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中医诊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013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中医诊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中医诊断装置,其属于卫生医疗诊断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古人的治疗一直强调调理经络,这是因为经络的病候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脏腑伤病可以通过其有关经络反映于体表,经络伤病也可内传脏腑,二是经络由于损伤而运行阻滞,影响所联络的组织器官功能,出现相应部位的证候,所以在治疗上,调整脏腑的活动机能,可使体表组织、器官和经脉的症状消失;反之,治疗体表的经络部位,也能使体内脏腑的病变痊愈。故“经络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

目前,心脑血管、慢性胆囊炎、经络性肺癌、脑肿瘤等慢性病引发的头痛、胸痛等痛症往往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其实中医认为,经络淤阻才是首因,临床观察到从经络淤阻开始到血管堵塞,至少有数月至数十年不等的病理演变期,便产生了全身五脏六腑各种慢性病痛症。根据其经络不通点,外治疏通之,痛则不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根据不同的病类进行耳穴视诊、耳穴触诊的分析,结合视诊、触诊对耳朵上的穴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根据检测的身体机能出现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的智能中医诊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中医诊断装置,其包括驱动电源、整流电路、中医探测笔、信号放大器、MCU控制器、串口转USB芯片和PC电脑;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出端经整流电路连接中医探测笔的输入端,所述中医探测笔的输出端依次经信号放大器、MCU控制器和串口转USB芯片连接PC电脑;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输出端接入MCU控制器的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中医探测笔包括探测笔头、光电转换电路、光耦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探测笔头与光电转换电路的相应端口双向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接指示灯和光耦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光耦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身份证读卡器,所述身份证读卡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PC电脑的信号输入端,用于录入病人资料和识别病人信息,方便使用,保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输出端接入所述PC电脑的视频信号输入端,用于辅助录入病人相片资料或者识别病人信息,方便使用,保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智能操控,可通过手机APP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雷达识别,能规划路径,智能存储记忆路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行走轮和自动避障器,能够避开所有的障碍物。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自动充电装置,低电量时自动能够寻找充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医探测笔对人体穴位上的生物电进行采集,通过中医探测笔的探测笔头接触人体穴位,找到正确位置后将信息反馈至MCU控制器,MCU控制器接收并处理,然后通过串口转USB芯片与PC电脑的中医软件握手,将波形显示在PC电脑的显示器上面,根据生物电的反馈直观显示其波形,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医探测笔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图1~2所示,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中医诊断装置,其包括驱动电源、整流电路、中医探测笔、信号放大器、MCU控制器、串口转USB芯片和PC电脑;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出端经整流电路连接中医探测笔的输入端,所述中医探测笔的输出端依次经信号放大器、MCU控制器和串口转USB芯片连接PC电脑;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输出端接入MCU控制器的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中医探测笔包括探测笔头、光电转换电路、光耦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探测笔头与光电转换电路的相应端口双向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接指示灯和光耦传感器的输入端,所述光耦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

本实施例还包括身份证读卡器,所述身份证读卡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PC电脑的信号输入端,用于录入病人资料和识别病人信息,方便使用,保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本实施例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输出端接入所述PC电脑的视频信号输入端,用于辅助录入病人相片资料或者识别病人信息,方便使用,保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本实施例还包括智能操控,可通过手机APP控制。

本实施例还包括雷达识别,能规划路径,智能存储记忆路径。

本实施例还包括行走轮和自动避障器,能够避开所有的障碍物。

本实施例还包括自动充电装置,低电量时自动能够寻找充电设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1、分科诊断

中医治未病之诊断科目包括:脑血管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劲肩腰科、五官科、疑难杂症、神经内科、呼吸科、肝胆科、泌尿科、妇科、儿科等… 根据不同的病类进行一个耳穴视诊、耳穴触诊的分析,结合视诊、触诊对耳朵上的穴位进行检测, 检测结束后根据检测的身体机能出现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

2、中医辨证

通过望、问、闻、切结合主症候和辅症候,对包括病侯病症、疑难病、中医妇科、儿科的各种疾病进行辨证诊治。

3、常见病趋势检测

用黑色细线连接的导电贴片粘贴在患者测试耳穴同侧的手腕内侧面,即内关穴,根据穴位提示、光标引导、图像显示进行测试每一个耳廓上的穴位, 检测结束后根据检测的身体机能出现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

4、经络健康测评

经络平衡测试包括: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

经络健康测评可分为:亚健康模式、中医模式,根据医生操作使用自行选择。检测经络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等等…根据经络判断身体机能的一系列改变,显示失衡经络,失调经络能够详细的解答出身体哪发生改变,需要去调理。

5、专家处方

专家处方是介绍27系统专科疾病的处方,有2000 多种病名和6000 多种辨证处方,每首处方都分别包括:中药、西药、中成药、耳穴、体穴等多种治疗方案。

6、中医体质分类判定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认真回答问题填写表格,都为必填项。

情况共分为五大种:

(1) 没有,指根本不、从来不,没有发生过;

(2) 很少,指有一点、好像有不过很长时间都发生过了,或者是偶然的事情,没有放在心上;

(3) 有时,指有些、间或不定出现,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律,我觉得有一点担心;

(4) 经常,指是的,好像有这个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规律;

(5) 总是,指是的,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可自动诊断出报告。报告可以得出病人是属于哪种体质,根据体质进行治疗方案,包括体质分型、饮食调理、中药调理、经络穴位按摩等,也可以保存、打印、方便医生的管理和浏览。

分析比对各项检测数据是否处于健康人体的数值区间内,并将比对分析结果打印出来,医护人员会根据该结果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目前的身体状况,并对其如何调理及治疗给出诊断意见。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除此之外,同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存在其它的实现方案,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