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6275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伤口护理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伤口护理中,细菌的感染严重影响到伤口的愈合,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为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医护人员经常使用抗菌敷料来治疗感染型伤口。在现有抗菌敷料中,最主要以含银离子或纳米银敷料为主,其次也有少量含壳聚糖类动物源或其它植物提取物、双胍盐类和阳离子聚合物等。银虽然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银离子或纳米银属于一种溶出型的抗菌剂,其产生途径、释放量及体内吸收及分布代谢特性尚未有明确的医学资料佐证,且根据近年国际上动物实验研究文献报道:无论以何种暴露途径,含银离子产品在一定剂量下,都会导致血清中银元素水平的显著上升并在肝脏、肾脏等器官中蓄积,因此可能造成明显的肝、肾毒性。

在医用敷料中最常见的抗菌性含银敷料分为银离子和纳米银,这类含银抗菌敷料都是在材料中或表面加入纳米银或银化合物,在遇到水后释放出银离子将细菌杀灭,但其释放机理和释放量以及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尚不明确,且长期使用会造成皮肤变色,存在银元素积累危害人体的潜在毒性。另外,普通的烷基季铵盐如苯扎氯铵、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如医院、游泳池的消毒杀菌。但这类烷基季铵盐具有很大的弱点:应用在纺织品上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毒性相对较大,刺激性也较强,是溶出型的,易洗脱和迁移,还容易出现耐药性,所以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耐水洗、非溶出的具有稳定持久杀菌效果及无毒副作用的抗菌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抗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抗菌处理,将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抗菌溶液附着到基材上;

脱水烘干,脱水烘干后,有机硅季铵盐占基材的干重比为2~10mg/g;

加工成型;

以及包装灭菌。

进一步地,有机硅季铵盐包括有机硅单季铵盐和有机硅多季铵盐。

进一步地,有机硅季铵盐为N,N-二甲基-N-[3-(三甲氧硅)丙基]十八烷基氯化铵。

进一步地,抗菌处理中通过浸渍或喷淋的方式将抗菌溶液附着到基材上。

进一步地,基材为全棉脱脂纱布、无纺布或针织布。

进一步地,烘干温度为80~150℃。

进一步地,加工成型包括打孔、分切、成片、折叠、成卷及曲缩。

进一步地,灭菌包括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及伽马灭菌。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由上述抗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医用敷料。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抗菌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抗菌医用敷料中含有有机硅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为具有抗菌效果的抗菌剂,有机硅季铵盐的硅氧烷共价键与基材紧密结合,一方面使抗菌剂不能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对细胞遗传因子没有影响,不会出现耐药性;另一方面,抗菌剂还不会被人体的分泌物吸收而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抗菌剂是键合“绑定”于基材上,在使用过程中形成“接触杀菌”,抗菌剂并不会像银类抗菌剂一样溶出而消耗,故具有持久稳定的抗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抗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浸渍处理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喷淋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抗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本抗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医用敷料,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医用敷料可用于填埋到伤口腔内,治疗或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抗菌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01:抗菌处理;

先配置抗菌溶液,抗菌溶液内含有有机硅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包括有机硅单季铵盐和有机硅多季铵盐。本例中,有机硅季铵盐优选为N,N-二甲基-N-[3-(三甲氧硅)丙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本有机硅季铵盐是一类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耐高温、耐水洗、持久抗菌的效果,能够稳定的附着在基材上。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抗菌溶液具有稳定持久的抗菌效果,也无毒副作用。

季铵盐化合物的抗菌机理如下:季铵盐有一正电荷中心[N+],具有杀菌性能的铵阳离子基团强有力地吸附于带负电的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溢出,致使微生物停止呼吸功能而致死,从而达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即发生了“接触死亡”。

有机硅季铵盐能与基材形成紧密的化学键结合,其机理在于:在基材抗菌整理过程中,先是有机硅季铵盐中的甲氧基水解成醇,进一步的反应,再与纤维基材上的羟基脱水缩合反应,通过硅氧烷共价键在纤维表面形成强有力的结合,将季铵基团牢固的键合于基材上,得到的敷料保持持久稳定的抗菌性能。实际使用时抗菌剂分子一端被固定在基材上,另一端[N+]与微生物形成“接触杀菌”,抗菌剂并不会溶出到周围环境中,所以不存在类似银离子以游离形式进入到人体的情况,是一类耐洗脱和非溶出的安全抗菌医用敷料,且因为是非释放型的抗菌剂,抗菌活性成分也不会因杀灭细菌而消耗,敷料能保持持久稳定的抗菌性能。

本例中的基材可以为全棉脱脂纱布、无纺布或其他针织/机织布,本例优选为全棉脱脂纱布,全棉脱脂纱布的成本较低,兼具良好的吸湿性。

抗菌处理包括浸渍和喷淋两种方式,两者可任选其一。

如图2所示,浸渍方式为:辊轮1带动基材2穿入到具有抗菌溶液的水槽3中,从而抗菌溶液附着到全棉脱脂纱布上。

如图3所示,喷淋方式为:基材2通过辊轮1传输,喷淋装置4安装在基材2的上端,水槽3安装在基材2的下端,喷淋装置4和水槽3对应设置,喷淋装置4将抗菌溶液主动喷洒到基材2上,水槽3用于收集滴落的抗菌溶液。

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够将抗菌溶液均匀附着到全棉脱脂纱布上。

S002:脱水烘干;

将烘干后的基材进行脱水烘干,去除抗菌处理中附带的水分,使得基材在使用时具有更好的吸湿效果。脱水烘干后,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占基材的干重比为2~10mg/g,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效果,抗菌率都能达到99.9%以上。

S003:加工成型;

加工成型工艺包括打孔、分切、成片、折叠、成卷及曲缩,通过加工成型工艺可将基材加工成所需的结构。

例如,将基材加工成曲缩片或曲卷成曲缩卷。曲缩片较小适用于小型伤口,曲缩卷较大适用于大型伤口,全棉脱脂纱布也可曲缩裁剪为其他与伤口适配形状,从而更好的填充到伤口腔内。

S004:包装灭菌。

加工成型后的基础,通过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及伽马灭菌方法进行灭菌,使得最后成型的基础处于无菌状态,再进行包装,最终制得具有抗菌能够的抗菌医用敷料。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抗菌医用敷料的方法,由于抗菌医用敷料中含有有机硅季铵盐,有机硅季铵盐为具有抗菌效果的抗菌剂,有机硅季铵盐的硅氧烷共价键与基材紧密结合,一方面使抗菌剂不能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对细胞遗传因子没有影响,不会出现耐药性;另一方面,抗菌剂还不会被人体的分泌物吸收而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抗菌剂是键合“绑定”于基材上,在使用过程中形成“接触杀菌”,抗菌剂并不会像银类抗菌剂一样溶出而消耗,故具有持久稳定的抗菌性能。并且通过多种加工工艺可将基材加工成所需的结构,满足使用需求,在包装前还进行灭菌处理,保证了成品敷料处于无菌的状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抗菌医用敷料,本实施例的抗菌医用敷料由上述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得,制得的抗菌医用敷料含有有机硅季铵盐,具有持续久的良好的抗菌效果,并且无毒副作用。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