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植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23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间植骨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手术中实施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非常多见,目前使用的植骨材料多来源于患者自体凿下的髂骨和术中咬骨钳切除的棘突及椎板碎小骨粒,如何将其安全、快捷的植入椎体间隙成为了脊柱手术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成熟、有效的专用脊柱椎体间植骨器械,通常椎体间植骨步骤首先使用无齿镊夹持小块碎骨一粒粒小心的填塞进椎体间隙,每次填入的骨量非常有限,植骨效率极其低下,不但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延长了手术时间;接着利用长镊子将碎小骨粒向椎体间隙压紧压实,镊子压入的深度和力度常常难以控制,容易损伤脊髓神经和周围血管,也经常出现细小骨粒掉入椎管造成神经受压等副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在脊柱手术中进行植骨操作的椎间植骨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椎间植骨器。

椎间植骨器由导管、推管组成。所述导管的主体是一个空心不锈钢管状的导管柱,导管柱的一端设有抓握手柄和助推手柄;抓握手柄和助推手柄为一体板状类“T”构型;导管柱与抓握手柄和助推手柄焊接固连;导管柱内径9mm,外径10mm,长度60~100mm,其侧面设有长条形观察孔,长条形观察孔的下方设有刻度。所述推管由推管柱和推管座构成,为不锈钢材料,推管柱是一个直径9mm,长100~120mm的长圆柱体结构,推管柱的一端焊接固连推管座,推管座为椭圆形板型结构。

推管的推管柱可以插入导管的导管柱内腔中,并可沿轴向自由移动。

在进行腰椎融合手术,椎体间隙融合时,先将骨粒置于导管中,医生一手握住抓握手柄,将导管置于椎间空隙处,并通过刻度把握导管的伸入量,医生另一只手通过推管将导管中的骨粒直接推入椎间空隙处,避免椎管牵拉和骨粒散落,刻度在导管外面,可直视进入椎间隙的深度,观察孔可用来观察是否有坎顿在官腔内的碎骨及骨量植入情况。

本实用新型可制成多种规格,可用于微创手术,从肌肉间隙通道下植骨。

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简单、易操作,能有效的避免植骨时骨粒散落,避免植骨时器械碰到神经根,表面的刻度能清楚的指示伸入椎间隙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间植骨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管,2、推管,1-1、导管柱,1-2、抓握手柄,1-3、助推手柄,1-4、观察孔,2-1、推管柱,2-2、推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椎间植骨器由导管1、推管2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导管1的主体是一个空心不锈钢管状的导管柱1-1,导管柱1-1的一端设有抓握手柄1-2和助推手柄1-3;抓握手柄1-2和助推手柄1-3为一体板状类“T”构型;导管柱1-1与抓握手柄1-2和助推手柄1-3焊接固连;导管柱1-1内径9mm,外径10mm,其侧面设有长条形观察孔1-4,长条形观察孔1-4的下方设有刻度。如图3所示,所述推管2由推管柱2-1和推管座2-2构成,为不锈钢材料;推管柱2-1是一个直径9mm的长圆柱体结构,推管柱2-1的一端焊接固连推管座2-2,推管座2-2为椭圆形板型结构。

如图1所示,推管2的推管柱2-1可以插入导管1的导管柱1-1内腔中,并可沿轴向自由移动。

在进行椎融合手术,椎体间隙融合时,先将骨粒置于导管1中,医生一手握住抓握手柄1-2,将导管1置于椎间空隙处,并通过刻度把握导管1的伸入量,医生另一只手通过推管2将导管1中的骨粒直接推入椎间空隙处,避免椎管牵拉和骨粒散落,刻度在导管1外面,可直视进入椎间隙的深度,观察孔1-4可用来观察是否有坎顿在官腔内的碎骨及骨量植入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