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温度管理的导管、系统和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2490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目标温度管理的导管、系统和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导管。此外,本发明还呈现了一种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系统和一种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医学与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脑损伤是导致受验者的运动后遗症和/或认知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且很多时候导致受验者死亡。最初的大脑损伤可能在前120小时内(主要在前48小时内)变得更糟。为了避免大脑损伤发展,可以采用某种装置来降低细胞代谢,以进行细胞保护和再生。

目前,治疗性低温(therapeutichypothermia,th)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神经保护措施。对于在心肺骤停(cpa)逆转之后依然昏迷的患者,th的应用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1的指导方针和科克伦协作组织(cochranecollaboration)2的系统综述指示。

诸如中风3和创伤性大脑损伤(tbi)4的医疗状况也可以受益于此疗法。最有希望的数据来自两个最近的tbi系统综述,所述tbi系统综述将th作为对于此组严重的神经病患者的合适治疗4,5

th最初是由降低整个身体的温度的方法(所谓的全身冷却方法)诱导的。身体温度的降低可以产生大脑保护,但会产生严重的全身并发症,诸如,全身血液动力学紊乱、感染和血液凝结障碍6-9;因此,治疗性冷却理想地应严格地发生于大脑(独有的大脑冷却)。

为了避免整个身体冷却的有害影响,先前已经研究了选择性冷却大脑的技术10-13。在最有希望在人体中使用的技术中,诱导鼻咽表面冷却的那些技术实现了有效大脑低温1-12,且因为它们是微创的所以被认为是无创的、易于应用并且促进快速大脑冷却。至今,没有鼻咽方法能够实现独有的大脑冷却。尽管鼻咽方法在促进大脑温度降低方面的有效性,但是仍然观察到身体温度降低多达2.5摄氏度15,这仍然会导致有害的全身副作用。已知的鼻内设备还没有被设计用于长期使用,且新型设备应解决此缺口。

通过防止全身温度降低,可以避免严重且不期望的并发症16。已知的是,轻微的身体温度降低(只不过1-3℃)足以产生副作用6-9。血液动力学并发症是极其常见的17,且与压力感受器18,19、心肌收缩力20-22或继发于电解质改变23,24的紊乱有关。感染和凝结障碍可以通过几种机制发生6-9并且使患者的状况恶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由选择性大脑冷却引起的对全身生理机制和大脑生理机制的影响的研究。然而,使用全氟化碳气体蒸发进行鼻咽冷却的人体研究呈现由冷却引起的对鼻咽粘膜的损害。在16%的情况下发生不良事件,诸如,鼻变色(11%)、鼻出血(2%)和冷诱导的组织损伤(1%)25,26。蒸发气体的极低且不受控制的温度可能是造成不良事件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中检索现有技术,披露了以下文件:

covaciu等人200810公开了用在引入到猪的鼻腔内的、具有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配置的薄壁球囊导管(williamcookeurope,bjaeverskov,denmark)内部循环的冷生理盐水来选择性冷却大脑。导管被耦合到一个回路,通过滚轮泵(rollerpump)使冷生理盐水在该回路内循环并且用热交换器使冷生理盐水冷却。随后,它被连接到一个包括stockert双缸泵和热交换器stockerthcu(加热-冷却单元)的回路。所述文件呈现了一种被限制地定位在鼻腔处的球囊设备,从而导致球囊的接触减少,这限制了热交换目的。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被邻近地配置,这降低了到受鼻孔半径限制的设备的潜在流动。出于热交换目的,流动越低,热交换将越差。

busch等人201025是一种关于用于鼻咽冷却的蒸发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该方法包括具有细长管状构件的冷却组件、含有加压气体的储器和连接所述储器和所述细长管状构件的歧管。所述细长管状构件仅被插入到患者的鼻孔内,且加压气体通过端口被直接递送到鼻腔的表面上。在所述文件中描述的方法不具有对蒸发到鼻腔上的气体温度的控制,也不具有由大脑温度的连续反馈控制。此外,在所述文件中描述的方法促进了蒸发气体与鼻粘膜的直接接触,这可以导致不良事件,诸如,眶周气肿、冷却剂在面部窦内、鼻出血和组织损害等,如由作者所描述的。此外,气体可以通过肺循环而被吸收。

doll等人201027公开了一种在鼠中进行咽选择性大脑冷却(psbc)的方法。所述文件呈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冰水(2.)循环通过冷却管(3.)的滚轮泵(1.),所述冷却管(3.)被放置在动物的咽中。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被邻近地配置,这降低了到受鼻孔半径限制的设备的潜在流动。出于热交换目的,流动越低,热交换将越差。此外,所述冷却管是不可膨胀的,从而导致所述管与身体部分的形态的接触减少,这同样限制了热交换。

us2010217361a1公开了食管热传递设备,所述食管热传递设备具有与外部供应管连接并且接收来自冷却器的冷却剂的输入端口、与外部返回管连接的输出端口以及固定于冷却剂供应管的端盖。us2012265172a1公开了用于在手术过程期间诱导低温以治疗心脏骤停的食管热传递设备,所述食管热传递设备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远端被配置为用于插入到患者的食管内。us2013006336a1公开了例如对控制核心身体温度有用的食管热传递设备,所述食管热传递设备包括内腔、用于插入到咽开口内的远端、热传递区域、热传递介质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以及胃管。us2014155965a1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患者的核心身体温度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被耦合到外部源且被提供以调节热传递装置到食管的流动的微处理器。所有以上有关设备都未能提供导致已知的严重不良事件的选择性且基本上独有的身体部分冷却。此外,上述方法和系统被限制于冷却技术。根据治疗目的,加热可以是合适的治疗选择。上述方法和系统的另一个限制是其被限制于食管冷却。上述方法和系统的另一个限制是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通过相同的孔口定位,这减少了到受导管的半径限制的设备的潜在流动。出于热交换目的,流动越低,热交换将越差。此外,在上述系统中使用的冷却管是不可膨胀的,从而导致所述管与身体部分的形态的接触减少,这同样限制了热交换。

