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药炮制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29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中药炮制加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中药炮制加工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炮制加工方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多是手工操作或半机械操作,工作强度大,炮制效果差,工作效率低,无法大批量加工。

在申请号201220394472.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中药炮制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炮制筒,固定在炮制筒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转轴连接电机,所述炮制筒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炮制筒外部设有加热筒,所述炮制筒上设有进出料口。

该专利在使用中存在以下情况,炮制时进依靠炮制筒的翻滚来进行炮制,不能确保中药药剂炮制均匀,可能会出现局部误差,导致炮制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中药炮制加工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炮制方法效率不高,炮制不均匀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炮制筒,加热筒和支架,其特征在于,炮制筒经转轴固定在支架上,加热筒固定在炮制筒外侧,转轴上分布有多个位于炮制筒内的轮叶,支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轴连接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经传送带连接第二带轮,第二带轮经飞轮连接转轴,构成电机单方向带动转轴转动的结构,转轴端部连接有摇把,构成摇把带动转轴转动的结构,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支架上经固定块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边缘固定有挡销,挡销另一端插入开设在炮制筒外侧的长槽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炮制筒可以翻转加热,炮制筒内的轮叶能够对内部的中药进行翻炒,避免受热不均,且可以在人力和机械双动力之间自由切换,实现对中药炮制的精细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飞轮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炮制筒1,加热筒2和支架4,其特征在于,炮制筒1经转轴5固定在支架4上,加热筒2固定在炮制筒1外侧,转轴5上分布有多个位于炮制筒1内的轮叶6,支架4上固定有电机9,电机9轴连接第一带轮10,第一带轮10经传送带16连接第二带轮11,第二带轮11经飞轮连接转轴5,构成电机9单方向带动转轴5转动的结构,转轴5端部连接有摇把18,构成摇把18带动转轴5转动的结构,转轴5上固设有第一齿轮12,支架4上经固定块13固定有与第一齿轮12啮合的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边缘固定有挡销15,挡销15另一端插入开设在炮制筒1外侧的长槽17内。

所述的炮制筒1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8。

所述的炮制筒1上开设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7。

所述的转轴5端部设有卡块22,摇把18端部开设有与卡块22配合的凹槽23,构成摇把18在转轴5上可拆卸的结构。

所述的飞轮包括设置在第二带轮11内侧的棘轮21和固定在转轴5上的棘爪19,棘爪19上连接有固定在转轴5上的弹簧20,构成棘爪19始终与棘轮21接触的结构。

所述的第一带轮10直径小于第二带轮11直径,构成电机9减速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当使用电机作动力时,将中药制剂从进料口3放入炮制筒1内,启动电机9进行炮制,电机9带动转轴5转动,轮叶6对炮制筒1内的药剂进行翻炒,避免受热不均的情况发生,而转轴5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与第一齿轮12啮合的第二齿轮14随之转动,挡销15在第二齿轮14上做圆周运动,由于挡销15插入炮制筒1侧壁的长槽17内,挡销15使炮制筒1摆动,对内部的药剂进行炮制。

在有些药剂炮制时,炮制筒1的转速要求不能过快,不易使用电机9带动,此时,将摇把18连接在转轴5端部,反方向转动摇把18,带动转轴5反方向转动,由于飞轮装置的存在,反方向转动转轴5时,第二带轮11不会转动,不回阻碍转轴5的转动,此时使用人工操作炮制。

本实用新型的炮制筒1摆动而不翻转,使得底部的药剂能够持续受热,而轮叶6持续不断的转动能将药剂进行翻炒,避免过热损坏药剂和受热不足药性不足等情况发生。

炮制筒1内的温度传感器8能够实时检测炮制的温度,保证炮制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炮制筒可以翻转加热,炮制筒内的轮叶能够对内部的中药进行翻炒,避免受热不均,且可以在人力和机械双动力之间自由切换,实现对中药炮制的精细化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