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84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产生过多的单钠尿酸盐MSU在体内蓄积沉淀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特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亦是痛风的最基本类型,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本病症状痛苦,复发率高。

痛风是遍布全球的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南方上升趋势比北方更明显,而且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祖国医药学在痛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更强调整体的治疗,标本兼治预防为主,中药以不良反应少而著称。因此,研制治疗该病的中药制剂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党参20-40份,土茯苓10-30份,威灵仙10-30份,黄芪10-30份,三七5-15份,秦皮5-15份,炒苍术5-15份,甲珠5-15份,乌稍蛇5-15份,防风5-1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桂枝5-15份,川芎5-15份。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党参20-40份,土茯苓10-30份,威灵仙10-30份,黄芪10-30份,三七5-15份,秦皮5-15份,炒苍术5-15份,甲珠5-15份,乌稍蛇5-15份,防风5-1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桂枝5-15份,川芎5-15份,神曲5-15份。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党参20-40份,土茯苓10-30份,威灵仙10-30份,黄芪10-30份,三七5-15份,秦皮5-15份,胆南星5-15份,炒苍术5-15份,甲珠5-15份,乌稍蛇5-15份,防风5-1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桂枝5-15份,川芎5-15份。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按重量份数计,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药剂:党参20-40份,土茯苓10-30份,威灵仙10-30份,黄芪10-30份,三七5-15份,秦皮5-15份,胆南星5-15份,炒苍术5-15份,甲珠5-15份,乌稍蛇5-15份,防风5-15份,桃仁5-15份,红花5-15份,桂枝5-15份,川芎5-15份,神曲5-15份。

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

所述的药剂是散剂、水丸、块剂、蜜丸或胶囊。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原料干燥、粉碎至100-200目细粉,过筛;按所述的比例混合,制成药剂。

所述的药剂可以为水泛丸,经阴干或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还可以加入蜂蜜制成蜜丸。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为水丸,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所述重量份准备各原料药;

S2以上各味药材,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80%的乙醇溶液提取,乙醇溶液的重量为所述药材总重量的8-12倍,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A,药渣备用;

S3步骤S2得到的药渣,加水提取,水的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5-15倍,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水提取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得提取浸膏B;

S4将提取浸膏A和提取浸膏B合并,得总提取浸膏,干燥,得干浸膏粉;

S5将上述干浸膏粉水泛成丸,分装,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另外一种制备方法,所述药物为水丸,包括如下步骤:

Y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各味药材,分别粉碎,混合;

Y2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5-95%乙醇进行提取,得提取液;

Y3将提取液浓缩、干燥,水泛成丸。

所述步骤Y2中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料液比为1:(20-40)。所述微波提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提取温度为45-55℃,提取时间为5-15min,微波功率为650-750W,第二阶段提取温度为85-95℃,提取时间为20-60min,微波功率为250-350W,第三阶段提取温度为45-55℃,提取时间为5-15min,微波功率为650-750W。

本发明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服用方法采用口服,一日2-3次,一次5-10克,用温开水冲服。

党参,拉丁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威灵仙,学名: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之功效。

黄芪,拉丁学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秦皮,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味苦、涩,性寒。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胆南星,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实行国药准字号管理的曲类中药。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苦寒、微辛,凉。归肺、肝、脾经。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炒苍术,又名麸炒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甲珠,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便血。拉丁名:Squama Manitis原动物Manis pentadactyla L.。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蛇。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甘,平。归肝经。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桃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桂枝,别名:柳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川芎,拉丁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神曲,中药名。为辣蓼、青蒿、杏仁泥、赤小豆、鲜苍耳子加入面粉或麸皮后发酵而成的曲剂。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

本发明基于祖国医学对痛风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的研究成就,结合现代有关研究资料和长期临床实践,认为与脾、肾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病多因素体禀赋不足,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或痰浊瘀血,阻于经脉,深入筋骨关节经脉,是本病的发病机制,迅速清除体内血尿酸。因此,本发明筛选出化湿泻浊、通络止痛,活血清热等治法,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本发明主治功能:清热利湿、祛痰开窍、活血通络、益气健脾。本发明适应症状:用于湿热浊毒、脾湿下注、寒热相搏、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经干燥粉碎至200目细粉的原料: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胆南星1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神曲1克。将上述称取的原料混合,制成药粉,装入胶囊。

本发明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一日3次,一次7克,用温开水冲服。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对痛风的治疗效果,采用实施例1用于治疗重庆同康骨科医院痛风患者100例。

选择中医诊断痛风为标准:患者有高尿酸血症,常于午夜关节剧烈疼痛,平时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关节腔有积液,出现痛风石沉淀。如上症状,即可确诊。在确诊观察的对象中,男性80例,女性20例,无其它严重疾病,年龄为35岁-70岁,平均年龄51.4岁。服用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一日3次,一次7克,用温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0天。临床实验时,停服其它药物和保健营养品。