文件us2014343641公开了用于大脑冷却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包括具有细长管状构件的冷却组件、含有加压气体的储器和连接所述储器和所述细长管状构件的歧管。所述细长管状构件仅被插入到患者的鼻孔内,且加压气体通过所述细长管状构件中的、仅经过鼻腔的多个端口而被直接输送到患者鼻腔的表面上。加压气体仅在一个或两个鼻腔中蒸发,且加压气体通过相同的路径排出。以-20℃的温度插入气体。所述文件中描述的方法不具有对蒸发到鼻腔上的气体温度的控制,也不具有由大脑温度的连续反馈控制。此外,所述文件中描述的方法促进了蒸发气体与鼻粘膜的直接接触,这会导致不良事件,诸如,眶周气肿、冷却剂在面部窦内、鼻出血和组织损害,如作者所描述的。此外,气体可能通过肺循环而被吸收。

如us2014343641中所描述的,流体的递送通过直接热传递导致冷却。流体与鼻腔的接触以及所述直接热传递可以导致对患者的鼻腔的损害。

最近出版的综述稿件28-30已经公开了治疗性低温的一些可能形态,然而,没有人建议如在本发明中公开的任何类似导管。

因此,基于检索,没有发现预料或暗示本发明的教导的文件,因此,鉴于现有技术,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呈现了新颖性和创造性活动。

因此,本发明呈现了一种针对温度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所述解决方案不会对经历治疗的患者造成另一些问题。

至今,没有鼻咽方法能够实现独有的大脑冷却。尽管鼻咽方法在促进大脑温度降低方面的有效性,但是仍然观察到身体温度降低多达2.5摄氏度15,这仍然可能会导致有害的全身副作用。已知的鼻内设备还没有被设计用于长期使用,且新型设备应解决此缺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用解决以下问题的新设备、系统和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温度管理;

-防止或减少对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害;

-防止或减少由使神经系统处于危险的手术干预或临床干预所导致的对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害;

-防止、减少或治疗自发性出血或由手术导致的出血;

-防止、减少或治疗身体部分的损害;

-用热烧灼治疗身体部分;

-代谢控制;

本发明使用使可膨胀区段能够与外部构形进行广泛接触的导管来促进热传递。

本发明

a.使用任何种类的流体来促进热传递。

b.使用导管来促进热传递,所述导管可以穿过一个腔插入并且穿过另一个腔外置,或穿过一个腔插入并且穿过同一个腔外置。

c.使用处于稳定状态或移动状态的流体来促进热传递。

d.为了治疗目的,实现热传递到器官或腔,也实现独有的大脑冷却。

e.促进热传递而不是使用有效抵消措施来促进整个身体温度正常化。

f.实现在热传递期间实施粘膜保护装置,使由干预导致的粘膜损害最小化。

g.提供对目前的温度管理医疗设备的现状的改进,这是由于:

-其实现有效热传递的能力;

-其独有地冷却特定身体部分的能力。

通过选择性身体部分温度控制方法、增加目标身体部分和该身体部分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温度梯度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无创设备减轻手术并发症能够提供以上优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限定了一种导管,所述导管包括:

-至少一个可膨胀区段,所述可膨胀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开口;

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的壁能够通过流体的压力而适配至外部结构的构形;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能够接收至少一个流体入口装置,并且能够允许所述流体入口部通过同一个开口返回。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限定了一种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如上文所限定的导管;以及

-至少一个流体供应器,所述流体供应器被连接到所述导管;

其中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与至少一个物质接触或在至少一个物件内部,以管理所述物质的温度。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限定了一种用于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如上文限定的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定位成与至少一个身体部分接触或定位在至少一个身体部分内部;以及

-通过上文限定的系统灌注流体;

其中所述温度管理是借助于将流体灌注穿过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进行冷却或加热来实现的;

其中通过所述流体的、足以使所述导管的壁能够与身体部分的构形进行接触的压力或体积来使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膨胀。

本领域技术人员和相同部门的公司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另一些目的,且将通过足够的细节来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另一些目的,以便允许其以如下方式再现。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限定本申请的内容,呈现了以下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管(1)的实施方案的四个实施例。

图2示出了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和连接到导管(1)的流体供应器(8),其中可膨胀区段(2)(不具有分割部(3.1))具有单个开口(3)。

图3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具有分割部(3.1))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和连接到导管开口(3)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流体供应器(8),所述可膨胀区段(2)包括不同的分割部(3.1)大小。

图4示出了具有两个开口(3)(弯曲形状)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和连接到导管开口(3)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流体供应器(8)。

图5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可膨胀区段(2)具有两个开口(3)(弯曲形状)。两个不可膨胀区段(4,5)被连接到所述可膨胀区段(2)。进一步示出了在食管位置中使用的一个实施例。

图6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可膨胀区段(2)具有两个开口(3)(直线形状),所述两个开口(3)具有不同的可膨胀区段大小。

图7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可膨胀区段(2)具有以弯曲构形被定位的两个开口(3)(直线形状)。

图8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可膨胀区段(2)具有两个开口(3)(直线形状),例示了至少一个不可膨胀区段(4,5),所述不可膨胀区段(4,5)可以被连接到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开口(3)中的一个或两个。

