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2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监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疲劳监护装置一般用于驾驶员驾驶车辆时检测自身疲劳状态,并在驾驶员达到一定疲劳度时自动提醒注意行驶安全。

疲劳驾驶一直是导致交通意外的一个主要原因。每年都有数不胜数的驾驶员、行人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意外丧失生命或丧失行动能力等;但许多驾驶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当前正处于疲劳驾驶,或意识不到自己当前疲劳强度,使得驾驶员本身与路上行人都处于危险境地。

基于此,疲劳监护装置应运而生。

现有的疲劳监护装置一般包括壳体、探测电极、PCB板和反馈器,壳体箍在人额头上,探测电极探测脑电波信号,PCB板分析脑电波信号,反馈器根据分析数据提醒驾驶员。其壳体结构过于简单,直接箍于驾驶员额头,不仅结构稳定性不足,且无法根据驾驶员头径作出适应性调节,舒适性低,佩戴时间久了容易造成驾驶员精神压力过大,身体不适,反而不利于交通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及使用舒适性高,驾驶员使用疲劳监护装置时可以根据自身头径自行调节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前壳;

所述第一前壳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

所述第一后壳设置有用于佩戴时贴附于驾驶员枕部的第一内弧面,所述第二后壳设置有用于佩戴时贴附于驾驶员枕部的第二内弧面;

所述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通过带扣可调节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前壳一端内侧形成有第一容纳腔,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容纳腔;

所述第一前壳两端内侧分别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侧盖,以及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侧盖。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凸起及第二连接凸起;

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及第二连接凸起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及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后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包括定位部及卡持部,所述定位部呈圆柱型,所述卡持部呈矩型;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固定部及延伸部;

所述固定部呈空芯圆柱型,与所述定位部相适配,其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卡持部相适配的卡持凹槽;

所述延伸部呈矩型,其朝向所述第二卡接件一侧形成有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承接部及固接部;

所述承接部呈矩型,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

所述固接部朝向所述第一后壳一侧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呈梯型,所述容纳槽内形成有定位柱;

所述第一后壳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槽相适配的容纳凸起,所述容纳凸起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前壳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承接部的第一承接槽;

所述第一承接槽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后壳一侧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容纳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及定位孔相适配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带扣包括调整部及夹持部,所述调整部包括第二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下方的若干个限位条;

所述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二者之任一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条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

当所述第二限位槽放置所述限位条,所述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二者之另一沿所述第二凹槽调整后,所述夹持部沿所述调整部移动或旋转以固定所述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在当前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夹持部旋转连接于所述调整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由于采用了在第一前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所述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分别形成有第一内弧面及第二内弧面,并将所述第一后壳及第二后壳通过带扣进行可调节式连接;提高了疲劳监护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及使用舒适性,使得驾驶员使用疲劳监护装置时可以根据自身头径自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中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中第二卡接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中第二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中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前壳100,所述第一前壳100用于构造所述疲劳监护装置基本外形。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壳100呈中空半圆型或n型,优选呈中空半圆形,整体近似于耳机状,或优选为塑胶环带,即其制作材料为塑胶,其形状特征主要体现于环状带。

所述第一前壳100内侧扣合连接有第二前壳,所述第二前壳形成有用于佩戴时贴附于驾驶员额头的第三内弧面。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壳优选为硅胶环带,即其制作材料为硅胶,其形状为环形带,当其与所述第一前壳100连接时,与所述第一前壳100相扣合。

设置所述第二前壳,并设置其与所述第一前壳100相扣合,简化了疲劳监护装置的结构及装配过程;而在所述第二前壳上设置所述第三内弧面,增加了疲劳监护装置的佩戴舒适性。

所述第一前壳100两端端面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

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两者配合用于佩戴时贴附于驾驶员枕部,并结合所述第一前壳100及第二前壳固定疲劳监护装置于驾驶员头部。

枕部即人们常说的后脑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指为与额头位置相对的后脑勺区域。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优选为硅胶带,两者一端皆与所述第一前壳100相连,另一端通过带扣400互相连接。

设置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并将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提高了疲劳监护装置的通用性,而将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设置为硅胶带,则提高了疲劳监护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所述带扣40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并根据驾驶员自身需要进行两者重叠长度调节,进一步调节所述第一前壳100、第二前壳、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所围成面积。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带扣400与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中任意一个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与另一个的相对位置可调。如,所述带扣400与所述第一后壳200固定连接,可以选择为粘接、扣接等;而与所述第二后壳300可调整式连接,可设置所述带扣400形成有调整凹槽,所述第二后壳300沿所述调整凹槽滑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滑动块或旋转压紧件固定所述第二后壳300的位置;也可以设置所述带扣400形成有螺纹孔,而所述第二后壳300形成有可单独转动的螺纹柱;或者其他可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结构。

