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15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牵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主要是一种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和休息的作用。其优点是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 骨牵引是在跟骨上穿过克氏针,再连接牵引弓、牵引绳、承重物、等系统牵引装置,此技术适用于胫腓骨、踝关节等部位骨折术前制动或保守治疗,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但是,对于传统的牵引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牵引过程中,容易发生足跟部压疮 2.牵引过程中,患者在足部活动过程中可能造成针道的移位,造成针道感染 3.牵引过程中,骨折部位可能发生旋转移位;不利用病人身体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牵引装置,该骨牵引装置能帮助病人减少病人在治疗中的并发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骨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和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通过转轴枢接的主板和副板,所述牵引组件设置在支架上。

优选地,主板的上板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人体腿部形状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主板的下板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副板的上板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枢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主板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可伸缩设置在主板一端的伸缩架和用于固定伸缩架与主板相对位置的固定栓。

优选地,所述伸缩架包括伸缩杆和垂直于伸缩杆设置在伸缩杆一端的连接杆,所述主板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在滑动腔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采用主板和副板结构,主板和副板通过转轴和滑块进行连接,且主板和副板上均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这样的设置方便医生治疗中根据病情移动患肢,且不影响到正常的治疗,大大地提高了整个治疗的舒适度和减少针道感染的可能;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板上板面上设置有与人体腿部形状相适应的凹槽,这样方便腿部的放置,且患者足跟悬空,防止压疮,提高了病人下肢的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还包括伸缩架,伸缩架可相对于主板伸缩,这样可以方便调整牵引装置相对于人体的位置,使得病人的跟骨受力更好,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治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其中,1-主板,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凹槽,2-副板,21-第二滑槽,22-第二滑块,3-转轴,4-支撑组件,41-伸缩架,42-固定栓,43-滑轮,5-牵引组件,51-牵引弓,52-紧固杆,53-牵引杆,54-牵引环,55-牵引绳,56-承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骨牵引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牵引组件5,所述支架用于放置病人的腿部和脚部,支架包括主板1和副板2,所述主板1和副板2之间通过转轴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中主板1上板面的中部沿主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形状与人体腿部形状相适应。这样可以提高骨牵引过程中腿部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1的下板面上设有第一滑块12,所述副板2的上板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22,所述转轴3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2连接,转轴3的下端与第二滑块22连接。所述支架中主板1下板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块12设置在第一滑槽11内,且可沿第一滑槽11滑动。所述支架中副板2上板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块22设置在第二滑槽21内,且可沿第二滑槽21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3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2枢接,所述转轴3可以以第一滑块12为中心进行360度旋转,进而实现多角度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3的下端与第二滑块22枢接,所述转轴3可以以第二滑块22为中心进行360度旋转,进而实现多角度移动。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主板1相对副板2的偏移角度范围为0-360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可伸缩设置在主板1一端的伸缩架41和用于固定伸缩架41与主板1相对位置的固定栓42。所述伸缩架41设置在主板1的靠近牵引组件5的一端,所述伸缩架41包括伸缩杆和垂直于伸缩杆设置在伸缩杆一端的连接杆,所述主板1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在滑动腔内。所述伸缩杆可在滑动腔内滑动,进而调节伸缩架41相对于主板的伸缩长度。

可以理解的,所述伸缩杆上还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栓42抵接在第三滑槽内,调整伸缩杆长度后,通过紧固固定栓42,从而实现伸缩杆长度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4还包括滑轮43,所述滑轮43设置在连接杆上。此外,滑轮还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设置在连接杆上。

所述牵引组件5包括牵引弓51、紧固杆52、牵引杆53、牵引环54、牵引绳55和承重物56,所述牵引弓51为两个,两个所述牵引弓51对称设置在牵引环54的两端,且两个牵引弓51的一端均与牵引环54连接,所述紧固杆52也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牵引弓51远离牵引环54的一端,所述牵引杆53呈V型,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牵引弓51连接,所述牵引绳55一端与承重物56连接,另一端穿过牵引环54与牵引杆53连接。所述牵引绳55绕过滑轮43,所述承重物,56的重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将人体腿部放在主板1的凹槽13处,紧固杆52固定在人体跟骨上,在承重物56的拉力作用下,牵引绳55牵引牵引杆53向牵引环54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牵引弓51前端的收缩,使紧固杆52紧固在人体脚踝处进而实现对人体跟骨的牵引。在此过程中,伸缩架41相对于主板1的伸缩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待调整到合适长度之后使用固定栓42进行固定。此外,腿部放置在主板1上可以实现腿部固定,防止移动,减轻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