图9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的导管(1)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可膨胀区段(2)具有两个开口(3)(直线形状、以弯曲构形被定位),例示了至少一个可膨胀区段(4,5),所述不可膨胀区段(4,5)可以被连接到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开口(3)中的一个或两个。

图10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的导管(1)的实施方案,所述可膨胀区段(2)具有两个开口(3)(直线形状),例示了连接到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开口(3)中的两个的两个不可膨胀区段(4,5)。进一步例示了三个不同的可膨胀区段大小。

图11、图12和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

图11示出了鼻咽导管(1)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3.作为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的远端与可膨胀区段(2)的近端的连接部的开口,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12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11.作为所述可膨胀区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的连接部的第二开口。

图13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4至图17示出了型式1的照片。

图14示出了不具有连接器的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3个区段、导引装置。

图15详细示出了具有连接器的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插入的导引装置(6)的连接器和在此型式中所使用的导引装置的尖端(6.2)的放大型式。

图16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放大的、在此型式中所使用的导引装置(6)的尖端(6.2)。

图17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详细示出了放大的、在此型式中所使用的导引装置(6)的尖端(6.2)和所述导引装置。

图18和图19示出了填充有流体且可膨胀区段膨胀的型式1的照片。

图18示出了具有与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的其他连接部(白色连接器)的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2.可膨胀管状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该照片示出了填充有流体并且连接到闭合回路系统的导管。

图19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所述照片示出了填充有流体并且连接到闭合回路系统的导管。第一张照片,在循环系统开始时;第二张照片,在全流动和最大膨胀(4cm)时;且第三张照片,在停机时。

图20示出了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尺寸。

图21示出了一个示出本发明的三个区段的例示,该例示示出了与导管的可膨胀区段接触的表面面积。2.可膨胀管状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

图22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的型式2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3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的型式2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

图24示出了在透明软管内部的鼻咽导管的型式2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在软管内部膨胀并且适配至内表面面积的导管。

图25示出了描述在闭合回路中单独使用鼻咽导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系列照片,所述方法能够免除所述系统的使用。

图26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1)的型式3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管状端口,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27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3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1.用来用空气填充可充气区段的、用于注射器连接的端口,7.2.所述端口与所述可充气区段的第二管状连接部,7.3.具有锚固目的的可充气区段,7.4.所述端口与所述可充气区段的第一管状连接部,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28详细示出了导管的型式3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9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1)的型式4的一个实施方案。2.较短的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管状端口,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30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4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1.用来用空气填充可充气区段的、用于注射器连接的端口,7.2.所述端口到所述充气区段的管状连接和保护,7.3.具有锚固目的的可充气区段,7.4.所述端口与所述可充气区段的第一管状连接部,7.5.用来施加粘膜保护剂(像凝胶和油类)的、用于注射器连接的端口,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31详细示出了导管的型式4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2示出了具有核心温度(直肠、肺和食管动脉)和大脑半球温度的图形。大脑温度和全身温度之间的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的*时间(p<0.001)。值被表达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图33例示了大脑和核心之间的平均温度差异。

图34例示了左大脑半球的冷却速率。大脑冷却在前二十分钟期间更强烈。

图35示出了在使用在此呈现的本发明实现低温期间具有全身血液动力学参数(hr、map、co)的图形。

图36示出了在使用在此呈现的本发明实现低温期间具有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图形。

图37示出了证实本发明相对于以鼻咽冷却为目的类似技术的优势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限定了以下术语/表达:

导管:是由柔性或刚性中空管制成的、穿过身体通道或自然腔而被插入的医疗设备,以允许流体通过或以使路径扩张。

可膨胀:意指某物能够增加任何尺寸(例如,长度或直径)的大小。

不可膨胀:意指某物不能够增加任何尺寸(例如,长度或直径)的大小。

热交换/热传递被限定为物理系统之间的、取决于温度和压力的、通过散热的热能交换。热传递的基本模式是传导或扩散、对流和辐射。热能在不同温度的表面移动流体之间传递被称为对流。

对流性热传递可以采取强制对流或自然对流的形式,其中当通过外部力(诸如,泵、风扇或混合器)诱导流体流动时,发生强制对流,且由于由流体中的温度变化导致的密度差异而造成的浮力,会导致自然对流

一些常见流体的典型对流性热传递系数:

·强制对流

■空气和气体:10-1000(w/(m2k))

■水和液体:50-10000(w/(m2k))

■液体金属:5000-40000(w/(m2k))

·自然对流

■空气和气体:0.5-1000(w/(m2k))

■水和液体:50-3000(w/(m2k))

牛顿冷却定律简洁地描述了传导性热传递:

等式1.q=h·δt·a

其中:

q=总传导性热传递

h=对流性热传递系数

δt=在传递中涉及的流体和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异

a=在其之上正发生传递的表面的面积

温度差异(δt)和面积(a)是热传递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流性热传递系数(h)是流体热传递中的另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对流性热传递系数(h)取决于流动性能,诸如介质(气体或液体)的速度、黏度和类型以及其他流动和温度依赖性性能。速度具有最大影响,在对流性热传递中具有直接关系。表面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状况是热传递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表面和流体之间存在的接触越多,热交换将越高。流动的定向同样可以起作用。

良好的热交换能力:意指将导致从流体到表面的快速且有效率的热交换的特征的组合。

小的热交换能力:意指将导致从流体到表面的较慢且不太有效率的热交换的特征的组合。

物质:被限定为具有物理主体(例如,腔或主体部分)的任何实体或物体。

保护装置:指的是保护在热传递期间将与导管接触的部分的表面所采用的实体。

温度管理:目标温度管理(ttm)被限定为试图实现并且维持人的特定身体温度达特定持续时间以努力改进健康结果的积极治疗1

导管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导管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区段,所述可膨胀区段包括一个开口,其中通过流体的、足以使所述导管的壁能够与身体部分的构形进行接触的压力或体积来使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膨胀。