所述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前壳100、第二前壳、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合围成一个封闭圈体。驾驶员佩戴时,所述第二前壳贴合于驾驶员额头,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分别贴合于驾驶员的左枕部和右枕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由于采用了在第一前壳10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分别形成有第一内弧面210310及第二内弧面,并将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通过带扣400进行可调节式连接;提高了疲劳监护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及使用舒适性,使得驾驶员使用疲劳监护装置时可以根据自身头径自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壳100一端一侧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10,优选为左侧;另一侧形成有第二容纳腔,优选为右侧;所述第一侧盖500覆盖所述第一容纳腔110,且向远离所述第一后壳200一端延伸,所延伸的部分与其对应的第一前壳部分相适配,所述第二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500以所述第一前壳的纵向平分面为中心互为镜像。

疲劳监护装置还包括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池、用于检测驾驶员脑电波信号的探测电极,以及用于接收探测电极所检测脑电波信号并以此分析驾驶员疲劳状态的PCB板。

所述第一容纳腔110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PCB板。所述第一侧盖500的形状或者部分形状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0相适配,所述第二侧盖的形状或者部分形状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适配。

请参考图2及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腔110及第二容纳腔内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二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二连接凸起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600及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00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壳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凸起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后壳30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二连接凸起分别用于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本实施新型实施例中,优选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00及第二连接组件为桥梁,间接连接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二连接凸起包括定位部及卡持部,所述定位部呈圆柱型,所述卡持部呈矩型。

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二连接凸起呈三角形或矩形等不易转动的形状。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二连接凸起连接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而非选择直接连接,一方面提高了所述第一前壳100与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美化了疲劳监护装置的外观,使得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与所述第一前壳100连接时不必裸露较为突兀的零部件与壳体外。

请参考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00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后壳20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600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固定部及延伸部;所述固定部呈空芯圆柱型,与所述定位部相适配,其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卡持部相适配的卡持凹槽;所述延伸部呈矩型,其朝向所述第二卡接件一侧形成有限位凸起。即所述第一卡接件整体近似于钥匙状。

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呈直线型,第一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形状适配的凹槽,如三角形或矩形等不易转动的形状的凹槽;第二端可对称设置与所述第一段凹槽形状相同的另一凹槽。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接件及第二卡接件可简化单一零件的结构,降低单一零件生产的工艺难度及生产成本。

请参考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包括定位部611及卡持部612,所述定位部611呈圆柱型,所述卡持部612呈矩型;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固定部及延伸部;所述固定部呈空芯圆柱型,与所述定位部611相适配,其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卡持部612相适配的卡持凹槽;所述延伸部呈矩型,其朝向所述第二卡接件一侧形成有限位凸起。

所述第二连接凸起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将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第一卡接件进一步限定为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所述定位部611提高了装配效率,而通过设置所述卡持部612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请参考图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承接部621及固接部622;所述承接部621呈矩型,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固接部622朝向所述第一后壳200一侧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呈梯型,所述容纳槽内形成有定位柱;

所述第一后壳200一端形成有与所述容纳槽相适配的容纳凸起,所述容纳凸起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所述承接部621呈矩型,具体地说,所述承接部621呈轮廓形成有圆角的矩型。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卡接所述第一卡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上设置的限位凸起卡接所述限位凹槽,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与所述限位凹槽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及所述第二卡接件不会在受到简单作用力时断开连接,增强了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20与所述第二卡接件的连接稳定性。

将所述容纳槽设置为梯型,使得所述第一后壳200不易脱落处所述第二卡接件,提高了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后壳200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考图6及图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壳100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承接部621的第一承接槽130;所述第一承接槽130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

所述固接部622靠近于所述第一后壳200一端形状与所述容纳槽形状相似,而另一端呈矩型。矩型端的高度小于所述承接部621的高度,优选为所述承接部621以所述固定部矩型端的纵向中心线为基准,对称设置,那么此时,所述第一侧盖500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承接槽130、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一凹槽,形状相同位置相对的第二承接槽、第三挡板、第四挡板及第二凹槽;也可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的矩型端与所述承接部621上平面相平齐。

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承接槽130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第一后壳200与所述第一前壳100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后壳200一侧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容纳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及定位孔相适配的限位孔。

通过设置所述限位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件下侧的限位孔,提高了所述第一后壳200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考图8及图9,进一步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带扣400包括调整部410及夹持部420,所述调整部410包括第二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下方的若干个限位条411;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二者之任一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条411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320;当所述第二限位槽320放置所述限位条411,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二者之另一沿所述第二凹槽调整后,所述夹持部420沿所述调整部410移动或旋转以固定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在当前位置。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后壳300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条411相适配的第二纤维槽,而所述第一后壳200与所述带扣400可调节式连接。

将所述带扣400与所述第一后壳200及第二后壳300的连接方式进一步限定为上述结构,提高了所述第一后壳200与所述第二后壳300相对位置的调节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疲劳监护装置的枕部壳体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夹持部420旋转连接于所述调整部410。

将所述夹持部420与所述调整部410的连接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旋转连接,简化了所述带扣400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第一后壳200与所述第二后壳300相对位置的调节便利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所述带扣的构造等等,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