使气垫层膨胀,以调节固定台内部固定区的大小,方便固定肢体过细的患者,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的滑槽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滑槽-2、固定台-3、卡紧装置-4、卡紧螺丝孔-5、伸缩杆-6、滑槽母体-7、滑槽子体-8、固定孔-9、固定条-10、滑块-11、万向球-12、调节杆-13、挡板-14、 支撑板-15、上盖板-16、铰链-17、尼龙搭扣勾面-18、尼龙搭扣绒面-19、气垫层-20、充气筒-21、缓冲层-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骨科用可调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滑槽2和固定台3,所述底座1下端连接有两个卡紧装置4,卡紧装置4上均设有卡紧螺丝孔5,通过装设卡紧螺丝固定在护理床上;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伸缩杆6,所述滑槽2由滑槽母体7和若干滑槽子体8构成,滑槽母体7两端均开有两个固定孔9,滑槽子体8一端开有两个固定孔9,滑槽子体8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条10,通过固定条10插入固定孔9可将滑槽母体7与滑槽子体8拼接为所需长度的滑槽2,避免固定上肢和下肢时往复拆装固定装置,不用时可将滑槽子体8拆下减小滑槽2占用空间,方便看护,滑槽子体8上的固定条10可通过螺纹拆下,方便存放;所述滑槽母体7固定连接在若干伸缩杆6上端,可推拉滑槽2进行纵向位置调整,滑槽2上设有滑块11,滑块11可进行横向位置调整,滑块11上端中心处开有球形凹槽,球形凹槽内装有万向球12,万向球12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3,调节杆13与万向球12连接处设有圆盘状的挡板14,挡板14起到支撑作用,确保调节杆13不会倾倒过大角度,防止病人肢体因大角度的突然倾倒受到撞击而加重病情,调节杆13右端设有手摇轮,转动手摇轮进行调节杆13的伸出高度调整;所述固定台3连接在调节杆13上端,固定台3由支撑板15和上盖板16组成,支撑板15和上盖板16均为弧形板结构,支撑板15和上盖板16一端通过铰链17连接,上盖板16另一端连接有若干尼龙搭扣勾面18,支撑板15外弧面上对应尼龙搭扣勾面18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尼龙搭扣绒面19,通过调整尼龙搭扣勾面18和尼龙搭扣绒面19方便控制支撑板15和上盖板16之间的闭合量;所述支撑板15内连接有气垫层20,所述气垫层20右端与充气筒21管道连接,气垫层20上还设有放气口,在支撑板15和上盖板16完全闭合仍不能固定患者肢体时,可通过充气筒21充气使气垫层20膨胀,减小支撑板15和上盖板16之间的固定区域大小,方便固定;气垫层20和上盖板16内均连接有缓冲层22,缓冲层22材 料可采用硅胶或类似软质材料,提升肢体固定时的舒适性,所述气垫层20和缓冲层22均为弧形板结构,提供全方位保护,避免患者肢体因撞击或在平板上晃动而造成二次损伤。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