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由具有良好热交换能力的薄壁制成。此区段负责与外部结构广泛接触。这使所述导管能够提供用于热交换的广阔表面面积。

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通过由循环流体所生成的压力而在结构内部膨胀。

不可膨胀区段(当存在时)由具有呈现比所述可膨胀区段更低的热交换能力的壁制成。实施此特性的意图是避免由在所述导管内部循环的流体的温度导致对外部结构的损害。

在图1上,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

在图25上,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在此实施方案中,注射器被用于在期望的温度下将流体插入导管内,且其后系统将被封闭,维持温度。

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系统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限定了一种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导管和用来向所述导管提供流体的装置。

在所述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它包括热交换器、循环泵和连接器。

热交换器可以是冷却发生器或加热发生器,其中它可以与温度计耦合,这允许改进温度管理。

泵生成高流量的流体,这改进了热交换,且在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的壁的内部施加压力。通过所述流体的、足以使所述导管的壁能够与身体部分的构形进行接触的压力或体积来使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膨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器由使用快速连接器耦合到所述系统的软管组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用来抵消所述系统在整个剩余非目标结构中的影响的装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目标结构正被冷却,且用于抵消的装置是毯、热毯、热垫、血管导管、热袋及其组合。

用于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方法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限定了一种用于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如上文限定的导管的可膨胀区段定位成与至少一个身体部分接触或定位在至少一个身体部分内部;以及

-通过如上文限定的系统灌注流体;

其中所述温度管理是借助于将流体灌注穿过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进行冷却或加热来实现的;

其中通过所述流体的、足以使所述导管的壁能够与身体部分的构形进行接触的压力或体积来使所述导管的所述可膨胀区段膨胀。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温度管理的目标身体部分是大脑。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目标身体部分优选地是一个大脑半球。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导管插入穿过一个结构,其中使用允许温度管理的连续高流量泵将所述导管连接到循环流体的热交换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管的导引装置具有一个被覆盖的尖端,该尖端具有一个便于将所述导管插入穿过身体部分的倒圆区段。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穿过整个系统的流体的连续温度测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测量的温度是作为所述系统的目标的身体部分。所述连续测量允许基于治疗策略来严格控制温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温度计、近红外光谱(nirs)、磁共振成像(mri)、辐射测量术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作为目标的身体部分的温度测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测量的温度由大脑组成。

本发明限定了以下条款:

条款1.导管(1),包括:

-至少一个可膨胀区段(2),所述可膨胀区段(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3);

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壁能够通过流体的压力而适配至外部结构的构形;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3)能够接收至少一个流体入口装置,并且能够允许所述流体入口部通过同一个开口(3)返回。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导管(1),其中开口(3)在其区域中包含一个能够将流体入口部向内和向外引导的分割部(3.1)。

条款3.根据条款2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分割部(3.1)被引导朝向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内部区段。

条款4.根据条款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3)通过熔接、旋拧或过盈连接而被连续地连接到至少一个不可膨胀区段(4)。

条款5.根据条款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管(1),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4);以及

-至少一个可膨胀区段(2);

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被连接到所述不可膨胀管状区段(4),所述连接是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4)的远端(4.1)连接到所述可膨胀管状区段(2)的近端(2.1);

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壁能够通过流体的压力适配至外部结构的构形。

条款6.根据条款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管(1),还包括:

-连接到所述可膨胀区段的至少一个第二不可膨胀区段(5)。

条款7.根据条款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管(1),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引装置(6)。

条款8.根据条款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由具有良好热交换能力的材料制成。

条款9.根据条款7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导引装置(6)是穿过所述区段中的至少一个的导引丝。

条款10.根据条款9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导引丝(6.1)具有至少一个被覆盖的尖端(6.2)。

条款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被覆盖的尖端(6.2)具有一个倒圆区段。

条款12.根据条款1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交换能力。

条款13.根据条款12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材料是塑料聚氨酯基化合物。

条款14.根据条款13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塑料聚氨酯基化合物由neusoft40a制成。

条款15.根据条款4或5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不可膨胀区段(4)的材料具有很小的热交换能力。

条款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材料是塑料聚氨酯基化合物。

条款17.根据条款16所述的导管(1),其中塑料聚氨酯基化合物是texin50d。

条款18.根据条款9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导引丝(6.1)由选自由sspebax组成的组中的材料制成。

条款19.根据条款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导管(1),还包括:

-至少一个管状端口(7),在所述导管(1)的任何区段的壁内部或邻近所述导管(1)的任何区段的壁定位。

条款20.根据条款19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状端口(7)被灌注有保护装置。

条款21.根据条款20所述的导管(1),其中所述保护装置选自由油、气体、凝胶或其组合组成的组。

条款22.用于目标温度管理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根据条款1至21中的任一项所限定的导管(1);以及

-至少一个流体供应器(8),所述流体供应器(8)被连接到所述导管(1);

其中所述导管(1)的所述可膨胀区段(2)与至少一个物质接触或在至少一个物质内部,以管理所述物质的温度。

条款23.根据条款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物质是包括内部腔、外部腔和实体器官的身体部分。

条款24.根据条款2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身体部分是鼻腔、鼻咽、口咽、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

条款25.根据条款22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温度管理的装置。

条款26.根据条款22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抵消对身体的其余部分进行冷却或加热的装置(9)。

条款27.根据条款2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抵消身体的其余部分的冷却或加热的装置(9)选自由毯、热毯、热垫、血管导管、热袋以及其组合组成的组。

条款28.用于目标身体温度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根据条款1至21中的任一项限定的导管(1)的可膨胀区段(2)定位成与至少一个身体部分接触或定位在至少一个身体部分内部;以及

