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防挤压保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29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液管防挤压保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管是医疗院所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主要被使用于缓慢注射,使药液可以在特定量及长时间条件下被施打入患者的体内,达到药效的促进、吸收或营养的直接补充。目前,医疗上常用的输液管一般为聚乙烯或者硅胶材质制成,质地较软,在受到压力时容易被压瘪,导致管内液体流动不畅,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影响患者健康。为防压瘪,有的输液管改用质地较硬的塑料制成,该种输液管的柔软度不够,使用起来不方便,且容易造成针头脱落。另外,目前我们在输液时使用的通常为一次性输液器,但是没有加热装置,由于医院药液通常需低温保存,尤其冬天时,天气寒冷,药液明显低于人体体温,患者容易产生寒颤和不适感,尤其对于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更为突出。为了减少病患有失温的情形发生,尤其是内视镜手术患者,一般均需使用加热设备,将施打药液维持在一定温度(一般为25℃),但由于每位病患的体质及吸收能力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寒带地区,药液的温度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药液温度的维持更见困难。因此,如何研发一种输液管防挤压保温固定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液管容易发生挤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输液管防挤压保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输液管防挤压保温固定装置,包括手掌支架、手臂支架,手掌支架和手臂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手环,环形手环正对手臂支架两侧板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工字形管夹,所述手掌支架设置为手掌托和手指套筒连接而成的一体式无指手套结构,手指套筒设置为由五个中空圆柱体的筒体依次相切连接而成,所述手臂支架设置为截面呈U形的弧形支撑板,支撑板的两内侧板上沿着支撑板纵向嵌设有管槽,支撑板的内壁设置有呈游泳圈形的保温套,保温套通过带粘扣的紧固带和支撑板的外侧壁固定,保温套内及管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呈螺旋形排布的加热丝,加热丝通过弹性导线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液管,输液管一端连接针头进液管,输液管另一端穿过管夹嵌设在手臂支架的管槽中,输液管穿过环形手环上的工字形管夹进行限位,然后嵌设在手臂支架的管槽中进行定位,避免了挤压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管槽设置为截面呈D字形的中空半圆柱体结构,管槽外壁设置有保温隔板,管槽根据输液管的结构进行设计,与输液管相契合,保证了输液管的输液流通稳定性,避免了输液管的挤压现象,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隔板内壁设置为保温棉层,外壁设置为岩棉板,内外两侧保温材料的特殊结构,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加热丝的加热热量散发,保证了输液管内的药液的温度稳定性,保证了输液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套筒的长度短于各手指的长度,环形手环的直径以待输液的手掌不能穿过为设置标准,手指套筒起到了隔开各个手指的作用,手指上下活动时起到了限制作用,避免手指乱动导致针头进液管移位现象,其与环形手环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手掌的紧固性,同时又保证了输液过程中手掌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设置为碳纤维电热膜,呈鳞片状均匀分布在手臂支架的底部,加热快速且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的加热温度设置在35℃-37℃,保证了加热温度适合人体的温度,保证了输液安全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支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储物袋,便于储存手机、钥匙、卡片等零散物品,充分利用空间,避免物品丢失,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手臂支架用于固定手臂,同时手掌支架用于固定手掌,各手指插入手指套筒的筒体内,相互隔开,放置好手臂后,将环形手环进行卡合,避免手掌穿出,起到将整个手臂进行良好的固定的作用,输液管穿过环形手环上的工字形管夹进行限位,然后嵌设在手臂支架的管槽中进行定位,避免了挤压现象,加热丝进行加热,使输液管中的液体接近人体温度,促使输液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指套筒;2、手掌托;3、环形手环;4、管夹;5、紧固带;6、保温套;7、支撑板;8、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输液管防挤压保温固定装置,包括输液管、手掌支架、手臂支架,手掌支架和手臂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手环,环形手环正对手臂支架两侧板的位置对称设置有工字形管夹,所述手掌支架设置为手掌托和手指套筒连接而成的一体式无指手套结构,手指套筒设置为由五个中空圆柱体的筒体依次相切连接而成,所述手臂支架设置为截面呈U形的弧形支撑板,支撑板的两内侧板上沿着支撑板纵向嵌设有管槽,支撑板的内壁设置有呈游泳圈形的保温套,保温套通过带粘扣的紧固带和支撑板的外侧壁固定,保温套内及管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呈螺旋形排布的加热丝,加热丝通过弹性导线与电源连接。

具体使用过程为:

将待输液的手臂卡合在手臂支架中,同时将手掌放置在手掌支架中,各手指插入手指套筒的筒体内,相互隔开,放置好手臂后,将环形手环进行卡合,避免手掌穿出,起到固定手掌的作用,将输液管一端的针头进液管插入待输液的手背上,将输液管另一端穿过环形手环上的工字形管夹,然后嵌设在手臂支架的管槽中,通过保温隔板闭合,然后通过保温套上带粘扣的紧固带,根据待输液的患者手臂的宽度调整紧固度使保温套和支撑板的外侧壁固定,从而将整个手臂进行良好的固定。在输液环境中的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开启电源,加热丝进行加热,从而将手臂支架的保温套及管槽进行加热至人体适合的温度,间接传递热量给输液管,从而进行快速输液,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药液流经输液管时对其进行加热,流入针头进液管时对其保温,可保证进入患者体内的药液为接近人体体温的药液,避免因药液温度低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手臂支架的两内侧板上沿着支撑板纵向嵌设有管槽,管槽设置为截面呈D字形的中空半圆柱体结构,管槽外壁设置有保温隔板,管槽根据输液管的结构进行设计,与输液管相契合,保证了输液管的输液流通稳定性,避免了输液管的挤压现象,保证了输液的安全性。

保温隔板内壁设置为保温棉层,外壁设置为岩棉板,内外两侧保温材料的特殊结构,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加热丝的加热热量散发,保证了输液管内的药液的温度稳定性,保证了输液安全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加热丝设置为碳纤维电热膜,呈鳞片状均匀分布在手臂支架的底部,加热快速且稳定。加热丝的加热温度设置在35℃-37℃,保证了加热温度适合人体的温度,保证了输液安全性和舒适性。

手指套筒的长度短于各手指的长度,环形手环的直径以待输液的手掌不能穿过为设置标准,手指套筒起到了隔开各个手指的作用,手指上下活动时起到了限制作用,避免手指乱动导致针头进液管移位现象,其与环形手环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手掌的紧固性,同时又保证了输液过程中手掌的舒适度。

手臂支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储物袋,便于储存手机、钥匙、卡片等零散物品,充分利用空间,避免物品丢失,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