疗效判定:

显效:体质增强,身体有劲;高尿酸血症得到控制,关节的红、肿、热、痛明显缓解;关节积液减少。

有效:体质增强,身体有劲;关节的红、肿、热、痛有所减轻。

无效:病症无变化。

结果:有效者92例,显效者8例,总有效率达100%。本发明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适合痛风患者长期治疗。

典型病例:

张某,男,52岁,有痛风史9年,查血尿酸为550umol/L;左腕关节红肿,活动障碍,服用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一日3次,一次7克,用温开水冲服,服用30天后,左腕关节红肿消失,血尿酸为465umol/L,继续服用15天后,血尿酸为450umol/L,左腕关节活动自如。随诊,至今没有复发。

本发明基于祖国医学对痛风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的研究成就,结合现代有关研究资料和长期临床实践,认为与脾、肾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病多因素体禀赋不足,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或痰浊瘀血,阻于经脉,深入筋骨关节经脉,是本病的发病机制,迅速清除体内血尿酸。因此,本发明筛选出化湿泻浊、通络止痛,活血清热等治法,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

本发明主治功能:清热利湿、祛痰开窍、活血通络、益气健脾。本发明适应症状:用于湿热浊毒、脾湿下注、寒热相搏、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等。

实施例2

称取经干燥粉碎至200目细粉的原料: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胆南星2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将上述称取的原料混合,制成药粉,装入胶囊。

实施例3

称取经干燥粉碎至200目细粉的原料: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神曲2克。将上述称取的原料混合,制成药粉,装入胶囊。

实施例4

S1、按照下述重量份准备各原料药:

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胆南星1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神曲1克。

S2、以上各味药材,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乙醇溶液的重量为所述药材总重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小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A,药渣备用。

S3、步骤S2得到的药渣,加水提取,水的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小时,水提取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B。

S4、将提取浸膏A和提取浸膏B合并,得总提取浸膏,干燥,得干浸膏粉。

S5、将上述干浸膏粉,水泛成丸。

实施例5

S1、按照下述重量份准备各原料药:

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胆南星1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神曲1克。

S2、以上各味药材,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乙醇溶液的重量为所述药材总重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小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A,药渣备用。

S3、步骤S2得到的药渣,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乙醇溶液的重量为所述药材总重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小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B。

S4、将提取浸膏A和提取浸膏B合并,得总提取浸膏,干燥,得干浸膏粉。

S5、将上述干浸膏粉,水泛成丸。

实施例6

S1、按照下述重量份准备各原料药:

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胆南星1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神曲1克。

S2、以上各味药材,加水提取,水的重量为所述药材总重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小时,水提取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A,药渣备用。

S3、步骤S2得到的药渣,加水提取,水的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提取2次,每次1小时,水提取液浓缩至80℃时测定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得提取浸膏B。

S4、将提取浸膏A和提取浸膏B合并,得总提取浸膏,干燥,得干浸膏粉。

S5、将上述干浸膏粉,水泛成丸。

实施例7

Y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各味药材,分别粉碎至200目细粉,混合;

中药配方:党参3克,土茯苓2克,威灵仙2克,黄芪2克,三七1克,秦皮1克,胆南星1克,炒苍术1克,甲珠1克,乌稍蛇1克,防风1克,桃仁1克,红花1克,桂枝1克,川芎1克,神曲1克。

Y2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进行提取,得提取液;

Y3将提取液浓缩成密度为1.30g/mL(20℃)的稠膏、60℃温度下干燥至恒重,粉碎过100目筛,再水泛成丸。

所述步骤Y2中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料液质量比为1:30;所述微波提取分为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为700W,第二阶段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0min,微波功率为300W,第三阶段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为700W;得到提取液。

实施例8

基本同实施例7,区别在于步骤Y2。

所述步骤Y2中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料液质量比为1:30;所述微波提取分为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700W,第二阶段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0min,微波功率为300W;得到提取液。

实施例9

基本同实施例7,区别在于步骤Y2。

所述步骤Y2中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料液质量比为1:30;所述微波提取分为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0min,微波功率为300W,第二阶段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min,微波功率为700W;得到提取液。

测试例1:

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动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80只,雄性,20g±2g。

药物: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制备的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

黄嘌呤: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血尿酸检测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进实验室后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实施例5组、实施例6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称重并编号;

适应性喂养1周后,各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正常对照组)、实施例1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实施例2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实施例3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实施例4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实施例5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实施例6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蒸馏水(模型对照组);均按体重0.3mL/10g灌胃,每天2次,连续3天。

末次灌胃后1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其余7组腹腔注射10%黄嘌呤混悬液0.1mL/10g进行造模,0.5h后用摘眼球法取血检测尿酸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见下表。

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血尿酸的影响表

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有降尿酸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