-使流体灌注穿过根据条款22至27中的任一项限定的系统;

其中所述温度管理是借助于将流体灌注穿过所述导管(1)的所述可膨胀区段(2)进行冷却或加热来实现的;

其中通过所述流体的、足以使所述导管(1)的壁能够与身体部分的构形进行接触的压力或体积来使所述导管(1)的所述可膨胀区段(2)膨胀。

条款29.根据条款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是大量接触。

条款30.根据条款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通过对至少一个身体部分冷却来实现所述温度管理时,将应用用于抵消对身体的其余部分的冷却的加热装置(9);或

-当通过对至少一个身体部分加热来实现所述温度管理时,将应用用于抵消对身体的其余部分的加热的冷却装置(9)。

条款31.根据条款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防止或减少对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害。

条款32.根据条款28至30中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防止或减少由使神经系统处于危险的手术干预或临床干预所导致的对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害。

条款33.根据条款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防止、减少或治疗自发性出血或由手术导致的出血。

条款34.根据条款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防止、减少或治疗身体部分的损害。

条款35.根据条款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用于用热烧灼治疗身体部分。

条款36.根据条款28至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导管(1)插入到目标身体部分是通过:

-穿过身体的开口中的至少一个插入至少一个导管(1);

-经过意在进行温度管理的腔;

-从身体的同一个开口或另一个开口出来。

条款37.根据条款36所述的方法,其中穿过鼻腔插入所述导管(1)并且所述导管(1)穿过口腔出来。

条款38.根据条款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身体部分是鼻咽。

本发明示出了进一步的技术优点和经济优点之中的许多优点,诸如:其访问目标身体部分的容易性、其执行选择性快速温度管理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与身体温度保存机制相关联的新型鼻咽冷却设备来诱导独有的大脑低温是可行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大脑温度降低了4.5℃,而使全身温度保持稳定(图32)。本发明示出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如图37中示出的。

在本发明中实施的方法提供了目标身体部分的温度的显著降低,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与全身温度保存机制相关联的鼻咽冷却设备来诱导独有的大脑低温是可行的。此独有的大脑冷却不影响全身血液动力学和大脑血液动力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管是用来降低邻近鼻咽通道的脑组织的温度的鼻咽冷却导管。所述系统的部件便于导管定位。在所述导管内部,将存在由连接到所述导管的外部系统冷却的液体的连续流动。鼻咽冷却导管可以被用在具有严重大脑损伤的受验者上,所述鼻咽冷却导管接收治疗性脑冷却指示作为用于神经保护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鼻咽冷却导管的系统在所述导管和鼻咽区域之间提供较宽的热交换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宽的热交换表面提供了更好的结果而没有并发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导管与用于保存全身温度的装置(诸如,毯、热毯、热垫、血管导管、热袋以及其组合)相关联。

用低温诱导的早期治疗被证明对于减少患者的运动后遗症和/或认知后遗症是至关重要的,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导管能够以快速和选择性方式降低脑温度,避免由现有技术中具有的其他设备所呈现的并发症。保存全身温度和保存全身血液动力学和脑血液动力学对于避免经历低温治疗的患者的另一些并发症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施例-实施方案

实施例1

本文呈现的实施例仅例示了执行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然而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导管定位

可以在图21中找到导管定位的可膨胀区段的一个实施例,图21示出了采用鼻咽区域的形式的可膨胀区段。

导管构造

导管的实施方案的一个实施例呈现了一种导管,包括:

-至少一个可膨胀区段(2),所述可膨胀区段(2)包括至少一个开口(3);

其中所述可膨胀区段(2)的壁能够通过流体的压力而适配于外部结构的构形;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3)能够接收至少一个流体入口装置并且能够允许所述流体入口部通过同一个开口(3)返回。

在本申请的图1至图31中指示了另一些导管实施例,还包括所述导管的变体。

图1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和一个开口(3)的导管的实施方案的四个变体。分别地,一个变体不具有分割部,一个变体具有使区段分离同时维持区段彼此邻近的第一类型的分割部(3.1),一个变体具有使区段更显著地分离的第二类型的分割部(3.1),以及一个变体具有使区段甚至更显著地分离的第三类型的分割部(3.1)。

图2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和一个开口(3)的导管的实施方案的第一变体。还描绘了与流体供应器(8)的连接部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2)、一个开口(3)和一个分割部(3.1)的导管的实施方案的第二变体的实施方案。还描绘了与流体供应器(8)的连接部的实施方案。

图4示出了具有一个可膨胀区段、一个开口和一个分割部(3.1)的导管的实施方案的第三变体的实施方案。还描绘了与流体供应器(8)的连接部的实施方案。

图5示出了作为食管导管工作的导管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6示出了在相对端部的每个中,具有开口的导管的可膨胀区段的实施方案的变体。

图7示出了导管的可膨胀区段的一个替代配置。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管的实施方案,所述导管分别具有连接到可膨胀区段(2)的端部的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或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与第二不可膨胀区段(5)。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管的实施方案,所述导管分别具有连接到可膨胀区段(2)的端部的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或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与第二不可膨胀区段(5)。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管的实施方案的变体,所述导管分别具有连接到可膨胀区段(2)的端部的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或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与第二不可膨胀区段(5)。

图11示出了鼻咽导管(1)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3.作为第一不可膨胀区段(4)的远端与可膨胀区段(2)的近端的连接部的开口,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12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流体供应器连接),11.作为所述可膨胀区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的连接部的第二开口。

通过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而连接到导管的流体供应器(8)提供经过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4)、可膨胀区段(2)和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的流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是水)。所述可膨胀区段(2)通过流体的压力而膨胀到外部结构的构形。

图13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4至图17示出了型式1的照片。

图14示出了不具有连接器的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3个区段、导引装置。

图15详细示出了具有连接器的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具有插入的导引装置(6)的连接器和在此型式中所使用的导引装置的尖端(6.2)的放大型式。

图16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放大的、在此型式中所使用的导引装置(6)的尖端(6.2)。

图17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实施方案的照片,详细示出了放大的、在此型式中使用的导引装置(6)的尖端(6.2)和所述导引装置。

图18和图19示出了填充有流体且可膨胀区段膨胀的型式1的照片。

图18示出了具有与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的其他连接部(白色连接器)的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2.可膨胀管状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该照片示出了填充有流体并且连接到闭合回路系统的导管。

图19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所述照片示出了填充有流体并且连接到闭合回路系统的导管。第一张照片,在循环系统开始时;第二张照片,在全流动和最大膨胀(4cm)时;且第三张照片,在停机时。

图20示出了导管的型式1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尺寸。

图21示出了一个示出了本发明的三个区段的例示,该例示示出了与导管的可膨胀区段接触的表面面积。2.可膨胀管状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

图22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的型式2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3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的型式2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

图24示出了在透明软管内部的鼻咽导管的型式2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照片,示出了在软管内部膨胀并且适配于内表面面积的导管。

图25示出了描述在闭合回路中单独使用鼻咽导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系列照片,所述方法能够免除所述系统的使用。

图26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1)的型式3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管状端口,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27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3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1.用来用空气填充可充气区段的用于注射器连接的端口,7.2.所述端口与所述可充气区段的第二管状连接部,7.3.具有锚固目的的可充气区段,7.4.所述端口与所述可充气区段的第一管状连接部,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28详细示出了导管的型式3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9示出了具有较短的可膨胀区段的鼻咽导管(1)的型式4的一个实施方案。2.较短的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管状端口,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30详细示出了鼻咽导管的型式4的一个实施方案。2.可膨胀区段,4.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5.第二不可膨胀管状区段,6.导引装置,7.1.用来用空气填充可充气区段的、用于注射器连接的端口,7.2.所述端口到所述充气区段的管状连接部和保护,7.3.具有锚固目的的可充气区段,7.4.所述端口与所述可充气区段的第一管状连接部,7.5.用来施加粘膜保护剂(像凝胶和油类)的、用于注射器连接的端口,10.连接器(使所述第一不可膨胀管状区段的近端与所述系统连接)。

图31详细示出了导管的型式4的一个实施方案。

有效性测试

选择性脑低温诱导

在有效性测试上实施的鼻咽冷却设备:

a.所述鼻咽冷却设备由一个导管、一个热交换器、一个循环泵、其连接器以及一个温度计组成。所有部件一起工作,以为此目的而使用水来递送受控冷却到鼻咽。

i.导管由一个可膨胀区段和两个不可膨胀区段组成。

·所述可膨胀区段由具有良好热交换能力的薄壁制成。此区段负责与鼻咽不规则构形的广泛接触。这允许所述导管提供广阔的热交换表面面积。

·所述两个不可膨胀区段由具有比所述可膨胀区段更低的热交换能力的厚壁制成。实施此特性的意图在于避免由在所述导管内部循环的流体的低温导致的鼻热损害或鼻咽热损害。

ii.穿过所有动物的左鼻孔插入所述导管,并且使用直接喉镜检查法在口腔中可视化。所述导管被连接到使用由水泵生成的连续高流量使0℃和2℃之间的冷水循环的热交换系统。

iii.由于由水泵泵送的循环流体所生成的压力,所述导管的可膨胀区段在鼻咽腔内部膨胀。

b.所述系统由一个冷却(或加热)发生器和一个水泵组成。

i.所述冷却(或加热)发生器被耦合到实质大脑温度计,所述实质大脑温度计允许在实验期间到温度控制的连续反馈。

ii.所述水泵生成闭合回路布局中高流量的流体。

c.所述连接器由软管组成,所述软管使用快速连接器耦合到所述系统。

动物经受麻醉程序、全身生理监视和大脑生理监视、经由鼻咽冷却的选择性大脑低温、复温和安乐死。

对于该实验,使用10(十)个健康的杂交猪(兰德瑞斯猪、杜洛克猪和皮特兰猪),所述杂交猪有雄性和雌性、体重18kg至25kg(平均值,20.6kg±1.8)。所述杂交猪是在农业、供应和农业防御部门的法定程序内从圣保罗附近的饲养员购买的,并且随后在圣保罗大学(usp)处的兽医医学和动物科学学院处递送所述杂交猪,使得可以在试验的早上将它们送到usp处的医学院。

在呼吸和全身血液动力学变量稳定之后30分钟开始冷却。冷却过程持续了60分钟。在关闭冷却系统之后,在15分钟内大脑复温被动地发生。

在该实验期间,通过热垫和毯维持动物的身体温度。身体加热和鼻咽冷却系统被一起接通,且第一个被维持直到复温阶段结束。

通过穿过横向于中线0.5cm且在冠状缝上方1cm双边地执行颅骨孔插入的导管来测量两个大脑半球的温度。其末端被定位成距皮层表面1.5cm;通过手术中超声波检查法来确定所述导管的远端的定位。

通过放置在直肠(rt)的内腔中的一个温度计、放置在食管(et)的内腔中的另一个温度计和放置在肺动脉(at)的内腔中的导管的尖端处的第三个温度计(93a-131h-7f,baxteredwardscriticalcare,irvine,ca,usa)来测量全身温度。这些测量被传输并且被存储在多参数监视器(dx2020,philips/dixtal,manaus,am,brazil)上。

全身血液动力学监视存在于对以下生理参数的测量:心率(hr)、血压(bp)和心输出量(co)。通过放置在胸部区域中的三个电极来测量hr、经由植入股动脉内腔中的聚乙烯导管(pe240)所测量的平均动脉压力(map)以及使用间歇热稀释技术191.192用定位在肺动脉的内腔中的导管(7f93a131h,baxteredwardscriticalcareofirvine,ca,usa)测量co。用于测量co的导管还被用来测量at。全身血液动力学数据被捕获并且被存储在多参数监视器(dx2020,philips/dixtal,manaus,brazil)中。

通过耦合到4mhz至8mhz(sonosite,bothell,wa,usa)的多频超声波换能器的系统,在猪大脑动脉中测量大脑血液流动速度(cbfv)。每五分钟记录一次平均速度、心脏收缩峰值速度(sv)、舒张末期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1)。

在用本发明执行的研究处获得的结果。基线温度

左大脑半球和右大脑半球的基线温度不具有显著差异(tceo:38.78±1.16℃;tcdo:38.82±1.12℃,p=0.7)。食管(et)、直肠(rt)和肺动脉(at)的基线温度也不具有显著差异(et:39.74±0.86℃;rt:39.9±0.86℃,at:39.82±0.86℃,对于et:rt之间的关系,p=0.164;对于et:at之间的关系,p=0.45;对于rt:at之间的关系,p=0.62)。

低温期间的温度测量

大脑温度

在鼻咽冷却阶段中,两个大脑半球的温度显著降低(图32)。

在5分钟之后,左半球的温度降低了1.47±0.86℃(95%ci:-2.09到-0.85,p=0.0004),在10分钟之后,降低了2.45±102℃(95%ci:-3.19到-1.71,p<0.0001),在60分钟之后达到4.45±1.36℃(95%ci:-5.43到-3.47,p<0.0001)(图32和表1)。

右半球(rbt)的温度也降低,但程度较轻。在60分钟之后,观察到的降低是3.52±0.94℃(95%ci:-4.19到-2.85,p<0.0001)。

在二十分钟的冷却之后,半球之间的温度差异是显著的(lbt:35.24±1.49℃;rbt:36.06℃±0.98,p=0.014),并且被维持,直到该阶段结束。

在前五分钟内左脑中的温度降低速率是0.3℃/分钟,且是0.16℃/分钟直到15分钟。在此时段之后,该速率较慢:0.06℃/分钟至0.02℃/分钟,直到实验结束。

表1-与基线温度比较,左脑温度(lbt)的变化。在前5分钟内,lbt降低变得显著(p<0.0004)。值表示为平均值。

核心温度

与基线温度比较,在该实验期间核心温度未示出显著变化。直肠温度(rt)的最大降低是0.23±1.16℃(p=0.55),肺动脉(at)是0.62±0.95℃(p=0.07)且食管温度(et)是0.84±193℃(p=0.20)。

大脑温度和核心温度之间的差异

自鼻咽冷却的前5分钟以来并且被保持直到程序结束,大脑和核心温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血液动力学监测

全身血液动力学测量

全身血液动力学参数(hr、map和co)在整个鼻咽冷却阶段保持稳定。hr保持在117±23bpm,且map是79.1±13.9mmhg。在前10分钟期间存在co的非显著降低(从3.7±0.6至3.3±0.5ml/分钟),之后稳定。在复温阶段期间观察到心动过速。

大脑血液动力学测量

在鼻咽冷却期间,不存在cbf速度的显著变化。在冷却60分钟之后,注意到cbf速度的略微降低,以及阻力指数增加。

图32示出的是,在鼻咽冷却期间,大脑半球的温度存在显著降低,而全身温度保持稳定。

在五分钟治疗之后,左大脑半球的温度降低1.47±0.86℃,在十分钟治疗之后降低2.45±1.02℃,且在六十分钟治疗之后降低4.45±1.36℃

自鼻咽冷却的前5分钟以来,在大脑温度和全身温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该显著差异保持直到低温治疗结束,如可以在图32中看到的。

全身血液动力学

全身血液动力学变量(fc-心脏频率,pam-平均动脉压力和dc-心脏负荷)在低温治疗期间保持稳定。在前10分钟期间,fc保持117±23bpm,pam保持79.1±13.9mmhg且dc从3.3±0.5ml/分钟变动到3.7±0.6ml/分钟,如可以在图36中看到的。

脑血液动力学

如可以在图36中看到的,在低温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脑血液流动速度(fse)的显著变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由孤立的大脑冷却引起的对全身生理机制和大脑生理机制的影响的研究。类似地,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法评估的大脑血液动力学已经呈现稳定性,而不响应于独有的低温显著改变。与全身th相关联的cbf的降低先前已经被证实(33),且可以通过继发于整个身体冷却的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来证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呈现的知识,且将能够再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其它变体,所述变体由所附权利要求包括。

参考文献

1.peberdyma,callawaycw,neumarrw,geocadinrg,zimmermanjl,donninom,等人.part9:post-cardiacarrestcare: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circulation2010;122:s768–86.

2.arrichj,holzerm,havelc,müllnerm,herknerh.hypothermiaforneuroprotectioninadultsafte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因特网].in:thecochranecollaboration,editor.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chichester,uk:johnwiley&sons,ltd;2012[cited2015may15].可得自:http://doi.wiley.com/10.1002/14651858.cd004128.pub3

3.yenarima,hemmentm.therapeutichypothermiaforbrainischemia:wherehavewecomeandwheredowego?stroke2010;41:s72–4.

4.foxjl,vuen,doyle-watersm,brubacherjr,abu-labanr,huz.prophylactichypothermiafortraumaticbraininjury:aquantitativesystematicreview.cjem2010;12:355–64.

5.crossleys,reidj,mclatchier,haytonj,clarkc,macdougallm,等人.asystematicreviewoftherapeutichypothermiaforadultpatientsfollowingtraumaticbraininjury.criticalcare2014;18:r75.

6.kriegerdw,yenarima.therapeutichypothermiaforacuteischemicstroke:whatdolaboratorystudiesteachus?stroke2004;35:1482–9.

7.poldermankh.applicationoftherapeutichypothermiaintheicu:opportunitiesandpitfallsofapromisingtreatmentmodality.part1:indicationsandevidence.intensivecaremed2004;30:556–75.

8.cliftongl.iskeepingcoolstillhot?anupdateonhypothermiainbraininjury.curropincritcare2004;10:116–9.

9.bernardsa,jonesbm,hornemk.clinicaltrialofinducedhypothermiaincomatosesurvivorsof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annemergmed1997;30:146–53.

10.covaciul,allersm,enbladp,lunderquista,wielocht,rubertssons.intranasalselectivebraincoolinginpigs.resuscitation2008;76:83–8.

11.trübelh,hermanp,kampmannc,novotnye,hyderf.[selectivepharyngealbraincooling].biomedtech(berl)2003;48:298–300.

12.hagiokas,takeday,takatak,moritak.nasopharyngealcoolingselectivelyandrapidlydecreasesbraintemperatureandattenuatesneuronaldamage,evenifinitiatedattheonsetof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inrats.criticalcaremedicine2003;31:2502–8.

13.dollh,truebelh,kipfmuellerf,schaeferu,neugebaueream,wirths,等人.pharyngealselectivebraincoolingimprovesneurofunctionalandneurocognitiveoutcomeafterfluidpercussionbraininjuryinrats.journalofneurotrauma2009;26:235–42.

14.yut,barbutd,ristagnog,chojh,suns,liy,等人.survivalandneurologicaloutcomesafternasopharyngealcoolingorperipheralveincoldsalineinfusioninitiatedduring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inaporcinemodelofprolongedcardiacarrest*.criticalcaremedicine2010;38:916–21.

15.bollerm,lampejw,katzjm,barbutd,beckerlb.feasibilityofintra-arresthypothermiainduction:anovelnasopharyngealapproachachievespreferentialbraincooling.resuscitation2010;81:1025–30.

16.harrisb,andrewsp,murrayg,forbesj,moseleyo.systematicreviewofheadcoolinginadults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andstroke.healthtechnolassess[因特网]2012[cited2015may15];16.可得自:http://www.journalslibrary.nihr.ac.uk/hta/volume-16/issue-45

17.poldermankh,rijnsburgerer,peerdemansm,girbesarj.inductionofhypothermiainpatientswithvarioustypesofneurologicinjurywithuseoflargevolumesofice-coldintravenousfluid.critcaremed2005;33:2744–51.

18.tanakam,nagasakig,nishikawat.moderatehypothermiadepressesarterialbaroreflexcontrolofheartrateduring,anddelaysitsrecoveryafter,generalanesthesiainhumans.anesthesiology2001;95:51–5.

19.sabharwalr,cootejh,johnsej,eggintons.effectofhypothermiaonbaroreflexcontrolofheartrateandrenalsympatheticnerveactivityinanaesthetizedrats.jphysiol(lond)2004;557:247–59.

20.weisserj,martinj,bispinge,maierls,beyersdorff,hasenfussg,等人.influenceofmildhypothermiaonmyocardialcontractilityandcirculatoryfunction.basicrescardiol2001;96:198–205.

21.sesslerdi.mildperioperativehypothermia.nengljmed1997;336:1730–7.

22.fischerum,coxcsjr,lainega,mehlhornu,allensj.mildhypothermiaimpairsleftventriculardiastolicbutnotsystolicfunction.jinvestsurg2005;18:291–6.

23.poldermankh,vanzantenarh,girbesarj.theimportanceofmagnesiumincriticallyillpatients:aroleinmitigatingneurologicalinjuryandinthepreventionofvasospasms.intensivecaremed2003;29:1202–3.

24.solimanhm,mercand,lobossm,mélotc,vincentj-l.developmentofionizedhypomagnesemiaisassociatedwithhighermortalityrates.critcaremed2003;31:1082–7.

25.buschhj,eichwedef,m,tacconef,g,schwabt,等人.safetyandfeasibilityofnasopharyngealevaporativecoolingintheemergencydepartmentsettinginsurvivorsofcardiacarrest.resuscitation2010;81:943–9.

26.polis,purruckerj,priglingerm,sykoram,diedlerj,ruppa,等人.safetyevaluationofnasopharyngealcoolinginstrokepatients:anobservationalstudy.neurocriticalcare2014;20:98–105.

27.dollh,maegelem,bohlj,s,kipfmuellerf,schaeferu,等人.pharyngealselectivebraincoolingisassociatedwithreducedcnscorticallesionafterexperimentaltraumaticbraininjuryinrats.journalofneurotrauma2010;27:2245–54.

28.christiane,zadag,sungg,giannottasl.areviewofselectivehypothermiainthemanagementoftraumaticbraininjury.neurosurgicalfocus2008;25:e9.

29.rdl.hipotermiaterapêuticapós-cardiorrespiratória:evidênciaseaspectospráticos.revbrasterintensiva2009;21:65–71.

30.harrisb,andrewsp,murrayg,forbesj,moseleyo.systematicreviewofheadcoolinginadults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andstroke.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因特网]2012[cited2016jan13];16.可得自:http://www.journalslibrary.nihr.ac.uk/hta/volume-16/issue-4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